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火星上的第一位院士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eknev.com/industry/296/296099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火星上的第一位院士|皆电

火星上的第一位院士

行业 发布于:2022-02-21 11:05:03

想想看,三百年前的人类,如果看到今天的人类可以飞行、可以远距离沟通、可以使用网路、可以马上找到世界各地的资讯,他们一定会说,这是魔法。

如果我能够发明更先进的科技,不就像是在变魔法吗?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在一次演讲中如此说道。

2月9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公布2022年新晋入选的院士名单,宇宙网红埃隆·马斯克位列其中。

院士?意味着什么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成立于1964年12月,比中国工程院还要早30年。如今NAE已是美国工程学界的最高学术团体,工程学的三大奖项(拉斯奖、哥登奖、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均由NAE评选,入选NAE院士则是美国工程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

NAE意在鼓励并表彰那些『在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包括『在适当情况下对工程文献做出重大贡献』以及『在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在传统的工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制定/实施创新的工程教育方法』的人。

而马斯克的入选理由是:作为SpaceX的CEO,马斯克在可循环利用的运载火箭和可持续运输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作为这颗星球上最大的网红,马斯克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是消费者眼中的混不吝,投资人眼中的摇钱树,极客们眼中的超级英雄。

但是没人想到,他会是一位院士。

对此,马斯克在社交网络表示感谢:我一直把自己描述为一名工程师,这是我从小一直在做的事。

马斯克凭什么是院士?

在我们认知中,中国工程院属于国家机构,院士以科研为主,名单内几乎都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企中的研究人员,要求候选人『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

但NAE不同。它是一家私立科研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仅考察学术水平,还包括推动科技发展的影响力。涉猎范围更加宽泛,它会根据候选人对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的贡献、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开发/实施工程教育的创新方法、为重大工程提供工程领导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

这意味着,NAE院士也可以是商业领袖。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佐斯、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等人,都曾出现在历届NAE院士名单中,几乎囊括了全球最强的科技大脑。

在NAE看来,纯粹的科研人员,可能在技术领域造诣很深,但对产品和市场的理解存在不足;而优秀的商业领袖,更擅长解决融合性复杂问题,因为他们的视野不仅有技术,还会考虑整个社会与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以NAE为代表的机构,对工程师群体的重视和技术型企业家的鼓励,大大刺激了过去50年来美国科技公司的崛起和发展。

因此,马斯克入选NAE院士,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次不聊Tesla,聊SpaceX

大部分人知道马斯克,还是因为特斯拉。但这一次让马斯克斩获殊荣的,并不是特斯拉,而是SpaceX。

SpaceX全称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由马斯克于2002年创办,目标是降低太空运输成本,最终实现火星殖民。

上个世纪太空竞赛落幕后,劳民伤财的航空航天不再是国家技术发展的重心,相关产业也被打入冷宫。

在SpaceX崛起之前,美国的商业航天市场几乎都被The Boeing Company和Lockheed Martin、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等老牌航空巨头把持着,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联手控制火箭发射价格,不仅让美国航天产业止步不前,还让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背受巨大的成本压力。

以至于,NASA不得不投靠老冤家俄罗斯,通过购买『联盟号宇宙飞船』的船票,才能向太空输送人员和物资。而俄罗斯也趁机揩了一把油,一张『联盟号宇宙飞船』的船票,从2007年的2180万美元涨到2018年已达8110万美元。

美国可谓苦火箭已久。

为了降低航天研究成本,航天人士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包括可回收火箭、可回收宇宙飞船。但因为技术原因,在SpaceX之前,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SpaceX的成功,恰是因为它的反常规——

SpaceX并没有像其它航天公司一样,不惜成本地埋头研发高精尖技术,而是聚焦在供应链效率、技术策略实用、扁平化管理结构等方面。

在马斯克看来,与其寄希望还在实验室里孵化的新科技,不如选择相对成熟但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因此SpaceX采用了大量来自阿波罗时期的技术。一个典型的例子,猎鹰1号火箭没有采用业内常用的航天级计算机,而是采用了普通ATM机上的电脑,成本直接从100万美元减少到5000美元。

其次,SpaceX没有通过分包商来设计和制造核心系统,而是交给自己的技术团队负责,诸多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生产。不仅能够大大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火箭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以批量生产降低分摊的设计费用并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一项庞大的人才密集型产业,航天工程集结了全球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因此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不容小觑。但马斯克一改传统公司的超大型团队协同工作模式,自己身兼CEO与CTO,让多名副总裁分别负责相关技术或业务领域工作,大幅提升工作流效率。

也就是说,SpaceX并没有在技术攻坚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将主流商业领域的诸多成功方法,引入了航天领域。从而快速打破传统航天巨头的垄断,拿到更多的订单,再反哺研发,形成正向循环。

这恰好与NAE院士的评选标准不谋而合——将科研能力与商业头脑融合,更好地促进科技发展。

2008年,SpaceX发射全球首个由私人投资的轨道级液体燃料火箭猎鹰1号;2009年,SpaceX成功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将商业卫星运送至轨道;2010年,将飞船送入低地球轨道并回收;2012年,开始使用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2015年,猎鹰9号运载火箭回收着陆,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回收轨道级运载火箭;成立20年后的今天,SpaceX已具备发射、陆地回收、海上回收、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能力,能够让火箭第一级重复使用多达7次。

当老牌航天巨头的单次火箭发射成本还维持在2亿美元时,SpaceX的火箭发射费用已降至6000万美元/次。

从这个意义上说,SpaceX以一己之力推动人类航天产业进入了新阶段。

没有马斯克,可能就没有SpaceX

关于火箭,马斯克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马斯克最早就读于加拿大皇后大学,大学期间,马斯克拿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奖学金,随后就转校去美国,顺便拿到经济学和物理学的双学士学位。后来继续拿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该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的资格。

但就在入学几天后,他看到新闻Netscape公司上市当天股价翻了五倍。于是他打电话给导师,说这研究生不读也罢,他要去硅谷闯荡。

然后,就有了Zip2、X.com(PayPal前身)的创业故事。

拿到互联网的第一桶金之后,马斯克突发奇想,想买一枚火箭玩玩。

他就和朋友跑去俄罗斯买火箭,喝了几天酒、准备下单了,没想到付款时俄罗斯人开始敲竹杠。马斯克一气之下就不买了,转身找到几个朋友,说要不咱们自己造火箭吧。于是,马斯克利用自己的人脉,到处游说,拉了一帮天才入伙。就这样,SpaceX公司成立了。

SpaceX成立之初,马斯克只能边做边学。他用了几个月时间专心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启蒙知识大都来自教科书。凭借非凡的专注力和天才的头脑,马斯克快速通过书本树立知识框架。

在SpaceX聘请了一个又一个的天才之后,马斯克开始向同事们学习。他会在工厂里随便抓一个工程师,然后开始追问他有关阀门或材料的问题。不停地提问,直到弄明白一个问题为止。这些员工开始都以为马斯克在检查他们的工作能力,但后来才发现他在试图学习。

尽管马斯克并非航空航天专业,但在经营SpaceX短短几年后,他凭借极强的自学能力,成为了一名业界公认的航天专家。在《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书中,作者Ashlee Vance进行大量调研、采访后,对马斯克给出了一个评价『很少有技术公司的CEO,专业程度能达到马斯克那样的水准』。

硅谷传奇的故事中,主角往往是一对黄金搭档:一个对市场有超强洞察力的商业奇才,另一个是精通技术的天才极客,譬如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

而马斯克,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他既是CEO,也是CTO;他既是老板,也是一名工程师。

为什么马斯克执着于SpaceX?

马斯克曾经说过:如果只是为了增加身家,他不会选择创办SpaceX或是投资Tesla,而会去做金融业、石油业。

27岁时,马斯克就收获2200万美元资产。换做其他人,十有八九会买个农场,然后天天躺在草丛里晒着太阳数牛羊,剩下的钱放在银行里投资。

但马斯克选择了继续折腾,不仅投入大量的心血,牺牲个人享乐的时间,还意味着要放弃本已安乐的人生去面对变幻莫测的风险。低谷时,马斯克都要通过抵押房产来维持SpaceX的运营,差点就要带着老婆、孩子睡地下室了。

为什么马斯克这么执着于SpaceX呢?

因为SpaceX的太空旅行,能够帮助马斯克实现最终的梦想——火星移民。

在马斯克的回忆中:人们常会问我长大要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后来我想,搞发明应该会很酷吧,因为《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CBE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

而且马斯克对世界的认知也和大家不一样,他一直有种存在式的危机感,一直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有办法让知识愈来愈进步,让人类意识的规模与范畴日益扩展,那么才更有能力去提出正确的问题,得到更多的启迪。

人类为自身的文明成就感到骄傲,然而从宇宙的视角来看,我们存在的全部辉煌历史和人间一切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在一颗微不足道的“暗淡蓝点”上演绎而已。地球如此渺小脆弱,只是在广袤宇宙中漂浮的一粒微尘。

全球变暖、核战争、变异的流行病毒…种种灾难性的事件,都可能把这个暗淡的蓝点从太空中抹去,让人类难逃灭亡的厄运。

年少时,马斯克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Douglas Adams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小说的主题就是人类的存在危机,而马斯克也试图在宇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抱着最悲观的态度,做最积极的事情。这就是马斯克。

截至目前,马斯克担任CEO、创始人或重要管理者的企业共有7家,分别是特斯拉(电动汽车)、SpaceX(火箭发射与回收)、The Boring Company(基础设施和隧道建设)、Hyperloop(超级高铁)、OpenAI(人工智能)、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生命未来研究)、Neuralink(大脑芯片)。

短短的十余年间,马斯克所率领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在一波三折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恰好是他的价值观、思维习惯、性格和能力的综合因素。

最后一个彩蛋

有多少人喜欢马斯克,就有多少人讨厌马斯克。

但无论你多么讨厌他,也不能否认: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马斯克,一定会无聊很多。正是马斯克的疯狂,再次让我们相信人类可以改变世界、技术可以改变生活。

马斯克目前育有六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名字叫做「X Æ A-Xii」。马斯克表示:这个孩子没有性别,想等孩子长大后再自己判断。

是的,马斯克就是这么神奇的一个人。

(图/文/摄:皆电 唐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