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箭术或禅心 – 1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fivest.one/archives/598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箭术或禅心 – 1 – fivestone

1920s,德国哲学博士赫立格尔(Eugen Herrigel)在日本讲课期间,学习弓道,后来把他的感悟写了一本小册子《箭术与禅心》1。多年之后,这本书,作为「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渐渐火了起来。

Henri Cartier-Bresson 在其中亦有贡献……

在书里,作者重点描述了「禅」在撒手放箭这一瞬间的体现:并不是拉弓的人主动地把手松开,而是在进入禅意之后,让箭自己射出。

我问师父:「如果我不去放箭,箭怎么会射出去呢?」
:「是它射的。」「那一箭完全与你无关。」


在一个 现代射箭爱好者&器材党 的眼里,射箭的准确度,大概受这些因素影响:

  • 器材质量:不要松动。
  • 箭的质量(不要弯)和一致性:重量、均匀度、弹性(挠度 spine)……
  • 弓对箭的干扰:箭是否从弓的中心射出?箭羽会不会蹭到弓?
    解决方法:
    • 箭台(arrow rest)、箭侧垫(button)
  • 瞄准的方法:
    • 没有瞄准器时的替代参照物,或某些「直觉」瞄准法
    • 使用各种瞄准器(sight)
    • 复合弓使用窥孔(peep)更精确瞄准
  • 每次拉弓的幅度,也就是弓的拉力,是否一致?
    解决方法:
    • 更稳定的姿势
    • 弓弦和拉弦的手靠在脸的固定部位,
    • 信号片(clicker,更精确地提示箭头和弓身的相对位置)
    • 复合弓(拉到固定位置就无法再拉)
  • 手指对弦的干扰:撒放的瞬间弓弦蹭到手指
    解决方法:
    • 撒放姿势的改进
    • 使用指板(finger tab) – 似乎这只是让手指不痛,而不是降低手指触弦干扰
    • 复合弓使用撒放器(release),彻底避免手指和弦接触。
  • 人在拉弓和瞄准时的手臂晃动
    解决方法:
    • 更稳定的发力方式
    • 稳定杆(stabilizer):力臂越长,晃动越小
    • 复合弓(拉满弓时用力更少)
  • 手感 – 主要是弓的设计和调校方面
    • 弓的重心和质量分布
    • 搭箭点上下两部分的力是否均衡,几根手指之间的受力分布

在追求准确性的现代射箭运动中,同样考虑到了,放箭一瞬间手指触弦造成的干扰。很多经典射箭教材中都提到了这一点,如何避免松手时肌肉僵硬,体会在若有若无之间撒放的感觉。——在上述的诸多因素中,手指对弓弦的干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远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而弓道,则在基本不触及其它因素的同时,把手指撒放的因素,放大到了超级重要的位置。

btw,弓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开弓的姿势,但似乎更集中于如何更平稳、有力地把弓拉开,而并没有在动作一致(以提高准确性)上,涉及太多。

另一方面,弓道强调手指撒放,并不是为了提高准确性。——事实上,相对于其它射箭运动,弓道已经把对准确性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在弓道低段位的审核中,只看射箭者的姿势和气质,完全不管箭有没有射中;高段位的审核中包括了对准确度的要求,然而,并不是要求射中多少环,而是……能射到靶子。

于是,手指撒放、乃至整个弓道本身,成为了一种媒介,让人通过它来感受「禅」。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禅」,和技术提升,甚至是互斥的。《箭术与禅心》中,作者曾通过改进技术动作,来使自己达到和禅意类似的平滑撒放。师父发现后,立刻就翻脸了……

但在对「禅」的描述中,仍然能看出结果导向的痕迹。在师父的描述中,尽管会经常说能否中靶不重要,要「无所求」;但对禅的境界的描述中,箭自己射出后,箭也会自己命中。——所以「禅」仍然是一种导致准确率的神秘技术?


D 问我:那么,体育运动中的「技近乎道」,到底是说的什么呢?

我:呃……我觉得是,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超过了意识的控制能力和描述能力。就像乒乓球,初学者如果一直想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再考虑重力、摩擦力,如何在空间中用二维平面去冲击一维矢量……肯定打的乱七八糟。而熟悉了之后,用什么角度击球是不需要思考的,击球者也无法把他的动作解释清楚。

而如果击球者,在达到肌肉自发动作之后,在回头来品味这个动作形成的过程,在自省中,重新构建无意识动作和意识本身的连接,这也就是一种「禅」了吧?


赫立格尔的这段经历,轴心国的味道十分浓郁。查了一下,果然作者在二战开始后不久,就成为纳粹党员,并且一直试图在学术领域,用禅来阐释纳粹思想2。在书里能看出这种苗头:弓道师父让徒弟进行的,很多不明就里的强硬单调指令,我们今天看来,是很典型的规训,当时却被描述为让徒弟自行开悟禅意的必要行为……

以及,弓道在日本,直到今天,仍然是右翼的重灾区。整个弓道机构,基本是上层阶级垄断的沙龙,内部等级制度十分严厉。甚至,有学术认为,在赫立格尔的小册子之前,日本箭术和禅道之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一切都是轴心国商业互吹的结果……3

1. Herrigel, E., 1953. 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T Suzuki. New York: Pantheon.
2. Scholem, G., 1961. ZEN-NAZISM. Encounter, 16(2), pp.96-96.
3. Yamada, S., 2009. Shots in the Dark: Japan, Zen, and the West (Buddhism and Modernity)..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