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书福,一个“疯子”的四十年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2-03-29/doc-imcwipii1232663.shtml?cre=tianyi&mod=pctech&loc=2&r=0&rfunc=95&tj=cxvertical_pc_tech&tr=1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李书福,一个“疯子”的四十年

2022-03-29 15:55:1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何加盐    我有话说(32人参与)

李书福/图源:百度百科李书福/图源:百度百科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时间大约是1971年或1972,地点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石曲乡李家洋村,几个小孩头碰头地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喊着什么,走近一看,会发现原来他们在玩一种赌钱的游戏。

  其中一个眉眼和脸型很像兵马俑,年龄大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喊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下手的魄力却最大:如果他赢了两块钱,会把两块钱全部押下去;如果赢了十块,就会把十块全部押下去。反正不管多少,通通都下注,自己手里不留一分。

  并不是这个男孩家里有钱输得起。实际上,他们家穷得要死,哥哥姐姐加弟弟,家里5个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和哥哥们有时偷偷摸摸搞点小生意,又常常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

  他是靠着假期给生产队放牛,每天赚个一毛五分钱,一暑假也就赚个六块八块,还要交书本费,实在所剩无几。

  但尽管如此,他的性格就是,手里有多少,就赌多大,至于说给自己留条后路,那是不存在的。

  我们没见资料记载,不知道那时的他,是否就有了“疯子”的绰号。这个称号首次见诸报章,应该是在二十多年后,他说要造汽车之时。

  这个小男孩,就是李书福。童年赌钱时的情景,就是他此后人生的写照。

  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中国民营汽车产业的代表人物,拥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把沃尔沃、奔驰这样的世界著名品牌,都纳入自己的麾下。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疯子”李书福的奇幻人生。

  1

  李书福生于1963年,比俞敏洪小一岁,比马云大一岁。

  他所在的浙江中部沿海地区,在解放后很多年间,由于身处对台前沿,在潜在战争的威胁之下,没有多少国家大项目的投入,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只能靠着农民们在群山之中仅有的几分田里刨食,谋生极其艰难。

  由于山多地少,地里产出有限,在改革开放之前,当地就偷偷摸摸地发展出了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李家也不例外。当时对这一块管得比较严,所以李书福对小时候的印象,总是残留着父亲和哥哥被执法队员追着跑的情景。

  1978年之后,政策放开,台州人民(和隔壁的温州人民一样)的商业意识和能力就充分展现出来。李书福家也攒了一些钱。

  1982年,19岁的李书福高中毕业,去照毕业照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在当地唯一的一家照相馆排队排得怨声载道,心想,照相是门好生意啊。于是他找关系在照相馆当了两个月学徒,学会了照相,然后从父母那里要了120块钱,买了个照相机,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遍浙江黄岩县的村头巷尾,给人照野相。

  那年头,正规的照相馆都是国营,只有镇上或县城才有。村子里的人,经过几年的改革开放后,手里略有了一点钱,也不免产生了照个相留念的需求,但是不一定有时间、有钱去照相馆。李书福这个“野照相”,为人勤快,服务态度好,收费便宜,一下子就把生意都抢过来。几个月下来,不仅把爸妈资助的相机钱还了,还攒下好几百元。

  “野照相”尽管赚到钱,但是餐风宿露,走村串乡,也很辛苦。加上手里有了一点钱,李书福就想也去开个照相馆。

  但几百块钱,只够交房租的,哪能开得起照相馆啊。不过对李书福来说,这似乎不是难事。需要什么设备,他就自己研究。例如,一个反光罩,当时的售价要一千多,他研究了一下原理,觉得自己也能造,就自己画了样,请五金店的师傅用铁皮给敲了一个,只花了两块钱,装上灯以后,效果也不差。

  后来照相馆需要新的相机,也都是李书福买镜头、齿轮、皮老虎,自己组装的,成本只有市场上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弄懂原理,然后用更便宜的材料抄袭仿制,大幅降低成本——这种方式,此后成了李书福历次创业的不二法门。

  照相馆开起来了,生意不错,但是好景也不长。

  在当时,照相馆属于特种营业,需要专门的执照,而李书福是无照经营,三天两头被查,钱倒是赚了不少,但是一算,都交了罚款了。

  那段时间,李书福每次见到有穿制服或者当官的人来到照相馆,就会吓得浑身冒汗。

  正当李书福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偶然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洗照片的显影液主要成分是溴化银,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能提炼出银子。于是,他就在照相馆的暗房里按照实验方法尝试,很快就炼出银子来。

  他把炼出来的银子偷偷摸摸卖掉,发现比照相赚钱多了,于是,他把照相馆关了,把炼银当成了主业。一时之间,整个台州的显影液,几乎都被他买光了。

  不久,李书福的业务从炼银升级到炼金,他走街串巷收购废旧电器,然后从里面炼出黄金等贵金属。

  由于金银与国家储备货币密切相关,事关国家货币稳定,按规定,任何人不得私下交易金银。李书福提取金银私下售卖的行为,无疑是违反《金银管理条例》的。

  但对于当时的李书福而言,违反有关规定,根本就不算个事。只要自己能赚到钱,管你什么规定呢,不被抓到就行。

  他很快就成为一个“万元户”,攒下第一桶金。

  但由于这个行当并没有多少技术可言,唯一比的就是谁胆子大而已。所以很快,李书福发现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同行,把原本暴利的行业,一下子压到没什么钱可赚了。

  先行者李书福,顺势华丽转身,办起厂子来。

  2

  李书福办的第一个厂,来自一次偶然的触发。

  当时他的鞋破了,为了省点钱,就直接到当地一个鞋厂去买新的。到了鞋厂,他看到几个工人都在敲一个异型铁片。

  李书福问这是什么,工人回答说,是给冰箱厂加工的配件。

  李书福留了心,他看到这个配件似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自己也能做,而卖给电冰箱厂,收购价又挺高的。

  于是,李书福用炼金赚的钱作为本钱,又联合几兄弟,开了一家专门制造电冰箱配件的工厂。

  这是李书福正式的第一次创业,创得极其不容易。

  首先是产品研发。当初他以为很容易做的那个配件,没想到搞起来这么麻烦。他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日没夜地研究、实验,搞得自己双手都没有一块好皮,见人都不敢握手。

  好不容易攻破了技术难关,厂房和办厂资质又成了大问题。李书福先是租下一家校办工厂,以该厂的名义生产和销售。但是厂里叮里哐啷的响声和半夜开工的噪音,让隔壁教职工宿舍住的老师们不胜其烦,甚至造成了集体罢教事件,要求他们搬走。

  李书福好不容易又找到一个废弃的自来水厂,肩扛手推,把设备运到几十里外的厂子去。该厂已经荒废多时,连电都不通。李书福说服了村里的支书,从村子里拉来了电,终于开始生产了。

  但是这又属于未经电力部门批准的私自拉电,属于严重违规。很快,厂子被人举报,检察院立案审查,公安局要来抓人,吓得李书福都不敢去厂里了,只好又换地方。

  后来还是找了石曲乡的工业办主任。在他的帮助下,李书福兄弟和亲戚合伙,以乡镇企业的名义办了一个“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算是戴上了“红帽子”,然后又租了生产队废弃的仓库作为厂房,这才算是把厂子开了起来。

  好不容易运到几十里之外的设备和材料,又得重新运回来。不巧的是,运回之时,正值雨季,连续几天,李书福等人都是冒着倾盆大雨,沿着泥泞的小路,靠着血肉之躯和手拉车,把重达几百斤、上千斤的设备硬生生拉回来的。

电冰箱配件厂早期厂房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冰箱配件厂早期厂房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解决了政策和厂房问题后,石曲乡电冰箱配件厂迎来了大发展。

  当时正是物资极度紧缺的时期,工业产品只要生产出来,质量过得去,就没有卖不掉的。所以这个厂的配件,很快就销往全国,成了诸多知名电冰箱厂抢着要的商品。

  李书福又不断扩大生产品类,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异型铁片,逐渐拓展到蒸发器、冷凝器、过滤器等核心配件。

  1987年,李书福又往前进了一大步,开始生产电冰箱、电冰柜等整机产品,并将厂名改为“黄岩北极花电冰箱厂”。除了自己售卖以外,还帮助一些国营知名厂家做贴牌生产。

  当时,经过将近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一部分民众已经有钱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而国家的生产能力却极度不足,老百姓购买这些物件,甚至还需要凭票抢购。所以北极花电冰箱一生产出来就供不应求,前来拉货的车子常常要排队好几公里。

  很快,北极花冰箱厂产值突破亿元,成为了台州市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李书福四兄弟也成为台州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3

  有一位长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正当李书福的命运走向初步成功之时,就迎头撞上了一堵历史进程之墙。

  80年代末,中国遭遇了一段时间的严重通货膨胀,在一阵抢购风潮过去之后,突然之间,家用电器都卖不动了,新中国首次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工厂的产品大量积压,销售停顿,企业面临困难,工人工资也受到影响。

  在此情况下,国家对家用电器生产采取了宏观调控,对生产过剩的家用电器,确定了若干家定点生产厂家,对于没有进入定点生产目录的,全部“关停并转”。

  李书福的电冰箱厂,不幸未能进入定点名录。

  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或许李书福还不会太在意。毕竟,不管是照野相还是炼金银,政策从来都没有成为他做事的阻碍。

  但这一次,情况显然不同。

  80年代末,社会思潮激荡,舆论上开始讨论民营企业的剥削性,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愈趋激烈。“温州八大王”时间还没过去几年,“傻子瓜子”的年广久正被立案审查。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谁也不知道民营企业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李书福也对自己的未来深深忧虑。

  离李书福不远的杭州城,宗庆后想要扩大娃哈哈生产线,却没有哪个领导敢给他批地;远在四川的希望兄弟,则主动找到政府部门,提出要把希望饲料厂无偿捐献给国家。

  与希望兄弟相隔1700公里的李书福,做出了与刘永好们同样的选择,他也跑到乡政府,要把北极花冰箱厂无偿捐给国家。

  但与希望兄弟命运不同的是,希望饲料厂没有上交成功,北极花电冰箱厂却上交成功了。

  此后若干年,李书福都为这个决定而叹息不已,认为自己当时太胆小了。因为当时还有好些同样不在定点名录上的企业,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坚持了下来,有的后来发展为全国巨头。

  李书福认为,如果他当初再坚持一下,也许未来他会成为全国的“电冰箱大王”,而不是“汽车大王”。

  4

  李书福上交了工厂之后,跑到深圳大学进修去了。那时的深大,除了通过高考和考研正式入学的学生外,也有很多像他这样的进修生。

  他入学的那年,史玉柱正好从深大硕士毕业,借住在深圳大学的宿舍捣鼓软件,马化腾则刚刚进来读本科。三个日后都名列富豪榜的人,此刻身处同一空间。

  李书福毕竟是曾经成功的企业家,手里有点钱,见到学校分的宿舍比较破旧,就想装修一番,于是跑到装潢市场去买材料。

  如同在皮鞋厂看到了电冰箱异型铁片一样,在装潢市场,李书福被一种镁铝曲板吸引了。当时那种材料内地还没法生产,只能进口,价钱非常贵。李书福研究一番,觉得自己也能做。

  于是,他中途中断学业,又回到黄岩,成立了黄岩市吉利装潢材料厂。这是他名下第一家以“吉利”命名的企业,此后,吉利这个名字,将会伴随李书福的一生。

  经过整整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研发,原来攒下的钱全都花光了,李书福几乎要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他的镁铝曲板,终于研发成功了。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块自研出来的镁铝曲板。

  当时的镁铝曲板价格高得惊人,而市场是一片蓝海。1991年,仅用了一个季度,吉利装潢材料厂的销售额就达到了800多万,1992年直接飙升到7000多万,1993年达到1.5亿。

  与此同时,远在南国的海南岛兴起了一股投资热潮,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过琼州海峡去淘金。李书福也怦然心动,拿了几千万就杀了进去。

  结果很快,随着1993年的“国16条”发布,海南房地产热潮轰然退去,李书福也亏得一塌糊涂。

  退潮后才发现自己在裸泳的李书福,对此心有余悸。此后若干年,他都老老实实搞实业,再也不敢涉足房地产。

  但在1993初,李书福还不知道海南房地产即将面临的噩运,当时海南的房地产越炒越高,李书福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如果一个人接连办成了好几件大事,他一定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无所不能。此刻的李书福,就进入了这个状态。

  这回,他想干一件大事:他要造汽车!

  5

  1989年,李书福在深圳曾经买过一辆“中华轿车”,开回黄岩后,他把车子给拆了,研究了一番,觉得好像自己也能造。

  不过,当时电冰箱厂刚刚上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尚未明朗,而汽车更是国家严格管制的行业,李书福即便是技术上觉得自己能行,也不敢贸然行动,只能把这个想法先藏在心里。

  1993年,随着邓公南巡的春风已经吹遍中华大地,“姓社姓资”的争论已经成为历史,而装潢材料厂又赚了大笔钱,汽车梦就在李书福的心里复活了。

  经过电冰箱厂的折腾,李书福现在不想再脱离政策许可,偷偷摸摸干事情了。他先后去找了黄岩市经委、浙江省机械厅、国家机械工业部,想在有关部门的允许之下,光明正大地造车。

  但是他得到的只有“不允许”的回答。在北京,他甚至连机械部的门都没能进去,只是隔着大门和里面一个扫地的人打听了几句,被嘲讽了一番后,灰溜溜地回到黄岩。

  汽车造不了,那就先造摩托车吧。当时中国正在兴起摩托车热,摩托车销量极好,但是国产摩托很少,进口摩托车特别贵,市场空间巨大。而且当时一台摩托车基本上要卖一万到几万块钱,而成本只要一两千块钱,利润空间高得惊人。

  李书福注册了一家名为“华田”的摩托车公司,意思是“中华的本田”,他拆了几台本田摩托车,花了7个月的时间研究试验,终于仿制了出来。

  车是造出来了,但是他没有拿到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如果只是偷偷摸摸卖个几辆,也许还行,但是要做大就有可能“进去”。

  李书福又开始四处奔波,找关系,要政策,但依然处处碰壁,无功而返。

  后来,他打听到杭州有一家西湖摩托车厂,濒临倒闭,便上门求合作,由华田厂来生产,但是用西湖厂的许可证,条件是每卖一辆摩托车,就交给西湖厂几百元的许可证使用费。

  对于西湖厂而言,啥事都不用做,就能赚很多钱,当然愿意。于是李书福就开始“借牌生产”,虽然是打擦边球,但总算是解决了政策上的障碍。

  不过,华田厂一开始造出来的摩托车并不好卖,生产效益也很差。那时摩托车厂的人都是从装潢材料厂调过来的,由于厂子效益不好,都没人愿意过来。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李书福的摩托车事业可能就要中途夭折。

  当时,装潢材料厂的一名员工,骑着一辆中国台湾产的光阳踏板摩托车,不幸出了事故,人受了伤,车子也撞得一塌糊涂。

  李书福那时还在海南处理房地产的事,他的哥哥和弟弟在厂子里研究那台被撞烂的摩托车,觉得似乎他们也能造,于是就紧急打电话让李书福回来一起研究。

  李书福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试验,组装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台自产的四冲程踏板摩托车。

  这种踏板式摩托车小巧轻便,骑行简单,而且市场上又奇缺。台湾的光阳一台卖将近两万,而李书福一台卖8888元,一下子就火遍全国。

李书福组织研究仿造的大陆第一款踏板摩托车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李书福组织研究仿造的大陆第一款踏板摩托车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年,李书福整建制收购了台州临海一家亏损严重的国营工厂“鹿城摩托车厂”,终于算是彻底解决了政策的问题。

  但是这次收购也花了巨大的代价。很多年之后,他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地说“代价可大了,现在想起来就可怕。”

  由此也可见,李书福为了摆脱黑色或灰色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获得一个在阳光下生产和销售的地位,内心是多么急迫。

  1997年,李书福将工厂改名为“吉利摩托车厂”。此时,吉利已经成为全国市场占有率高居第一的摩托车生产商,产品出口到全球几十个国家。

  李书福心中的汽车梦,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越来越不可遏制。

  尽管政策上还是没有突破的可能,但是他决定不管了,先干了再说!

  6

  在讲述李书福的造车故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当时中国的汽车市场状况。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代表和集大成者。每一个能大规模制造汽车的国家,无一不是工业强国。

  尽管汽车制造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一个工业化程度还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要生产汽车,尤其是大规模生产汽车,却绝非易事。

  因此,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马路上,几乎所有汽车都是外国品牌,堪称“万国汽车博览园”。

  这些外国品牌的车子,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业品,价格可以做到非常低廉,普通工薪家族两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购买一辆。但是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尽管中国人当时的收入只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汽车的售价却比西方市场贵得多。

  在国外只要一两万美元的车,到了中国,在配置更低的情况下,价格却可能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

  西方就是这样正大光明地“劫掠”着我们来之不易的血汗钱,而我们却没有什么办法。谁让中国造不出自己的汽车来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从八十年代起,走上了“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建了多家合资汽车厂。

  国家对汽车生产采取非常严格的控制,一家公司,必须名列国家汽车生产许可目录上,才被允许生产和销售汽车。

  而毫不意外,能在目录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国有企业。

  这就是李书福于1997年闯入汽车产业之时面临的现实。

  从资金上,别的造车企业投入都是几十亿、上百亿来计算,李书福能掌握的资金也就一个亿左右,加上在台州当地的一些民间互助资金,充其量也就五个亿。

  从技术上,别的企业是欧美日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支持,李书福只有几年的摩托车生产经验。

  从品牌上,别人卖的是大众、丰田、福特、通用等世界级的知名品牌,而吉利在汽车制造领域没有任何知名度。

  从政策上,别的企业拥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李书福连门都没有。

  他唯一拥有的,就是“我要造车”这个执念。

  我不知道普通人面临这样的局面,会如何抉择。

  很多人也会口口声声说自己拥有某某理想,但是当碰到现实的铜墙铁壁时,这个理想就被放弃了。

  李书福没有。

  1997年,他在台州临海拿了800亩的地。向政府提交的报告上,写的是摩托车工业园,但实际的规划,却是按照汽车生产制造来做的。

  李书福买了几台奔驰和红旗,拆开来模仿。然后自己从内地、香港买零部件组装,最后愣是给他模仿出一辆“仿造奔驰”,命名为“吉利一号”。

  他开着吉利一号在台州的大街小巷转圈,引起了轰动,还在当地媒体打广告,招来了很多询价的人。

  李书福拿着仿造车的照片和资料,又到省机械厅和国家机械部去磨政策,依然是受到严词拒绝,只好又回来埋头研究政策,想别的办法。

  他发现,虽然“轿车”的生产目录非常严格,但是“客车”却相对宽松,很多地方企业都有客车生产目录。而轿车和客车的区别,就在于轿车有“屁股”,客车没有,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三厢车和两厢车的区别。 

  他把客车生产许可名录翻了又翻,最终相中四川德阳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隶属于四川省德阳监狱,厂房就设在监狱内,工人就是服刑的犯人,当时已经停产了,但是许可目录还保留着。

  李书福经人介绍,找到了监狱长谈合作。他最初是想把目录直接买过来,但监狱长告诉他,这是犯法的。最后谈成的合作条件是,吉利出资2400万元,占股70%,与德阳监狱共同成立“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在德阳监狱生产汽车,可以直接用原来的目录。

  但是这种合作方式有诸多不便。因为厂子就设在监狱里面,出入非常麻烦。而生产工人都是服刑犯人,既没有相关的技术,也很不好管理,把李书福搞得焦头烂额。

  他想在浙江临海建立四川吉利波音的分公司,但是按照当时的规定,临海分公司依然不被允许使用目录。

  那段时间,李书福疯狂地寻找各种关系,希望能解决目录问题。但是怎么都解决不了,他不禁仰天长叹:公关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啊!

  不过对于李书福而言,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不管什么都阻挡不了他要造车的决心。在临海工厂,他顶着巨大压力,在没有目录的情况下,生产出了第一批小汽车。

  第一批规模化造出来的不是原来仿制奔驰的吉利一号,而是经济型的夏利仿制品。因为北京一位高人一语点醒李书福:“你不要去和那些大企业竞争,要去搞他们不搞的产品。”

  李书福如梦初醒,赶紧调整方向,从此瞄准了低价汽车,并且开始宣扬他的梦想是“造中国人买得起的好车”。

  按当时的说法,这种车要满足“3个5”:5个人,5升油,5万元,即车里能坐5个人,百公里只需5升油,售价只要5万块。

  确定了这个方向后,李书福买来了一些夏利拆解研究,最后仿制出来,就是吉利的第一款量产车,豪情6360。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豪情在浙江临海下线。李书福策划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提前很久就发了700多张请帖,广邀政府官员和各界名流前来观礼。

  但令李书福极度失望的是,直到8月7日,答应前来的人都没有几个,而重量级的政府官员更是一个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吉利没有上生产名录,豪情这个“孩子”,是没有“准生证”的“黑户”,有几个政府官员敢为它站台啊。

  一位记者朋友向李书福建议:要不,你试试邀请浙江省副省长叶荣宝吧。因为叶副省长有次带队去参加某展销会,希望为浙江的汽车零配件厂商拉一些订单,但是却一无所获。当时她就发誓说,浙江一定要有自己的整车厂。吉利正好能实现叶副省长的这个愿望,想必她会愿意来。

  李书福抱着最后的希望,给省里发了邀请传真,没想到,下午就得到省里通知说,明天叶副省长会到场观礼。

  副省长都愿意出席,那么原来其他人的那些担忧自然烟消云散。于是8月8日的吉利车下线仪式,办得轰轰烈烈,高朋满座,让李书福着实风光了一把。

  而叶荣宝的出席,不仅是解决了一个仪式的问题,更是给了一个政府的强力背书。因为当时豪情汽车在临海的制造和销售,严格来讲还存在着法律上或手续上的问题,地方要不要查处,经销商敢不敢售卖,都要看有没有够级别的政府官员出来表态。叶荣宝此来,就帮助李书福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此后若干年,李书福都对叶副省长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在2018年的一篇回忆性的万字长文中,还专门对叶荣宝表示了特别的感谢。

  当时的豪情车,技术上非常粗糙,是由钣金工照着夏利手工打造出来的,车身都不平整,只能靠一遍一遍地刷油漆来填平那些坑坑洼洼。

  但是其价钱也降到了最低。当时中国市场上极少有价格在10万以下的车。相对便宜的奥拓和夏利,也要卖到7万多。李书福直接给豪情定价5.8万,一下子成为当时最便宜的一款小汽车。所以尽管豪情的质量差一些,但还是吸引了很多想买车预算又有限的人。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豪情是当时市场上唯一一款非外资或合资,而纯粹是国产民营企业生产的汽车。

1998年下线的第一款豪情汽车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下线的第一款豪情汽车 图源:《李书福:守正出奇》,魏江、刘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但此时,对李书福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尽快把车卖掉,而是如何解决合法性的问题。

  他想把德阳厂的股份全部买下,把目录签到临海。但是合作方不同意,事情就僵在那里。

  后来发生了一个意外事故,德阳监狱的监狱长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新上任的监狱长对造车没什么兴趣,就把30%股份卖给了吉利,李书福这才得以完完整整拥有一个客车名录,并把它迁到了临海。

  不久,李书福又在宁波收购了宁波拖拉机厂,拿了一千亩地,组建了吉利宁波分公司,并研发了一款新的“美日”牌汽车。这是一款两箱半的车型,实际上更偏“小轿车”,但用的还是客车的名录。

  在国家名录上,小轿车是“6”字头目录,而客车是“7”字头,严格意义上讲,李书福还是在打擦边球。

  合法性问题始终是悬在李书福头上的一块大石,什么时候砸下来,对李书福和吉利而言,都将是粉身碎骨的代价。

  1999年底,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到台州视察,本来接见名单上并没有李书福,但他还是想方设法争取到了当面汇报的机会。

  李书福对曾培炎说: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吧。如果没做成,亏的钱也是我自己承担,不用国家管。如果成功了,能给中国的汽车工业提供一些经验;如果失败了,也能提供一些教训。

  后来,“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这句话被媒体报道出来,成了李书福的经典名言之一。

  但这个机会,并没有那么快就到来。

  李书福在灰色地带继续行进了两年。一直到2001年11月,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10天,李书福才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两个“6”字头目录。而此时,吉利早就已经卖掉4万多台车了。

  7

  目录问题只是李书福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但绝不是唯一问题。实际上,那几年的李书福碰到的几个大问题,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一个意志不坚决的人直接放弃。

  首先是资金短缺。

  前面说过,造车动不动就需要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而李书福自有的资金也就是一个亿左右,加上一些融资手段,充其量也就是五个亿。就算他的生产条件再简陋,各方面的成本压到最低,造车所需的巨大成本,也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当初他带队去上海某知名合资汽车厂寻求合作,对方的总工程师听了他们的介绍后,二话不说就离开了会议室。李书福还以为他只是临时离开一下,等了几个小时,才知道对方是根本不屑于跟他谈。

  本来第一批车子造出来后,可以通过卖车的利润来滚动发展,但是李书福的定价策略,又让车子的利润降到其薄如纸。

  那段时间,吉利的资金链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每次车厂必须等到销售部门有回款,才能进行小规模的技术改造。而且拖欠了当地供应商的货款,也总是没法及时支付,导致在当地信誉很差,借不到钱,银行也不给贷款。

  无奈之下,李书福想出了一个“老板工程”,成立一家名为“吉利集团台州汽车零部件联合有限公司”的企业,邀请台州地区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加盟。

  “老板工程”的特别之处在于,那些加盟的老板出钱出人成立配件厂,但是不挂自己的牌子,而是在名义上作为吉利联合公司的一部分,例如叫一分厂、二分厂、发动机分厂、变速箱分厂等。

  这样一来,李书福和这些“老板”们之间,名义上是总厂和分厂的关系,实际上是组装厂和供货商的关系。

  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吉利自己建厂的资金和人员压力,另一方面使得零配件采购行为变成同一家公司内部调配行为,减少了买卖双方各自要交的税。

  这种模式短期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但给后面埋下了混乱的伏笔。

  那些名义上的分厂,实际上是各位老板各自负责管理,对于供货质量、反应速度等,李书福就无法控制。而且复杂的股权安排,也引来了诸多纠纷。李书福甚至一度被自己的堂叔告上法庭。

  其次是人才不足。

  从80年代造冰箱配件起,李书福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屡次提到的“经过若干个月的艰苦研发”,并非李书福自己一个人搞的,而是四处向全国顶级的专家请教,并且挖相关领域的有经验人士一起搞出来的。

  1993年,为了给做摩托车和造汽车储备人才,李书福从北大、人大等学校招了几十名大学生。但没到一年,这些人就跑光了。

  1997年开始造汽车时,李书福曾经说过,汽车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吗?

  但真正进入这行,他才充分认识到人才有多么重要。

  最初开始造汽车时,他翻遍自己的员工手册,只找到三个原来在汽车厂干过的员工。这三个人加上他自己,就是最初的研发班底。这个土班子虽然造出了第一批车,但是质量却惨不忍睹。

  李书福明白,如果不解决人才的问题,吉利要想在汽车这个领域立住脚,是不可能的。

  他主要用了两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在全国各地挖人。当初搞摩托车的时候,厂房没建,就先建好了专家楼,把工程技术人员从全国十几个省市挖了过来。搞汽车后,也是从上汽、天汽、一汽、华晨等公司挖了好多人。

  除了专业人才以外,他还到处挖职业经理人,把前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浙江省财政厅副厅级官员徐刚等都纳入麾下。当徐刚说工资不够时,李书福直接把空白的工资表给他,说“你自己填,想要多少填多少”。

  二是自建学校培养人。在拿到临海800亩地的时候,李书福第一个规划的不是厂房和员工宿舍,而是一所拥有6栋教学楼的学校,而且请了一位振动机械领域的中科院院士当校长。

  此后,他不断创办各种学校,到最后拥有了1所研究生院,3所本科大学,3所高职,2所技校和中职学校。

  按说,李书福在1997年建学校,远水不解近渴,而且一所新建的普通民办学校出来的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人才。那李书福为什么要建,而且一建再建呢?

  若干年后人们会发现,由于这些学校的存在,吉利拥有了大量的廉价实习生和充足的技术工人后备军,取代了原来以农民工为主的生产工人队伍。

  三是知识产权上的问题。

  后进国家造汽车之所以难,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壁垒。

  从材料、工程到设计,先进国家已经积累了无数的专利。后来者如果要从头研发,需要天文数字;而如果直接应用,就要购买专利,否则就存在侵权问题。

  李书福早期的车,没有太多自主技术,基本上就是仿造。仿奔驰、仿夏利、仿丰田,一切能仿的都仿,其中一款车甚至连车标都仿丰田的。

  这种模仿既引来了人们的嘲笑,也引起了被模仿厂家的抗议,甚至惹来了官司。

  李书福曾说,“奔驰的老板老是给我写信”。这话听起来,似乎对方和他关系很好似的。但实际情况是,吉利的车老是模仿奔驰,奔驰老板就写信警告。

  李书福倒也干脆,收到信就把信里提到的地方改一改,改完下次照样再仿。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丰田则在多次警告无效之后,直接把吉利告上法庭。吉利一方面积极应诉,辩解自己没有侵权;另一方面打民族牌和感情牌,暗示这是外资对民族工业的打压。

  最后此案以丰田败诉而结束。不过,大家也可以对比一下两个标志,自己心里会有一个答案。

左为吉利美日车标,右为丰田车标左为吉利美日车标,右为丰田车标

  最后是品牌与宣传方面的问题。

  买车是一个很认品牌的行为。当时的中国市场上,有钱的就买奔驰宝马奥迪,中档的就买丰田大众,经济型的以夏利独占鳌头。

  至于吉利,谁听说过啊,就算是听说,也只知道是个民营的、刚起步的、质量不怎么靠谱的低档品牌。

  所以让李书福很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打开知名度,并且让大家认可这个品牌。

  本质上,李书福是一个内向的人,说话很低调,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木讷。但是他有意无意的一些话,却为他引来了很大的知名度。例如“汽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套沙发吗”和“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都流传很广。

  或许是意识到这种“博眼球”的方法给公司带来了好处,李书福后来就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了,例如在某次行业大会上,李书福就放炮说,福特通用也没什么了不起,早晚会破产。气得通用某高官当即退场,并讽刺说:“我得赶紧找工作去了。”

  那段时间,他经常接受报纸和电视的采访,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谈他的梦想,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情况下,“舌战群雄”,坚信自己能赢。因此也赢得了“汽车疯子”的称号。

  为了扩大知名度和品牌,李书福还搞了几个大动作。

  一是大张旗鼓地在清华大学搞碰撞试验,说是“吉利 VS 奔驰”。在吉利的运作之下,最后结果不言而喻,吉利汽车“(与奔驰)在同样的测试标准下同台碰撞,成绩非常可喜,说明国产汽车安全性能正与国际接轨。”

  其实这只是相隔两天的两次不同测试的结果,但是李书福以高超的宣传技巧,让二者联系起来,使得吉利硬是蹭上了奔驰的热度。

  二是请“飞人”柯受良开着吉利车飞跃布达拉宫。柯受良当时名气非常大,而飞跃布达拉宫本身就是极具轰动性的话题,又是首次驾驶纯国产汽车做这事,所以当时引来了全国的关注。

  但是在飞跃中,柯受良驾驶的吉利车飞到一半就掉下来了,柯受良还伤到了脖子。

  本来这是一次发生在众目睽睽下的失败活动。但后来吉利反过来炒作吉利汽车的安全性:以百公里时速从5米多高的地方掉下来,人还没大事,那不是恰好说明吉利汽车安全性高?

  用当时在现场的吉利汽车总裁柏杨的话说:吉利汽车与布达拉宫广场硬碰硬,成功了。

  三是吉利冠名了广州足球队,利用中国足球联赛的影响力打全国知名度。

  最开始李书福信心满满,公开承诺“要经营广州足球30年!”但很快,他发现这个行当太黑了。比赛要给裁判送钱,在当时几乎是半公开的行规,谁要是不贿赂裁判,在赛场上就会被穿小鞋。

  那年,中国足球联赛还是按照甲A和甲B来分的,吉利是甲B球队。李书福本来是奔着要冲A去的,结果只得了第四名。

  他认为这个成绩是被裁判所黑导致的,愤而宣布退出中国足坛,并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揭黑风暴”,拉开了中国足球历史上最轰动的“打黑运动”。

  李书福主动向媒体揭开了当时球坛运行的潜规则。虽然所有球队的老板都心知肚明,但是如此公开戳破这坨臭屎的,李书福是第一人。

  他甚至主动坦诚,自己的球队也干过给裁判送钱的事,他可以当污点证人。更为大胆的是,吉利直接把中国足协告上了法庭,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这种事情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有着极大风险的。虽然李书福借此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让吉利集团一下子举国知名,但是也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且不说他此举要搅动多大的利益格局,让多少人恨之入骨,就说从法律上来讲,固然裁判受贿有问题,企业行贿,不同样有犯罪嫌疑吗?

  对此,李书福硬气宣称毫不畏惧。他说:“牺牲我一个,清白了中国足球,这个代价值得。该我进监狱就进监狱,枪毙也不怕。”

  这让他一下子站在了“悲情英雄”式的位子上。

  当然,后来实际的事态走向,并没有那么危险。做出上述表态后没多久,李书福很快就从危险的边缘迅速抽身,从此避而不谈足球。

  李书福和吉利涉足中国足球运动,前后共计只有8个月,但是留下了深远影响。而李书福在中国足坛扔下“原子弹”,居然能全身而退,丝毫无损,反而尽享大名。我们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在李书福的种种运作之下,吉利汽车获得了远超其当时市场实力的名声和影响力,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8

  尽管有上面分析的种种困难,但是从搞定目录开始,李书福就爬过了他事业生涯最难的一座山,开始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

  2002年初,吉利走出资金危机,公司开始盈利,拥有了滚动发展的基础。到2006年,吉利汽车年销量突破20万辆,位列全国第七,民营汽车企业第一。

  但此时,横亘在李书福面前的,又多了一个新的,似乎无解的巨大难题:在人们心中,吉利车已经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人们之所以买吉利车,原因是他们想买车,却只买得起吉利车。

  大家知道,买车除了追求实用性以外,还有一个面子问题。显然,开吉利车,并不能让人感觉有面子。

  而随着中国人富裕起来,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有面子而不是更便宜的车。如果吉利车一直停留在廉价的层面,将会被市场渐渐淘汰。

  另一方面,廉价车没有品牌溢价,利润薄如纸。如果长期停留于卖廉价车,吉利将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支持更长远的发展,毕竟技术研发、新车型开发、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利润作为支撑。

  换言之,品牌升级,形象升级,改变吉利车低档的印象,提高产品的品牌溢价,已经成了李书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就被定位为廉价的品牌,想要升级,又岂是容易的事?

  也许砸大量的钱一点一点往前拱,经过很多年可以做到,毕竟福特、丰田等之前也是廉价货,后来却拥有很多奢华品牌。但李书福却没有时间等。

  也许换一个别的市场,也可以做到,毕竟很多在西方非常廉价的品牌,拿到中国来,不也长期被当成高档货吗?但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市场,放弃中国而把重心放在亚非拉其他市场,也不符合李书福的理念。

  摆在李书福面前的,只剩最后一条路:买一个公认的好牌子,用好牌子的影响力,来扭转吉利在人们心中廉价的印象。

  事实上,李书福很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在2002年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他就谈到,以后会并购一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不过在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李书福的大话。

  李书福提到的这个品牌,就是沃尔沃。那一年,吉利汽车才成立5年,全年汽车销量刚刚突破4万,而沃尔沃是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名牌,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年销量40多万辆。

  当时,沃尔沃在中国卖的车,大概是60万-80万元一辆,而吉利是5万左右一辆。

  说吉利要收购沃尔沃,其荒诞程度,就跟现在说“手犹香”要把“盒马鲜生”买下来一样。

  但李书福就是盯紧了沃尔沃,一面积攒力量,一面寻求着机会。

  当时,沃尔沃是福特旗下的子公司(1999年被福特全资收购),要买沃尔沃,需要从福特手上买。

  2006年,福特由于连年亏损,新换了CEO穆拉利。穆拉利针对当时福特旗下品牌太杂的状况,提出了“一个福特”的战略,准备集中做好少数几个品牌,其他都砍掉。

  这一变化,被一直都密切关注沃尔沃的李书福捕捉到。2007年,他向福特发了挂号信,提出了收购沃尔沃的意愿,很快,福特回信说,“不卖”。

  李书福没有死心。2008年1月,他去美国参加底特律车展,经人引荐,和福特公司的CFO勒克莱尔搭上了话,当面表达了想要收购沃尔沃的意愿。

  勒克莱尔说:你知道沃尔沃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吗?150亿美元,等于1000多亿人民币。

  言下之意是,凭你也配?

  勒克莱尔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当时,吉利的年销售收入连100亿人民币都不到。

  但李书福依然认为自己有赢的机会,最主要原因在于,他坚信,以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沃尔沃的未来一定在中国。

  这种规模的并购,固然是商业生意,但也有点像是“嫁娶”——女方家长不光要考虑能得多少彩礼,还需要考虑女儿未来是否幸福。毕竟沃尔沃公司自身管理层以及其工会,乃至其背后的瑞典政府,如果不同意这门“婚姻”,那福特也卖不成。考虑到这一因素的话,只要福特想把沃尔沃嫁出去,中国就是最好的归属。

  李书福一方面找了全世界最顶级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组成了豪华的并购服务团队,另一方面在国际国内寻求资金的支持。

  同时,他就像一个爱上一位姑娘就绝不放手的死小子一样,一有机会就死皮赖脸地贴上去死缠烂打。

  2008年底,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福特元气大伤,沃尔沃也出现大幅亏损,“嫁女脱困”被提上日程,12月,福特公开表示“认真考虑出售沃尔沃”。

  2009年,李书福再赴底特律,这次他见到了福特的董事长和CEO,宾主相谈甚欢。面相老实巴交的李书福,憨憨傻傻地向“女方家长”讲述着自己初入造车这一行时遇到的各种糗事,把对方逗得哈哈大乐。

  福特终于松了口,并提出了“彩礼”要求:60亿美元。李书福还价45亿美元。福特觉得有点少,双方继续谈着,但相互之间的意向基本上都已经很明确了。

  这年4月,吉利的团队就进入到沃尔沃开始了尽职调查,同时,李书福也要接受沃尔沃工会的考察。

  在与沃尔沃工会的谈判中,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一提,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李书福的行事与说话风格。

  当时,沃尔沃工会负责人以很不友好的态度提出:想收购沃尔沃的人多了去了,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告诉我们,凭什么沃尔沃要卖给你?

  主持谈判的福特CEO感觉到工会这边语气很不友善,倍感尴尬,便出来打圆场。李书福说,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回答,这三个字就是:I love you。

  尴尬的气氛当即被这句话神奇地扭转了。这一次谈完,工会再未给这桩收购案设任何障碍。

  从2007年6月到2010年3月,经过将近3年的艰苦求爱,李书福终于搞定了所有的问题,在最终收购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之后,他在桌子上趴了很久,再抬起头时,旁边的人看到他泪如雨下,呜咽得话都说不出来。

  顺便说一句,由于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实际签字的收购价,由原来谈判的60亿美元,降到了18亿美元。

  而在实际交割时,由于美元兑欧元汇率的变化,实际上只花了16亿多美元。从此,沃尔沃100%归属于吉利旗下。

  9

  行文至此,李书福疯狂四十年的主要大事,基本上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还有两件很重要,但放在文章里哪一块都不合适,在此略提一下。

  一件是李书福四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

  从做电冰箱配件起,李书福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搞的,虽然大家原本各有各的发展,但是只要哪一个人事业做得出色,最后就是兄弟们合起来一起搞。

  遗憾的是,李氏四兄弟没有像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那样,好聚好散,而是一度陷入矛盾重重的局面。甚至对于造冰箱、造摩托车、造汽车,究竟是谁的创意,谁同意、谁反对,谁出的力最大,兄弟们都各执一词。后来,兄弟阋墙,分道扬镳,各搞一摊。

  在吉利去家族化的过程中,李书福曾叹曰:受家族企业之累,痛至骨髓。

  另一件是李书福办教育。

  很多人都听说过吉利大学,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除了吉利大学(现吉利学院)以外,李书福还办了其他8所学校。其中包括一所培养硕士和博士,有博士后工作站,并有多名院士坐镇的研究生院,以及三亚学院、湘潭理工学院这样的本科院校。

  李书福办学校,初衷很简单,就是为吉利造车解决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这些学校也确实是帮了他很多大忙。最起码一条,吉利集团永远都不会缺廉价的,而且是按照吉利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实习生。

  但即便李书福有自己的利益考虑,他办这些大学,也有其巨大的社会意义:他招收的,都是那些在高考中失败,无处可去的孩子,把他们培养为合格的技术工人或者其他领域的劳动者——这正是国家需要的。

  在三亚学院、吉利学院等学校开学或毕业时,李书福经常会去参加典礼并向学生讲话。

  他曾经说过,要用20年让自己的学校进入全国20强。从现在来看,这个理想是失败的。

  或许,这是一个比民企造车更难的梦想。

  但考虑到美国的斯坦佛大学成立后六十多年一直寂寂无名,甚至被称为“农场大学”,而现在却享誉全球,谁又能断定,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未来就会止步于一个普通二本大学呢?

  除了上述大事之外,还有几个关于李书福的细节,颇足展示李书福的另一面,也很有趣。

  有一次参加央视某颁奖典礼,李书福是获奖者之一。轮到出场时,他明显动作放慢,就像我们看到的慢镜头一样,大家想象一下《英雄本色》或《赌神》里周润发出场的情景,就有画面了。

  主持人问,李书福,你这是在干什么?

  李书福认真地回答:是导演让我这么走的啊。

  另一次,还是央视节目,聊到自己穿的是80元一双的鞋,李书福当场脱下鞋子,展示给主持人及现场观众看。

  在收购沃尔沃最艰难的过程中,无数人嘲讽李书福,几乎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功。但李书福私下对身边人表示:一旦我开始收购沃尔沃,唯一能阻止我的方法,就是杀了我。

  不知道上面这些细节,是让你觉得,李书福更像一位憨厚的农民,还是一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战士。

  但也许在李书福心中,他会认为自己是个诗人。

  是的,李书福很喜欢写诗,也写过很多诗。以下是他写过的诗句或者歌词:

  “力量在风中回荡,奇迹在蓝天下闪光,坎坷的道路承载着理想,坚实的伸向远方”

  “谁知前方有多少条路,酸甜苦辣早已留在记忆深处,清晨日暮阳光星光为我引路,春夏秋冬希望就在不远处,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

  除了上面这样“小清新”的诗以外,还有这样的打油诗:

  “千年铁证越秀山,

  浑身正气天长眼。

  狗吹黑哨满天飞,

  吉利直扑鬼门关。”

  “寒风去,春风到,埋头苦干静悄悄。

  不要吹,不要闹,自主品牌撑大腰。

  欧美情,日韩潮,崇洋媚外何时了?

  中国车,飞多高?奋战十年变大雕!“

  前者是2001年李书福身为广州吉利足球队的老板,现场看了一场“黑哨”球,愤而口占;后者是2005年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时,有感而作。

  其水平如何,且留待读者自己判断。

  10

  2018年,吉利以90亿美元购得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从1997年仿造奔驰,到成为奔驰的股东,李书福用了21年。

  2021年,吉利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239位,吉利系汽车(含领克)总共销售132.8万辆,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第一。如果加上旗下的宝腾和沃尔沃,总销量是220万辆。

  从1998年下线第一款豪情,到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第一,李书福用了23年。

  当他蹒跚走出第一步的时候,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认为他能成功。

  但最终他冲破了所有人的固有认知,一次又一次从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

  目前,世界又面临着新的变局。在汽车行业,新能源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先行者特斯拉年销量即将超过100万,后起者蔚小理每一家都即将超过10万。

  李书福曾经习惯于当一个模仿者、追赶者。而现在,他处在了被追赶,可能会被取代的位置。

  已经59岁的李书福,早已不像当年那样锋芒毕露,口出狂言。

  他不再像一个不顾一切前行的“疯子”,反而更像一个非常传统的,严肃而无味的企业家。

  或许这是一种成熟。但失去天真、失去狂野之后,也可能会失去震撼人心,震撼世界的力量。

  这种力量,李书福或许已经不再需要,却是新的年轻人出来挑战他(以及他的同辈)的源泉。 

1.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