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半年毕业 半年工作 我的2021年度总结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kaopubear.top/blog/2022-02-02-2021review/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掐指一算,又到了每年向各位朋友进行年终汇报的时间,不过「年终」硬生生地让我从1月1号元旦拖到农历春节前夕(发出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已是初二了)。

我怕大年三十的祝福太多,怕大年初一的鞭炮太响,干脆发一个「2021年终总结」,愿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体会到一丝领导批复年终报告的感觉,顺祝来年继续牛皮。

按照往年惯例:

  • 如果关心数据可以重点读前面部分;
  • 想看思考心得可以重点读中间部分;
  • 留意安利环节可以重点读后面部分

2021年有16个月

个人总结的例行环节是统计过去一年和这个世界的交集。

2021年,我们的主页(kaopubear.top)迎来了2.1万个用户的3万次会访问,按照平均会话时长1分17秒计算,我们彼此通过文字和网络沟通了642个小时,按照8小时工作量来计算,大致是完整的4个人月。
这意味着什么呢?

用和这个世界的连接时间来计算,我的2021年有16个月。

播客和博客

「熊言熊语」播客2021年处于停播状态,不过后台数据还是让我小小震惊。在我们自己的服务器上,过去12个月「熊言熊语」播客共有1万6千多次的下载,再粗略加上其它几个第三方的平台还是有接近3万次的收听。计划播客在2022年重启来着,希望计划这次能赶得上变化。

2021年前前后后一共写了20篇博客,写字手速确实大不如前(年),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三篇是 你也可以在学术报告中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陌生领域开始读文献,我劝你别读正文 和 6年硕博生活的6条心得-生活成长篇,希望2022年能完成30篇的写作目标。

2021年的3个关键词

2021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以至于一件事还来不及消化和分享,另一件事就跟着来了。
如果用三个词总结2021,我想到的是:转换、融入和成长。

转换,包括身份也包括心态。

2021年5月8日,和女票在一起9年之后终于领证。当天在民政局险些因为户籍证明的问题领证未遂,临下班前冲过去重新开证明,赶着下班时间才把手续办完。这一天,我们从情侣变成了家人,我在这段亲密关系中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2021年7月1日,刚刚提交完毕业论文的我急匆匆入职,开始了工作后的第一个Q3和Q4季度。可以说过去半年我每一天经历的事情都是新的,同学变成了同事,老师变成了领导。这一天,我从象牙塔里的学生变成了社会人。

2021年9月23日,6月完成博士论文就跑去搬砖的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当天线上参加的除了答辩老师以外还有我的家人。这一天,我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全部硕博生活。

2022年10月2日,从看房、办各种手续再到搬家,前前后后折腾了5个月终于告一段落。过户那一天开始,自己从交房租变成了还房贷,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为房地产行业贡献绵薄之力。

身份转换总归没什么大问题,事情到了某个时间点自会发生,由不得你拒绝。但心态的转换则需要一个更加复杂且持久的过程。

用什么心态面对自己的伴侣,用什么心态面对自己的同事,用什么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用什么心态面对甲方,用什么心态面对自己,都是需要持续修炼的话题。咱们今后慢慢聊吧。

所谓融入,一方面是融入新的关系中,另一方面是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有不少人和我聊过应该如何认识一个人或者融入一个团队。

我有这样一条准则可以和你分享:如果我(你)有哪里帮助到你(我),我希望你(我)也可以告诉我(你)一些我(你)不知道的事情。

工作场景下,我们和很多人的第一次交流往往从一次提问开始。

以前的结果不理解,祖传的代码看不懂,这个时候都需要你稍微鼓起勇气问问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之后事情只做完一半,我通常会再相对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目前做什么,为什么需要对方帮助,以及后续可能会还会需要什么帮助,最后尽自己所能向对方分享一点或许感兴趣的信息。
别人没有义务花费自己的工作时间向你提供服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你理应为对方付出的时间提供些许价值。

多提问还有一个隐藏好处。人们往往会对自己帮助过的人带有一丢丢好感,因为人生来厌恶损失,而对方在你的身上已经付出了成本。所以珍惜每一次提问的机会并给予最真诚的反馈,如此几个来回,再见面难免会亲切些。

以及,提问开头最好不要说「刚才你讲的XXX我没有听懂」,改成「我对你刚才讲的XXX非常感兴趣」;提建议开头最好不要说「你为什么没有考虑到XXX」,改成「想必你也想到了XXX」。

至于建立信任感我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诚。感恩每一个帮助自己的人,毫无保留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把自己的任何经验分享给身边每一个需要的人,把自己的任何技能教会给身边每一个需要的人。

2021年的成长可以说都是在前文记录的几件事情发生时被动促成的。

比如,决定买房之后我才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毕业答辩完成之后我才跟实际上用了6年多时间完成硕博连读的自己和解,工作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思维和习惯并不能轻松的胜任工作。

我是一个情绪相对敏感的人,好在硕博这几年下来已经基本学会了及时内化。即便如此,在过去半年的职场入门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两次特别大的情绪波动。一次是入职2个月左右,做第一个项目时有过短暂的深度自我怀疑,另一次是入职6个月后做工作复盘那几天,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工作半年,业务能力略有长进,更重要的是认知有一丢丢升级,比如以下几条感悟。

  • 正确地做事非常重要,前提是能够做正确的事。
  • 效率的提升在于复用,不要重复造轮子也不要怕造轮子
  • 学会接受「只有……才……」不要认为「只要……就」
  • 所有的倾听都是为了提问,利用一切机会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并及时给对方反馈
  • 给看似无聊的事情找出可以学习的内容好过抵触做无聊的事情
  • 理性看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然后通过自身的行动去缩短差距。
  • 不要太过于投入丰富的情绪,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 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对自己负责,对结果负责。

2021年的8个安利

如果把阅读或者摄取信息看作一项成本是时间的投资,这件事我们需要在意的是投资回报率,读什么东西划算,取决于我们花费的时间交换了作者多少时间。

我们读一篇博客大约需要3分钟,作者写一篇大约需要2-3天;读一篇深度报道往往需要20分钟,作者完成一篇大概需要1-2个月;读一本书通常需要5个小时,但写一本书往往需要耗费作者2-3年的时间和精力,很多经典甚至需要作者十几二十年的人生体验。

用5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获得作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脑力和劳动投入,读书是一件投资回报率极高的活动。因此,今年的安利还是以书为主。

凤凰项目: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

2021年看过几本泛项目管理相关的书,我愿称《凤凰项目》为最佳。它带给我的冲击力有点类似于当初读《人月神话》。

《凤凰项目》描写了一个传统汽车配件制造商IT经理和公司各方神通从斗智斗勇到通力合作,最后拯救公司的故事。很多知识从小说中看似上帝视角的「董事」口中说出,让人印象深刻又容易接受。

另外这本书也讲清楚了传统工厂管理和现代化企业IT管理的共通之处。所以也给了我一些转行后的信心,更看到了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

可以说这是一本披着小说外衣的DevOps经典教科书,在阅读过程中因为小说描写的场景太过真实,自己经常读着读着忍不住笑出声。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这是一本教程序员如何学习和思考的书。彼时我刚进入公司,所有东西都要重新学又不清楚该学到什么程度。这本书很清楚地讲了所谓新手和专家的区别,以及一个人从新手出发进行实践需要哪些条件。

此外,这本书也提到作者认为如何看待学习和创造时间学习。学习就像投资,也应该采取「定投」策略。你需要定期投资最低限度的学习时间量,养成一种习惯,想尽办法躲在什么地方去完成学习。虽然并非每期学习都会有很大成效,但是只要定期安排学习,长期来看就会有收获。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这本书是我2021年读的一本相对轻松的书,作者 Spencer Johnson 曾写过「谁动了我的奶酪」和「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也是他的作品,中文版2007年出版印刷14年之后我用几块钱买了二手书回来,又一次体会到了一点读纸质书的快乐。

这本书还是他的一贯风格,把简单的道理放进一个简单的故事里来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书中他构造了一个最近状态不太好,不知道如何做决定的「年轻人」形象,然后全书通过为期两天的徒步活动,安排同行7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和他对话,针对他的困惑给出答案。最后把所有答案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如何通往更好决定的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实在太经典,经典到只要是最近15年出版的逻辑或者结构思考相关的书,每一本(几乎)都有它的影子;经典到所有写着「麦肯锡」名字的书归根结底核心内容也(几乎)都在讲金字塔原理。

也许正是因为经典,反而绝大多数需要提高自己逻辑和结构思考力的人都没有读过。不过,这本书的中文翻译感觉有改善空间,有能力的话推荐阅读原版噻。

百万富翁快车道

这是一本容易被标题误导的好书。

看似狂野吸睛的标题背后其实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和一套容易把读者「洗脑」的完整逻辑。它不是一本「致富经」,因为致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想象力、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做法,还需要有一些耐力和坚持。

作者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财富获取方法总结为三种路径:人行道、慢车道和快车道。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人,此刻都是行走在慢车道或者是人行道上,但我们需要培养自己走上快车道的思维和方法。
当有机会转换路径的时候要能抓住机会。路是有的,只是没有人保证结果。

一往无前+生生不息

范海涛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国内传记作家,先后写过李开复和周鸿祎,最近两年她先后又写了两本雷军相关的书。《一往无前》详细记录了雷军和小米这10年的起起伏伏(推荐配合小米十周年公开演讲服用),《生生不息》则描述了雷军重回金山后带领公司转型的过程。

通过这两本中的细节碎片,正面描写之外也可以看到雷军和团队成员背后有过的挣扎与不易。一个人可以先后重塑和建立两家如此优秀的公司,雷军的个人经历还值得一本更精彩的传记。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读传记文学的人或者也用过小米的产品,这两本书不妨读读看。

智能马桶圈和湿厕纸

哈哈哈哈,读到此处画风突变,书的推荐先告一段落。

2021年除了书以外,我还想特别安利一下的实体就是智能马桶圈和湿厕纸。

如果你目前的居住条件允许,非常建议你考虑给自家的马桶装一个智能马桶圈。一方面在上海这样的冬天,加热功能让你坐下的时候会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另一方面,冲洗屁屁功能用上一段时间真的停不下来,关注个人卫生,用心呵护屁屁。

居住条件不允许或者出门在外的时候,则安利使用湿厕纸,温和不刺激。我试过不少牌子,目前交替使用的是舒洁和米特医生。

软件和订阅服务

2021年我的个人主力工具又经历了一些迭代和优化,这里也一并向你汇报,供参考。

  • 日常工作和学习笔记记录:Obsidian + Workflowy (彻底迁移了印象笔记和RoamResearch,偶尔用用Notion)
  • 部分阅读摘抄和想法记录:Drafts + Flomo
  • 思维导图工具:Xmind(使用Xmind已是第5个年头,工作以后发现似乎是人手必必备的工具)
  • 读书:微信读书(50%)+ 得到电子书(20%)+ 京东读书(10%)+实体书(20%)
  • 付费订阅:财新App + 三联中读App + 读库
  • 音乐软件:Apple music(学生订阅)

2022年的期望

2022年我对自己的期望是投入。投入地做任何不得不做和想做的事情。

前不久,有同事在年终工作复盘时问到我的「自驱力」来自哪里。那个场景下我自然是乱语一通没有给出让自己满意的回答。

现在想来,可能自驱力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投入」吧。投入地工作,投入的生活,甚至也投入地表演年会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投入进去就会感受到被一种力量推着向前。

如果你暂时不能给一件事找到说服自己做下去的理由,也许不妨先尝试投入做一段时间。投入之后,意义可能自然就会出现。

OK,以上就是我的2021年个人总结。汇报完毕,与你共勉。


本文作者:思考问题的熊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 分享链接 https://kaopubear.top/blog/2022-02-02-2021review/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