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content/brand/74738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13:33

编辑导语:步入2022年,品牌人又要进行新一年度的品牌传播规划,对于品牌而言,主题、媒介、形式驱动使必不可少的三种传播方式。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又该如何进行呢?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值得阅读学习。

2Ie4e8HKlbRUG2oCszju.png

年末了,又到了品牌人要做年度总结和下一年规划的时候了。

相信你们的 PPT 里一定少不了的一块内容就是:2022 年品牌传播规划。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当然,它有时候不长这个样子,也不是这种叫法。因为光我们听过的就有:全年传播策略、年度沟通策略、品牌沟通规划、Br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Annual Campaign Plan…反正各种各样。

虽然各家叫法不一,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即:由此来承接品牌战略并指导未来一年的所有传播动作,包括选什么时间点,做什么内容,在什么渠道扩散,以及整体的资源分配等等。

它不会像品牌年度传播主题那么“虚”,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内容,也不会像某一场具体的传播规划那么“实”,可以一五一十地列出渠道/物料/传播节奏。它更多的是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把“虚”的概念落地为“实”的传播。

但以上呢,大多都只能沦为一种设想。因为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品牌人拿到的传播规划都是“薛定谔的品牌传播规划”——

该有的好像都有:IP 合作、跨界联名、私域增长、电商节日……把当下各种“时髦”的营销活动全给堆了上去。

但到了要用的时候却用不起来:这场活动到底要不要做,要做的目的是什么,内容到底要怎么做,资源投入要多少,不同媒体配比要多少,全都说不清。哦嚯,一个漂亮的规划假动作!

所以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

一、什么是真正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

首先,我们内部对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叫法,比如全年传播策略、年度沟通策略、Br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等,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做:战略传播管理。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我们对于“什么是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的理解,它包含两个关键因素,战略属性&管理属性。

战略属性是指,它能够承接得住品牌核心战略,包括:

  • 人群定位——要覆盖哪些市场和消费者;
  • 品牌认知——要解决什么认知或行动;
  • 产品战略——要驱动哪些关键产品/品项的增长与创新等;

管理属性是指,它能够把品牌核心战略落下来,通过具体的实操指导框架,包括:

  • 全年的关键传播节点;
  • 资源分配的合理建议;
  • 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倾向等;

同时拥有战略属性和管理属性的品牌传播规划,才能算是真正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

二、些常见的“品牌传播规划”

我们将过去工作中所遇到的“品牌传播规划”做了一次系统梳理,将它们简单分类归纳后发现大多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1. 主题驱动

相信所有品牌人在从业经历中都曾经见过这种以“主题驱动”的品牌传播规划。它是基于品牌全年传播大主题的某一个关键词,提炼出的阶段性主题,并以此作为传播规划的划分逻辑。

举一个大家很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某品牌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悦 XXXX”,“悦”是品牌主题的关键词。那么传播规划大概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我们将品牌的年度传播主题「悦XXXX」拆解为四大维度:悦目、悦耳、悦己、悦人,并在全年的四大传播阶段聚焦不同维度,由此打透「悦XXXX」的品牌理念,充分阐释品牌主张……”

听听!听听!有没有熟悉的内味了!

甚至大家还可以追溯到这种文字游戏的源头,一种非常古早的“造 shi”法则:造视、造事、造试、造势……绝了!

第一个想出这个的人说不定就是这样拍起了大腿!绝了!

这种以主题驱动的传播规划,最大特点就是,容易唬人。摆在 PPT 上,多好看呀,每个阶段每个动作之间都好像特别有关联,维度拆分都特别细致,承接得都特别顺畅……

但问题在于,除了能唬人就没其他的了。因为本质就是一场文字游戏,以文案技巧来创造逻辑关联,用创意的方式来做策略,着实行不通。也更提不上是否有传播管理的意义可言。

2. 媒介驱动

媒介驱动,听起来比纯粹的文字游戏有更多的实操性。

一般会先有一些比较粗颗粒度的划分,比如传统的“ATL VS BTL”。再然后是各自维度的再细分,比如 ATL 里分 TV/OTV/Digital,BTL 里分 Event/Instore 等。看起来清清楚楚,相互之间既不重叠,资源分配又能一目了然。

但复杂的媒体环境让这一套划分逻辑失效了。

在过去的传播中,单一媒体承担单一职能。比如 OOH 就是做品牌曝光,POSM 就是做销售转化。以媒介为划分维度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目的导向。

但现在的媒体,尤其是主流社交媒体,谁不是全链路打通,又能品牌曝光,又能内容种草,还能直接给你销售闭环。单一媒体的多元化职能,直接消解了以此为划分维度的意义。

甚至有时这种形式的划分会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比如在之前的一个项目里,客户提出,希望能在战略传播管理里给出“Mass Media VS Digital Media”的分配比例,乍一听似乎合理。但当我们仔细追问,原本内部是如何定义这两个概念,以及像网络综艺植入的形式是属于哪一种时,对方又没有办法给出清晰的回答。

的确是没有办法给出。一方面,这本身就是两个维度的划分,但硬是被拎到了同一个维度来对比较。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当分众、新潮这样的梯媒也开始说自己是精准投放时,品牌就更需要把内部语言定义清楚,要多 mass 才算 mass,多精准才算精准。

3. 形式驱动

形式驱动应该是当下最常见的一种品牌传播规划类型。把一年的传播动作划分为几个主要板块,比如 TV/OTV 投放、Social Campaign、IP 合作、EC activity、7*24h Always-on 等。

比起媒介驱动,它的目标感似乎更清晰了,有做曝光的、做话题的,也有做口碑的、带销量的。

但这种划分同样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形式是没有办法穷举的,我们可以随便再举出更多其他例子,比如快闪店、品牌联名、综艺植入、博主共创、垂直平台合作、明星代言等。只要颗粒度足够细,就能有无限多。甚至创意本身就是在不断生产新的形式。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比较讨巧的方法,比如用“Mini Campaign”来统称除了 TV/OTV 和 Always-on 之外的所有 Campaign。这也算是一种(粗暴的)解决方式。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但还是忍不住提问,这个 Mini 有多 Mini,是从资源配比的角度来考量的吗,那是不是应该还有 Small Campaign/Medium Campaign/Large Campaign……)

除了无法穷举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同形式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比如一个电商项目,既有 IP 合作,又有快闪店,还有产品种草,整体投入也不算少,那它是属于哪一类呢。总不能还算是 Mini Campaign 吧。

所以对于以上三类最常见的“品牌传播规划”,我们认为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传播管理”,既没有给出具体清晰的传播管理指导,更不用提对于品牌战略的承接。

三、战略传播管理的科学打开方式

那么,如何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打开“战略传播管理”呢?

1. 明确目标/问题,构建战略传播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于“目标”的理解。

它并不是生意层面的目标(Business Objective),比如今年的营收要达到多少,市场占有率要达到多少。而是辅助生意的、品牌传播层面的目标(Marketing/Communication Objective),比如品牌的知名度要达到多少,品牌想要构建的首要联想是什么等等。

同时也要注意,从问题/目标到战略传播框架,它是一整套体系化的思考方式。

正如上文提到的,战略传播管理的关键在于战略属性和管理属性,可以动态地理解为——通过对传播动作的科学管理,沉淀吻合核心战略的品牌资产。所以,品牌资产的构建维度和路径是重点。

不过维度的构建有很多种,品牌资产鼻祖戴维·阿克就给出过一种答案:品牌资产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品牌感知质量以及其他专属资产所构成。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凯文教授从消费者视角也给出了一种更详尽的答案: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识别、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和品牌关系所构成。甚至阿里的 AIPL 模型也是一种答案。以及我们内部一直在研究的、相对来说更科学的 MDS 模型也是一种答案。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到底长什么样?

至于品牌具体要选择哪一种,如何拆解与运用,更多地要看品类的本身特点和品牌当前的发展阶段来判断。

至于达成路径,拆解的颗粒度越细,对于实操的指导就越有效。

比如在某个维度的目标之下,TA 有哪些特征、消费者挑战是什么、品牌具体的策略手段是什么,可以匹配哪些内部的优势资源、印证策略执行到位的测量方法是什么等等。思考清楚这些才能算搭建了真正有用的战略传播管理框架。

2. 保持内部语言的清晰度与一致性

在外面过往服务客户的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一点是:很多问题是语言一致性的问题。

比如,前文提到的关于“Mass Media VS Digital Media”的定义。品牌内部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媒体投放的精准与否,但沿用了过去 Mass/Digital 的说法,不仅容易引起歧义,也很难给出清晰且相互独立的定义。

如果换一种说法,比如“非精准媒体 VS 精准媒体”或许可以更明了。标签能力弱的,对于覆盖人群的颗粒度只能划分到性别/年龄/地域的,就是“非精准媒体”,标签能力强的,能进一步划分到兴趣/行为等更细致的标签的,就是“精准媒体”。

具体叫什么,按照什么维度划分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部有清晰且相互独立的界定,保持语言和认知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战略的完美落地。

3. 躬身入局,灵活应对动态变化

战略传播管理,管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次实操后的反馈都在指引我们下一步的方向。

这就好比健身的过程,我们根据教练给我们制定的计划来执行,一段时间后身体的数据和状态会告诉我们,计划是不是可以继续执行,还是说需要定向调整。

时刻保持对自己身体与外部环境的敏锐,才能让我们在预期时间内达到想要的目标。

好啦!关于战略传播管理的分享今天就到此结束。希望 2022 年,品牌们都能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更加科学的战略传播管理。

毕竟生活有迹可循,品牌也是。

作者: Cookie ;公众号:System2 品牌咨询

本文由 @System2 品牌咨询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