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性变化简史:是农民工没错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e4%ba%92%e8%81%94%e7%bd%91/72317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人性变化简史:是农民工没错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21:57

编辑导语:人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无数的智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它也随着时间的流动一直在发生变化,那么,人性变化史对现在的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本文从人性的演化过程出发,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人性的特点,阐释了人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zpVpWRXQGSmL7giMKHSu.jpg

前阵子,“新生代农民工”的称谓引起热议,原因是官媒将“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工种也包括在内。这让IT从业者略感不适。

要我看,大可不必。

社会人类学视角看,今天99.98%的人类均应归为「农民」

我们确实不耕地了,但我们感知时间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意识、处理资源的思维仍与千百年前的农民没什么实质区别。严格来说,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不过是农业革命的补丁版本。我们今天说的「人性」实质上仍是“农民天性”

千百年来,人们在性善恶的话题上争辩不休……但这些争论颇有点讨论地球引力是什么体验的感觉,人至少得去过月球或火星,讨论才有点质感吧?

所幸,今天有了科学考古的依据,能把时间颗粒度放大一点,这能确保我们对「人性」讨论有了立足点。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它最初怎样,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未来将何去何从?

我们又该如何与之和解?

一、人性1.0,认知革命,采集社会

智人的诞生是现代人类的起点。标志特征是能解读“符号”(即抽象思维),利用“符号”进行交流。人类历史学称之为“认知革命”。

学术界称早期人类社会为「采集狩猎社会」。我们俗称这一阶段的人为“原始人”。受一些过度简化的知识影响,我们脑海中的“原始人”身穿兽皮,手持木茅弓箭,在蛮荒之地勉强度日。

但考古学呈现的画面或许会让我们五味杂陈。我提几个跟现代人可以对比的指标:

工作时长」方面,采集社会的成年人每周大概工作15-17小时即可养活他们自己以及不从事劳动的亲属。相当于每天“上班”2-3小时即可。

那他们是不是不思进取,以低质的生活水平为代价来获得这份“轻松的活计”?

我们不妨再比较下他们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

衡量人类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饮食多样性」。

狩猎采集者的常用食物源有大几十将近百种,今天只有国际大都市的富裕人群才能勉强与之匹敌。

比较两个文明竞争力的另一个标准是「存续时间」。

采集狩猎社会至少已存续百万年,时至今天仍有少数部落活跃在地球上。相比之下,哪怕把农业文明计算在内,现代文明充其量不过万把年,能不能再撑个千年都还是未知数。

科技力量的差距未必代表绝对优势,犀牛比起蚂蚁强壮的多,但前者岌岌可危,而后者想必还将存续千万年。

显然,采集狩猎文明的“硬科技”水平接近零,但在生活质量的若干关键指标上他们又绝对碾压现代的普通人,这背后隐含着什么秘密?

采集狩猎文明如此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究竟是凭借什么获得如此强的适应力?

秘密就在「人性」中。

我以前提过,现代经济的大厦建立在“资源稀缺”、“人类欲望无穷”两个基本假设之上。资源有限,所有人都想获利更多。社会组织、经济运作正是围绕这一基本矛盾设计。

很少人质疑过这一基本假设。凭着日常经验也觉得这一假设天经地义。

但我们疏忽了一点——日常经验恰是这一基础假设塑造的产物。这是循环论证,就像摘录《圣经》的叙述来证明上帝存在。

资源真的稀缺么?人类欲望真的无穷么?采集狩猎者完全不这么看待。

稀不稀缺,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人们怎么「想」

据新发现的古遗址考察,结合现存的采集狩猎文明的综合研究,学术界为远古的采集者临摹了一幅“人性图谱”:采集狩猎者坚信,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广袤无垠,对人类孩子无限慷慨。所以,他们从来不认为“资源”稀缺。

实际上,就连这一表述都不对,他们连“资源”的意识都没有。

资源这一概念是现代人思维的产物。只有「人」将自身从「自然」中抽离后,才会将「自然」视为「资源」,视为人的「私有财产」。

这在采集狩猎者看来简直是“天理不容”。

他们坚信人类是自然的部分,一切吃穿用度都是自然之母的慷慨赐予,而不是“劳动”的结果。有充分历史记录表面,他们敬畏自然,对环境有足够信心,因而仅着眼于当下的食物需求,不储藏多余的粮食

这塑造了他们「人性」中很重要的特征

  • 以自然生态为中心,敬畏感恩自然
  • 欲望极低,吃穿用度“够用”即可
  • 没有时间意识、没有劳动的意识
  • 与他人无偿分享,社群间实行“按需分配”
  • 社会习俗抑制“个人权威”,奉行平等主义

正是这种与自然共生、彼此分享、低欲望、无权威的淳朴人性,成就了不用上学上班,人人怡然自得的原始丰裕生活。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来人性的“堕落”?

二、人性2.0,农业革命

大约18000年前,地球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进入如今这类较为温暖的时期。

气候温暖舒适,采集狩猎者可以放弃祖先随四季流动觅食的生活,开始了人类史上首次的定居生活

这或许是人类最嗨皮的时期,既能保持采集文明时的优势生活习惯,又能避免四处流浪的劳累。这一时期人类饮食源甚至高达上百种。

远古的采集文明始终将欲望限制在自然给予的范围内,而舒适的定居生活使人类逐渐突破这种限制

为了应对人口增加的食物压力,人类开始了驯服耕种野生谷物的历史,渐渐依赖几种“高产农作物”。

这注定是人类史上一次既良性又恶性的循环。

农业革命的成功,促成人口增长,加速文明进展,而人口增长又进一步依赖农业。

不巧的是,就像大涨中的股市也会偶尔回调,在“间冰期”舒适了五千年后,气候开始急剧转向,这段时期很短,一千多年,古气候学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但对习惯了定居,以农业饮食为主的人类可相当要命。食物来源多样性减少,只要主力作物减产,人就得挨饿。农业文明在气候剧变的环境下变得脆弱不堪

结果就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失去了对环境的信心,人们不确定自然能否继续提供丰裕的食物。

考古发现,正是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建造大型仓储,这意味着「未雨绸缪」的思想首次出现

这是农业文明的典型特征,一个意义非凡的转变。

狩猎采集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即时回报型,吃穿用度“现拿现用”,人与自然是一体,是尊重,是约束

采集者将人际关系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延伸。人类从自然取用食物,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劳动”,是自然的慷慨奉献,因而人愿意无偿向他人分享食物。

而农业文明却是截然不同的形态。

食物并非自然的馈赠,而是人类在土地“劳动”的成果。人与自然一体的关系,逐渐变成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自然从“人类之母”沦为人类的“潜在生产力”甚至视同“私人资源”

资源意味着“可占有”,意味着多寡,意味着“稀缺”,意味着财富。

人类文明从此卷入了以“土地”为目标的零和博弈的争斗。无论是农业部落与采集部落,或是与其他农业部落的相遇,结果往往是血腥的灭绝或吞并,这一矛盾延续至今。

农业生产需要兼顾“过去”、“现在”、“未来”,土地需要农民“付出”劳动才会有收成,从付出到收成具有“时间差”,所以农业活动是延迟回报型的经济,这彻底改变了人类体验与理解时间的方式

农民亦将人际关系视为人与土地的延伸,所以农民自然不会无偿与他人分享食物。

至此,“人性”有了根本性转型,变成了我们更为熟悉的农业人格:

  • 有了时间即金钱的意识,有了“付出-回报”的工作意识
  • 追求私有财产,尤其是土地,不与外族分享
  • 产生阶级,通过社会规范习俗维护“阶层权威”

这正是专题开头,我说“今天的人类骨子里仍然是农民”,因为我们的时间意识(时间即金钱资源意识(占有更多社会身份意识(追求上等阶层,与千万年前的“农业先民”如出一辙。

这也是为什么我常推荐大家可多看严肃的历史人文类书籍,因为“人性”从农业革命至今仍没实质变化。历史一遍遍反复,黑格尔说,人类作为整体从不吸取教训,但我们作为个体却能知兴替、明得失。

然而,农业文明的人性变迁史给了我们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人性既可以极其“固执”,百十万年来不为所动,但人性一旦启动转变,却又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在几代人间发生质变,放在人类史中,可谓一眼万年。

三、人性2.1,从农村到城市

采集文明居无定所,自然没心思去创造大型“生产设备”或“居家用品”,而农业文明在同一片土地定居,农闲期有极大动力去发明创造改善生活,文化因而得以在代际间不断传承优化。哪怕偶遇灾荒,只要尚有人幸存,文化精髓往往得以保存。

“文化承继-生产力进步-人口增加”,在此循环中,无论是为了对冲小农经济的脆弱风险,还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都需要大规模数量的人类协作,这衍生了「城市」,一种大型复杂社会。

维系这一复杂的社会秩序,需要脱离劳动、从事社会财富分配、利益关系协调的“职业人士”。这一岗职的主要代表为皇帝、士大夫等。

擅长处理信息的“脑力劳动者”从此走进人类历史的中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城市文明在「个体身份」、「欲望阈值」、「社会关系」方面又有了实质的变化。

  • 「个体身份」方面,农村中个体属于宗族,而城市的个体是“原子化”的存在,权责分离严重;
  • 「社会关系」上,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农村的社会秩序依赖“道德”,而城市则需要“法治”
  • 「欲望阈值」方面,城市脱离直接劳动,社会阶层更高更陡,极大刺激人们物质欲望从绝对稀缺性到相对稀缺性变化

上述三者间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古装剧常有个很俗的情节,名门望族的男主,但凡想娶情深义重的艺妓,其父母反对的杀手锏大都是“逐出家门”。许多观众往往对此代价嗤之以鼻。但在真实历史中,小农经济,被开除“族籍”,几乎形同剥夺“人权”

农人世代在同一片土地定居,宗族关系既是人们生理安全感的基础,又是情感归属感的源泉。

人生的意义唯有在宗族中才得以体现——行使宗族内的权利、履行义务,宗族身份即个人身份的一切。

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对他们而言接近于“流放”,只有犯了大罪的人方遭此报应。

简而言之,没有“个人”,只有宗族中的“某个人”。家国天下,家(宗族)是社会的最小单位。

今天习惯了城市文明的我们,也许对农村的集体文化颇为不屑,但农村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却赋予了其成员一些城里人“求而难得”的好处:

  • 成员拥有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 对宗族的责任感能让成员的劳动获得充盈的“意义感”;
  • 个体欲望有限,知足常乐;

与采集文明一脉相承,小农经济亦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这种社会中,人们对“社会评价”在意的已内化于言行举止中:自觉自律、对人热诚、关爱他人是「熟人社会」的人性

我在大城市呆了近20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乡村出身的人大多“热情慷慨”,而土生土长的大城市人“斤斤计较”。这无关道德,而是成长环境使然。

这正是为何“以德治国”在封建王朝千年不衰,因为它特别适配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政权。历朝历代推行类似现代“效率”的变革大都惨淡收场,皆因“不近人情”。

与农村的熟人社会相反,大城市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

两大一小的“小家庭”甚至“单人家庭”比比皆是,无论生活区的邻居还是工作的同事,频繁变动乃是常事,这种环境极大削弱「社会评价」对人的约束力,所以“德治”唯有让位于“法治”。

没有人情世故的羁绊,大城市的人倍感「自由」。只要你在法律的框架下,做啥都没人管。

不少大龄青年宁愿在大城市苟活也不愿回乡,“工作不好找”或许还不是主因,习惯了「陌生人社会」无需承担责任、不用顾忌他人的自由、难以适应「熟人社会」或许才是难以言状的原因。

但这种「自由」代价也很大。

首先是熟人社会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没有了,你得重新组建;其次是失去了负责的“外部对象”——亲密而广泛的人际关系。责任与意义是硬币的正反面,责任缺席,就会滋生“无意义感”。

在「陌生人社会」中,无论是「归属感」还是「外部关系(责任)」的组建都很难

不仅如此,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城市的社会阶层差异非常显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何不食肉糜”皆是生动写照。

这诱使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绝对稀缺性」之外,仍孜孜不倦的满足「相对稀缺性」——代表社会阶梯的财富。

又因没了「归属感」与「外部责任」,人们急迫需要一个新的填补空虚的对象,两相结合,追求财富很自然的成为了这一填充物

所以城里人凡事讲究效率,只因效率的背后牵扯到利益,影响到财富。

无乡无家,不受节制的欲望,不顾疲倦的攀爬身份阶梯,工业革命成就了超大城市,人类亦从此走向流水线的命运,滚滚长江东逝水。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下,百万年来“人性”历经的几次实质变化:

狩猎采集文明,人是“自然的人”,没有“资源”意识、没有“劳作”意识(自然赐予)、没有时间意识,欲望低,人们相互无偿分享,人与人的关系接近绝对平等。这一“人性”延续几十上百万年。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人首次从自然中“脱离”,自然成为人类的私有财富,人类有了“工作”的观念,有了“投入-产出”的时间即金钱的观念,人与人之间有偿分享,这种“债务”关系以“人情”隐性“偿还”。社会的单位是家族而非个人,个人鲜少现代意义上的个人权利与自由。

城市文明,个人从家族身份的束缚中“脱离”,从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个人欲望史无前例的扩大,而责任与束缚却史无前例的减小,追逐财富、攀登社会阶层成为人们的意义源泉,西西弗斯式的宿命若隐若现。

城市化使「人性」又一次“突变”,但这一变异并非普遍,仅限于城市。时至今天,“城-乡”二元人格仍并存于世

时人普遍认为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如何剧烈的改变了人类,但与农业文明与采集文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变化相比,这些技术对人性的改变微乎其微,与其说它们改变了人性,不如说正是“城市人性”的出现塑造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形态

比如,互联网带来的“匿名化暴力”现象,诱惑用户追逐阶层身份的盈利模式,马太效应的垄断破坏,哪一样不是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性放大后的结果?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用来形容互联网文化毫无违和感,但这句话是马克思写的,距今已近两个世纪。

四、人性变化史对我们有何启示?

本专题,我将时间视角拉长至百万年尺度来探讨「人性」的变化。

最彻底的剧变发生在狩猎采集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的阶段,这一变化奠定了我们今天人性的基础,相比之下,城市人格与农村人格的差距不过是2.1与2.0的区别。这一漫长却又剧烈的「人性变化史」能给到我们不少启发,我抛砖引玉谈几点:

第一,人性不是“优胜劣汰”的存在,经济发达未必催生好思想,反之亦然。

科学革命的副作用之一,是在人心中植入了错误的意识——“先进”即是好。科技有个特点,量化可检验。同一领域,孰优孰劣,一判即明。

科学界,新理论淘汰旧理论,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这没问题。但沿用于思想人文,则会引发灾难的后果。

最典型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事实已然证明,目前使人类面临危机的特质,欲壑难填、毫无节制,大都是城市人格的产物。

诚然,任何传统文化中多少存在糟粕,但恪守「传统美德」生活方式的人却连带着被人轻视,被贴上“保守迂腐”的标签,这是文明的悲哀。

第二,人性不取决于基因,亦不取决于科技,而是取决于人类对环境(即自我之外的世界)的看法,以及人类对自身的看法。

如果后两者没有实质变化,那么人性亦不变

近十年来各类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每一样都来势汹汹声称将颠覆世界、甚至改变人类物种……然而这些新概念连人性都没有改变。原因正是因为它们并没有触及人类对环境(广义)、对自身的看法

就连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的狂热本身,都不过是「城市人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已。

相比之下,任由撩拨人类低层欲望、浅薄功利的内容媒介大行其道,反倒会将「人性」拽入深渊。

第三,虽然我不确定未来的人性将走向何方,但可以确定一点,建立在“稀缺经济学”假设之上的“人性”——追逐财富、自私自利是一条自毁之路。

无论是气候恶化、能源危机,还是年轻人的躺平内卷,归根结底,都是对“人性”错误信念的反噬

目前整个大环境有点朝“丰裕经济学”转向的苗头。要记得,历史上“人性”转变时有个互为矛盾的特点,「人性」的惯性很大、滞后很久,但一启动转变,却又迅捷无比。

届时,人们将不再将实用之物放在第一位,取而代之,人们追逐美好之物。

作者:李少加,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本文由 @李少加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