1

当耳光来敲门,奥斯卡会开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18509.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当耳光来敲门,奥斯卡会开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如果不是威尔·史密斯这一巴掌,今年奥斯卡颁奖了我都不知道。”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

放在10年前,“预测奥斯卡获奖名单”还算得上一场群体赌博式团建。而如今,这场盛会却变成了退休职工的联欢会。

颁奖典礼当晚,平淡的前两个半小时让专业影评人都兴趣寥寥,几位主持人上蹿下跳,让杜比剧院成了变成了马戏团现场。

85

无聊乏味的气氛,终结在脱口秀演员把玩笑开到了威尔·史密斯妻子的刹那。

当气愤的退役MIB特工,把老拳挥向主持人克里斯·洛克的时候,力道从好莱坞传递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把全世界昏昏欲睡的观众都扇醒了。

85
 

相比曾经让全世界都屏息关注的电影盛会,一个“大逼斗”引发的狂欢,显然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子。

而对于小金人的关注,大概也就停留了几秒——全世界网友紧接着冲去微博或推特上狂欢发梗,称赞这届奥斯卡“太会整活儿”了。

余温褪去,第94届奥斯卡只留下一地鸡毛。

85

当导播紧急给直播画面消音时,威尔·史密斯打人事件荣升奥斯卡百年历史上罕见的播出事故。

他坐在席间大声吟诵美国国骂,清晰的吐字就算没考四六级也能听得懂。

"Keep my wife's name out of your fucking mouth."

85

怒扇主持人克里斯·洛克一个“大逼斗”之后,没过几分钟,他又戏剧性地拿下了第9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这跌宕起伏的过程,几乎满足了全世界围观八卦的心情。

手捧小金人的威尔·史密斯满脸泪水,几乎说不出完整的感谢辞,或许他早就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草稿忘干净了。他为自己的鲁莽行为总结了一个不太靠谱的金句:“爱会让人做疯狂的事。”

85

有趣的细节是,好莱坞媒体《综艺》的记者发现,在威尔·史密斯领奖前,他的公关人员已经火烧眉毛赶来现场展开工作了。

85

网友:“威尔·史密斯的公关团队在奥斯卡彻夜工作后”。

观众席上其他大牌明星的反应,也变成了全世界网友调侃的段子。

比如花容失色的妮可·基德曼。

85

比如在观众席拿起手机,疑似开始群聊的赞达亚和安德鲁·加菲尔德。

85
85

坐在威尔·史密斯身后的露皮塔,表情耐人寻味。

85

还有网友祭出了2019年《月光男孩》&《爱乐之城》大乌龙事件时,台下众明星的反应。

如果能给今年的明星做个表情合集,恐怕比这张拼图还要精彩。

85

杜比剧院之外,人民群众早已不关心威尔·史密斯的获奖电影《国王理查德》讲了什么故事,演技到底有多精湛了。

一切只剩下表情包和笑话。

85

艾尔登法环版大逼斗

85

蝙蝠侠版大逼斗

85

黑衣人版大逼斗

85

“当你坐在威尔·史密斯旁边,

被那个笑话不小心逗笑了的时候”

全世界网友达成一个共识:

“威尔·史密斯一巴掌给无聊的奥斯卡扇出个盛夏”。

85

围绕“大逼斗”的吃瓜看客也分为两派。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威尔·史密斯打人,正好契合了国内互联网偏爱的热搜体质。大部分网友都在声援史密斯挥拳,认为这才是“好丈夫好男人”的模版。

而在推特上,质疑史密斯的声音有不少。

明明在克里斯·洛克讲完笑话之后,连威尔·史密斯自己也笑了。结果5秒钟之内就能上台打人,被国外网友揶揄:“不愧是影帝级变脸”。

85

和老百姓不同,好莱坞精英们已经没心情去凑那一巴掌的热闹了。

老牌喜剧演员金·凯瑞发声,认为威尔·史密斯丢了奥斯卡的脸。他可以在观众席上喊话,也可以发推特表达不满,但没有权利走上台去扇别人的脸。“好莱坞全体都是软骨头。我们再也不酷了”,金·凯瑞惋惜地说。

85

业内老牌媒体几乎一片痛心的哀叹。因为他们最清楚:奥斯卡走到今天这般荒诞的境地,恐怕是真的穷途末路了。

“94届奥斯卡已经够烂了,但紧接着又变得更烂了。”《好莱坞报道》

“威尔·史密斯这巴掌给奥斯卡颁奖典礼蒙上阴影。”《综艺》

85
85

这不是危言耸听。一路下跌的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根据数据公司尼尔森(Nielsen)的统计,今年的奥斯卡收视人数为1536万人,18-49岁观众收视率为3.2。

比起2021年历史最低人数的1040万,2022年还算不赖,至少拿下了倒数第二。以我浅陋的股市经验推测,如果不是“大逼斗”,今年的数据恐怕稳拿倒数第一。

85

制图:黄瓜汽水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根据美国媒体Axios对尼尔森数据的分析,奥斯卡收视率的骤跌是必然的。流媒体瓜分市场后,整个电视行业苟延残喘。

所有主要电视赛事的收视率都在下降,但颁奖典礼的收视率下降速度比主要体育赛事直播还要快。今年的美国春晚超级碗(Super Bowl)虽然跌破了1亿大关,至少还挽留住了9640万观众。远没有奥斯卡这般惨淡。

85

今年被热议的“历代说唱元老集结超级碗中场秀”

但谁都没有料到,一个“大逼斗”给奥斯卡带来了起死回生的拐点。

许多网友调侃,恐怕美国电影学院这次要偷着乐了。在这场霸占全世界热搜的闹剧谢幕后,颁奖典礼的收视率一口气猛涨了780万。

85

虽然收视率保住了颜面,但口碑却空前绝后的差劲。

伴随着暴力冲突、冒犯笑话、以及沉闷的提名影片名单,这届奥斯卡在国内外都斩获了整齐划一的差评——没有比这届更车祸的奥斯卡了。

烂番茄打出了27%的低分,豆瓣网友在94届奥斯卡的短评区宣泄着不满。

85
85

“必将载入史册笑话的一届奥斯卡”

而这届奥斯卡,或许成为了当下魔幻时代的另一个切面。

曾经它是全世界最向往的殿堂,中国电影人几乎把每一次“冲奥”都视作神圣远征。而如今,它却需要用一场闹剧才能刷出几分存在感。

闹剧落幕后,无人在意电影。

85

疫情之下的奥斯卡奄奄一息,但抛开外部环境,自乱阵脚才是它日渐衰弱的原因。

紊乱的指导思想,照不清奥斯卡的前路。

作为全世界观众和电影工作者的风向标,近些年奥斯卡的审美定位逐渐暧昧模糊:票房高的大众口味,太低俗了看不上;曲高和寡的文艺电影,太沉闷了不敢碰。不管往哪边走,姿态都略显尴尬。

许多专业影评人都点出了奥斯卡的别扭心理:它似乎有意向欧洲三大影展(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看齐,却无法完全舍弃传统主流的声音。

和戛纳评审团的精英话语体系不同,奥斯卡作为顶级电影工业的认可通道,拥有庞大的上万人评委会,它究竟应该作出怎样的表率?

投票形式和流程已经最大化地做到客观与科学,为什么仍然难以挽回颓势?

今天的奥斯卡也许正陷在这些难题里。

85

《犬之力》导演简·坎皮恩获得最佳导演奖

困在精英品味的信息茧房中,实际上离真正的大众越来越远。

即便是在上万人的“多元化”评委会之中,以“按照个人喜好给十部提名作品进行排序”的方式进行盲投,选出的最大公约数往往也很难服众。

最明显的结果已经显露。

以今年的十部最佳影片提名为例,普通观众的观看欲望并不乐观。得奖呼声最高的《犬之力》和《驾驶我的车》,就算艺术性直冲天灵盖,也不乏“看睡着了”、“真没劲”的大众评价。

相比而言,最终获奖的《健听女孩》虽然称不上惊为天人,但它温吞的节奏和暖调的主旋律,至少能让大多数普通人能“看得懂”。

85

曾经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影评黑话翻译”

于是,大众开始产生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总是一副死水微澜的模样?

恐怕许多人都一时想不起来,上一部在全球范围掀起热潮的、真正称得上“最佳影片”的电影是哪一部了。

这足以证明一个事实:奥斯卡的话语权已经走入衰老期。甚至已经有网友提议,不妨对奥斯卡的光环祛魅,它和其他国家的电影工会奖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85
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

都挺好,都差点意思

除了审美品味的徘徊之外,奥斯卡还要兼顾自己的政治站位。

这个年近百岁、最具权威性的电影奖项,像一个努力学习年轻人喜好的白人老头,但似乎怎么做都是出力不讨好。

2017年#OscarSoWhite#(奥斯卡太白)的声浪,倒逼奥斯卡进行“多元化”(diversity)改革,满足少数族裔的权益。

于是我们看到了,2017年《月光男孩》打败了呼声更高的《爱乐之城》。2020年“最佳外语片”奖项改名为“最佳国际电影”,因为“外语片”的叫法暴露了美国自大的中心主义。也是在那一年,《寄生虫》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电影。

奥斯卡确实在转变自己传统的“老白男”形象。

85

奉俊昊和他的六个小金人

而“政治正确”这个烫手的议题,在《黑豹》提名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达到了一个小型高潮。

国内观众的下巴都惊掉了:就算把《黑豹》放在诸多漫威超英电影里,也远远算不上最优秀的一部。仅凭它的种族特殊性,就能拿下一个分量很重的“最佳影片”提名,除了保留了程序正义之外,是否显得虚伪?

85

电影《黑豹》

当然,电影产业本身质量下滑,尤其是疫情期间被流媒体重创后的疲软无力,是奥斯卡走向落寞最难摆脱的原因。毕竟从一群矮子里拔将军,也拔不出格外突出的作品。

在近五年奥斯卡的提名影片中,很难出现一部照顾所有人审美品味、又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现象级电影。

如果我们尝试把2013年至2022年的主要奖项获奖者拉出来并排站,恐怕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影产业的变化:

85

2013年-2017年

85

2018年-2022年

探索广阔天地、个人价值的奋进、对世俗幸福的追求——这些曾经被全世界津津乐道的价值方向,如今已经被新的观念取代。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方电影调转方向,逐渐开始向内窥探、自省、自嘲,对社会与阶层问题开始不断反思与检视。

不得不承认,这种表现手法是有门槛的,并非普世的。

这也注定了,近些年来的最佳影片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趣味。往好了说,是对艺术境界的更深层的追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陷入了自说自话的困境之中。

奥斯卡维护着西方电影自由式的体面,而这种体面,难免被批评道貌岸然。

85

最佳影片《健听女孩》

而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来说,我们对奥斯卡的热情火苗,在国民宠儿莱昂纳多拿下影帝那一刻之后便逐渐降温,直至今日彻底置身事外。

中国电影的“唯票房论”,像极了KPI。闷着头追票房,确实打造了50亿人民币的高票房奇迹,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数字只会更高。

85

2021年全球票房排名前10,其中有3部中国电影

图源:BoxOfficeMojo 单位:美元

人们不再关心哪一部电影能够进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也不关心哪一位导演可以闯入戛纳严格的主竞赛单元中。

上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掌声的中国电影人,可能还是1993年的陈凯歌,或者是进入好莱坞体系后的李安。

85

1993年,霸王别姬在戛纳海滩

中国电影在审美和艺术之外的最大转变,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拒绝。

奥斯卡背后站着的,是一整套包装完备的美国叙事视角。而中国电影选择从这场游戏中退出,去构建自己的叙事了。

于是,割裂的电影世界形成,不同话语建构了新世界的巴别塔。人们各说各话,忘记了电影本身的意义。

85

关于奥斯卡的美梦,恐怕将永远停留在1990年代至千禧年后。

彼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几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和风华正茂的顶级演员身上。观众并没有意识到,这或许是百年奥斯卡最后的辉煌时刻。

也许你还记得1994年第67届奥斯卡,那年提名最佳影片的,是《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机智问答》。从中随便拿一部放到当下,都足以吊打一片的级别。

85

而如今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大部分观众没有耐心看下去。就算《健听女孩》获得最佳影片,想必冲着奖项头衔去一探究竟的冲动也不强。

就在这场颁奖礼上,唯一让人感到“电影未死”的时刻,也是短短几分钟1990黄金年代的回光返照。

当乌玛·瑟曼和约翰·屈伏塔再一次跳起兔子舞,塞缪尔·杰克逊站在旁边大笑的时候:

85

当50年前《教父》的主旋律响起,弗朗西斯·科波拉携着阿尔·帕西诺与罗伯特·德尼罗缓缓走来时,全体起立鼓掌的时候:

85

当最后一任007谢幕,以 No Time To Die 获得最佳原创歌曲奖作为句号时:

85

依旧星光熠熠的杜比剧院,如今再看,确实也配得上“青黄不接”四个字。这是奥斯卡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电影的问题。

我们需要电影,我们也需要奥斯卡,这是在疫情、战争、灾难之后,全人类可以消解隔阂,坐下来共同享受艺术的时刻。

85

2014年奥斯卡的著名自拍照

电影这项艺术,经过了127年的长路,曾经是人类文明雄狮头顶那缕最耀眼的鬃毛。

但不得不承认它正在走向黯淡和萎缩。

《华尔街日报》也承认,即便是在美国本土,当代年轻人也不在乎奥斯卡了。“他们不在意以好莱坞为基准制作出的院线电影”。

他们关心的是TikTok的滤镜和段子,以及Netflix和HBO的下一季会出什么热剧——而他们最关心的事物,正在塑造新时代的艺术形式。

在这群Z世代年轻人里,蜘蛛侠第三代扮演者汤姆·赫兰德就发表过一句“名言”:“我拍过漫威,也拍过为了奥斯卡而筹备的影片。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两者是一样的”。

这句话当时惹怒了众多电影爱好者。但回看接连疲软的奥斯卡,他的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也许应验了几分。

85

回到最开始威尔·史密斯的那巴掌。

有人说这巴掌换来了流量,换来了最逼真的节目效果,换来了奥斯卡收视率的悬崖勒马。

但这巴掌唯独救不活奥斯卡,因为能救奥斯卡的,只有,也仅有电影本身。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