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1 台北馬拉松 - 重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darkthread.net/blog/2021-taipei-maratho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 台北馬拉松 - 重生

2021-12-25 11:11 AM 0 258

新冠疫情打亂我這些年追求一月一馬的慣例,賽事紛紛延期或取消,更慘的是警戒期間慢跑得戴口罩,跑不到十公里口罩被汗浸濕,活像被濕毛巾蓋臉刑求,再多跑十分鐘,我八成連提款卡密碼都會供出來。即時勉強維持每個月一百公里以上的月跑量,但品質慘不忍睹,連六分半、七分速都出現了,過去可以連兩天跑 SUB2 的中年人已不知去向。

年底疫情稍緩,台北馬如期舉辦,眼看將是我今年唯一的一場賽事,加上破例免抽籤,沒猶豫太多就報名了。報是報了,心中卻有如參加初馬般忐忑,擔心自己跑不完。主要是近兩個月開放戶外運動免戴口罩,月跑量回到 200 公里,但六分速幾乎是我的極限,跑太快或跑超過二十公里,有時左膝會開始僵硬(甚至膝窩出現囊腫,待休息一陣子後消失),嚇得我不敢跑快跑遠。如此狀況,一口氣跑 42 公里,該不會把腿跑殘要去看骨科呢?

於是,今年台北馬的目標不再是 SUB4 了,以健康完賽為目標,放慢速度留意腿腳狀況,真有狀況退賽也無妨。

五點半到會場,深吸一口氣,竟有當年初跑全馬那種生死未卜的淡淡焦慮。

因為疫情緣故,會場出入口設了體溫檢測站。

排 20 分鐘上廁所是台北馬、渣打馬的經典橋段。

去年跑了兩場 SUB4,分區起跑排在 D 區,排隊從一個人寬的柵欄擠進來,以目前的實力有點心虛。

相較於擠沙丁魚的 D 區,C 區非常空嚝,但空間也沒浪費,成為 330 強者的暖身跑道。

今年的安排比較特別,6:30 起跑槍響之後,D 區跑者才被放進拱門直線賽道,起跑拱門照片是邊前進邊拍的。

沒有成績目標,難得用不同的心情品嚐賽道,往年每次跑過北門都想拍張照,今年終於如願了。

總統府前也來一張,順便到 228 公園上個廁所。(喵的,天冷尿真多,明明起跑前才上過,想起 2016 渣打馬遇上霸王級寒流跑個全馬上五次廁所的慘烈事蹟)

突破 21 公里,擔心的事發生了,左膝開始僵硬,膝窩微腫,右腳踝也開始微微酸痛,趕緊降低速度縮小步幅,步步為營,以平安完賽為目標。看到半馬跑友已經分流要回終點,閃過當初該報半馬就好的念頭。

環東大道高架是最煎熬的一段,氣溫 14-16 度,晴朗乾爽,是破 PB 的絕佳天氣,但左膝跟右踝不斷傳來告警,能不能跑完都是變數。

撐完漫長的環東高架,經過一小段折返準備進入河濱,遇到對我跑步生涯意義重大的一個流動廁所。

經貿疏散門進入河濱處,又有點尿意(補聲幹),看到入口處就有個流動廁所(箭頭所指處,借用 Google Map 照片,當時還不知道它對我人生的重要性,沒想過要拍照),剛好有名跑友拉門進去,心想只要等一個人,解放輕鬆一下也好。 不管成績真好,跑全馬等廁所可以站三七步吹口哨,不必頻頻看錶就是爽!! 上完廁所頓時身心舒暢不少,跑了一小段,奇蹟悄悄發生,膝蓋跟腳踝的不適漸漸消失,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我重生了!

就這樣,30K 左右我換了一個人(經貿疏散門流動廁所之於我,就像電話亭之於超人),居然可以輕鬆用六分速甚至 540 推進。

站上傳說中真正的全馬起跑點 - 32K。帶著愉快的心情,用比身旁跑友稍快的配速一路超車,就這樣回到終點。

成績 4:36:20,但前半馬 2:19:29,創下跑馬生涯第一次後半馬比前半馬快的記錄(術語叫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而且跑完輕鬆無比,雙腳沒有酸痛僵硬,也算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終點

坐在體育場吹著風,享受剛完成一場馬拉松的喜悅,是我喜歡的人生。

特別記一下本次賽後餐點,號稱是專為全馬選手需求製作的營養便當,幾片水煮雞肉一小塊煎魚、一顆魯蛋跟沒什麼調味的水煮青菜,超健康,但飯量倒不少。意思是跑完一場全馬補充這些就夠了,意思之前完賽後的報復性進補根本藉題發揮,哈。

雖然本屆獎牌設計略嫌平淡,還是照慣例用它為我的 2021 台北馬劃上句點。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