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剑雄:被高估的民国“大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5291418641856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葛剑雄:被高估的民国“大师”

36氪领读·11小时前
“在今天,民国的学术往往会被高估”

本文摘自《悠悠我思》,作者:葛剑雄, 36氪经授权发布。

“在今天,民国的学术往往会被高估,”历史学者葛剑雄撰文说,“至于杰出个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天才得到了发挥的机遇,与整体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在他看来,所谓民国“大师”云集所呈现的“黄金时代”,并非学术界的共识,而是媒体的造设,但往往远离公众、不重视社会影响的学术界,也对舆论和公共的偏差负有一定责任。

本文摘自《悠悠我思》,这本新书收录了葛剑雄近年撰写的文章,涵盖题材广泛。

全书共分为四章。“议古•论今”“历史•地理”两章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地理、历史、文化、人物与现代中国的渊源和关系,亦有对社会热点的理性思考。“学者•藏书”一章,作者回顾往事,表达对师友治学的尊敬及感思,同时分享了自己担任图书馆馆长期间的所见所闻。“书序•回忆”一章,作者精选了旧作中部分体现新思的文章,又追寻旧时记忆,谈及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诉说人生百味。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

作者: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在社会上出现“民国(小学)教材热”时,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民国时的大师会编小学教材?”我告诉他,那时编教材不需要哪个部门批准,只要有出版社出就行,而出版社对编者是按印数付版税的。所以编教材的版税收入一般远高于学术著作,如果能编出一种印数高、通用时间长的教材,编者等于开发了稳定的财源,何乐而不为?至于“大师”,这是现在对这些编者的称号或评介,当初编教材时,他们还不具备这样高的身份,甚至还只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一批“民国范儿”的故事流传日广,更成为影视作品的新宠。与此同时,一批民国的“学术大师”如出土文物般现身,或者被媒体重新加冕。于是在公众和年轻一代的心目中,民国期间成了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

不过如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黄金时代”的呈现,并不是正常的学术史总结研究的结果,也不是相关学术界的共识,大多是出于媒体、网络、公众,或者是非本专业的学者、没有确切出处的“史料”、人云亦云的传闻。他们所关注的并非这些人物的学术成就,而是他们的价值观念、社会影响,甚至风流韵事。例如,一讲到民国学术言必称陈寅恪、钱宾四(穆)的人大多并不知道陈寅恪究竟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往往只是看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也没有读过《国史大纲》或钱穆的其他著作。称吴宓为“大师”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哪一行的教授,只是同情他的遭遇,或对他单恋毛彦文的故事感兴趣。称颂徐志摩、林徽因,是因为看了《人间四月天》,或知道有“太太客厅”。

v2_2ec363813f09462bbf53e41e68d914d8_img_000

其实,民国期间的总体学术水平如何,具体的学科或学人处于何种地位,有哪些贡献,还是得由相关的学术界作出评价,并不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知名度,更不能“戏说”。影视创作可以以民国的学术人物为对象,戏说一下也无妨,但他们的真实历史和学术地位不能戏说。

那么,今天应该怎样看民国期间的学术呢?

毫无疑问, 这是中国学术史上重要的篇章, 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的关键性时期, 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阶段,各个学科几乎都产生了创始人和奠基者,造就了一批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大师。

从晚清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声光电化)被引进中国,在回国的早期留学生与外国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到民国期间基本形成了学科体系,建立了专门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社会科学各学科也是从西方直接或间接(如通过日本)引进并建立的。就是人文学科和中国传统的学问,也是在采用了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规范和形式后才进入现代学术体系的,如大学的文史哲院、系、专业或研究所,论著的撰写、答辩、评鉴,学历、学位、职称的系列与评聘,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发展等。

以我从事的历史地理学为例,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是沿革地理,属史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研究疆域的变化、政区与地名的沿革和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而中国传统的“地理”也不同于现代地理学,只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工具。在现代地理学传入中国后,沿革地理才有了历史地理这样的发展目标,才发生了量和质的进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学开的课还用“沿革地理”或“沿革史”的名称,1934年创刊的《禹贡》半月刊的英文译名还是用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中国地理沿革),但到1935 年就改为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五十年代初,侯仁之先生提出创建历史地理学的倡议,自然是他接受了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博士导师、国际历史地理学权威达比教授(Henry Darby)的学科理论和体系的结果。

民国时期的学术水平如何,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是有国际标准的。尽管有少数科学家已经进入前沿,个别成果达到世界先进,但总的水平还是低的。人文学科的具体人物或具体成果很难找到通用的国际标准,但如果用现代学科体系来衡量,显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在中国内部进行阶段性比较,则除了个别杰出人物,总体上远没有超越清朝。而今天的总体学术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民国时期。至于杰出个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天才得到了发挥的机遇,与整体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历史上出现过的学术天才,或许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被超越,甚至永远无法被超越,民国时期也是如此。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情况,到了今天,民国的学术往往会被高估。因为每门现代学科几乎都是从那时发轫或成长的,今天该学科的专业人员,除了直接从国外引进的,一般都是由当初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一代一代教出来、传下来的,这些创始人、奠基者自然具有无可争辩的、崇高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大陆、以后成为大师的学人,大多是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在国内外的学业,已经崭露头角。尽管他们的成就大多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的,但也被看成民国学术水平的代表。

历次政治运动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更加剧了这样的高估和偏见。有的学科和学人因学术以外的原因被中止或禁止,形成了二三十年的空缺,以致到了改革开放后这门学科恢复,还只是民国时期的成果独领风骚,一些学者的代表作还是当初的博士、硕士论文。例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本来早就应该被他自己的新作或他学生的成果所超越,但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社会学科被取消,费孝通被划为右派,《江村经济》也被当作“毒草”批判,从此消失。一部分民国学人的论著被查禁,像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更年轻一二代的人。我在1978年考上研究生后,才在专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的参考阅览室中看到一些民国学术著作,而直到1985年游学哈佛,才有比较全面了解民国学术的机会。

毋庸讳言,一些人对民国学术的评价、对民国学人的颂扬是出于一种逆反心态,是以此来显现、批判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表达他们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不满,对某些混迹学林的无术、无良、无耻人物的蔑视。就像赞扬民国时的小学课本编得多好,就是为了对比今天的课本编得多差一样,应该促使我们反思,推动当前的改革,而不是压制这种另类批评。

舆论与公众出现这样的偏差,学术界本身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本来,学人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应该让公众了解,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即使是高深、特殊的学问,也应该用浅近的语言、形象的方法向公众介绍。在媒体出现不实报道、舆论误导公众时,学术界要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要主动提供正确的事实和评价。但由于学术界往往脱离公众,或者不重视社会影响,对一些本学科视为常识性错误或胡编乱造的“史实”不屑、不愿或不敢公开纠正,以致积非成是,形成“常识”。

例如,在季羡林先生的晚年,无人不将“国学大师”当成他的代名词,有时连他的“弟子”也被尊为“国学专家”,甚至“大师”。在学术界,特别是他的同行和学生心目中,季先生当然是无可争议的大师,但大家都明白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并不属国学的范畴,而滥用“国学大师”实际是贬低了他其他学问的地位,如季先生主要研究的印度学和梵文。但谁都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向公众捅破这一层纸。当我在报纸上发表质疑季先生“国学大师”身份的文章时,好心的朋友劝我应该给老人留点面子。我说:正因为我尊敬季老,才要在他生前纠正他身不由己地被误导的情况,而不是在他身后批评。所幸不久后季老公开表明了他不是“国学大师”、要求摘掉这顶“帽子”的态度。

v2_3bf4d11e43e74eb5a49abec4e2e95178_img_000

我还看到过一篇“钱锺书拒赴国宴”的报道,据说他在受邀参加国宴时不仅断然拒绝,而且谢绝来人为他找的“没有空”“身体不好”的借口,要求直截了当回复“就是不想参加”。一些媒体纷纷转载,使钱锺书的形象又增添了学术以外的光环。我觉得这既不符合史实,又不符合钱先生的行事风格,在看到对杨绛先生的一篇访谈后,更断定这是夸大失实的编造,就写了批驳文章发表,此后似乎再未见到这则故事的流传。

v2_a16cab9f9fad4b0794a5059a5825f923_img_000

杨绛、钱锺书

对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又有一些不实传闻,如毛泽东曾多次就边界纠纷征询他意见,林彪也向他请教历史地理。实际上谭先生从未有与毛泽东交谈的机会,唯一近距离见到毛泽东的机会是参加他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但因临时通知不到,谭先生赶到会场时座谈会已结束,大家留着看戏,他看到的只是坐在前排的毛泽东的背影。所谓林彪求教历史地理,实际是他奉命为“首长”叶群个别讲课,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林彪的夫人。如果我顺着这些传闻扩展,或者保持沉默, 完全可以给后人留下学术神话,并且会被人当成史实。但我选择在《悠悠长水:谭其骧传》中如实揭开谜团,复原真实的历史。

v2_a1b9201fcd274e0a826508854a99ea4f_img_000

葛剑雄与周有光

v2_c5602fcdb977401597eaaca2ff17ae72_img_jpeg

书名:《悠悠我思》作者:葛剑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葛剑雄,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移民史》《中国人口史》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民说iHuman”(ID:xinminshuo),作者:葛剑雄,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