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首次骨传导耳机使用体验:韶音 OpenRun Pro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188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首次骨传导耳机使用体验:韶音 OpenRun Pro
首次骨传导耳机使用体验:韶音 OpenRun Pro
03 月 06 日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作为一个近 20 年的单耳中轻度耳聋患者(俗称耳背),在耳机的选择上格外挑剔。

最重要的是要满足两只耳朵听到的音量和频率接近。仅这一个要求就把大部分耳机隔离在外,无论是有线耳机还是大部分的真无线 TWS 耳机,左右声道的音量都不可调,这就使得两侧的听感不一致。

一些助听器同时能起到真无线耳机的功能,并且充电也很方便,但这些设备作为医疗器械,往往售价不菲。 

1ReSound One 系列助听器。图片来自 ReSound 官网

另外还有少部分类似 AirPods Pro 的真无线耳机也可做到左右音量单独调节,并且还可以根据听力损失的状况,调节低中高频。这里顺带夸赞一下 Apple 在听力障碍方面做的努力,AirPods 不仅可以有实时收听功能(Live Listen,可借助 iPhone 麦克风收录,再扩大音量传至 AirPods),还有更为实用的对话增强(Conversation Boost)功能,可做到类似助听器的功能,当然距离真正的助听器还有很大距离。此外还在系统层级内嵌了左右耳道音量和频率调整功能。如果功能更为精进,AirPods 系列在未来很有潜力成为能帮助中轻度听障患者的辅听器。

1向 iOS 控制中心添加「听觉」功能,可搭配 AirPods 进行左右声道音量及频率调节

对于传导性耳聋,因为听力神经仍然健全,如果不佩戴助听器当作耳机用的话,还可以尝试用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不必进行左右声道音量和频率的调节,就可以达到两边音质接近的目的。

正是因为有着这个天然特性,骨传导耳机在我心中种草良久。前段时间试戴了朋友的韶音 Aeropex AS800 耳机,更使得我开始关注韶音这个品牌。3 月 2 号发布了新一代骨传导耳机后,我略作了解,第二天下午便买了新出的 OpenRun Pro,次日早晨便收到了顺丰快递的包裹(韶音很明白发布后的这段黄金期,发布当天即可量产购买。)

单从包装上,韶音还是做了功课的。但我必须要说,相比包装标杆的 Apple 包装,韶音做得还远不够。

想要取出耳机要拆掉 3 个包装。

第一个包装上印着佩戴耳机的人像,并有个方便挂在墙上展示的提手。这一个包装缺乏质感,并且需要左右费力抽拉才可以把这个头像外壳抽出。 

1人物头像是第一层包装,左侧盒子是第二层包装

随后呈现出来的是个黑色内层的第二个包装盒,包装盒看上去质感尚可,阻尼较小,因为盒子略高,下层出来的时间有些久。这个包装盒里包含第三个包装盒和说明书、保修卡、app 下载指南。 

1第二层包装盒

打开第二层包装盒,里面是第三个包装盒,里面便是耳机本体了,还附送了一个磁吸充电线。没有充电头,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因为 USB-A 口的充电器已经非常多。但也必须要说,第三个包装盒以及充电线的包装袋看上去都很随意。

耳机本体看上去和上代 AS800 变化不大,重了约 3g 到 29g,但仍然很轻便,甚至久了会忘记戴了耳机这件事。骨传导耳机为开放式,没有入耳式的那种闷胀感,入耳式戴久了,我的耳朵会发炎并伴有听力下降,这使得除了吵闹的地铁上(抖音外放和小孩吵闹总能遇到),我几乎全面投向了骨传导耳机。这时声音如果开得很大,能感受到酥酥的震动,出于保护听力的考虑,几乎没有把音量调到这种程度。漏音控制的非常好,即便是坐在旁边,也很难听到有漏音。

因为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使用骨传导耳机,对比我的 AirPods Pro,戴上去要略微麻烦些。如果已经戴上眼镜和口罩,再挂个耳机,会让耳朵看上去有些乱。尤其摘口罩的时候,会有点难摘(本来戴上眼镜就有点难摘,有了耳机之后会更加不好摘),不过因为基本一整天都在戴着,所以也可以接受。一路奔跑也没有出现听诊器效应。

1口罩、眼镜、耳朵挂在耳朵上,摘口罩也变得不轻松

从最近的体验来看,OpenRun Pro 的续航可谓说超出预期,早上 8 点半外出戴上,到下午 6 点回来,期间有一半时间在听播客和音乐,电量从 90% 到 50% 可谓十分强悍,支持快充更让人无忧。

上一代 AS800 我的听音体验要优于 AirPods Pro,这代加了低音单元,音质更加美妙。最近听着古典音乐出门,仿佛加了电影配乐,生活就像是变成了电影一样妙不可言。如果搭配入耳式耳机或耳塞还能很大地改善听感,不过因为深受入耳式之苦,我自己很少这么做。

韶音 OpenRun Pro 本身是不必非要安装 app 的,app 功能丰富度不足且容易出现连接问题,比如充电后打开耳机,app 内无论如何也要忘记此设备、再重新连接,标准模式和人声模式对比也不那么强烈,而双设备选择也很难做到 AirPods Pro 那样无缝切换,要暂停一台设备再到另一个设备上播放才可以。不知为何,iOS 小插件上的耳机电量和 app 内的电量也不吻合。  

不仅如此,这可以说是大多第三方耳机厂商的悲哀。相对于手机厂商们的亲儿子们,耳机厂商处处受限:无法弹出连接动画,不能第一时间甚至不清楚能不能上空间音频、现场聆听等功能,必须额外下载 app 才能实现更多功能(AirPods 的调节则内嵌在「设置」应用内),连接设备有限(比如 OpenRun Pro 只能连接两个设备,AirPods 则可以连接至少 3 个设备),无法使用查找功能、iOS 设备无法共享音频给另一个耳机等等。并且手机厂商将来也必然会优先对自己的产品开放 API,这些亲儿子们要承载的任务越重、能做的事情越多,对第三方耳机越危险。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我对 OpenRun Pro 还算满意,但原因却未必适用于所有人。因为听力缺陷,我认为这款在音质不错的同时,天然特性解决了左右声道感受不一致的问题。钛合金材质、高于一般无线耳机 IPX4 的 IP55 防水防尘等级、强悍的续航力也让人用着更加安心。但是没有取下自动暂停、没有无线充电、没有空间音频、不下载 app 可调整参数很少下载又会出现不稳定和功能鸡肋的问题、不支持 iOS 查找、不支持音频共享、不支持现场聆听等等这些第三方耳机共存的问题它也存在。

Apple 和其余手机厂商对耳机厂商的挤压也许在未来会更加明显,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独有功能或特性说服目标人群,在平台先天优势的背景下,第三方耳机厂商的处境只会变得越发艰难。

而对于韶音自己,这两年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线,不仅将公司名从 AfterShokz 改成更为简洁的 Shokz,还统一了旗下产品的命名:定位游泳领域的 OpenSwim,定位于户外运动的 OpenMove、OpenRun、OpenRun Pro 低中高三个价位产品,定位于办公的 OpenComm。从产品组合来看,户外运动仍然是韶音产品线的关键。但这样的产品细分总让人觉得勉强,尤其考虑到倘若一款产品经过改进可以取代整个产品线的时候。比如当技术进步,OpenRun Pro 能够做到 IP68,能够进一步增强通话质量,是不是意味着 OpenRun Pro 可以取代 OpenSwim 和 OpenComm? 

但无论如何,这样清晰的产品定位与命名,对其内部和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

作者注:题图来自 韶音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