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有感觉《浮生六记》的沈复夫妇都比较渣的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22357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有感觉《浮生六记》的沈复夫妇都比较渣的吗? - 知乎

公众号:晴窗纪

他们不是渣不渣的问题,是因为天真,身陷悲剧而不自知的问题。

浮生六记》这本书,早就想看,因为时间问题,一直没能如愿。

最初想看,是因为书名有“浮生”二字。

还记得有一首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因为很喜欢这句诗,所以对这个书也有了莫名的好感。

终于花了一晚上看完这本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书里前半部是各种风花雪月,浪漫到不行。后半部生离死别,字字血泪。

沈复夫妇沦落到那个地步,首先和沈复的身世有关。

他自幼被过继给父亲的兄弟。

这种过继也许起初只是名义上的,因为那个叔伯已过世,说过继,只是在族谱上让他好看一点,看起来后继有人。沈复本人也许自幼仍是养在自家父母身边。

但这种家庭关系,年幼时尚可,让人感觉不出区别。但当兄弟都成年成家后,会变得非常微妙。也许从各自成亲起,他弟就开始算计防备着他,怕将来争产。

也是这个原因,才会处处造势,构陷芸娘。长此以往的“润物无声”,使他们夫妇最终孤立无援人缘尽失。他们被逐出家门无家可归的下场,表面是他们做人欠缺,实质还是兄弟之间的利益之争。本来弟弟一家就很针对他们,而沈复夫妻因为沈复被过继的尴尬身份,自己又不善经营笼络人心,雪上加霜,最终被成功边缘化。

当然,芸娘本身的处世方式也是有问题的,比如给公公物色妾室得罪婆婆,写信给丈夫时,信里对公婆称呼不周又惹怒了公公。给小叔子作保借债,被小叔子含血喷人反咬一口。

而恐怕在更早的时候,小叔启堂成亲前,芸娘就已得罪人而不自知。当时,去下聘礼,缺了给未来弟媳的珠花。芸娘大方献出了自己成亲前收到的珠花。别人夸赞她大方会做人,她竟然说,女性本身属阴,而珍珠也是阴气所积,戴在女人头上,阴上加阴,一身阳气都被珍珠所吸,那么,珍珠又有啥珍贵可言?

真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本来,做了一件好事,可以不居功自傲,保持沉默领下这个好印象即可,为何要在外人面前画蛇添足说这番话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的话?倒显得是自己嫌珍珠晦气才避之不及才送给他人。而这人,还是马上要办喜事做新娘子的人。人多口杂,假如这话传到了未来弟媳的耳中,让对方心里怎么想?人家心里对她能有好印象不?

本来,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已经是暗箭难防,处处小心也未必能全身而退,更何况,她竟然毫无心机,亲手把箭递给对方。

芸娘初嫁时,并不是不知深浅口没遮拦的女子。她父亲早逝,自小贤惠体贴,全靠年幼的她一双巧手支撑起全家。除此之外也知看人眉高眼低,成婚前因为被嘲笑了一次拿粥给未婚夫吃,后来就再不肯和他单独亲近。沈复也正是感念于此,觉得这个客观上并不美貌的女子魅力非凡,13岁时就提出如果娶妻,一定要娶芸娘。

两人成亲之初,芸娘很规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认为随便行事容易遭受侮辱,对丈夫公婆上下左右都很周到,人缘好到连婆婆的义女都特别喜欢她,和她友善相处。

狎昵生侮,自己态度不端庄容易招致侮辱,这是千古真理,记得好像《论语》还是《孟子》里有这么说过。虽然这些儒家学说的某些观点很过时,但这个处世原则,却是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事实上芸娘一开始没问题。是沈复把她带偏了,带到了沟里。沈复活得很随性。鼓动芸娘女扮男装和他出游,带芸娘一起去和娼妓交游等等。芸娘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失去警惕,渐渐放飞自我。

在那个时代,这种事可大可小,如果沈复是独子,自然没问题,父母因为疼爱小辈,可能也没什么看法。但沈家人多口杂,这些言行难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种加油添醋在公婆旁边吹风,久而久之,公婆肯定受影响,落下了各种不好的印象。

芸娘是不是真的那么坏呢?虽然说她的确是处事不周,但她本质肯定不坏,公婆对她的厌恶,更多的是受了旁人的挑拨,关系恶劣的时候,他们夫妻俩曾被父亲赶出家门,在朋友家的萧爽楼住了差不多两年。公公在了解了真相后,亲自让沈复他们搬回家。说明造成芸娘给人印象不好的那些事,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被人为渲染构陷的。

但是弟弟一家,或者说还有别的人,怎么可能罢休呢?芸娘夫妻身上种种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作派,更是给了他们发挥的口实,坐实了他们所说的。最终积重难返,导致她重病中被逐。

对于他们被赶走前,对儿女的匆匆安排:一个给人做童养媳,一个失学给人当学徒,这一点是为现在的读者诟病最多的地方,觉得他们不配为人父母,毫无责任感。

起初也不理解,但细想之下,除此之外,他们已经没得选择。

首先,当时沈复父亲流寓在外,父亲在外谋生,沈复自己是过继给已经去世的叔叔的,平时在家当家做主的,恐怕应该是他的弟弟。

严格点说,他本来就不是那个家正儿八经的主人,只是一个亲戚的身份。对父母来说,他尚是亲生子,对兄弟来说,恐怕早已把他看成了吃闲饭硬赖在他们家的外人,跟看其他隔了房的堂兄弟是一样的,没资格跟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支使全家上下阴阳怪气的称呼芸娘为“三太太”,潜台词是你本没有资格在这里过活,却还不知好歹的在这里拿着各种太太的作派。

他弟弟都已把他们排挤到那个程度了,恨不得他们一家马上消失,在他们夫妇走后,能善待他的儿女吗?后来他们的父亲去世,他弟弟防他防得要紧,连消息都不透露给他,他是得了女儿的家书,才连夜赶回。一回到,他弟就暗中找人来催债,想给人造成印象,只要他一回来就会闹得家宅不宁惹人笑话,想逼走他。他不肯走,又在明知他已经入不敷出,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连20两的下葬费都想找他平摊,但对家产,却理所当然的视为是他弟弟应得的。

在父亲去世后,他去四川投靠朋友,才过了几个月,就接到女儿的来信,说儿子逢森夭折了。说明什么?说明他远游后,他弟弟并没有对亲侄子有丝毫的照拂,形同陌路。沈复自己也感叹夏家兄弟俩才是他的异姓骨肉。从他得知父亲去世痛彻心肺的表现来看,他是很看重血脉亲情的,要不是亲弟弟令他心寒之极,他不会发出夏家兄弟才是异姓骨肉的感叹。

所以当时,他们已经自顾不暇,此去也是投靠别人,如果贸然把儿女也带上,会增加接济他们的朋友的负担。让女儿去当童养媳,让儿子失学,都是迫不得已的决定。

因为,如果不做这种安排,让孩子留在那个家里,他的儿女不见得会比他们作出的安排更好过。他弟弟对亲哥尚如此赶尽杀绝,对侄子侄女又能好到哪去?

而且他们当时认为这样不过是权宜之计,还幻想着过一两年能有机会团聚的。

兄弟失和,明争暗斗,沈家父母知情吗?说真的,一开始,连天真的沈复自己都没想到兄弟能这样对付他,他父母估计更晚才反应过来。对于兄弟失和,他们是怎样对付沈复的,他在字里行间说得很隐晦,我的看法是,像他们这种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读书人,即使父母家人有了过错,也不可能在书中大加宣扬,那始终是他的血亲,如果在书里大书特书的说,有失他作为读书人的体统。

但书里有提到,在母亲埋怨他为何在父亲过世了才回来的时候,他说,他是因为得了女儿青君的家书,才赶回来的。这时,母亲愕然,然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弟弟的媳妇一眼。我的理解是,在父亲重病弥留时,估计母亲已着家人通知沈复回来。但兄弟们阳奉阴违,对母亲说已通知,实际上并没有写信带话给沈复,让沈复误了行程,这样在母亲这边就更加坐实了他们以前所指控的沈复不孝的事实。

他弟弟对他到底有多残忍呢?在他们夫妻和孩子被迫分离,到外面躲债,间接造成了芸娘离世,他飘零在外,精神和物质都没有依靠,忍不住回家一趟时,他弟弟仍然没有放过他,不仅不收留已经无依无靠的大哥,反而劝他离开,说等自己在父亲跟前美言几句,让父亲消怒以后再回来。天真的沈复相信了,又重新流落扬州谋生。

实际上,他父亲真的恨他至此吗?恐怕没有。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气头上什么话说不出来,但是心里肯定早就原谅了。而弟弟在父亲面前到底说了什么?果真是替他美言吗?不见得,说不定正好相反,在父亲面前说的是,沈复竟然真的不回家,不顾老父老母,对父母太不孝。

母亲后来看清了真相,在父亲过世,沈复要出走四川谋生的时候,母亲亲口鼓励沈复要努力振作起来重振家声,他的弟弟是靠不住的。这时离他们父亲过世才不久,房子却已经被变卖,母亲也不得已住到女婿家里。沈复没说清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曾声明过不会拿家中的财产,那变卖房子,把老母亲赶走的,肯定不是他。

被逐、流浪、惨死,这个结局表面上看起来,是他夫妻在兄弟互相倾轧中失败导致的,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沈复作为没什么能力的下层文人,一直以来的不作为导致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天真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沈复就是穷人家的宝玉,不知经济之道,只知风花雪月。明明是穷酸文人,却满脑子的诗情画意,拿着一派和他身份远不相符的名士风流。可悲的是,他的妻子比他更单纯幼稚。

比如,芸娘想仅用一只镯子赚年貌正当的憨园入局这事。

连沈复自己都不敢想,他很明白那样的女人是要用金屋来藏娇的。而芸娘竟然幻想用一只镯子就让漂亮可爱风华正茂的小妹妹来当妾,好让他在亲戚朋友之间威风一番,因为她曾经夸下海口,要给老公找一个既有貌又有韵的小妾。一直在物色,苦于没有资金,后来看到了年轻貌美涉世不深的憨园,以为她好摆弄,马上把目标锁定在憨的身上。

芸娘摆弄憨园这段,并不美好,说实话,看起来让人觉得挺油腻滑恶心的。两人年龄相差太大,算起来,憨园比他们的女儿青君大不了几岁,芸娘结婚多年才生下青君,按年龄,她当憨园的妈都有余,硬要认人家做姐妹,方便帮老公弄她上手。

但人家图什么呢?

沈家只是非常一般的下层士人,自身没有考取到功名,他们的父亲靠到处给人当幕僚维持生计,而沈复本人更是偶然性上班,持续性失业那种底层寒士,混得连他父亲都不如。

沈复第一次在温冷香家见到憨园,不是不动心,是太动心了,简直像情窦初开的少年乍见到心仪的梦中情人对象一样,被迅速击中,却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囊中羞涩的他害怕自己喝不起这个花酒,心里忐忑得坐立不安,生怕等会付不起钱让佳人见笑,直到打听到有人请客才放下心来。

而他老婆,竟然想凭两次见面,送一只镯子,就让这个女孩儿成为丈夫的囊中之物,虽然那姑娘还颇有点被说动了的样子,但人家并没有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嫁过来,说要以母亲的打算为主,镯子也不是很敢收下。是芸娘一再要人家收下,想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礼都收了,竟然不来当妾?

好在姑娘傻,姑娘的娘却不傻。憨园另嫁他人,芸娘气到吐血,一次又一次钻牛角尖,声嘶力竭地怨对方为什么辜负她。这事,我怎么看,都更像是她作为一个中年妇女,自己先失了身份,想拐骗比她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如花似玉的小妹妹给她老公当妾啊,到底是谁先恶心谁?人家图什么?图她老公年纪大不洗澡,还是图她老公没官当?人家回去跟亲妈一合计,决定不上这个当了不行吗?敢情你好意思打主意,别人不好意思拒绝?

在这里说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憨园的身份、身价及可能的出路。她的身份是娼妓,很低微,而沈家是诗书之家,确实是比沈家低,但身价可不是沈复这种人能轻易弄她上手的。

熟悉明清时代官场和文化圈逸事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高官,就兴找这样色艺双绝的江南名妓当妾,作为生活点缀,那是在上层社交圈里倍有面子的事儿。明末的东林党成员,人手一位名妓,那是标配,比如秦淮八艳,顾横波嫁给龚芝麓这种故事。

但沈复是什么人?遇到憨园的时候,已人到中年,家里既不是巨富,自己也不是高官。憨园呢?当时还不是名妓,但有成为名妓的潜质,所以她说她母亲对她期望甚高,是有道理的。她们这种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先和文化巨子或者朝中大员们诗酒唱和,在烟花场上打响名声,互相捧场,一再造势抬高身价,嫁给至少龚芝麓这个等级的大官做妾。而沈复呢?连给龚芝麓这个咖位的大员当幕僚都远远没混上。

所以他老婆有这个让憨园来做妾的想法,智商很感人。连同样对现实生活非常天真的沈复,都曾劝过她不要这么天真。她自己一厢情愿,乐观的表示:一切皆有可能,相公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可惜人家母亲不是吃素的,憨园回去一说,说不定她妈背地里怎么骂他们俩。

这俩,只知务虚不懂务实。在现实生活中明明已经面临万丈深渊,本该未雨绸缪如履薄冰的过活,却还以为风和日丽岁月静好,今天去避个暑,明天去赏个花,完全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所以,当斗争打响,弟弟一家完全是处心积虑有备而来,这两只平时只知道风花雪月一点心理准备和宅斗能力都没有的家伙,只能挨宰,连招架之力都没有。

他们本来就是被过继给另一家人的,利益相关,为亲兄弟这边不容,又不会做人失宠失信于双亲,下场当然是被排挤出局。

第一第二卷,把夫妻家居日子写得无比美好,各种吟诗作赋。可惜人真的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把自己跟真实的生活隔离切割开来,只能得到暂时的桃花源,现实不会配合他们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对他们该毒打时就毒打,毫不留情,一家人竟然短短几年内零落飘散,生离死别。如果早点认识到生活残酷的真相,也不至于如此。

看这书真有点像看红楼梦的感觉,前面端的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给剧中人和观众,都造成一种错觉:富贵荣华本该如此,大观园的嘉年华永不落幕。后面,端的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暴风骤雨都在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排山倒海而来,连逃跑都来不及。

这本书在文学史上有意义吗?有的。意义很重大,填补了某些空白,比如写夫妻的家庭生活这一块,是作为真实的日记那样去写,而不是作为小说经过了加工的写法。想来,当时作者真的没想过这书会被流传后世,所以,内容反而最真实可靠,给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面貌的第一手资料。它作为文献的意义甚至大过文学的意义。

然而这本书在今天的意义,我觉得恰是一个反面的教材,是给年轻人的一个规箴 :没有现实资本作保障的各种所谓情怀情调,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浮萍,秋风中的树叶,是不穿衣服却以为潮水永远不会褪去的裸泳。没有可靠物质作为根基的风花雪月,再浪漫,也是毒药,不要去沾惹,在你还没足够资本时,不要沉浸于此形成习惯,你玩不起。

对年轻人的启示 : 勤恳踏实才是过好日子的基础。日复一日上着平凡的班很苦很无聊,唱K旅游看电影网红店打卡拍照发圈很潇洒,但是如果你不想好好上班,去忍受琐碎又无意义的日常,只想在体力最好思维最清晰的年华去做那些最轻松自由的事,美其名曰“不能辜负了自己最好的时光“,可能下场会比辛苦的上班更惨。那样,你的父母将老无所养,幼子少无所依,自己空长年纪,一事无成。

你当然可以选择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只期求当下有酒喝,有花赏就好。但是如果选择了这样,请不要结婚,如果结婚了,不要生孩子。因为从你结婚那刻开始,就背上了责任。从你成为父母的那刻,你就该彻底告别轻松的伊甸园,有的只是现实要你背负的压力,在没有足够的资本前,别去谈风花雪月,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浪漫的生活方式。

比如沈复和芸娘。他们对于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了一生,显然是不后悔的。芸娘在临终前还无限感慨自己找到了一个好老公。沈复用那样的文字去记录自己的妻子,想必也是对这个女人深情无限,怀念无比。谁说人生不能这样度过?当事人满意就好。

然而,做他们的孩子就倒霉了。而促使我写下这么多文字的,是他们的两个孩子的遭遇刺痛了我。特别是儿子,在母亡父走姐嫁后,才十二三岁,就去世了,周围人甚至连原因都没搞清楚。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轻飘飘的凋零,然后被亲生父亲在书里轻飘飘一笔带过。我承认看到这里,心里觉得很痛,很沉重。

很抱歉,竟然把话题拐到了这里。

还是回到这本书。很多人去看这本书,可能是因了林语堂那句话,芸娘是最可爱的女人。我建议不要抱着这句话去看这本书,不必把名人的每句话都奉为圭臬,把这句话忘掉,拿自己最本真的心去看,看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

因为,林语堂看芸娘,是带了滤镜的,这层滤镜甚至不亚于芸娘自己的亲老公沈复。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林语堂的背景。

林语堂在美国当教授,日子过得很舒适,他看这本书,只注重于其中的爱情和夫妻之间的情趣,不去思索这本书背后隐藏着的沉重和苦难,完全没问题,因为读到博士毕业,身为大学教授的林先生不是需要为生计发愁的底层人士。在他看来,懂生活情趣,会吟诗作赋,还能主动给老公谋取妾室的女子,哪个男人不想要?的确是很可爱的吧!

他出生在福建漳州的普通人家,不过那个年代,除了吃饱还能求学的,恐怕也不是有多普通了。后来认识了鼓浪屿岛上富商的女儿陈锦端,陈家嫌他穷,不肯把女儿嫁他,反而推荐了隔壁邻居廖家的女儿(据说,钟南山的母亲也是鼓浪屿岛上廖家女儿,和林语堂妻子是同一脉的),就这样,娶了廖小姐。

两人婚后也算恩爱,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生了三个女儿。但是,年轻未显达时,被陈家嫌弃和初恋分手,于他而言,心里总该是不甘的。没有男人能轻易忘记这种近似于耻辱的经历。

所以,出现了这么一本书,书里竟有这么一位姑娘,在男人穷困时,生活上想尽办法去满足他,甚至还亲自帮他物色小妾,精神上竟然又沟通毫无压力,能知情识趣陪他诗酒年华吟赏烟霞,这简直是男人理想中的女人啊,有没有?

所以,他的关注点,在这个女人如何好,如何的夫唱妇随,没有更多的关注在那些美丽的文字掩藏之下的惊涛骇浪,这俩被迫面对现实时的头破血流,因为那真是太沉重太不美好了。

而沈复夫妻的悲剧,却是实打实的原本就该背负的生活的沉重带给他们的。他们在还年轻的时候回避了这种沉重,那也只是暂时的避开,迟早会被卷进旋涡里,导致在人到中年的时候为此付出代价:芸娘惨死他乡,女儿给人做了童养媳,儿子夭折,沈复自己沦落天涯。

有人说,他们的悲剧,是吃人的封建礼教造成的。封建礼教还真是块万能的遮羞布,啥都能盖上,啥锅都能甩给它。这夫妻两人,并不是毫无生活技能的,沈复没有考取功名,但能教书,能画画,多少能挣点,芸娘,更是一双巧手。要是从年轻时就好生经营,有点积蓄,尽早觉察兄弟嫌隙自立门户,不至于后来因为还不起50两银子,被像丧家之犬一样,毫无尊严的赶出家门,沈复在大雪天被冻个半死,只为了走路去另一个城市,找姐夫借20两银子续命。

他们就是整天沉迷于小资的生活方式,没有看清自己在大家庭中的地位,没有用心经营生计造成的结局。

要是都像他们这样,不把生存列为第一要义,而转去追求其它的,在任何朝代都活不好。不要推给封建礼教,不背这个锅。

人的自尊、独立人格,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分男女,不分朝代,亘古不变。

我的公众号:晴窗纪

我的其它高赞回答:

我原创取名的文章和回答。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