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产品心法:如何通过“目的论”提升产品决策质量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zhichang/522460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编辑导语: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主动思考、积极行动”,可是实际做起来却很难,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一问题?作者通过阅读《阿德勒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与大家分享“目的论”这种思维工具,希望能给你的产品经理工作提供思路。

BBewHNT291W3va76Qk2E.jpg

“主动思考、积极行动”听起来都是老生常谈,却总是难以做到。

笔者最近在读《阿德勒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时,发现书中提到的“目的论”是一种很有力的思维工具,而且简洁易用,能够为产品经理的工作提供思路,与大家分享。

一、阿德勒心理学与“目的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佛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依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被誉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卡耐基曾评价他为“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卡耐基的很多著作以及经典成长著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都体现了阿德勒的思想。

与弗洛伊德“过去决定潜意识,潜意识决定人生”的观点不同,阿德勒否认了“过去决定论”,认为:“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目的’服务”。

举个例子:一个不愿意走出家门的宅男,以弗洛依德的观点来看,是他过去的不幸遭遇,让他无法融入社会。

从阿德勒的角度来看,他是为了“不与社会来往”,才选择了闭门不出,甚至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症状,好让自己有理由待在家里。如果他改变了自己的目的(比如融入社会,提高幸福感),自然也能找到对应的方法。

这就是“因果论”与“目的论”的区别。

“因果论”认为“过去导致现在”。目的论则认为“人的行为是出于目的进行的,人生的状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这里我们并不对两种理论进行哲学和心理学层面的探讨,只是具象到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看”目的论“如何帮助我们实现职场进阶。

二、为什么“目的论”能应用于产品经理的工作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产品、多大规模的公司或者何种行业,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是“做决策”。而决策质量就是产品总监、高级、中级、入门级产品经理的区别。

产品决策的过程有两个特点:

  • 信息众多且充满不确定性:宏观、行业、公司、用户、团队等等
  • 没有学科训练和标准答案: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并随时调整

与之匹配的是,“目的论”能够引导我们:

  • 直视目标:忽略噪音,对抗信息过载
  • 主体性:转换“被动”角度,摆脱被害者心态
  • 积极行动:“目的”比“原因”更能促进行动。

概括来说:产品高质量决策的关键在于“降熵”,而“目的论”是降熵的有力工具。

三、“目的论”:如何应用于产品经理的工作

我在复盘工作时发现,采用”目的论“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开一些踩过的坑(这也是本文的由来)。下面分享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并思考如何用“目的论”提升决策质量。

设计列表页面时,因为内容较少,留白较多,所以填补了一些用户根本不care的信息(比如更新时间等)。

efgcU8vX2DjfEMgue9rO.png

实际上,这种做法反而稀释了页面的信息价值。如果从“让用户一眼看到重要信息”的目的出发,想的就会是“如何想尽办法(如丰富UI),让重要信息展示得更合理”。

设计通知类产品时,因为批量操作,可能某些项目没有实际改变,所以增加了“实际是否变更”的过滤逻辑,导致开发和测试的复杂程度陡增。

4QjuBhBqDPDmnHUHX0Ra.png

但是,如果从“监控修改操作以及操作结果”的目的出发,就没必要对这种情况去做过滤,从而简化逻辑,把精力和资源投在更重要、更高频的事件处理。

还有一些例子,可以继续帮我们理解“因果论”和“目的论”这两种思路的区别:

lhB3ldPe7cq6K7RI6BX4.png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目的论”可以应用在产品经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决策和结果。

(“因果论”与“目的论”,其实对应着两种产品思维,即主动vs 被动,增量vs质量,逻辑vs体验,这里暂不展开,后续单独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在理解了“何为‘目的论’”之后,可以尝试上手使用了。与任何工具一样,“目的论”的使用也需要习惯的养成。这里为大家提供两条:

  • 明确“目的”:从日常小事入手,在思考和行动之前,刻意练习
  • 检验“目的”:以”完成度“而非”完成量“为标准,倒推自己(OKR方法是定期、定量检查“完成度”的好工具,使用方法可以自行探索~)

日本动漫导演押手井在《我每天只工作三小时》中曾说:没有比失败更令人感到舒适的事了。失败后,个性变得犹豫不前,一辈子都在回味失败的苦楚中度过就行了。若是胜利了,接下来就要去持续获胜才行。

uTtis5Lz1loRA8rcyvRZ.png

“因果论”可以对“现状”做出解释,但只是完成了问题解答的一半。“目的论”则可以指引我们该去向何处。

(在了解了“目的论”后,我也觉察到自己经常用“因果论”来解释生活,如果换成“目的论”,则多了一些掌控感和方向感。)

与其“因为老板让我做,所以我做了”,不如从“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的目的,想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不要让上班耽误了挣钱呀”)

与其“因为公司对我不好,所以想跳槽”,不如从“职场跃迁”的目的,构想下一份工作的时间以及类型。

与其“因为工作不顺利,所以不开心”,不如从“愉快生活每一天”的目的,想想是否可以通过沟通来改善,或者只是下楼买一杯咖啡。

最后,希望“目的论”这个工具,能帮助大家在产品之路和个人成长中,都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 《阿德勒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
  • 《我每天只工作三小时》

本文由 @大可可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