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童话大王》停刊,郑渊洁又倔了一回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187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童话大王》停刊,郑渊洁又倔了一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作者:Cardi C,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85

《童话大王》2021年12月刊(图源:郑渊洁微博) 

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停刊了,今年的12月刊成了它的绝唱。

在中国的儿童出版市场,《童话大王》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再现的“童话”——1985年创刊,至今出刊495期,总印数超过两亿册,每一个故事都由郑渊洁独立撰写。

在《郑渊洁挥泪写的一封信》中,郑渊洁这样解释停刊的原因:

“我要对36年来支持《童话大王》月刊的千百万读者朋友说声对不起,抱歉已经66岁的我精力有限,只能通过停止写作《童话大王》月刊从而拿出全部精力去和第7197328号皮皮鲁商标、第8229932号童话大王商标、第5423972号舒克商标斗争维权。”

这本陪伴了70后到10后几代人的儿童刊物,走到了终点。读者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八几年就开始看你的《童话大王》,现在又成了儿子的精神食粮,感到深深的惋惜。”

85

《舒克和贝塔》动画

对于外滩君这代人来说,“郑氏童话”是无法避开的童年,从《舒克贝塔传》《大灰狼罗克》《奔腾验钞机》到被誉为80后cult启蒙的《魔方大厦》,郑渊洁创作了大量经典的童话故事。

郑渊洁笔下的故事,融入了许多他的思考和独特的教育理念,这些人物也是郑渊洁的缩影,不服权威、不媚势利,时常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成了画风奇妙的时代烙印。

20年前就经历休刊风波

事实上,这不是《童话大王》第一次休刊。

上一次是在2002年,郑渊洁被某节目点名批评,称他的童话作品中“充满了少儿不宜的内容”。

节目播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家长写信给媒体痛斥郑渊洁毒害下一代,许多学校都禁掉了他的书。西安的一位母亲致信郑渊洁:“近期的《童话大王》有成人倾向,不适合儿童阅读。”

郑渊洁一怒之下宣布,从2002年后的《童话大王》都只刊登旧作。

那几年正是郑渊洁的“转型期”,一大批从小追随他的读者步入成年,他们希望郑渊洁能够为长大了的“皮皮鲁”们继续创作新故事,郑渊洁开始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由此而来的《智齿》《金拇指》大获成功,总印数突破百万册,但郑渊洁明显感觉到越写限制越多,痔疮、月经等词汇引得家长不满,最后连“结婚”两个字都没法出现,连载中的《鬼车》被迫停止。

在1990年代连载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中,郑渊洁甚至用非常浪漫的修辞来描述皮皮鲁和德国妻子“洞房”的场景:

“他开车带她疾驰在高速公路,驾船载她行驶在无边的大海,骑自行车驮着她行进在乡间小路,在草地上散步。终于,他驾驶火箭带她笔直地射进太阳……”

85

《皮皮鲁和鲁西西奇遇记》

郑渊洁是靠在童话故事中偷偷“开车”灌输黄色思想的不良作家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郑渊洁对于儿童性教育的观点一直很明确,“别的教育,语文、数学你爱怎么兜圈子怎么兜圈子,但只有性教育是不能转弯抹角的,一定要是直白的,一步到位的。”

“因为你只要留下悬念他就会去探索,而这件事情 18 岁之前是不可以探索的。你不告诉他,同龄人会告诉他,而同龄人的信息是以讹传讹的。”

他会给儿子郑亚旗身上绑上两条红绳,一条在腰间,一条在大腿中段,告诉他两条绳中间的区域是禁区,任何外人不可触碰。

在后来的儿童安全读物《皮皮鲁送你100条命》中,郑渊洁单独列出一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触摸。

“如果有人触摸这些地方,要躲避,并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不管那人是谁,包括老师和亲朋好友。”

“睚眦必报”的创作路

《童话大王》创刊20周年的时候,出了本纪念册。在扉页上,郑渊洁写了“性格使然”四个大字。

“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性格导致的。我的性格并不好,心胸不开阔,睚眦必报。但如果没有这个,起码《童话大王》不会一个人写了36年。”

“睚眦必报”,郑渊洁的童话创作之路,也正是这样的性格使然。

85

《魔方大厦》动画

1970年代郑渊洁从部队复员,在北京一家仪器厂当工人,交了个女朋友,对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郑渊洁小学都没毕业,就想让他知难而退。

当时女朋友的哥哥来通知他,让他必须考上大学才能继续恋爱,结果打小逆反的郑渊洁直接怒了,“我还偏不考了,分手就分手。”

回家后,郑渊洁心里就一个念头,“以后要出大名,让这家人后悔”。他在纸上列了张单子,盘算着能赢得成功的职业,发现从学外语到搞科研都得上大学,于是一项项划掉,最后停留在了写作。

他在报纸上看到即将实行计划生育的新闻,预感之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宝贝,大人会倾其所有,“这就是做儿童读物的最好时机。”

1978年5月30日,他的童话处女作《壁虎和蝙蝠》被儿童期刊《向阳花》确认收录,编辑还回了一封亲笔信,肯定他为孩子写作的理想很了不起。郑渊洁将这一天定为了自己儿童文学创作的起点。

笔耕不辍的郑渊洁很快写出了名气,全国有名的儿童刊物上几乎都有他的作品。有的杂志因为他的人气,销量暴涨10万册。

但这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那个千字两元的稿费时代,他的收入并不会因为杂志销量而上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在商讨涨稿费时,对方甚至跟他说,杂志上那么多文章,你怎么就确定是因为你而销量好的呢?

小心眼的郑渊洁,决定自己出来单干。1985年,在一位读者的介绍下,他联系到了山西省团委,办了自己的少儿刊物,就是后来的《童话大王》。

85

《童话大王》创刊号

郑渊洁当时通过斯蒂芬·金的小说第一次知道了版税的概念,十分大胆地跟帮他办杂志领导提出,自己不拿稿费,而是要拿版税,这在当时创了先河。

三年后,《童话大王》月销量突破百万,郑渊洁发财了。对于这样的经济头脑他自己很是得意,开玩笑说:“我爸爸是山西人,妈妈是浙江人,我是钱庄和票号的结合。”

“不合群”的郑渊洁

《童话大王》的文字占比极高,很长一段时间里图文比都超过9:1,所有的故事又都由郑渊洁一手完成,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他每天八点睡觉,凌晨四点半起床开工,写完每天2小时6000字的规定量,还要去杂志社上班当编辑。

即便在从杂志社退休后,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作息,每天在清晨高强度写作,因为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人打扰,特别是让他头疼的媒体。

郑渊洁自称是个不合群的人,也不爱和写童话的同行打交道。在文学圈子里,他有许多朋友,包括王朔、马未都这样和他看似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人。但对于儿童文学界,他却敌意满满。

2019年4月,一份《童书作家榜》出炉,年度最赚钱作家中没有郑渊洁的名字。有好事者在网上问他,天天说你销量高,榜上却连你名字都没有,你敢回应吗?

郑渊洁来劲了,直言是自己向主办方表示拒绝登上这个榜单,因为“中国的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如果上榜对我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他所指的“不法行为”,就是一些童书作者会打着讲课的幌子进入学校,兜售自己的童书,在销量和税务上也有颇多猫腻。随后他更是直接点名曹文轩、杨红樱等知名作家,打起了一场舆论大战。

85

图源:郑渊洁微博

但对于自己的读者,郑渊洁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暖。

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渊洁因为读者来信堆积成山,他在北京一口气买了10套房,专门用来存放这些信件。当时那块区域的房价每平米1400元。

“这10套房子从来没住过、没出租过、没出售过,信也还在里面。我从来不理财,现在这些房子都是学区房了。”

1991年,还在当编导的崔永元给郑渊洁打了个电话,说是自己有个朋友的孩子,想让他帮个忙。

这个孩子名叫郑正,12岁,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差生。在校长演讲说“没有好成绩以后就没出息”时,他拿郑渊洁的话反驳道:“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出息,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有出息。”

校长告诉郑正:“那你把郑渊洁叫来,我倒要听听他是不是真这么说。”

一听这事儿,郑渊洁高兴坏了,拉着崔永元二话没说就去了这所学校,做了一场演讲。台下的孩子不停鼓掌,校长的脸越来越白。最后还是崔永元打了圆场,“要不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郑老师挺忙的……”

到了现在,如果你翻看郑渊洁的微博,还会看到他经常会给自己的小读者亲笔回信。

85

郑渊洁给小读者的回信(图源:郑渊洁微博)

那些从小看他作品长大的成年人,也会继续视他为人生导师,在微博上向他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遇到的工作、感情上的困境,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等等。

郑渊洁其实一直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在这几年一共写了500万字的作品尚未发表。按照他的计划,《仇象》等13部未发表的长篇小说,将在自己离世100年后出版。

“我知道500万字作品出来以后肯定面临侵权,那我为什么还把它拿出来呢?反正我也够吃够喝了。”

《童话大王》画上了休止符,但郑渊洁这个66岁的倔强老头,他的故事还会继续很久很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作者:Cardi C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