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谈到社区,我会想到这三个问题:定义、做法、氛围 | 没想明白的50个问题之No.7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975941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谈到社区,我会想到这三个问题:定义、做法、氛围 | 没想明白的50个问题之No.7

产品运营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写在前面:这是一篇讲「社区」的文章,包括社区的定义、做法和氛围。这个「没想明白」的系列,我会努力更新下去。

谈到「社区」,我会想到这三个问题:

  • 啥叫社区?怎么定义,哪些是社区,哪些不是;
  • 怎么做起来的?经历了什么过程,有什么规律;
  • 社区氛围是什么?常被提起又没被说清楚过。

一、社区是什么

社区是以内容为载体的社交平台,包含「内容」和「社交」两元素。要理解社区,就要搞明白这两个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内容

这里说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不必局限于图文、视频、音频、VR等。只要能串起人和人的社交互动,成为连接媒介的载体,都是可以的。

从广义上说,内容还包括产品功能,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内容生长在功能上,功能依赖内容呈现,只是强弱关系会有此消彼长。

比如,社交功能会产生feed,feed就是内容。以多年前的开心网为例,好友偷菜和投票这些功能被使用后会有feed,这些feed会带来后续社交行为,成为社交关系的起点。

2、社交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与社会组织产生关系,所以社交是人类的强需求。

在这里说的社交,主要指的是人从社区里获得的归属感,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行为。

表现出的现象是社区里有意见领袖和他们的追随者、有根据内容的讨论甚至争吵、有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双向好友或单向关注的关系。

3、内容和社交的关系

内容和社交都重要,在社区的概念里缺一不可。社区如果没有内容,就是交友或工具软件;如果没有社交,社区就是电视这样的媒体。

很难说清是建立在内容基础上的社交,还是在社交基础上有了内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侧重,都是说得通的,也都有现成的案例。

这3点说完,可以表达社区大概的概念,以及必备元素,但不能通过设定几个明确的标准,去圈定出来社区产品,比如这几个产品是社区,那几个不是,真正非常严格的定义社区是不可能的。

在社区定义这个问题上,我遇到过最较真的讨论,是问我微信算不算社区?

我的回答是微信主要功能是IM,朋友圈是辅助功能,不算是用户的必需品,从这个产品的内容和社交偏重程度来看,极偏社交到IM,所以不是社区。

对方再问:按你的逻辑,IM会产生内容,1v1的交流又属于社交,为什么不是社区呢?如果你觉得2个人太少了,那我拉个多人群呢,是不是就算社区了?

问题讨论到这么细的粒度,意义就不是特别大了。但延伸出一个问题:如果社区是由社交和内容这两个元素组成的,像是天平的两端,那么应该向哪一边倾斜呢,或者该保持怎样的平衡才合理?

如上文提到,这样的问题是无法给出确定性答案的,我只能表达自己的理解。跳过给定义的环节,以市场现有产品为例,给出下图。

横轴为内容,纵轴为社交,两者属性同时强者,一般为社区。

通过这张图,同时解释了其他几种产品类型:

社交强、内容弱的产品,主要是IM和交友平台。微信是熟人社交,陌陌等产品是陌生人社交。

有朋友会说,陌陌启动后默认也是feed,feed就是内容,为什么放在「内容弱」的象限里?因为这个feed看似是内容,实际并不是以内容生产和消费为目的,而是一种产生社交的机会。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社区这个概念没办法严格意义的定义,有时表象和本质有很大差异,是需要研究者的理解洞察才能有判断。

社交弱、内容强的产品,主要是偏PGC类的。这类产品的内容重制作,且有媒体属性,互动性不强。

抖音在这个象限,原因是追求效率的底层逻辑和上下滑的沉浸式体验,导致用户较少顾及社交。也可以理解为效率和社交是内容产品的两个不同方向,很难兼得,这里不展开说了。

社交弱、内容弱的产品,虽不在本次讨论范畴,但我也做了归类,就是工具类和交易类产品,后者通常叫电商。通过图中案例,一目了然。

回到上文提到的,这张图是依靠案例描述了「社交」和「内容」天平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给出明确定义?

我的观点是:当我们在谈论社区的时候,是谈论对社区的认识,重在过程,而不是拿到定义这样的结果。我在上文中,也是重点在讲社区两元素及其关系。因此社区这个词,更多的意义是代号,没有必要给出终极解释。

二、社区是怎么做起来的

社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是有社会属性和群体属性,社交是刚需。所以人们在互联网上因为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社会阶层、职业身份等元素聚集在一起,就有了社区。

这个「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很像滚雪球,要从小慢慢的滚到大,所以总结出社区成长需要具备三点要素:种子、吸引力、时间。

先简单的说一下这三点要素:

1、种子

就是社区建立初期的种子用户,最早的那一小撮人。如果这个社区能做起来,那么它的调性就是由这些种子用户决定的。比如他们处于什么社会阶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话语体系是怎样的。

就像滚雪球,首先得有一个小雪球,才能慢慢滚大。等这个雪球滚得很大后,藏在最里面的还是那个小雪球。

道理不难理解,这会延伸出两个问题:

  • 社区建立时,种子用户该怎么选?
  • 社区成长起来后,怎么应对变化?

问题一:社区建立时,种子用户该怎么选?

种子用户选什么样的人群,依赖于业务方向。分为已有产品的新业务和全新社区产品这两种情况,目前来看,前者的情况比较多。

已有产品的新业务,是指在现有产品上新增或重做社区模块。比如工具+社区、交易+社区、PGC+UGC社区。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主产品增长乏力、留存和粘性变差、缺乏创新的场景中,希望通过社区模块来增加粘性。

这里插入一个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

社区模块通常是独立于主产品之外的,是与核心功能割裂的,处于辅助的位置。用户使用社区模块的路径,要从其他入口切换,比如底部tab。虽然看起来入口明显,但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渗透率会很低。

除了产品渗透率的问题,还有用户心智的难关。用户来使用这个产品,主要是使用核心功能,所以社区模块并不在用户原本使用路径中,很容易被忽略掉。

我做过一些调研,问用户是否知道某某产品有社区功能,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没有注意到。经过我的演示,用户才发现底部tab有入口。

全新社区产品,是指从零开始做一个独立的社区产品。这种情况非常少,成功概率极低。

那么,这两种情况的种子用户怎么选?

种子用户肯定要与业务方向是一致的,先有后者,才有前者。所以种子用户的选择,是在这个业务方向上选择对的人。这个「对的人」有几种定义:

  • 符合业务方向;
  • 有持续创作的基本能力;
  • 在圈层内有权威;

a.符合业务方向。就是根据产品定位的情况来定种子用户类型。

已有产品的新业务,肯定要与这个产品原本的核心用户画像一致,没什么太多选择空间。

如果是新闻类产品做社区,符合业务方向的就是35或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如果是电影票交易类产品,就要选择高频购票用户,比如每周都有一次交易记录的用户。

全新社区产品,一般都会选择身边的现成资源。因为全新社区启动难,业务方向的选择大多也与创始人自己的资源有关,那么种子用户肯定也就是自己的人脉了。

如果创始人是媒体人,种子用户也大多都是媒体从业者;同理,互联网、财经、医疗、教育也是一样的。

b.有持续创作的基本能力。社区毕竟是UGC或PGC类的产品,内容生产和消费的运转才是核心。其中内容生产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生产可以带动消费,也可以改变消费结构。

内容生产是有能力门槛的,如果选择的种子用户群体无法跨越这个门槛,社区不可能做起来。

可以看看成功的案例,微博和知乎早期都是媒体人、互联网人带起来的,豆瓣是书影音这样的文艺青年。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具备内容生产的能力和欲望,甚至写字就是他们的本质工作。

当然,对于内容生产的能力和质量不一定要求这么高,有的时候欲望也同等重要。

比如母婴类社区,在中文互联网这十几年里一直是稳定的存在。其中一个原因是女性在初为人母的时候,面临身份转变的适应问题。不懂养育婴儿技巧、社交圈子迅速变小、婆婆老公也更难相处了,这些都是交流和倾诉的需求,具备相对更强烈的内容生产欲望,非常适合在社区落地。

c.在圈层内有权威。在社区内容生产带动消费的过程中,种子用户不仅要有内容生产能力,还要有让其他用户追随的身份角色。

这种追随与被追随的关系,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中带到社区里的。人们对权威的遵从心理是有普遍性的,会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选择服从权威。

权威在社会中的表象往往是身份,比如教授、医生、律师等。所以社区在选择权威种子用户的时候,可以通过身份来筛选。在不同的行业中,都有沉淀多年的身份体系,可以作为划分用户的方式。

也有很多领域,没有明确划分权威的标准,而是依赖口碑和江湖地位。在选择这类种子用户的时候,要求运营懂这个行业,要混这个圈子,否则是没办法有准确的理解。

问题二:社区成长起来后,怎么应对变化?

这里说的变化,可以解释为面对社区的增长诉求,怎么处理拓展品类和人群,又不会导致社区水化变味的问题。

打个比方,最初选择耕种一块地,收成慢慢好起来,也具备了成熟经验,不需要太多精力就可以保证这块地的收成。于是就想用这个经验去耕种更多的地,获得更多收成。

社区人群拓展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是指涉及的内容品类增多或变细,纵向是指内容调性针对的用户向上或向下延伸。

横向拓展的关键点是人群属性的相通点,顺藤摸瓜的找到相关品类,再做供给侧扶持和加大分发。

比如,足球、赌博、色情就是三个相关品类,用户群体有相通点。看足球比赛的一定比例球迷会下注,下注的人也会看比赛;意志薄弱的男性,赌博和色情一般都会涉及。所以可以在这三个品类的场子里,看到另外品类的广告。

同理,国际关系、军事、房产、财经的相通人群是「中年男人」,时尚、美妆、穿搭、舞蹈是「小女生」,篮球、数码、汽车、高圆圆是「直男」。

有了相关品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供给侧的扶持和加大分发。

在这个阶段,有些社区会重点放在供给侧引入和扶持上,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很好的分发和变现能力,引入更多的供给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带来损失。因为创作者被拉到社区,发现成长不起来就会流失。可一旦流失,就很难再回来了。

所以重点在于先打通要拓展的这批创作者的成长通路,至少保证一定比例的存活率,哪怕暂时赚不到钱也没关系。这就需要运营、产品、算法有目标一致的协作,才能完成。

纵向拓展又分为内容调性的向上和向下两类。向上是指高线高知用户,向下是指下沉用户。

拓展方法与上面横向拓展类似,更多依赖分发倾斜来调整生态,撬动更多供给。平台的逻辑很简单,什么类型的内容效果好,就会驱使更多内容被生产。这样的路径比生产带消费,会更快。

从实际案例中看,不同产品的拓展结果不一样,还不太好找这里面的规律。比如抖音就成功的从潮流内容起家,发展到覆盖全国网民,就是向下拓展的成功案例。

但也有让人纠结的案例,知乎是做高质量知识内容起家的,用户也都是高知高线,但现在向下拓展的时候,过多侧重能获得流量的博眼球内容,稀释了自己知识属性的特征,至少从当下情况来看,不能算是成功案例。

快手就可以明确被认为是向上拓展失败了的社区产品,即使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高线高知用户的拓展工作,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无论从指标层面,还是从口碑、感知层面,都是一样。

因此,在社区人群拓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会决定成败的因素,比如社区氛围、时机、内部执行协作方式等。从目前的案例来看,也有好有坏,没办法得出统一结论。

对于这样复杂的结论,我会思考社区的内容和人群可以被拓展吗?可以被无限拓展吗?如果不能,终点在哪里。

想起之前一直把社区比喻为城市,可以承载不同的职业、收入、年龄的人群,有极强的包容性。

上图是豆瓣的「阿尔法城」,已经关掉了

但实际上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线下城市能做到的包容性,在线上社区不一定成立。

线上和线下社区是有本质不同的。

线下社区承载不同的人群,主要依赖于地理位置分割。因为人是有活动半径的,决定了这个范围内的人群有相同属性,像一个社区。以北京为例,地理面积足够大,可以容纳N个活动半径,理应就可以容纳N个社区。

线上社区就不同了,更依赖内容做连接媒介,内容呈现方式就受限于手机或电脑屏幕,以及也要遵循人机交互的规律。用人话来说,就是线上社区的用户主要行为是刷feed,而且只是在一个大池子里刷,几乎不会切换到小池子。

有朋友说,虽然都在一个池子里刷feed,那这个feed里的内容也可以千人千面呀。

至少目前算法的能力,做不到这么理想,更多是依赖现有用户数据做分发。首先,没出现过的现象,算法很难学习到;其次,协同过滤算法,很容易导致推的是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内容。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传播学教程》中讲到过一个实验,结论是虽然用户的所在地、收入、教育等情况不同,但对于内容的喜好差距并不大。

所以,那些要新拓展的领域或者长尾分类,很难被当下的算法推荐出来。用户看到的,是这个社区里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内容。

综上所述,线上社区受限于内容呈现的形式和能力,没办法像线下城市一样体现去中心化属性,所以品类和人群的拓展会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2、吸引力

雪球要滚大,社区也要逐渐做大,至少要有正常的人群进出流通,这就需要社区具备吸引力,吸引新用户来和留的能力。

回到上文提到的社区「内容」「社交」两元素,对吸引力的解读是:

  • 有人味的内容,人设、口语化表达、鲜明观点是三要素;
  • 可沉淀社交关系,单双向好友、转评赞、版面归类是常见形式。

a.有人味的内容

社区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人的声音。所以,这个声音一定要有人的味道。

怎么样才算是有人的味道?有三个要素:人设、口语化表达、鲜明观点。

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简称,由外貌、服饰、行为、性格、语言风格等多个元素组成的。鲜明又立体的人设,就像符号一样,更容易在社区里被识别和记住。

口语化表达,是语言风格,有与人对话的亲近感。就像在楼下遇到小区邻居,随便聊两句的感觉,运用的语言一定是很生活很口语化的。

鲜明观点,人设是人的特点,观点是内容的特点。毫无特点的人和内容,都不值得被关注,社区也就没有互动的可能。

那么,没有人味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重制作、高投入的综艺、电视剧、电影等内容形式,追求极高的内容质量,本身也不代表个人,所以与社区的UGC内容有很大差异。

制作精良和有人味,是无法兼得的。

以现在的直播内容为例,这种内容形态之所以吸引用户,是因为无距离感、即时性、陪伴感等原因,个人属性很强。但这类内容就很难做到制作精良,没办法承载复杂的剧情和游戏规则。

也可以重制作、高投入的去做综艺,然后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内容质量上去了,人味没了。从数据情况看,即使有平台流量加持,效果也不会比一个原生大V的直播更好。在社区里,有人味的直播内容更受欢迎。

b.可沉淀的社交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人的需求,所以人的社交关系就是收获,就像挣到的钱一样,属于自己的,不想失去。

那么当一个用户在社区里沉淀了活跃好友关系的时候,就像有钱存在了这里,会经常来访问,流失的可能性也会极大降低。

所以,很多社区产品都有社交方向的指标。比如微博在衡量一个账号价值的时候,会看他活跃粉丝的数量,数量越大,账号评级越高。另外,从用户增长的角度说,当新用户在X天内产生有Y个好友关系后,留存指标就会大幅提升。

这些都证明了,社交关系对于留存的价值,也是社区的吸引力。

3、时间

做好社区需要过程,就是人群聚集的过程,是雪球滚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能被跳过的,这个客观规律也是应该抱着敬畏之心的,不能寄希望有爆发增长,否则就违背了社区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

除了滚雪球这个逻辑,时间还是社区这个生态不断建立和调优的过程。

  • 建立,指社区的人和内容都要逐渐到位,而且人有高频活跃,优质内容有稳定产出;
  • 调优,就是把社区里显性规则和潜在机制都调整到合适的程度,让处于冷启动状态下的机器慢慢转起来,有了惯性就会越来越快。

这个描述的有点抽象,换一个形象点的比喻。

我家住在一个有近30年历史的小区里,楼已经挺旧了,路也不是很规整,客人来了经常会迷路,好多枝叶茂密的树,把房间里的阳光都遮住了。花花草草看起来就那么随意的生长着,并没有那么整齐。

但这看似旧和乱的小区,又让人觉得很舒服。像人一样,有自己规律的作息。早上是忙乱的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和小学;上午和午后就变得很安静,老人们会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傍晚孩子们放学了,小区里又热闹了起来。每个人都能摸到这个小区的脉络,并融合进来。

在这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区就在不断优化自己。住户在不断调整结构,慢慢趋于一致;相处的规范也在磨合,临时停车位的设置、垃圾处理方式、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治理、业余生活活动区域等,都变得越来越合理和舒服。

这就是一个社区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是怎样衍变的。可惜我不能用图像表达这个变化的过程,否则感受一定更直观。

线上的社区也是同样的道理,社区生态包括文化氛围、治理制度、话语体系、意见领袖等等,都是随着时间自发形成的。社区管理者更多是服务的角色,就像物业,而不是强力干预者。

如果做社区,不遵守「时间」规律,偏偏要「速成」呢?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在百度工作的时候,在参与一个社区模块从零的建立。百度的做法是,从百度贴吧的相关主题吧里跑出TOP PV的帖子,然后让运营人工筛掉低质和不相关的,最后将剩下的帖子全部灌进新社区里。

也就是说,百度对建一个社区的理解,就是PM把相关内容先灌进去,社区就算建起来了,然后再让运营去做运营。之后再有任何问题,就是运营的能力不行。

以上面提到的小区为例,百度会认为划出一块地,把楼、路、树像摆积木一样放在那里,居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了。

这样公司的基因,不会认为社区是滚雪球,是养起来的;也不会认为用户是实实在在的人,是张三是李四,而是觉得都是0和1。这样的视角看待社区产品,肯定是做不起来的。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百度,后来在美团猫眼电影也一样。其实这不是某一个员工或者leader的问题,而是老板对社区是怎样的理解和预期。记得在美团的时候,老板每周在周报里都希望看到社区指标的提升,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应对老板的要求,只能一边做正确的事,一边做老板的事。多数时间很难两全,动作会变形。

三、社区氛围是什么

1、社区氛围依赖内容

氛围一词的意思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那么社区氛围就是在这个社区里特定气氛和情调。

在线下场所里,形成什么样的氛围,与参与人本身,以及他们的行为规范、举止、语言、音调、情绪、体温等因素相关。想象一下都是装满人的酒吧与教室,氛围是截然不同的。

线上社区的氛围更抽象,理解起来比线下难很多,但道理是一样的。线上社区氛围与用户本身,以及他们生产出内容的表达形式、话语体系、价值观和情绪相关。与线下不同的是,感受线上社区氛围只能依赖视觉和听觉去消费内容,所以举止、音调、体温这种线下可直接感受到的东西,线上是没有的。

所以,线上社区氛围主要依赖内容呈现。氛围的差异化,就是内容的差异化。

2、内容差异带来氛围差异

是不是忽视了产品体验对氛围的影响呢?当然产品原型、UI、交互对用户感受会有很大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比如当下抖音和快手两个产品都有上下滑这种产品设计,但由于内容的差异化,会导致用户的感受不同。

这个问题就变成:「社区内容」是怎么影响「社区氛围」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把这里说的社区的内容,抽象为社会群体的信息。内容在社区里生产和消费,就是信息在社会群体中的流动和传播。

信息传播有三个要素,分别是传播者、接收者和讯息。

  • 传播者和接收者,受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
  • 讯息,受内容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媒介的选择所制约。

这三个要素的运转顺序是由传播者发起,做信息编码产生讯息,最后由接收者做信息解码,再给传播者反馈。如此反复。

所以,传播者决定了讯息是什么,掌握了信息流动的主动权。如上提到,因为是传播者在做内容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媒介的选择。

拿着这个逻辑回到社区氛围这个话题。在社区里,信息传播者就是内容创作者,接收者就是内容消费者,讯息就是社区内容本身,媒介就是社区的形态,是图文还是短视频。

也就是说,内容创作者产出内容,来吸引内容消费者,形成社区内容的循环。由于内容创作者受到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创作的内容趋同性越来越强。也就是说,一群多个属性类似的人群,他们的兴趣点、价值观和表达方式都是类似的,所以生产出的内容也相似。

不同的社区,都有自己的一套上述循环,所以感受到的社区氛围差异化,就来自这里。

3、一致性的体感就是社区氛围

这种内容流动的循环,对内容消费者是吸引、也是筛选。
感兴趣并且认同的用户,会留在社区并且支持创作者;不感兴趣也不认同的用户会流失掉。不断运行这样的循环,社区内流通的内容就越来越一致,而且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的人群属性也会一致,并且稳定下来。

流通内容的一致性,不是指狭义的相同内容,而是视角、兴趣点、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相同。这些因素,就构成了社区氛围。

社区氛围也是吸引力的武器。当对味的用户进入这个社区后,会很快适应和融入,并且很难离开。本质上是人对某个群体的认同感,推动自己投身进去,拿到社交安全感和群体存在感。

凡事都有两面性,社区的一致性会带来中心化的走向,会影响到社区规模的扩张。

也就是说,社区里核心老用户话语权越来越强,流通的内容壁垒也越来越高,导致新人融入时会被老人排挤,也看不懂内容,只能离开。

这会带来恶性循环,让社区里有话语权的圈子越来越小,新人总在圈外,这样持续下去,要么新人都走掉,要么新人老人必有一战。不管什么情况,都是社区的损失。

a.以快手为例,成长路径的原因导致以下沉用户为主,也就是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所以快手这个社区的一致性体感,源于核心的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都是下沉为主,而且内容调性走真实和接地气路线,也就是高线人群眼中的土和俗。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快手里最受欢迎的内容是土味段子、农村生活、赶海吃播、家长里短、情感唠嗑等。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都以粗狂式为主,特点是毫无修饰的直接表达情绪、肢体动作幅度大、说话靠喊、词汇量小且常有脏话。

毕竟中国的社会结构丰富复杂,导致不同群体对内容的喜好度不同。快手上述类型的内容,对于高线城市用户来说,比较难接受,或者即使去看也是以猎奇的心态。但对于下沉用户来说,这就是自己身边常见的现象,只是做夸大处理而已,并不会反感。

三位有代表性的快手原生大V

快手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和内容类型,都体现了一致的话语体系、兴趣点、视角和价值观,所以对于同样是下沉城市的用户,具备很强的吸引力,但对于非一致性群体,就很难接受。

快手的社区氛围,就是强有力的竞争壁垒,也是自己很难突破的城墙。正因为此,在抖音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快手仍然坚挺在原地。但同样,自己也没办法渗透高线用户群体,吃不到这块蛋糕。

b.以微博为例,最初靠名人做起来的媒体型社区,在经历了2013年的危机之后,通过精细化运营手段有了二次崛起。在这2013年前后的差别,从社区氛围中也能感受出来。

微博推出的前几年,用户都是文化、媒体、科技互联网这样的群体,也就是离我们自己最近的一批人。那时候动不动就要发一条微博,还要@自己的好友来互动。后来在微信推出朋友圈之后,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很少在用微博了。

但微博依然坚挺,核心原因在于运营策略的转变,从主攻头部转向精细化运营中腰部创作者。这类创作者群体活跃度高,内容互动性强,吸引了一批自己的忠实粉丝。

来自微博副总裁曹增辉在混沌大学2017年的讲座

发力中腰部内容创作者的运营,从供给侧改变了微博的内容生态,品类细分了,各个领域的小kol出来了,就带来了用户结构的年轻化和下沉,从下图微博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来自微博副总裁曹增辉在混沌大学2017年的讲座

这个案例的一致性体现在,微博在2013年之后的内容生态,与高线用户不再一致,所以这样的群体纷纷不再活跃。而细分垂类的中腰部kol带动着自己的粉丝,持续生产内容,把微博的用户结构都调整了。

总结社区氛围的核心观点:

  • 社区氛围依赖内容,内容是由内容创作者生产的,所以社区氛围是由内容创作者决定的;
  • 不同社区的氛围差异,取决于内容创作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内容在社区里循环流动,会导致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和内容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带来的体感就是社区氛围。

以上,感谢阅读。我在微信公众号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微信搜索:运营狗工作日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