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公众号为何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2636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公众号为何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爱运营 • 2021年11月8日 下午1:40 • 能力提升




//公众号的设计结构

公众号是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的信息订阅的一种产品形态。

该信息订阅统一了个人关注的上百个公众号。

公众号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的倒叙出现在订阅号栏目,微信也从列表状态将其转换成信息流形态。

上述的设计决定了几个本质:

1、公众号的内容是信息消费体,有时效性

2、公众号需要凸显自己,获得流量(做的是流量生意)

3、使得其内容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更符合小白的需求)(写的深入了,大部分人看不懂,就不会有人气)

举个例子:

一个公众号想组织,pandas的学习内容,其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函数,如果公众号老老实实的开始撰写,函数的教程,大概率是获得不了流量。

1、内容无聊,没有信息消费的快感

2、内容太多,看上去满满都是函数的学习,貌似和掌握pandas没有什么关系

3、很多人可能用不到,真正用的到的,看看书自己也会了

可是实际想想,真正掌握pandas,可以跳过这些函数的学习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公众号再怎么优秀,都无法脱离产品的架构。

产品结构设计,决定了公众号体系适合信息消费,有时效性的。

比如科技美学:会带来新品信息,新品测评

比如人民日报:会带来新闻时政

比如一些个人号:会分享自己的当下的想法和状况

//了解大脑

关键词 :带宽 与  遗忘

公众号特点1:篇幅较长,知识点较多(为了看起来更干货,有深度,很多优质的文章都是篇幅较长)

公众号特点2:同一个领域,会有很多公众号(导致了对于该领域,相同的内容获得过多的曝光)

以上两个特点造成了一个结果:对于当天(近段时间)来说,信息量过大

现在人类的大脑是从数十万年前进化而来的,首先人的大脑是拥有带宽的。无法同时将信息全部获得,需要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认知。

另外人脑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会自动遗忘掉一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即使你昨天看了很多内容,但是睡一觉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

鉴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公众号学习基本就是过过眼瘾,看看人家学习三个月涨薪70%,意淫一下罢了,大概率就是睡一觉就忘光了,然后重复昨天的过程。

//了解记忆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学习大部分可以归到记忆的范畴。

学过心理学的人,一定了解,从记忆时长划分: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 到  长时记忆本质上就是神经回路被不断加强,变的健壮。

显性的特点是:检索回忆的时候特别快

人的工作记忆,一般可以记忆 7 ± 2 记忆块。你可以试试自己能记住几个无规则的数据。但为什么很多人可以记忆11位的手机号呢,因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用 3-3-5 或者 3-4-4 的结构来记忆的。对于短时记忆来说,记忆块是其核心。

象棋大师为什么可以快速记住残局,而普通人则不可以,因为大师对象棋过于熟悉,组织过无数的残局,对于大师来说残局可能只占用很少的记忆块,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则不行。

这两个例子想表达的是,人需要对知识进行有规律的组织,可以提高记忆。而这个底层的理论,对应如今大行其道的费曼和思维导图学习方法。

而公众号基本上既不具备组织知识的环境也不存在类似思维导图结构的内容

//记忆的延伸

搜索引擎是知识的延伸,记忆的延伸是指自己组织过内容的存储在电脑等其他媒介。

如今任何一个行业的知识都非常的丰富,要全部掌握,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极限,利用外脑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有效的记忆有一个特点,可以快速的检索。

所以只要我们提高知识的检索效率,无论是人脑记忆还是外脑记忆,都是有效的手段。

比如我以前是利用印象笔记,现在使用语雀作为第二大脑。

主要是利用目录进行内容结构化,编辑用来吸收知识,搜索用来快速检索。(在已经组织的知识中,已经很少使用搜索引擎了)

印象笔记(个人不太有效,原因在于没有组织内容,只是收藏,也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结构)

语雀(非常有效,思维导图+目录结构+加自己总结内容)

公众号 不具备内容结构化,也不具备快速检索的内容(虽然支持搜索,但是知识没有被自己组织过)

//结束:

对应狭义的学习这个角度,公众号是不合适的,如果你是小白,就是了解信息,那无所谓什么媒介,如果你要正儿八经的学习,入行,成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些本质。

从商业的角度,现在的自媒体行为都是商业行为,都是走流量+卖课的路线。

越是细分领域的公众号越是以卖课为主。

流量 大概率不能保证深度和结构化。

卖课:如果公众号就能学会,那还卖什么课?

包括买的课也一样,如果没有知识的组织,结构化的内容,有效的检索,一样是无效的学习,这个可以用来验证任何学习内容,不敢保证一定正确,只是自己的见解。

包括知乎和b站,这里都可以让你获得信息,但却很少能真正的学到东西。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