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被“神话”的蓝瓶咖啡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1266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被“神话”的蓝瓶咖啡

作者: ERA超级单品 关注

2022-03-21 13:20 浏览 · 3234

收藏(3)



文 | 肖德睿

出品 | ERA 超级单品

蓝瓶咖啡中国首店已经开业十多天,热度依旧不减。

这个成立仅20多年的品牌,是文青、硅谷和媒体的宠儿,它致敬中欧第一家咖啡馆,门店只用烘焙48小时内的咖啡豆,是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引领者,是咖啡界的Apple。

蓝瓶咖啡,被各式各样的故事“包装”着,精致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宛如21世纪的商业神话。

跨越三个世纪和大西洋的致敬

在“蓝瓶咖啡”的官网上,它们的故事得从遥远的欧洲和奥斯曼土耳其说起。

17世纪末。土耳其军队横扫东欧与中欧,并在1683年围困维也纳。当时情势危急,需要一个给波兰军队送信的使徒,掌握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的Kolshitsky 站了出来,穿上土耳其军装越过重重危机,找到波兰军队。

9月13日,土耳其人被赶出城市,留下了他们所带来的一切,包括一个奇怪的装着“骆驼饲料”的袋子,Kolshitsky 曾在阿拉伯世界生活过几年,认出这是咖啡豆,于是他用赏金将其卖下,在中欧开了第一家咖啡馆,起名为blue Bottle。

1646792279cf3b036b08b67a7d.jpg

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维也纳战役,也出了一名做出卓越贡献,并在战后开了家咖啡馆的英雄。咖啡馆的名字是Hof zur Blauen Flasche ,英译后是House under the Blue Bottle,这没错。但这位英雄更为准确的名字是kulczycki,而不是由“KOL”+“SHIT”+“SKY”拼写而成的Kolshitsky。

House under the Blue Bottle是不是中欧第一座咖啡馆在史学上仍然有争议,但kulczycki毫无疑问是维也纳咖啡文化的一部分:当地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街角处竖立着他的雕像,直到今天,每年10月,维也纳的咖啡馆也会将他的肖像画贴在窗户上。

但这一切,都与蓝瓶咖啡毫无关系。

时间线是这样的,1964年,在kulczycki去世后不久,House under the Blue Bottle就关闭了。接着快进到了21世纪初,一位名叫James Freeman 的美国单簧管演奏家,将蓝瓶注册为商标,用在自己的咖啡生意上。

没有一代一代、跨越三个世纪(以及大西洋)的“薪火相传”。至今,James Freeman也没将他的蓝瓶带(回)到欧洲大陆。比起“致敬”,这更像是一种“攀附”。就像一个外国人在海外注册了“黄州小馆”的商标,并大谈苏东坡和东坡肉的故事。

真实的情况是,James Freeman着迷于日本职人咖啡,蓝瓶咖啡受到日本喫茶店启发,咖啡风格与门店设计接近日式美学。James Freeman 从棚屋和小车起家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美国梦”,在打开美国市场后,蓝瓶出海的第一站,是跨越太平洋的日本东京。闭环儿了。

所以,忘掉kulczycki和维也纳吧,James Freeman致敬的是日本咖啡。

164679228015fd2d8bf0484498.jpg

美国淘金梦+职人咖啡+日式美学

根据CNBC Make It 报道,2002年,James Freeman在美国加州的一个乐团担任监制单簧管乐手,收入勉强糊口。由于他痴迷现磨现冲咖啡,并认为多数市场上贩卖的咖啡豆都烘焙过度,因此开始用家中的烤箱,按照自己的标准制作咖啡,并卖给咖啡发烧友。

James Freeman发现,在旧金山湾区,很少有零售商会标明咖啡的新鲜度和烘焙日期,于是他放弃演奏事业,在家附近租下了一个棚屋,买了一个Diedrich旧烘焙机器,开始烘焙更多咖啡豆。

首先,他在奥克兰推车上,卖了一年半的咖啡,积累了一些口碑后,进驻旧金山的农夫市场。2015年,蓝瓶第一个实体咖啡座在海思村开幕。蓝瓶咖啡第一间正规的咖啡馆直到2008年,才在市区 Mint Plaza 迎宾。

棚屋租金、烘焙机的价钱、摊位租金、咖啡豆成本、以及设计师创作蓝瓶咖啡商标的费用,加起来约2万美金,其中1.5万是通过信用卡支付的。

美国人喜欢说,“Start from Scratch”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蓝瓶咖啡的创业故事,恰好是这一款,还有一些现代版的旧金山淘金梦的成分。

1646792280c3d5a527aa9aa61e.jpg

这并不是故事的完整版。故事的关键需要在日本补完。

James Freeman曾经多次前往日本,东京的喫茶店茶亭羽当(Chatei Hatou),让他“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咖啡”。James Freeman称:我曾造访这家咖啡馆好多次,对做这一行的我而言,不管是调制咖啡或者喝咖啡,在我心目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每一个与咖啡工作的日子,在我心中总有茶亭羽当。

 “如果没有大坊珈琲,就没有今天的蓝瓶”。大坊勝次则是启发蓝瓶开店的日本职人。James Freeman 说,大坊先生冲咖啡就是有种魔力,或许因为他多了一点点谦逊,却更加凸显他为咖啡所作的付出与专注。

日本把茶道的细节精髓移植到咖啡的世界,James Freeman 把日本咖啡文化搬运到了旧金山,并掀起了第三次咖啡浪潮。

蓝瓶咖啡第一间正规的咖啡店,门店内就有四个从日本引进的的大型虹吸壶。同时,蓝瓶也充满着日式“职人气质”:精选咖啡豆、自家烘焙、慢滴手冲,咖啡师化身高级祭司,将饮用咖啡转变成宗教一般的体验。

1646792280bd148e7901f04714.jpg

Bryan Meehan在2012年率先投资蓝瓶咖啡,后来担任蓝瓶咖啡的执行长,他说服James Freeman 加速展店及进军日本。蓝瓶咖啡的另一个投资人TonyConrad 也认为,进军日本意义非凡:而对于受其影响甚深的James来说,在东京展店想必也具有特殊意义。

在James Freeman 眼中,进军日本市场对蓝瓶而言不只是事业的扩展,更是整体质量升级的契机;他认为日本许多小咖啡店的经营者都具备职人的精神,对咖啡充满热情也有所坚持,这点与蓝瓶的精神吻合,而且日本的服务质量公认是顶尖的,他希望能把日本学到的经营应用在美国的分店。

在蓝瓶咖啡东京一号店开业的前一天,James Freeman 还带着自己的员工拜访了1986年开业的Café Bach ,并且称赞“配合各种咖啡豆的特性选择相应烘焙方式的做法非常细腻”。他还提到:我创业的时候,从日本的咖啡店对咖啡精挑细选的态度中学到很多。

相信,国内相当一部分人了解蓝瓶咖啡,是在蓝瓶咖啡进入日本之后,被其门店设计与文创周边吸引。借助日本本土的设计师,蓝瓶咖啡成功打入了东亚文化圈,有不少人认为蓝瓶咖啡是日本的品牌。

从2015年起,日本建筑师長坂常成为了蓝瓶咖啡的“御用”设计师,蓝瓶咖啡在日本的绝大多数店铺,都是委托長坂常设计的,韩国、香港和中国首店的设计师,也是他。

如果说James Freeman 赋予蓝瓶咖啡灵魂,長坂常则用空间表现的手法,将蓝瓶咖啡的品牌和精神具象化了。

1646792280ed4bac08e012f6f9.jpg

蓝瓶咖啡的投资人之一James Higa 自1984年起就一直在Steve Jobs身边工作,他表示,就像Apple一样,James Freeman对所有的细节都很注重。从炒咖啡豆的方法到店面的设计,都可以看出。

蓝瓶咖啡充分利用设计的力量,吸引大众朝圣光顾,同时,蓝瓶周边,无论是冷泡咖啡瓶,还是直饮的杯子,都靠着精辟的用色、流畅的线条,悄无声息的走进消费者生活,

1646792281838073908d589127.jpg 

蓝瓶品质的“坚守”

蓝瓶咖啡品牌包装得再好,我们依旧需要审视他的咖啡生意,毕竟,他是一家咖啡店。

新鲜烘焙长期以来都是蓝瓶咖啡的卖点之一,主打小量烘焙+请看生产日期。James Freeman曾提出,门店里只用48小时内烘焙出的咖啡。因此从在奥克兰发迹开始,他们就坚持分店要开在自家烘培厂的有效运送范围内。

蓝瓶咖啡的口碑一部分来自于对新鲜烘培的坚持,但这样的坚持有没有真的反映在咖啡味道上,就不知道了。咖啡烘焙行业其实有一种观点认为,咖啡豆烘焙后需要放置一段时间,烘焙后的咖啡豆会持续的排气(养豆期),过早使用咖啡豆的品质并不稳定。

蓝瓶咖啡这样的“坚持”也在改变。几年之前,门店只使用“48小时内烘焙”的咖啡豆的规矩,就已经悄悄地变为了“21天内”。

蓝瓶咖啡大中华区总经理胡骏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我们的原则是为了让顾客们能够在咖啡的“美味峰值”内,品尝到新鲜美味的咖啡。基于我们对于美味峰值期限的了解,加上包装技术与咖啡知识的改进,目前销售的包装咖啡豆实际均为14天内烘焙生产,门店在21天内必须使用完,对消费者则建议在60天的“最佳赏味期”内喝完。

只是,1到2周,21天,这样的标准其实和“商业咖啡”并无不同。

作为第二次咖啡浪潮领头羊的星巴克,也曾经历过蓝瓶咖啡一样的日子。

星巴克的粉丝曾经非常享受传统意大利浓缩咖啡机的手动制作过程。制作一杯咖啡需要三分钟。但随着星巴克越来越受到欢迎,客流增加,公司不得不导入一体化全自动咖啡机,减少手工操作。

2020年蓝瓶咖啡在日本推出电子售货机和易拉罐装咖啡系列,离创始人标榜的“新鲜”又走远了一大步。即使其号称“通过独特的技术把新鲜萃取的冷萃咖啡封装在罐中”,但时间不会因此停下脚步,不是吗?说不定,我们还可以看到蓝瓶胶囊咖啡和蓝瓶冻干咖啡。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一切怪罪给“雀巢”。

16467922813a0eb827f266a20a.jpg

当文青神话卖身雀巢

2008年,蓝瓶咖啡获得首轮500万美元融资,2012到2015年间,又完成3轮融资,总获注资约1.2亿美元。投资者包括Twitter、Instagram的创办人、Google Venture等。

2017年9月14日,雀巢公司正式宣布,5亿美元收购蓝瓶咖啡68%的股权,这笔交易将推升蓝瓶咖啡估值超过7亿美元。

一些文青高呼蓝瓶把灵魂出卖给了恶魔财团,一些媒体高呼蓝瓶咖啡,未来可期。

在嘈杂声中,一个明显的事实被忽略了。

在雀巢眼中,蓝瓶咖啡,这个文青、硅谷和媒体的宠儿,第三次咖啡浪潮的领头羊只值7亿。雀巢仅用5亿美元,就拿下了蓝瓶咖啡的控制权。蓝瓶咖啡过往的股东,没有从这次收购中赚多少钱,却依然接受了这样一个非常苛刻的收购条款。

蓝瓶咖啡CEO Bryan Meehan在一份声明中说,其作为CEO的目标是确保蓝瓶咖啡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能够在未来的很多年里蓬勃发展。“我很高兴能与雀巢合作,使我们能以一种长期发展的路径,去成为全球特色咖啡的领导者。

一个合理的推断是,雀巢给的5亿美元,是蓝瓶咖啡的“救命钱”。换句话说,如果不被收购,就无法长期发展,没有可持续的未来。

虽然官方宣称,蓝瓶咖啡的盈利是一种本能,James Freeman在品牌扩张上带有天然的克制和审慎。 “每个月我都会确保公司银行账户有余钱剩下”,因此,线下门店启动以来从未出现过亏损。

实际上,蓝瓶咖啡,和他仿效的日本喫茶店一样,可能并没有高速扩张的能力,各项成本却在逐年攀升,且数倍于喫茶店。拿着资本的钱扩张,门店一多,难免入不敷出,现金流吃紧,因此爽快的,半卖半送的,接受了雀巢的收购。

这样看,蓝瓶咖啡其实并不成功。

不过在品牌被彻底“收割”前,不用担心蓝瓶咖啡的关停和倒闭,蓝瓶依然有“可持续的未来”。

至少,从中国首店看,蓝瓶咖啡还是吃得开的,依然会吸引一波一波咖啡爱好者,前往门店朝圣,即使上海不缺咖啡馆,即使该门店的定价全球最贵。

我们也应当为此警惕。2017年的 “蓝瓶咖啡”只值7亿美元。现如今中国挂着“精品咖啡”名号的咖啡店们的估值,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数字,有些甚至上探到百亿美元。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没穿裤子。中国的“精品咖啡”们,自求多福。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