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元宇宙游戏救不了中国游戏公司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11224-36636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元宇宙游戏救不了中国游戏公司

元宇宙游戏的核心,中国游戏公司学不会。

当下只要能挨着一点边,企业概念栏里就可以增加一条“元宇宙”。

游戏领域,元宇宙概念等同财富密码。元宇宙之于游戏,就好比新能源概念之于车企。看上去人人都可跨界造车,但真的是这样吗?

元宇宙游戏核心在于高用户粘性

Roblox是一个17年前就上线了的游戏。今年登录美股市场之后,股价大涨,市值甚至超越了任天堂、动视暴雪等传统游戏大厂。

之后,元宇宙游戏概念被炒热。A股市场中,不少游戏公司也开始蹭上元宇宙概念。以中青宝为代表,它宣称将发布一款元宇宙概念的模拟经营类游戏,尽管游戏尚在研发中,其属性无法证实。但是,这已经让中青宝的股价在51个交易日内上涨了3倍有余。

事实上,Roblox 上市至今一直处于运营亏损状态,且近一年亏损幅度明显增加。2021年Q3环比亏损7400万美元,虽较Q2亏损1.4亿美元有所收窄,但是亏损较去年同比扩大。

图片

元宇宙游戏第一股尚未盈利,可想其他还在概念中的元宇宙游戏会有多大泡沫。投资者应该要搞清楚的是,Roblox被追捧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再以此分辩同样主打元宇宙概念的其他游戏是否真的有发展潜力。

《螳螂观察》选取了全球最热门的5款游戏关键词,分别是Roblox(《罗布乐思》)、LOL(《英雄联盟》)、Fortnite(《堡垒之夜》)、PUBG(《绝地求生》)、WOW(《魔兽世界》),进行了过去9年全球范围内的搜索趋势对比。

可以看出,正常来说,一款游戏的热度会随着它上线的时间增长而下降,达到高峰之后往往是热度的持续衰减,但是Roblox整体却呈现了不同趋势。

图片

Roblox作为元宇宙游戏第一股,上市后的财报显示,它并未通过营收稳定盈利。但是,正如上图所示,Roblox亮点突出,一个老牌游戏热度曲线平滑上升,依然能保持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这一趋势从Roblox的财报中也能有所反映,Roblox Q3日活用户达到了4730万人,同比大增31%。更重要的是近两年来,Roblox的日活用户从未出现下滑,去年开始用户基数增长速度加快。

图片

Roblox日活用户的持续高增长正在勾画着元宇宙游戏的无限前景。这才是正是吸引投资者,并认可元宇宙游戏的关键所在。但实际上,中国的游戏公司可能难以学习到Roblox的增长内核,即使学会了也要面对更长的变现周期。

中国游戏公司无法复制Roblox

今年9月,《鱿鱼游戏》在流媒体平台奈飞上架,不到1个月的时间,全球各大游戏社群媒体与游戏直播中,就可以看到1个个仿照剧中关卡与场景的游戏画面。

而掀起这第二波“鱿鱼热潮”的正是Roblox,它能让玩家使用该平台,快速复制剧中场景,将其迅速游戏化。这一现象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Roblox可以长盛不衰。

Roblox实际上只承担了平台运营的角色,其内容主要由用户生产(UCG)。用户紧跟时事热点,不断制作游戏,丰富平台上的游戏体验。这使得它并不依赖某个特定IP,或者需要开发者绞尽脑汁的迭代更新。

想要游戏不容易过时,就需要给用户提供高自由度,元宇宙游戏极大可能以平台形式呈现。不过做平台,虽然可以更好面对用户衰减的问题,但也要面对更长的变现盈利期。

有资深游戏从业者指出,对比推出单款游戏的策略,做像Roblox这样做平台,就好比在视频领域搭建一个B站,大部分的游戏从业者不会选这条路。《螳螂观察》认为这也是中国游戏公司无法复制Roblox原因之一,元宇宙游戏的核心在于运营方式。

首先,做好一个运营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为了累积用户,Roblox选择把玩家氪金的营收,分给游戏开发者,以此创造更好的内容,吸引更多玩家加入。Roblox的财报也显示,今年公司付给开发者的分润达到1亿3千万美元,这个金额是同期销售费用的5倍。

元宇宙游戏强调高自由度和社交属性,鼓励用户创作,并提高虚拟好友一起游戏、竞赛的互动体验,以形成良性循环。这意味着游戏公司要注重运营来提高用户体验。无论是给创作用户分成,或者是维护社区粘性,都需要以牺牲一部分公司获利为前提。

而中国游戏公司喜欢粗犷地反其道而行,更愿意主动把游戏推广内容做成图片、视频等方式,投放到各个媒体、论坛、短视频等平台,进行“买量”。这种模式,让游戏公司的成本居高不下。最为突出的是三七互娱,它2017年的销售费用为19.1亿,到了2020年则飙升到了82.1亿。

图片

国内游戏收费路径又主要有3种,贩卖道具式收费,游戏内功能收费,以及游戏内广告收费。以王者荣耀为例,英雄、皮肤、符文是玩家消费的主要途径。为了增加营收填补高昂的推广费用,逼氪现象在各类国产游戏中非常常见。

可以预见,在扩张期仍处于亏损状态,这就是元宇宙游戏公司的必经之路。即便中国游戏公司在技术上实现了元宇宙游戏的要素,在运营管理上,也可能很难放下急迫盈利的双手,俯身去精耕细作。

再具体来看,一个游戏在运营过程中其实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一个BUG就可能严重影响到游玩体验。或者某次失败的营销活动就会伤害到氪金党的游戏感情,造成用户流失。这些都会对这款游戏可持续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像Roblox这样的元宇宙游戏一开始应该是小众的,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用户培养,才能获得后续回馈。但是,运营中的游戏都时常出现意外,尚需边走边看。我们这些主打元宇宙概念的在研游戏,其实八字还没有一撇,更是难以判断其内在价值。

另外,舆论监管其实也在不断增加元宇宙游戏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政府出台相关行业限制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对未成年人游戏的限制、取消软件类政策性税收优惠并加征附加税、限制游戏版号等措施。这类元宇宙游戏还在萌芽,就可能如课外教培行业一样销声匿迹。

元宇宙游戏仍是“早产儿”

尽管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元宇宙游戏。

比如,腾讯投资了Roblox和Epic Games 。并且,自己也在开发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如区块链的记账系统至信链、虚拟人Siren等等。

网易的丁磊也公开表示,对于元宇宙,在技术、规划各个层面上,网易已经做好了准备。枪响一下,网易可能跑的比谁都快。

米哈游花费了8900万美元投资陌生人社交应用Soul,探索虚拟形象之间如何社交,给元宇宙游戏的身份系统做准备。

字节跳动和腾讯一起参与了VR硬件商PICO的收购竞争。最终,花费了约90亿元收购将其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还投资了旗下有UGC创作平台《重启世界》的手游公司代码乾坤。

但是现阶段大厂显然还只是在砸钱找机会。

腾讯的页面目前就仅仅是展示,任何付费方式都没有。字节跳动的老板直接说了5年内不考虑盈利。米哈游的虚拟人物设置了一个金额,但埋单的就完全没有几个人。

大厂可能最有机会将元宇宙概念转换成产品,但他们离商业化都还很远。而那些还在困境之中的A股游戏公司,大谈元宇宙游戏,不过是因为这是它们唯一能抱住的救命稻草。

比如,中青宝游戏业绩并不突出,2021年半年报中提到,公司承诺投资的12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未产生盈利。自身业绩已经足够惨淡,再加上网络游戏行业整体下行。这个时候,元宇宙概念从天而降,还有不抓紧炒作的道理?

三七互娱、创梦天地、电魂网络和四三九九等公司虽然都注册了“元宇宙”相关的商标。但目前,也仍然只是停留在注册商标的阶段。

实际上,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元宇宙游戏还只是超级“早产儿”。有游戏公司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少游戏公司目前都有关于VR方面的布局,但对于是否与元宇宙沾边,公司内部较为谨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

《螳螂观察》认为技术并不是阻碍中国游戏公司开发一款元宇宙游戏的最大难点,因为现阶段只要能满足一定的要素都算做元宇宙游戏。但是,元宇宙游戏在中国仍然充满风险。无论是元宇宙还是元宇宙游戏现在都还太过虚无缥缈,他们不可能短时间给这些公司带来经济效应。

元宇宙真正具象的其实只是它背后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相关内容创作能力的储备。成功的元宇宙游戏具象的其实是它背后的是运营能力。但是,如何面对长盈利周期,深耕一款长尾游戏,中国游戏公司还需要好好学习。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