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柳夜熙爆红的背后推手:不做元宇宙的李佳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253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柳夜熙爆红的背后推手:不做元宇宙的李佳琦_新媒体_鸟哥笔记
首页 > 新媒体 > 柳夜熙爆红的背后推手:不做元宇宙的李佳琦
柳夜熙爆红的背后推手:不做元宇宙的李佳琦
2021-11-11








一支视频,时长128秒,涨粉450万,虚拟偶像“柳夜熙”一夜成名。

这可能是继国内初代虚拟偶像洛天依,新生代虚拟偶像翎、AYAYI之后,第一个精准踩中元宇宙概念红利而爆火的虚拟偶像。

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加上悬疑惊悚的剧情,配以电影质感以及赛博朋克风的画面,打上“元宇宙”“虚拟偶像”“美妆”三大关键词标签,柳夜熙就这么毫无预兆的成了新一代虚拟偶像天花板。

柳夜熙热度还在持续发酵。背后制作公司创壹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梁子康告诉Tech星球,由于制作周期比较长,“柳夜熙”账号目前会保持半月更新频率,未来会提高产能。至于柳夜熙视频制作费用,“确实不低”,不过也并非外界传闻的一条视频100万,没有那么夸张。

梁子康认为,柳夜熙诞生以及出圈与元宇宙概念有关,但早在柳夜熙之前,他们便已打造出诸如“慧慧周”“宇航员小五”“非非宇”等知名IP。

但也有观点认为,柳夜熙在技术上并没有任何突破,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引数百万人关注,实际上是迎合了市场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狂热情绪,属于新瓶装旧酒。元宇宙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以元宇宙为噱头的现象级IP,有可能被元宇宙概念反噬。

对于柳夜熙而言,初战告捷,但半月更视频能否持续保持IP热度?虚拟偶像生命周期能维持多久?市场是否高估了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

柳夜熙为何爆火?

“第一个视频上线6小时吸粉10万”,“24小时涨粉百万”,“更新一下柳夜熙打破的公司两个记录:1.发布第一条视频涨粉200万以上,2.第一条视频就连续上热搜3天。”

梁子康在朋友圈实时记录着公司旗下第一个超写实虚拟人柳夜熙的视频记录。“柳夜熙”第一支视频发布第三天,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刷新记录的数据,一条视频涨粉200万,上了三天热搜。视频发布第五天,记录再次被打破,第一条视频涨粉300万。

如今即将半月过去,“柳夜熙”抖音账号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粉丝达450多万。

梁子康告诉Tech星球,柳夜熙背后的短视频公司其实已经成立近四年。搭上元宇宙班车,实现爆发式增长,“柳夜熙”其实在虚拟偶像领域吃到了元宇宙概念的第一波红利。

不过,梁子康称,早在8个月之前,他们团队便开始思考元宇宙赛道,并且筹备超虚拟写实人柳夜熙的相关工作。项目进行到80%进度时,元宇宙火了。Facebook更名Meta,将元宇宙热度推至顶点,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柳夜熙。

梁子康介绍,柳夜熙最初形象定位、人设、性格、模型、表情,这些维度在内部其实几乎经历过多次的打磨,推翻过上百遍。为了拉开与其他虚拟偶像的辨识度,团队在柳夜熙性格、表情设计时,有意将柳夜熙打造成一个接地气,不高高在上,拉近用户距离的人设。技术上,采用虚实结合,注重动态捕捉方式。

柳夜熙只是第一个元宇宙虚拟偶像,梁子康称,接下来会相继打造第二第三个柳夜熙,搭建元宇宙虚拟偶像矩阵,也会投入更多资源做“柳夜熙”账号,提高产能,提高视频更新频率,降低制作成本。

投资方对于创壹科技的定位是,短视频界的泡泡玛特/迪士尼。创壹科技内部则在思考,不过早给自己设限,但会以漫威、迪士尼路径为参考坐标,以创意为原点,打造一条“以动画为原点,电影化、音频化、周边消费品衍生”的类漫威产业链,成为中国的漫威、迪士尼。在梁子康看来,最终目标是成为元宇宙中的迪斯尼。

与洛天依并无本质不同?

在虚拟偶像柳夜熙之前,其实已有无数出圈的虚拟偶像:鼻祖初音未来、虚拟歌姬洛天依,虚拟偶像女团A-SOUL,银发少女AYAYI、国风系虚拟偶像翎。他们像真人明星一样,跟品牌合作,成为品牌代言人,成团出道,演出,甚至直播带货。

2020年开始,虚拟偶像赛道出现集中爆发潮,腾讯、字节、B站、爱奇艺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虚拟偶像市场,与虚拟偶像相关公司相继获得融资,被称为“虚拟偶像元年”。

跟初代虚拟偶像相比,新生代虚拟偶像更注重打造人设和剧情,柳夜熙第一条视频发布时,定位是美妆虚拟达人,内容也开始向电影剧情方向靠拢。

在虚拟偶像领域投资过次世文化、云舶科技的创世伙伴投资人聂冬辰称,柳夜熙爆火只是一个偶然现象,现在虚拟偶像无论从人设,还是制作精良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虚拟偶像的情感寄托。但虚拟偶像的爆发又并非偶然,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往这个方向在发展。

聂冬辰看来,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出现现象级虚拟偶像并不意外,但关键在于,虚拟偶像生命周期有多长,天花板有多高。“国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爆火的虚拟偶像,持久性不好说。关键看能否打造第二个爆款,实现规模化复制”。

初代虚拟偶像洛天依背后技术团队人士告诉Tech星球,以柳夜熙为代表的新生代虚拟偶像,其实是一种技术降级,属于新瓶装旧酒。“柳夜熙这类的虚拟偶像其实在海外都做过,柳夜熙技术上没有突破。现在的虚拟偶像,只是原来那些做影视的人把原本美术3D的东西搬到了虚拟偶像”。

该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上所有火的虚拟偶像都是表演出来的Demo,不代表一个真正的虚拟时代已经到来。柳夜熙技术并无突破,更像是一个小的动画电影。

按照他的技术拆解,柳夜熙整个拍摄,应该是模型先用真人录完,获得真实感之后,后期再去调修。前期演员是真人,骨骼、身高比较一致的话,后期换一个脸就可以了,一帧一帧去精修。但如果一帧一帧这样操作的话,柳夜熙已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虚拟偶像了,而是对以前动画行业一直在做的事情的一种复刻。“只不过是把动画的产能转移到了虚拟偶像而已。”

柳夜熙并非代表,虚拟人的未来已来。

但是,梁子康否认了上述制作路径,并且表示,“技术服务于形式,形式服务于表达,表达服务于内容”。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柳夜熙成功的核心在于,之前的虚拟偶像接近二次元渲染风格制作,大家之前看到的虚拟偶像都比较小众,平面,大众第一次像电影一样看到的虚拟人就是柳夜熙,它整个场景特效做得都很棒,大量用到电影工业中的人,但从技术来讲并没有什么突破。未来,柳夜熙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精度,出视频的速度不会很快,成本高、周期长。

“柳夜熙不代表最先进的技术,大家用的技术都是一样的,只是渲染风格不一样。美术风格、产品定位不同”。在他看来,洛天依风格定位核心是二次元,新生代虚拟人则偏重写实。对比来看,以前的虚拟人更加纯粹,更接近未来。

品牌合作接不过来,虚拟偶像商业价值是否高估?

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品牌,一起合力成为虚拟偶像的造风者。

阿里打造国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AYAYI,AYAYI一上线小红书便斩获十几万粉丝,天猫邀请洛天依直播带货,还推出易烊千玺虚拟形象千喵。

字节跳动旗下子公司全资入股了拥有乐华旗下虚拟偶像A-SOUL著作权的公司,一个月前,虚拟偶像团体A-SOUL登上“抖音奇妙夜”,成为抖音御用虚拟偶像女团。此外,还有腾讯、B站,这些巨头都在直接或间接布局虚拟偶像赛道。

投资机构也在今年多次出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2021年已有10家虚拟偶像技术提供商和运营公司获得融资,其中,万像文化、云舶科技、次世文化在今年内完成两次融资。

创世伙伴今年三个月连续投资次世文化两轮,次世文化打造了国风超写实虚拟偶像“翎Ling”,还制作过迪丽热巴虚拟形象“迪丽冷巴”,以及黄子韬虚拟形象IP“韬斯曼”。

创世伙伴聂冬辰称,投资虚拟偶像的逻辑在于,虚拟偶像代表着一部分人的需求。真人转向虚拟偶像,从商业角度来讲,虚拟偶像属于一个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虚拟偶像不会塌方,更可控,风险更低。此外,用户精神上对虚拟形象的需求,使得品牌方对于虚拟形象形成一定营销诉求。品牌迎合年轻群体,继而凸显品牌的年轻化。而产业一旦有了付费方,便可形成良好的闭环。

欧莱雅推出虚拟代言人“欧爷”“M姐”,花西子推出同名虚拟形象“花西子”,屈臣氏的“屈晨曦”,还有钟薛高的“阿喜”等。虚拟偶像赛道的商业化程度比以往更成熟,大量美妆、食品日化、互联网科技品牌愿意为虚拟偶像买单。

据Tech星球统计,洛天依今年合作品牌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多,其中包括娇韵诗、Dior、交通银行、康师傅、京东、中国平安、阳光、vivoS9、中国电信等知名品牌。

翎Ling的合作品牌也在往轻奢方向延伸,同TISSOT天梭、特斯拉、IDO等品牌达成合作。吸金能力同样堪比一个一线明星。柳夜熙虽然眼下并未考虑商业化,但传闻已经有成百上千的品牌找上门。

各家都没有透露虚拟偶像们的代言费水平,不过洛天依团队人士告诉Tech星球,洛天依商业变现已经由hard模式变成了Easy模式,“今年确实吃到了红利,品牌接不过来,产能不够”。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2020年虚拟偶像带动周边市场规模645.6亿元,预计2021年达到1074.9亿元。

行业以空前绝后的热度高速发展,再加上元宇宙这股东风,虚拟偶像赛道被视为“流着蜜的应许之地”。但问题在于,市场对于虚拟偶像的价值想象是否过于乐观?

理论上来讲,虚拟偶像比真人偶像更可控,无绯闻无负面,人设始终完美,也不会出现李子柒与微念类似的纠纷,但现实挑战在于,这些人工打造的人设,要保持长盛不衰,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不会比捧红一个真人明星更小。成本更高、互动性更弱的虚拟偶像真的可以跑赢真人偶像?

-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