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061519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 知乎
2021 新知答主

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别!走!极!端!

我家小萌,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只拿了70分,而全班平均分是95分——这就是我们放养了一年的结果。

小萌上小学的第一年,也是我回归职场的第一年;不是不想陪,而是完全没时间陪

作为双职工家庭,我们每天关注的都是,孩子有没有吃好、睡好、长得好、坐姿好;在学习方面,我们就放掉了——更何况,我家小萌从小就爱看书,所以我们总觉得没事。

结果,这可不就出事了!

v2-41abc64a0ef81442ec501143c9790330_720w.jpg?source=1940ef5c

暑假期间,我开始陪他写作业,才发现了几点自己完全忽略的事。

首先,是他不愿意写字。

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不是难事,难的是,习惯了「只用眼睛看书很快」的孩子,不愿意「费劲地动手写字」。

无独有偶,我有个专注做识字启蒙的朋友,她家孩子也是这样:识字多,但不愿意写字,一写字就哭,从一年级一直哭到三年级。

其次,是他总写错字。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处于对汉字的整体识记阶段。

比如他们经常把「直」写成两横,都说明他就是记了个大概的轮廓,没有记住具体的一笔一画。要想让他们记住正确的写法,还得让他们亲手写一遍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虽然识字量大,但是写字的正确性却不高。

第三,是他握笔姿势错了。

这事儿说来挺魔幻的,但事实是,小萌一直在用「握毛笔」的姿势来「握铅笔」!

回看视频的时候,我惊了

所以他写字是真的费劲,手疼,所以写字难受,一难受,就更不想写字!

一年级期末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对照着一看,他之所以考70多分,就是因为试卷有一整面都没写——理由是没时间写了,其实就是写字太慢。

那时候,小萌已经开始对语文失去信心了;甚至有几天早上他说:

妈妈,我肚子疼,我不想去学校了。

然而一到社区医院,他的肚子就神奇地不疼了!!

如果我依然放养,估计他会开始变得厌学和偏科;所以我觉得,放养也好、陪学也罢,关键是看孩子的状态,千万:

别!走!极!端!

如果一路放养下去,孩子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而如果由此开始就一路猛抓起来,开始疯狂鸡娃,各科作业百花齐放,孩子也很可能因此厌学,甚至和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过犹不及」——纯放养和全陪学,可能会导致相当类似的结果。

我家从没给孩子提前报过什么「培优」班,但在「陪学」和「放养」之间,我们的原则是:

先放,遇到问题就陪,再放,遇到问题再陪……

那个暑假,我们带小萌去报名写字班的时候,老师一直向我们推荐毛笔和国画;我拒绝了:「我给他报班,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特长,考什么证书;只是他遇到问题了,我们希望和老师一起帮助他迈过这个坎。」

老师愣了片刻说:「这样也不错,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

我自己在学习上,其实一直是被放养的状态。

据我妈回忆,作为四川孩子,而且从没上过学前班,当初我学拼音的时候,回家整整哭了两个月;但也是一边哭一边写,最后自己熬过来了。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熬过来。

在学习和考试的筛选器里,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迈不过某些坎,因而被漏了下去;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是被漏下去的那些。


上面的例子,只是我家的个案。下面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孩子小学阶段到底应该陪学还是放养?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早教启蒙的重要性。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鼓励孩子通过「唱、读、玩、说」四大方式,去发展学习和探索的技能。

在美国,早教启蒙最早是由zf出资的Head-start Program(启智项目)所推动的:这个项目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对不同孩子所带来的影响,让家教的理念走入社区、走入家庭。

我家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也参与过这样的课堂。

Head Start 项目始于 1964 年,截至 2005 年底,有超过 2200 万学龄前儿童参加了该项目[1]

根据总结 31 项研究的 Datta (Datta, 1976 & Lee et al.,1990) 的说法,该计划显示,早期参与的儿童,智商得分立即提高,尽管在开始上学后,非参与者能够缩小差异。而且,与没有参加项目的同龄人相比,参加项目的孩子更有可能完成高中、上大学,并且可能在20多岁时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Head Start 与孩子的考试成绩的巨大而显着的提高有关,并且显著降低了孩子留级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批评的声音出现。

Freakonomics(《怪胎经济学》) 的作者 Steven D. Levitt 和 Stephen J. Dubner 研究认为,根据对幼儿纵向研究数据的回归分析,Head Start 对学校早期的考试成绩没有持久影响。

许多研究都发现,Head Start 在早期产生优势,但这些好处大概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时,优势就开始消退,甚至开始落后于未参加该项目的同龄人[2][3]

其实也不难理解:加强家庭教育,孩子学习就不错;停下来以后,孩子的表现也会归于平淡。

换句话来说,如果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来自父母的陪学,那么父母就得一直陪学;尽管这样强于哪些无法陪学、全靠个人学习能力的孩子,但家长是累的,且这些孩子脱离家长的陪伴以后,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叛逆、缺乏自信等)。


我越来越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真的需要成为他们的脚手架。

没错,就是下面这样的,修建房屋过程中的外层支架:

搭建大楼的时候,孩子需要站在脚手架上面,往上爬(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但当大楼修好的时候,脚手架就需要被拆掉,让大楼自成一道风景。

现在陪,是为了放手;现在帮,是为了让他独立。

脚手架可以帮助刚接触学校环境的幼儿,在学习时建立信心。

例如,一旦孩子认识了某个汉字,我们就可以教给他们同音字,或者形近字,从而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

从熟悉的知识,到不熟悉的知识;是因为老师和父母选择的连接,能让孩子更好地过度——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也不是只让他们自己一人去面对。


我们带小萌练字的时候,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是书空,也就是以手为笔,让他对着空气写笔划

然后是拆解字,也就是说出字,让他念出每个笔划的名字(旅途中,这个方法特别好用);

接下来是拆部首,说出字,让他说出由哪些部首和部分组成;

最后才配合具体的写字练习。

当孩子通过早期的书空、拆笔划、拆部首,对要写的字了若指掌以后,写字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而不是单纯为了让他加快写字速度,就只做重复的练习。

我知道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心急;如果说孩子考90分,家长给布置 1 份作业,当孩子考到70分,家长恨不得能布置100份作业,好让孩子加油追赶上来。

但孩子面对海量的作业,真的心里会崩溃。

就像我们期末考试面对 1 篇论文,还是面对 10 篇论文,其工作强度不是简单地乘以 10 倍一样。

在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慢慢上强度:先练一遍,再练一遍……这样一遍一遍练下来,孩子自然也就有了信心。

二年级的小萌,已经可以15分钟搞定一篇作文了

前天早上出门前,我问他:「小萌,听说你昨天听写全对,拿了优诶!」

小萌瞟了我一眼,回答到:「听说啥听说,事实就是这样。」

然后,他拎起饭盒,背上书包,一溜烟跑出门,跟着他爸上学去了。

  1. ^https://www.k12academics.com/school-grades/head-start
  2. ^Where Do Head Start Attendees End up? One Reason Why Preschool Effects Fade out Valerie E. Lee, Susanna Loeb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Vol. 17, No. 1 (Spring, 1995), pp. 62-82 doi:10.2307/1164270 2) Does Head Start Fade Out? S. Barnett (1993), Education Week, 5, 40
  3. ^Long Term Effects of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on Cognitive and School Outcomes. S. Barnett (1995, Winter), The Future of Children, 5(3), 25-5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