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年后返工第一周:收起委屈,藏好情绪,拒绝内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c0NTY2OA%3D%3D&mid=2651639026&idx=1&sn=d701b2bb343a22777c266e625ae1f37c&chksm=bdb879d98acff0cf82b298de2d8437be64e1c96c6bc9dfac0d90a946a99e014b3fd6edb3a73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年后返工第一周:收起委屈,藏好情绪,拒绝内耗

Original 洞见 洞见 2022-02-10 20:00

640?wx_fmt=gif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0?wx_fmt=png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67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640?wx_fmt=jpeg

作者:洞见ciyu

收拾好心情,才能驾驭好工作。

收起委屈,藏好情绪,拒绝内耗 音频: 00:00 / 10:55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640?wx_fmt=gif

春节假期眨眼而过,打工人的“节后综合征”一下子冲上热搜。

网友们纷纷开玩笑:

给我年薪百万,什么节后综合征不治而愈。

没放假的时候,“见工作就不舒服”的病就已深入骨髓。

但有一位网友却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说:

“没有谁喜欢上班,但态度决定高度。我们越是消极和抵触,工作只会越糟糕,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中。”

新的一年,改变工作现状,从改变态度开始。

学会收起委屈,藏好情绪,拒绝内耗,把工作做好就是对生活的最好疗愈。 

收起委屈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

在吉利汽车初创时期,创始人李书福用价格优势打开了国内市场。

吉利却成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众人戏谑:“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

而且,因为吉利模仿其他汽车,总被人诟病“抄袭”。

李书福很是憋屈,曾酒后号啕大哭:“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六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

可他没有沉溺于自怜的情绪中,擦干眼泪后,他开始实施全方位战略转型,收购国外整车和零部件厂商,最后把沃尔沃纳为旗下的创举,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工作中注定要经历许多挫折,你兢兢业业地加班加点,领导却还嫌弃你不够努力;你真诚待人,同事却勾心斗角,让你背锅。

可一个人越是成功,所要咽下的委屈也就越多。

我有位朋友在大厂就职,上一年年终拿到了股权奖励,让我们心生羡慕。

但事实上,他刚工作的那几年也是非常难熬。

因为部门小领导跟另外一个员工私交甚笃,所以每次都把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分配给他。年终绩效评定时,却常常把A级绩效留给那位员工。

他对领导的做法也心生不满,但心中却明白,这家公司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平台,所以该做事时他仍一丝不苟地完成。

管理学上有一个“蘑菇定律”:

职场人会有一段不受重视的时期,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弱者才会凡事诉求公平,强者自己消化委屈。

人生风雨无数,学会吞下抱怨,扛住磨难,日拱一卒地精进,一定会迎来春光明媚。

640?wx_fmt=jpeg


藏好情绪

有一年,“股神”巴菲特犯下严重错误,创下了他担任总裁以来的最低营收。

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上,巴菲特自我反省道:

“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时,我却陷入了情绪上的波动。”

高手都懂得极力克制情绪,他们明白任情绪发酵,是工作上的一个大忌。

对领导而言,你情绪不稳定,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容易捅出大篓子。

对自己而言,一味地沉浸在坏情绪中,只会降低工作效率。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写过一个故事。

他实习的医院有一位教授级的医生,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喜欢指责助手:

“手脚太慢了。”“快点儿,工具拿牢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

很多实习医生一听到被安排到要当他的助手时,就闷闷不乐。

手术前,他们情绪紧张不已,生怕又挨骂;

手术后,又负能量爆棚,心情非常糟糕。

其中有一位S医生却与众不同,不管教授如何指责,S医生总是态度诚恳地应和下来,然后专心致志地学习教授如何做手术。

手术结束后,他把批评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个澡,继续和同事们谈笑风生。

就这样,S医生成了同辈医生中手术方面进步最快的一位。

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在办公室上写着两行字激励自己: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收拾好心情,才能驾驭好工作。

与其成为情绪的奴隶,不如摆脱情绪的枷锁,把工作做到极致。

拒绝内耗

有一张图片,把精神内耗阐述得淋漓尽致:

640?wx_fmt=png
在工作中,拖累我们前进步伐的,往往不是能力水平,而是自我拉扯。

当被老板批评工作没做好时,就一个劲儿琢磨老板的话,陷入深深自我怀疑中。

当接到一个重大的项目时,自己愁肠百结,唯恐把它搞砸。

如此胡思乱想,浪费的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曾看过一个短片《先干了再说》,讲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都陷入窘迫。

失业的小伙子担心的是:疫情前辞职了,还能找到工作吗?

餐饮店老板忧虑的是:三个月没进账,店还能开下去吗?

如果一直瞎操心,势必对处境毫无帮助。他们在短暂纠结之后,纷纷开始行动。

小伙子在没找到合适工作之前,做了一名网约车司机;

餐饮店老板带着所有员工,卖起平价蔬菜…

最后他们都熬过了自己认为最难的那一关。

很喜欢罗翔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

陷入毫无意义的揣测中,会掣肘自己能力的发挥;缠绕着各种念头,内心只会徒增负重。

作家洪晃曾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有一次她在准备一个PPT,已经心中策划出了大纲,但行动迟迟没跟上。

她觉得自己不擅长做PPT,既怕自己做不好,又怕做出来不会被认可。

种种思虑缠绕着她,想得越多越不敢开始。

最终,计划就沦为了一纸空谈。

罗辑思维CEO李天田曾说:“人生总有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清空纷杂思绪,做好眼前事,你会发现那些焦虑会在行动中烟消云散。

马东曾在《十三邀》里,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谈到一件事。

他在招聘和考核员工时,最看重的品质是“事在人先”。

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我们要懂得抛去一切无用的情感,专注于工作本身,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点个在看,当你主动拥抱工作时,也是在拥抱一个更好的未来。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640?wx_fmt=gif

640?wx_fmt=gif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640?wx_fmt=gif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640?wx_fmt=gif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