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里迈出“难而正确”的一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2989513811303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阿里迈出“难而正确”的一步-36氪

阿里迈出“难而正确”的一步

电商在线·昨天
判断谁胜谁负,不是看谁打过了谁,而是看谁的目的达到了。

阿里巴巴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截止12月31日)。

1、过去的3个月,总收入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包含高鑫零售部分);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

2、全球年度消费者12.8亿,单季增长4300万,其中中国消费者9.79亿,单季增长2600万(淘宝天猫的电商用户,也包括优酷等非电商用户);

3、截止12月31日的9个月,回购股份投入77亿美元,占回购计划的51%;

4、阿里董事会主席张勇:国内10亿用户目标将按计划完成,未来重点的转变为用户留存和ARPU值增长。

驱动短线情绪的观点会认为:营收、利润缺乏惊喜,淘系电商增长放慢。而长线投资者或许更为乐观:用户数持续增长,聚焦海外等多个板块的长期投入,已有阶段性进展。

横向对比,“天花板”是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痛点。“广告收入”—这一衡量平台商业价值的关键因子,自2021年Q3季度以来,各互联网大厂普遍都进入了承压期。

腾讯Q3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百度增长6%,爱奇艺同比下降9.8%,连新兴的电商平台,字节跳动的国内广告收入也停止增长,叠加监管持续,互联网平台的估值中枢受创,股价低迷。拥抱、然后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在这一点上,只是一个何时(开始)的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开始)的问题。

在商业历史的长河里,微软、苹果,过往的案例证明,可以慢些,但要好些。修炼好内功,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在认真研读了财报,以及阿里管理层对于财报的解答后,长线投资者会看到——在这个关键时期,阿里回答了自己知道该干什么,以及战略定力的决心。

别忘记了,98岁的芒格老爷子抄底了阿里。“中国经济增长更强劲,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很多价格也很便宜”。

芒格的簇拥们、阿里的投资者们都期待着这一天。但如果这笔投资能够最终与巴菲特对苹果的投资一样扭转局势,需要满足以下的前提条件:

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给消费者以必选的理由?

是否能为创造更多附加值,成为商家经营的主阵地?

是否能够实现估值的提升——从基础的商品买卖升维到更高层次的高估值的服务?

是否能够在经营层面、管理层面实现顺利平稳的过渡?

这些问题的回答,会直接展示出阿里在低谷期是否具有足够的韧性,这要远比短期内的财务数据是否亮丽更加重要。

长期观察阿里巴巴的应该了解,这家公司在顶层设计上是“先定战略后办事”,在既定战略下谋求发展。

阿里的三大战略在过去几年非常明确:内需、全球化、高科技。

v2_3b1d890a93a14f53bcef1dfa963eb13c_img_000

这季财报中,阿里将商业分部进一步拆分为「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四个部分,投资者能够清晰看到每个业务单元的表现。

1、内需战略-中国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这部分收入占总营收的近四分之三。国内消费者已经有9.79亿,单季增加2600万,未来的增长来自三个方面:用户增长(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钱包份额的扩张(扩大消费品类、提高渗透率),为商家创造更好的经营场所和附加值(全生命周期服务)。

2、全球化战略-跨境及全球商业,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和国际站业务。这个季度收入164.49亿,同比增长18%。是比国内更大的潜力市场。

3、高科技战略-云计算、大数据,云钉一体化,是支撑阿里组织创新、业务创新的基础。阿里云这季度收入195.39亿,连续5个季度盈利,一个趋势是,所有大厂都在强调长期发展,阿里在硬科技、实体经济的投入,是为未来做准备。

v2_31f74e45ee364dbabc989f95de1a6c03_img_000

进一步拆分,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是阿里最为重要的战场,这个季度收入1722亿,占总营收近七成。

新零售,包括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等,收入同比增长21%,占比越来越高。但传统的营收支柱:淘系电商(淘宝/天猫/聚划算)收入下滑,服装和消费电子放缓,快消、家居类增长更快。老对手京东拼多多、美团和新兴平台抖音快手的分食,让阿里感受到了压力。

阿里的解释是:1)关键战略领域的投入。2)获客的投入。面临竞争,对用户的补贴、消费激励等体现在销售费用的增长上。3)商家支持。2021年以来,天猫推出了超过30项商家扶持举措,预计至少为商家降低经营成本150亿元。

面对实物电商、下沉市场、生活服务、内容化等几大战场,阿里的策略已经是明牌,在手淘之外开创其他APP来形成一个手机端APP矩阵,来承接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在之前的阿里投资者日上提到,阿里有8个MAU超过一亿的移动APP:淘宝、淘特、闲鱼、Lazada、速卖通、高德地图优酷和UC。

v2_9fd4da083e93451ca9d8b17f2bbf1f7d_img_000

淘特的AAC(年度活跃人数)超过2.8亿,单季增长3900万,成了用户增长的担当。淘菜菜这个季度的GMV环比增加了30%。随着双淘的战略地位在集团内上升,阿里的策略是,以短换长,延迟价值变现。不急于通过流量来变现,而是通过搭建基础设施的能力来创造价值。

出海是中国互联网近几年的关键词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海外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突破3亿,当地的电商渗透率不过10%刚出头,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战略过渡期的一份财报,人们抱有期待,是因为阿里巨大的用户覆盖面和体量。要看公司的成长性如何,新时势下,判断的维度也不一样了,动态的、立体地去观察,会比单点、静止地去看更加全面。

比如:生活板块中,饿了么/飞猪/淘鲜达在高德上加速形成服务矩阵,AAC超3.72亿,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unit economics)在提升;阿里云,非互联网客户占比已经超过了50%;菜鸟,总收入中的67%都是来自生态之外的客户;大文娱,经调整EBITA后,亏损同比收窄……

v2_b0b79c08c9fd4196ab88dc21e15d220c_img_000

收入多元化,亏损收窄,单产的能力提升,释放出积极的信号——电商业务,依然是阿里的根本,要稳定,同时要破和立。同时,各业务线仍要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得更快,迅速支棱起来。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张勇提到,“BU会更独立化运作,像菜鸟、饿了么、lazada这些已经并不是内部事业部编制,而是独立公司设计,未来也会推进闭环化、公司化业务的运作。”

通过“板块式治理”,构建起多平台服务矩阵,国内10亿用户群体是一个重要关卡。根据中金证券的测算,淘宝天猫有近2亿消费者年均消费约在2.1-2.5万元,他们是淘宝天猫最优质、消费能力最强的忠实客户,这正是其他平台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张勇在电话会上提到,现在最重要的是不仅能持续获得新用户,同时也能让最有价值的用户能在我们的平台上留存,未来重点的转变为用户留存和ARPU值增长。

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质”将取代“量”,精耕细作、成为胜负关键。

过去一年是阿里大变革的一年。

去年12月6日,阿里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沿用多年的2C(面向消费者)业务和2B(面向企业)业务架构被拆分,重组为国内业务和全球化业务两大板块。分别由戴珊和蒋凡负责。

从攻守先锋的几番转换,可以明显感知到,阿里给业务在组织上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因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格局时,需要决策更高效、行动更统一、各个一层组织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明确”。

对于阿里而言,不仅要看到短期的竞争,还要看到长期能力的积累。而长期价值的来源,在于为消费者做有利的事情,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这需要踏出“舒适圈”,练好内功,去选择战斗。

财报电话会里,分析师还问到了直营和平台模式的比较上。对此,张勇回答:

阿里巴巴没有偏好,服务好消费者最重要,消费者体验出发做合适的模式选择;从商家来讲,从直营和商家来说,都是为了服务好商家的消费者,帮他们建立好客户的链接,我们的直营不是单纯竖一道桥的直营,而是通过更高效方式送到消费者手里,我们也希望商家和消费者是有链接的,希望把直营模式升级,希望给商家提供一体化服务。给商家提供的是多场景,远场近场、一揽子服务好消费者的解决方案。

在历史更长的政治学军事学中,有一场战争胜负的判断标准。战争双方或者多方判断谁胜谁负,不是看谁打过了谁,看谁的目的达到了。从这个标准来看,阿里选择向“难而正确”的方向前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作者:斯问,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