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看待白象「爆红」,7 天销售额破千万?这反映了当前国人怎样的心理?对相关行业企...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9105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813 个回答

在各大企业疯狂压榨员工价值,甚至视员工生命如草芥的时候,白象敢于雇佣残障人士。此举并非是慈善,而是白象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体现。不管你是否是残疾,你可以努力工作,创造劳动成果,你就可以得到应得的利益。而非是其他企业那样,恨不得员工个个实力超群却心甘情愿被压榨。

尊重劳动本身,为生民立命,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族企业,愿永葆初心继续前进,为大家持续带来安心的用心的产品。

虽然我平时不怎么吃方便面,但以后想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肯定首选白象。

又一个鸿星尔克!“土坑酸菜”歇了,白象火了!

在3•15晚会上曝光的“土坑酸菜”波及包括康师傅等知名方便面品牌。

  与此同时,一个方便面品牌却被买断了货,其网店还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吃多少买多少”。有文章称之为继鸿星尔克、蜂花之后又一“野性消费”的国货品牌。

3•15曝光让白象卖断货

  15日以来,白象方便面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3月15日当晚,对于网友的质疑,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回复:“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随后,白象食品明确表示,和3•15晚会曝光的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

微博截图

  这一表态让白象方便面收获众多网友点赞,不少网友更是催促白象“好好宣传一下吧”。

  此后,白象方便面被网友发现,这家企业曾拒绝日资、还招收了为数不少的残疾员工。

  在一些知名方便面品牌因“土坑酸菜”被下架时,白象方便面结结实实迎来了一波“激情消费”,旗下产品短期内销量暴涨。

  从3月15日起,白象在其网店直播中接连两天打出了“全面预售,理性消费”的标题。

白象网店截图

  记者注意到,3月16日,在白象网店直播中,主播坦言,一些产品暂时缺货,“都是预售”,“现在发货周期都已经排到15天之内了”,“现在基本处于边生产边发货的状态”。

三分之一的残疾员工

  其实在3月15日以前,白象就已迎来一波消费者的追捧。

  今年3月冬残奥会期间,就有博主介绍,白象方便面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是残疾人,白象称他们是自强员工。

  当时,白象食品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一说法,并表示“除了价格实惠量又足之外,其他都是象应该做的,我象只是认真做好自己”。

短视频平台截图

  期间,白象也在其短视频账号中表示,希望消费者理性消费,“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

  而在此以前,白象方便面有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很多人的视野中。而这被网友们与多年前白象回绝日资参股的过往联系起来。

泡面巨头中的例外

  多年前就有媒体报道,在当时中国排名前四位的方便面企业中,曾有三家被日资进入。

  在这一点上,白象成了四大巨头中的例外。根据以往报道梳理,2011年,白象集团还占据17%左右的方便面市场份额,与今麦郎、统一大致持平,但到2020年,白象的市场份额只有7%。

  2012年,白象食品宣布拟在A股市场IPO。然而在排队3年后,白象的IPO计划流产。彼时,有报道称,白象业绩几乎停滞不前,经营压力巨大,其总部也搬离北京。白象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又一个鸿星尔克”

  2021年,河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鸿星尔克、白象等企业出手捐赠,让其成为公众眼中的“国货之光”。也因此,白象此番走红也被网友称为“又一个鸿星尔克”。

  当时,白象方便面除了捐赠了500万元,还直接将仓库的方便面全都捐了出去,并发起了“到白象办公室避雨”“到街头给受困市民发泡面、发水”等援助工作。

白象网站截图

  记者注意到,在白象食品的网站上,“企业社会责任”一栏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列出了包括“扶贫与教育”“临时性危难救助”“环境保护”以及“热心公益”等条目。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忠良曾在2017年河南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表示,哪怕销售量慢一点,利润低一点没关系,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商业行为一定是要一切以消费者为主,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获得企业应有的利益。

白象欠缺的就是营销,人家产品质量一直杠杠的。

有啥启发,酒香也怕巷子深啊,这个年代做产品的做不过做营销的。

不是反映了怎样的心理,而是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如果真的要说启发,那可能是做好产品吧。

前段时间,借着北京冬残奥会的热度,方便面四巨头之一的白象同样蹿上了热搜:

只不过上热搜的姿势和那些被骂的方便面企业不大一样:

很多人第一次发现,这家企业不仅拒绝日资入股,而且招聘了大量残疾员工,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甚至多次驰援灾区、捐款捐物。

而它自己如今的市场份额却被蚕食得不到10%。

就这样,白象讨论度蹭蹭往上涨,连带着方便面销量暴涨,工厂生产线忙得都快“冒烟”了。

由于太过火爆,官方甚至不得不下场呼吁大家“理性消费”:

而在这之前,很多人甚至以为白象方便面已经倒闭了:

事实上,作为“泡面四巨头”之一,白象方便面曾经也是风光无限,它是如何被外资加持的三巨头逼到墙角的?

泡面四巨头的世纪之战到底有多残酷?

它如今的火爆,只是因为某些人口中的会营销,打“情怀”牌吗?

大家好,我是带你扒下行业底裤,露出各种商业内幕的名侦探牛腩。

今天,我们将一起掀开方便面行业的底裤,去探寻白象从衰落到翻红背后的商业真相。
1


白象方便面的起步,还得从一个硬核男人——姚忠良,开始讲起。

上世纪90年代,白象还只是河南粮食厅下属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彼时,康帅傅、一桶已经在市场上开疆扩土,而白象却连年亏损,厂里人浮于事,前后换了几任领导都没能打破僵局。

军人出身的姚忠良偏不信邪,接手了白象这个“烂摊子”。

新官上任之后就先“烧了三把火”:

他先是用“带薪休假”的借口忽悠走一批老员工,接着又想方设法从各处招来了一群大专生,给团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此后,姚忠良更是每天蹬着小三轮,带着员工们沿街叫卖,慢慢打开了白象方便面的知名度。

到了1997年,白象方便面厂不仅扭亏为盈,销售额还突破了一亿大关,2000年更是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系统制造企业。

但真正让白象站上巅峰的,是2003年推出的爆款单品——“白象大骨面”。

彼时康帅傅和一桶在国内的中高端市场打得火热,白象方便面则另辟蹊径,凭借“营养骨汤”的概念和“一元一包”的价格,和今某郎的前身花龙在下沉市场打起了擂台。

而这,也是白象抢占了我这个山东大汉童年回忆的根本原因——对于当时手里只有几毛零花钱的我来说,白象就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了。

这个世界最残酷的真相,就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下沉市场”。


而这四家,也渐渐成了国内方便面市场的四巨头。

也大概是这段时期,日本三洋食品、日清集团等日资盯上了国内的方便面市场,相继注资了康帅傅、一桶、今某郎三家企业。

白象则成为了泡面四巨头里唯一头铁地拒绝了日资投资,保持独立的企业。

但是在资本规模竞争异常激烈,渠道厮杀残酷的快消行业,这种独立是需要代价的。

这也给白象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2
时间来到2010年,白象推出了大骨面升级的全新版本“精炖大骨面”,并且在两年后斩获了有食品行业“诺贝尔奖”之称的“全球食品工业大奖”。

按照一些三流小说的套路,荣誉加身的白象接下来应该会在方便面市场大杀四方,销量暴涨。

可惜,现实不是小说。

那时候的方便面市场已经卷得像富阿姨手中的那团钢丝球,谁进去都得当场跪下唱征服。

为了抢占市场,各个方便面巨头甚至玩起了非常“凭亿近人”的打法——砸钱圈地,疯狂控制线下渠道。

要知道,在那个电商还没那么发达的时期,很多人还是习惯在线下买泡面,基本上到学校或者自家附近超市溜一圈,看到货架上有啥就买啥。

说白了,谁占领了货架,谁就有话语权。

超市如果不让你进,你产品再牛逼也没用。

所以有着资本加持的方便面巨头们不断下血本,通过给各地大超市、大卖场乃至小型私人超市缴纳一笔“货架使用费”来占领终端渠道,让自家方便面能摆在最显眼的货架位置上。

甚至有些巨头还会和当地超市签署“排他协议”,禁止其他方便面进入超市货架:

斗得最狠的时候,甚至逼得方便面界的老大老二出来“互扯头花”:

而那些身家相对没那么丰厚的中小企业,就只能躲在货架的最底层“瑟瑟发抖”,甚至因为被“排挤”或者缴不起越来越昂贵的进场费、上架费,而被迫放弃一些线下销售渠道。

这也是如今大家感觉很少在超市看到白象方便面的原因之一。

进不去超市,很多人又压根不知道有这牌子,就更别提去提升销量了。

对于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开始向“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快消行业来说,创新口味、品牌有时候反而没那么重要,垄断资源的能力和排挤他人的话语权才是核心竞争力。

3
除了在终端渠道疯狂“圈地”,在消费端,这些财大气粗的方便面巨头们也下足了血本:

像什么推出小狗熊、老虎队干脆面或者整出水壶卡等小赠品都只是基础操作,为了和其他品牌拉开距离,他们甚至直接撒币,送起了卤蛋、火腿肠,靠着“钞能力”牢牢把控市场。

可惜的是,由于早些年的改制,白象错过了太多发展机会,后期尝试高端化又没能成功,反而被今某郎转身蚕食了大量的下沉市场份额。

种种原因导致白象渐渐地大不如前了,到2020年销售额市场占比也仅剩下7%。

相比其他方便面三巨头的份额多少显得有些“寒碜”:

好在,这个被很多人以为“早就倒闭了”的品牌,在今天终于再度翻红。

在996、007大行其道,企业恨不得把员工当牲口使的当下,白象却主动雇佣了大量残疾员工,让他们从事包装、码箱等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

根据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道,在白象湖南分公司,除了保障他们享有和正常员工一样的待遇,白象还花大价钱对生产线进行无障碍改造,以及在公共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及减速带,保证他们的工作安全和生活便利。

此外,白象还在食堂设置特殊窗口,方便个子较低的残疾员工打饭,洗碗的地方还专门设置了防滑垫......

像这样的小细节在白象还有很多。

除了“助残”,白象也一直在默默参与抗疫救灾等公益活动。

去年7月20号,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白象不仅第一时间为受困人员提供泡面、热水和休息区域:

还连夜筹集物资,给郑大一附院捐赠了2500箱、共计30000多份的方便食品:

23号下午更是捐赠了500万元和一批新的救援物资:

2020年疫情爆发,白象也是第一时间向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捐赠方便食品和300万元的防控资金。

这样的“国货之光”,又有什么理由不火呢?

纵观鸿星尔克和白象廉价企业,可以发现它们“走红”的路径都非常相似:

即便自己过得没那么好,即便历经了许多的误解,却仍然愿意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灾情出现时捐款捐物。

它们展现了什么叫真正的国货担当。

所以与其说它们是走运爆红,不如说这是它们多年善举累积之下的必然结果。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做得好,大家自然就会用脚投票。

也希望这样优质的民族企业,能够被更多人看见,能够成为引领行业的标杆。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良心国货,不是打感情牌,更不是营销作秀,而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活得滋润。

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国货之光”出现。

几经浮沉,潮水退去,那颗被称作“良心”的物体终究会在阳光下发光溢彩。

一如那头从未低过头的白色巨象。

大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这几年其实是有责任感的民族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好的日子之一。

外面的打压,激起了人民强烈的民族情感。

残酷的内卷,引起了民众激烈的负面情绪。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既爱国又有企业家责任心,就会受到热烈的追捧。

网红企业三要素:产品质量,爱国,企业责任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