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龙鱼四十亿净利润,撑得起三千亿市值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2113.html?s=8&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金龙鱼四十亿净利润,撑得起三千亿市值吗

摘要:想象力不在粮油面

3b2a8d6e-e68b-5153-99f5-1a43aa543fae.jpg

有着“油茅”之称的金龙鱼最近发布了2021年的业绩快报,尽管营收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但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

受此影响,金龙鱼股价盘中一度跌超9%,最低至2020年11月以来的51.58元,最终以跌幅4.45%收盘。同时金龙鱼的市值也跌破3000亿元,相比着去年一月份最高点的7896亿市值已经跌去了60%。

实际上,金龙鱼股价自去年攀升至最高点后,此后尽管有些起伏,总体来看仍是处于一路下行的状态。即便如此,金龙鱼的市盈率仍超过60,按其四十一亿元的净利润计算,金龙鱼目前的市值仍被市场高估,投资者内心的纠结可见一般。而对于金龙鱼来说,股价和净利润的双跌很可能未来还要持续。

营利不配,降幅早已显现

金龙鱼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全年的营业收入为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1%,然而尽管其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其余数据并不好看。其中,金龙鱼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1.32亿元,同比下滑31.1%,扣非净利润为49.96亿元,同比下滑43.2%。

尤其是在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的情况下,金龙鱼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净利率也仅有1.8%,可见巨头的盈利能力确实不好。结合三季报的财务数据,金龙鱼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仅有4.5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大降50.5%,再加上市场预期金龙鱼的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快报一出股市自然难免震荡。

然而金龙鱼的年度业绩堪忧,实际上也早有显现。金龙鱼三季度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36.81亿元,同比下滑27.68%,扣非净利润为41.57亿元,同比下滑33.61%。而在2021年中报时,金龙鱼的净利润就出现了下滑,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了近7%。

也就是说金龙鱼2021年业绩暴雷早有蛛丝马迹,这一点从持股机构们的数量上也能看到。去年二季度末金龙鱼机构持股数量为302家,到三季度末便降至12家,下降比例达到96%,很显然机构们早有预计。

若仔细拆分金龙鱼2021年季度性的营利状况,这份颓势会更加明显。财报显示,金龙鱼2021年前三个季度性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5.70亿元、14.00亿元、7.11亿元,前面提到金龙鱼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4.51亿元,其下降比例依次是10.85%、49.23%、36.57%,其中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减少近半。

而金龙鱼同期的季度营收分别为510.82亿元、521.48亿元、594.95亿元,四季度的营收为635亿元,上涨比例依次是2.09%、14.09%、6.73%。

由此来看,金龙鱼2021年季度性营收和净利润的表现如此相左,可见这份颓势尽显,全年净利润下降似乎可以预计,股市将会因此受到震动。

然而即便如此,市场看好金龙鱼的不在少数,除了大量的散户,像私募大佬林园更是坚定金龙鱼的未来,截至到2021年三季度末,共有四只私募产品进入金龙鱼十大流通股东,共计持有约446万股,此外还有国泰国证等基金进行了加仓,市场的两面性在金龙鱼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金龙鱼作为A股市场上少数营收能突破两千亿元大关的企业,净利润表现如此低落的同时,市场给予的估值依然并不低,可见投资者对于金龙鱼还保持着一定的信任。但在去年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如此不搭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态度很可能延续其股价走势一样变低,尤其是在金龙鱼业绩变脸那么突然的情况下。

低利为哪般?

尽管金龙鱼解释2021年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厨房食品方面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导致经营成本变高,即便是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但并未覆盖住原材料上涨成本所致;另一方面则是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方面尽管市场行情向好,但大豆的采购和压榨量却有所减少,而且由于套保大豆相关业务也产生了一些损失,但仍系正常经营所需。

也就是说金龙鱼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的成本升高以及大豆的加工量下降,但问题是其营收却实现了增长,同比增速达到16.1%,甚至是高于2020年同期增速的14.16%,为过去五年营收增速的最好水平。

尤其是金龙鱼2020年上市,2021年就开始利润下滑着实夹杂着一些特殊的意思,要知道在受疫情影响更甚的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依然实现了双增,尤其是净利润达到60亿元,为近五年净利润的最高值。如此来看金龙鱼去年的营收表现要好于往期水平,净利润却下滑的背后显然有着更深层的意味。

比如金龙鱼2021年二季度末的合同负债为18.0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合同负债从收入准则实施后承接了预收款项,而同期金龙鱼的预付款项却同比增加45%。这一增一减之中也透露出金龙鱼的资金转换并不匹配,也是导致营收上涨净利润下跌的重要原因。

像套保亏损所反应的投资业务亏损更是金龙鱼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金龙鱼2021年前三季度的投资亏损达到18.89亿元,过去几年投资收益的亏损幅度最高达到近30亿元,说白了金龙鱼的投资业务不确定性太高。

同时金龙鱼还利用存贷双高赚境内外息差这些明显有着很高投机性的玩法,一旦业务波动过于明显,金龙鱼的净利润表现就会超出市场预期。

财报显示,金龙鱼2016年的净利润仅为5.11亿元,次年便同比增长近九倍至50.01亿元,到了2018年增幅仅有2.53%,2019年的增幅也不过5.47%,随着其登陆二级市场,当年的增速突破两位数为10.96%,去年增速则是下滑了31.1%。

也就是说金龙鱼过去几年的净利润表现起伏挺大,一旦出现波动就是大波动,也反映出了金龙鱼本身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换个角度看,金龙鱼2017年至2019年的净利润表现是稳定的,上市后的净利润表现反而是不稳定的。

这种不稳定性的背后显然离不开金龙鱼自身的原因,尤其是面临着高企不下的营业成本,盈利空间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就如同2016年的表现。即便如此,金龙鱼如今仍有60多倍的高估值,就其过往的净利润表现,显然是很难支撑住投资者如此高的信任。

想象力不在粮油面

那么面对着金龙鱼股价和净利润的双跌,市场为何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冷静呢?

一方面A股市场少有破千亿营收的大公司,金龙鱼的出现显然是吸引了大量闲散资金的注意,加上一些资金炒作,市场情绪烘热后很难被立刻降温;另一方面金龙鱼作为粮油企业巨头,尤其在大豆油领域,只有中粮能为之匹敌,有利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即便是市场遇冷也很难降至冰点。

也就是说金龙鱼的大体量和绝佳的市场地位维持着其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不断下跌的股价,也反映出其市场想象力并不高。究其原因,还是金龙鱼营收与净利润的表现不一。

虽然说金龙鱼作为粮油行业的巨头,但是其盈利水平并不高,尽管市场把金龙鱼视为“油茅”,从其财务数据来看着实难配。财报显示,金龙鱼2016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分别是0.38%、3.5%、3.3%、3.26%、3.37%,算上2021年1.83%,金龙鱼净利率最高不过3.5%。

尽管茅台的营收不及金龙鱼的一半,但是净利润却是其十多倍,毛利率更是超过90%,而金龙鱼两大业务的毛利率最高也不过13%,金龙鱼的“油茅”称号更像是个笑话。

此外,金龙鱼所处的食用油赛道正面临增长天花板,农村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食用油消费量分别是3377万吨、3440万吨、3338万吨、3289万吨、3278万吨。食用油大环境的不乐观显然使其增长逻辑出现变动,尽管包装油,甚至是包装面粉和包装大米的市场占有率排在首位,有限的毛利率使得其利润空间大幅萎缩,很难在业绩上有积极反应。

即便是金龙鱼占优的大豆油赛道,却依赖国外进口,也极易受到当地产量的影响。而且金龙鱼并没有什么定价权,受限于国内民生政策的调控,食用油涨幅有限,同时还面临鲁花等竞争对手,盈利前景自然看衰。

像粮食加工和饲料等加工业务更是个辛苦钱,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本身就低,溢价空间全靠售价调整,但是金龙鱼并没此话语权,营收尽管涨,净利润始终难以保持上涨态势,本大利薄其实就是金龙鱼业务的典型特征。

由此可见,即便金龙鱼的净利润下滑不再复现,也难增长太多,粮油等业务又极易受大环境波动影响,盈利空间自然难以保持稳定,也难怪金龙鱼在调味料、预制菜等方向进行拓展。

但是就其目前的市场估值来看,金龙鱼的投资情绪还没有完全冷静下来,新的增长方向也很难短期看到,金龙鱼还有90%的限售股没有解禁,市场潜在风险极高。但就其粮油业务的基本盘来说,金龙鱼还不足以撑起市场的高信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