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用经济学原理,如何做好需求管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pd/530671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以往的讨论中,我们都是从产品设计的流程,或者是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需求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如果我们用经济学原理来解读需求管理,会是怎样的一种思路?

52ZaOgUdcI9ySVWNV5lO.jpg

需求管理是产品经理众多必备技能里尤为关键的一项,可以说是产品从执行到独当一面的见证者。而需求的来源、种类、优先级有很多,需求管理的方法更是不胜枚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到底怎样做才是最优解呢?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需求”与“供给”,供给的本质是可以通过某种行为获得不为负的利润,而需求则是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效用,因此我们认为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而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对应到产品中商品价格就是产品的价值、资源成本就是需求上线成本,因此搞清楚供需关系就是我们做好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资源有价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当大家说需求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

经济学普遍认为资源有价是因为最终产品有需求,也就是说真正的需求第一要务就是价值点,我们在做需求筛选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应该判断需求是否有价值,这里的价值可以是产品价值也可以是商业价值,但纯臆想的需求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

通常需求分为个人型需求和大众需求,个人需求的来源大部分是老板、VIP客户和产品经理自己,这类需求往往难以拒绝,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以需求的第一要务出发,在排每一个需求时,都可以自查自纠,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高可用性?是否有实际的用户需求?

二、成本是放弃了最大代价

刚刚我们提到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上线成本,那么我们该怎么计算成本?简单的看,我们认为上线成本包括着开发的人力成本、应用的维护成本和人员的管理成本等等等等。

这一切都没有错,但有时候决定需求价值的不是这个需求本身,而是我们因为它到底放弃了多少。

经济学中说到一个资源有若干个选项时,被选中的选项的成本是那些螺旋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需求的上线,其成本除了上述提到的基础成本外,最大的成本是实现该需求而放弃的其他需求的最大收益。因此我们在选择需求时,需要根据当下的时间、人力、市场做最优选择,尽力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举个例子:马云放弃教师的职位创办了阿里巴巴,他的成本不仅仅是创办时的资金,还有为了创业而放弃的稳定的教师工资、社会地位和各类保障基金。

在做产品初期,有个新想法冒出,但是需要不少的研发投入,彼时的自己不敢单独做决策,于是向当时的老大沟通,他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如果不做这件事,会失去什么?我思考了一会答复说:失去了一个获取新市场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一个需求时,需要考虑放弃其他需求而损失的收益;放弃一个需求时,也需要考虑放弃这个需求而丢掉的机会。

三、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现如今早已不新鲜了,在很多产品设计中也有着很多依靠沉没成本设计的留存手段,比如PDD的种果园、各类游戏的任务线、双十一期间各个平台的队伍比拼等等等等。

为什么我们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当我们有选择的时候,才会有成本,当没有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因此我们每一次做需求决策时,都应该判断这一次是否有选择(先后的选择而非是否的选择)。不论功能甚至是模块发展到如何阶段,一旦判定为无效,就应该及时止损,而不再考虑历史的已经消耗的成本。

在做协同办公产品时,大老板想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单独开发一个类似于“upwork”、“猪八戒”之类的自由职业外包平台,凭借协同办公平台,为各类人才与企业提供中间牵线平台。

当初接到任务时并没有考虑很多,纯粹从产品模式、平台兼容性出发设计了相应的产品内容并投入了开发,但因为人力资源不足项目一直在延期,而在此期间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种子企业和种子人才;也许是因为平台并没有发展到我们想象的规模,也许是因为自由职业模式在国内并不成熟,最终我们认为在该阶段这个产品想法并不适合,研发的进度也直接停止了。

从后续的市场以及自身产品的发展而言,最终我们也发现当初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不但及时止损,也为新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资源支持。

四、学会做大饼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给自己画大饼,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该如何画大自己的饼呢?

答案就是分工与合作!分工和合作给人们带来更大财富,自己有什么优势集中做,社会的饼就能做大。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就是比较成本,多用于国际贸易中,其由大卫李嘉图通过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主做《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成本论发展而来,其核心观点四专长能创造价值,在市场上要想赚钱,应当发挥专长,而专长并不限于技术、能力的的绝对差别,只要各方之间存在着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方在不同的事件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产品上看,除了做好内部的人员分配外,还有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事:外包。利用好外包是实践好比较成本的重要手段。当资源紧缺、业务紧张时,将那些相对不重要、不紧急但必须做的事情交给外包,既可以解决资源的矛盾问题,也可以更好的推动产品的整体发展,这过程中还能省去招人、培训、薪资等成本,可以真正让产品的需求饼大起来。

可以看到:从需求的选择、排序、舍弃到方案解决,经济学理论都可以做支撑,也希望在做需求管理时这些浅显的道理可以给到一定的帮助和提醒,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产品经理。

本文由 @碌碌无为的阿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