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疫情的反复摧残下,旅游从业人员还有必要坚守下去吗?已经30岁了,等不起了,可是除...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13709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在疫情的反复摧残下,旅游从业人员还有必要坚守下去吗?已经30岁了,等不起了,可是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599
980,325

158 个回答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不要做那种带团出国游还是国内游的旅游了。

现在最火热的是带队回国。

包括订回国机票、订隔离酒店、制定中转计划,把回国人员的成本和风险都降到最低。

比如我知道的,某人在东南亚某国专门做这个,把客人从非洲南美洲接到东南亚该国,机票也就4000多,无熔断风险,然后隔离7天。期间开始为旅客申请该国居留许可(没有居留许可无法申请当地绿码),东南亚某国,你懂的,给钱到位就行。

在该国停留一个月(东南亚国家消费也低,还能四处安排一下旅游观光),期间按照大使馆要求安排旅客去做核酸和血清,然后订机票回国。东南亚国家回国机票相对丰富,价格也相对较低,熔断风险也低。

这种行程很受非洲和南美的出国务工人员欢迎。


看评论区想想还是再补充几点。

首先除了花钱办东南亚某国的居留证明外,全程没有违反中国的任何入境政策,有啥刑不刑的。

其次东南亚某国不是柬埔寨,也不是缅甸,本身在这两个国家从事诈骗网赌行业的人都还在排队回国呢,哪有通道让第三国入境的人回来。

第三,时间太长要看和哪里相比。我不太清楚欧洲回国的规定,现在从非洲回国前就要在当地隔离21天,相比在东南亚某国自由活动一个月左右,时间上也就长了10天左右,但成本费用要低不少。

第四,也不用说什么一般的旅行社操作不了,有一点国际旅行常识,再加上彻底理解东南亚某国的回国政策要求,普通人自己都能操作。也正是因为门槛太低,我很担心国家在了解了这条通道以后,来个东南亚国家回国要提前60分钟做核酸并拿到绿码……

第五,要说刑的话,那办法就更多了……

旅行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没必要坚持了,看目前的态势,比如从青岛市北区去一趟黄岛回来都很麻烦,别说城际旅行、省际旅行和国际旅行了。

现在所有和人员流动有关的行业都不能做,因为动辄【静止】,什么业务都禁不起两次以上折腾。以前做生意可能戴大盖帽的能管你,现在只要戴个袖标就能让你关门。

想办法找关系进入合算检测、归国隔离酒店的业务,稳赚不赔。

但记得千万不要做国内旅客的隔离酒店,收购价也就是一张,什么费用都包不过来。

现在跑外卖看来是老百姓能做的唯一糊口的工作了。

Lonely Planet作者,摄影师

没人邀请,但36岁旅游业从业者,或者说创业者想来答一波。

先介绍下自己现在的情况,给你个参考。

因为一些机缘,更因为自己特别爱旅行,所以在15年开始在某旅行社当国际领队,并获得了非常多客人的认可。借着国内出境游井喷的东风,18年创业开设自己的旅行社,主要做非洲、南美、北欧和南北极的中高端定制团,19年拿到一笔不算多的风投,公司从2个人到7个人。

20年初因为春节团量的增长,新招了人,租了新的办公室……然后……

疫情之初,我们都以为这不过几个月的事情,于是即使在业务停摆的情况下,爽爽快快的给客人退了钱,工资照发,办公室租金照付,为此我还问银行贷了点钱。等到了5、6月份的时候,发现问题似乎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20年5月,我们出了疫情后的第一个团,是川西,客人仅有3个。之后一直在想办法转型到国内游,但运气不好,我把当时已经不多的钱和资源都压在了新疆,20年暑假新疆疫情,团灭!

那天我在青海的团上,知道新疆疫情爆发的时候,半夜2点,躲到车里给我朋友打了1小时电话。

那天我边哭边打电话,心情无处发泄,郁闷得只能半夜三更按喇叭,直到被人骂。

20年10月,勉勉强强熬过一个国庆,看似还不错的报名情况,但一算账,我们这种小公司根本不赚钱,还要贴钱。十一过后,我在家憋了一个月没出门,然后决定放弃。

从20年10月至今,我开过滴滴,给杂志写稿,给小朋友生日宴拍照,给前广告公司同事当枪手,甚至还上过求职节目,现在在卖保险……

最尴尬的时候,约了当年我一手带出来的下属聊保险,从晚上9点等到11点,最后人家就给了我15分钟,当场花了600多块钱,买了份最便宜的保单,跟我说:“我觉得你挺不容易的,但就这样吧”。那一单我赚的钱甚至不够交她公司楼下停车费的……

好在,到去年年底,我终于把欠银行的钱还完了。

所以,你以为我放弃了?

整个21年,虽然公司就我一个人了,但在卖保险的间隙,在21年暑假又疫情再起的情况下,我还是陆陆续续出了4个高端定制团和2个公司旅游团。

一方面我割舍不掉这份对旅行的热爱。我非常非常讨厌卖保险的自己,每次约人见面问人家:“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你万一死了怎么办?”。去你妈的,我还是相信,人活着应该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和自己,为了迎接美好而不是焦虑的。

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让那么多相信我,关注我,给我鼓励的朋友和客户散掉,疫情总会过去的,而他们也是我再起的关键。

同时,从20年到现在,我每隔3个月,会给全球的供应商发个邮件,问候下大家近况还好吗?并了解下当地旅游行业的近况,哪些资源关了,哪些资源易主了,当地的防疫政策又怎么样了。

等到疫情过去的时候,这些信息和资源的积累,也会成为我再起的关键。

所以,旅游从业人员还有必要坚守下去吗?

问问你自己,你为什么选择旅游业。

为了赚钱?没必要,放弃吧!旅游业本来收入也不高。

为了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暂时做点别的,哪怕开个滴滴、送送外卖也行,但别忘了跟行业里的朋友们交流交流。

疫情改变了很多,很多上下游的公司都死了,很多同行都离开了,但还是有人在坚持的,而坚持下来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疫情也终究会过去,等到疫情过去了,人们内心对于旅游的渴望,对于世界的渴望,总归会爆发的。

那时候,就看你这几年在有没有荒废“业务”了

旅行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好扎心的问题呀……

我身边太多旅行从业者了,包括我自己,在疫情开始前的主要工作也是旅行自媒体和国外的定制旅行,后来疫情开始后,我把重心转到了电商,自媒体在疫情第一年还有继续更新国内内容,去年连旅行内容也比较少更新了,而且去年一年下来,只接到了三个商单,要不是因为有电商这部份做支撑,也很难想象压力会有多大。

身边做旅游的朋友,能坚持下来的大多也是疫情期间把自媒体做起来了,成功引流,其他的确实比较艰难,但在很多人放弃从事旅行板块的同时,如果你没有放弃,那我想还是有一定机会存在的。

可以不一定非得做和旅游线路相关的?转型做类似同城周边游?主题活动策划?因为大家虽然不能去远的地方了,但还是有出行需求的,比如说两天一夜的周边游,亲子游,滑雪攀岩等主题活动?虽然这种短线不赚钱,但也是在为未来的旅游市场积累流量池,等旅游市场一旦打开,局面就比较明朗了。加油,冬天迟早会过去的,送你一束彩虹

曾经的旅游话题下的土耳其冰淇淋答主

兄弟,咱们都是业内人士,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如果只论2022年,那么建议你坚持半年。内行人说内行话,只要你不在华东,那么今年旅游行业疫情寒冬过后就是盛夏,没有春天。

清明短期档已经注定被上海这边的防疫措施给搅和的稀烂。但一个月后的五一小长假咱们还有机会。

参考去年扬州疫情,持续时间约1个月,紧接着就是旅游业的金九银十,黄金周期间,各大省份的旅游收入普遍回复到疫情前水准。除了江苏。

去年十一黄金周江苏省旅游破天荒的掉出了全国前三,仅仅跟2020疫情元年持平(约19年的五成)。

按照现在各个省份疫情防控措施,除了上海,大都能赶得上五一黄金周这一波。

而且可以预见的,有很多省份会继续补贴措施。(点名河南,除了惠游老家免门票,对于民宿业主都会给予补贴。今年可以持续看好河南。)

别误会,发补贴不是因为文旅部门怕旅行社倒闭,他们怕景区和酒店等重资产投入的顶不住,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拉动消费。组建一个旅行社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难度远远低于景区和酒店。只有保住了旅游业的核心——旅游资源和旅游支持设施,才有重新发展的可能。

但如果你是做旅行社行业的,可以恰一波东风。

紧紧跟随政策,调整下线路,跟着政府引导的洼地效应,五一这波做性价比的。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旅游业的小井喷,现在考虑退出不明智。

至于以后怎么说……

我个人建议,看你的资产。

旅游业的恢复能力,你作为业内人士,无须我跟你聊了。寒冬之后就是盛夏,但是多少人都会冻死在这漫长的冬季里。能挺过来的会占领市场,挺不住的就是报表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数字。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