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lder Lake 混合架構來襲,Intel 第 12 代 Core i9-12900K、Core i5-12600K 實測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enchlife.info/intel-12th-generation-core-i9-12900k-core-i5-12600k-review/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大小核心混合架構結合 Intel 7 製程,讓性能飛躍提升之餘也改善了功耗與溫度。

Intel-Alder-Lake-S-Review-30.jpg

經過 Intel Innovation 2021 與相關活動一連串暖場,Intel 代號 Alder Lake-S 的第 12 代桌上型處理器暨平台,在今晚性能解禁並且同步開賣。這篇將簡單聊聊,Alder Lake-S 實際把玩的兩三事,當然重點還是在於性能表現部分。

K / KF 不鎖頻處理器與 Z690 晶片組先開賣

如果你早已經打定主意就是要買,大概只會關心處理器與主機板價格吧,台灣零售通路市場參考售價果不其然,在解禁前兩天開始蹦了出來。Intel 目前只開賣 Core i9 / i7 / i5 系列的 K 和 KF 版不鎖頻處理器,唯一可搭配主機板晶片組是 Z690,其餘更多產品大概得等到明年。

Intel-Alder-Lake-S-Review-1.jpg

處理器為首的 Core i9-12900K,Intel 每千顆建議售價 589 美元,台灣零售通路市場可能以 18,700 元開賣,其餘請參考下列。Intel 再一次與 AMD 直球對決,依然是 Core i9 / i7 / i5 對應到相同數字的 Ryzen R9 / 7 / 5 系列,除了比拚性能更要看誰的供貨穩定、量足夠。

Intel 第 12 代桌上型處理器台灣市場參考價格:

Core i9-12900K USD 589、TWD 18,700,匯率約 31.75
Core i9-12900KF USD 564、TWD 18,100,匯率約 32.09
Core i7-12700K USD 409、TWD 13,200,匯率約 32.27
Core i7-12700KF USD 384、TWD 12,700,匯率約 33.07
Core i5-12600K USD 289、TWD 9,700,匯率約 33.56
Core i5-12600KF USD 264、TWD 9,150,匯率約 34.66

至於 Z690 晶片主機板部分,可以說今年的代表詞彙是漲漲漲,先前 500 系列受到 COVID-19 疫情等影響,相較於 400 系列普遍貴上 1,000~2,000 元不等。近期疫情仍未結束更引發通貨膨脹,再加上 PCIe 5.0、DDR5 的導入多少會墊高成本,所以從正式開賣前的初步價格來看,動輒漲 1,000 元或以上可能成為常態。

Performance Hybrid 大小核心混合架構登上桌機

Intel-Alder-Lake-S-Review-2.jpg

那麼,Intel 到底為 Alder Lake 做了哪些改變,又何以強調這是自 Skylake 微架構之後,再一次重大的創新突破呢?

Alder Lake 家族採用大小核心混合架構設計,如果你還記得代號 Lakefield 行動處理器,它可以算是 Alder Lake 的試金石。Intel 此次將架構命名為 Performance Hybrid Architecture,大核心稱作 Performance-Core(簡稱 P-Core),而小核心以 Efficient-Core(E-Core)稱呼之。

混合架構顧名思義,主要運算性能還是由 P-Cores 肩負,E-Core 則用於分擔相對輕量工作,並借助它來實現低功耗、提升多執行緒表現等目的。P-Core 核心架構代號 Golden Cove,應用在桌上型產品最多具有 8 個實體核心,同時支援超執行緒技術(Hyper-Threading),故而計算執行緒的時候可以合併計算。

Intel-Alder-Lake-S-Review-3.jpg

至於 E-Core 核心架構代號 Gracemont,它是源自 Atom 處理器,應用在 Performance Hybrid 架構中每 4 個核心為 1 個群組。因此會看到 Core i9 系列 8 P-Core + 8 E-Core、Core i7 系列 8 P-Core + 4 E-Core,以及 Core i5 系列 6 P-Core + 4 E-Core 這樣的配置,所有執行緒合併計算依序為 24、20、16 個。

Alder Lake-S 片面來看並未支援 AVX-512 指令集,但是電路普遍被認為仍然存在,只因為大小核心採用相同的指令集,可以避免設計複雜度等問題。Intel 故而遮蔽 P-Core 的 AVX-512,並修改強化 E-Core 新加入AVX2 來因應,至於 P-Core 那 AVX-512 可能有機會透過主機板,在 UEFI BIOS 關閉 E-Core 之後重新現身。

Intel-Alder-Lake-S-Review-4.jpg

當然了,大小核心如何協同工作妥善分配運算指令 / 資源 ,以達成提高性能、降低功耗等訴求,就是個有複雜度的問題。Intel 為此設計了 Thread Director Technology,透過它與 Windows 11 作業系統緊密配合,進行工作負載類型識別、排程等處理,盡可能妥善分配運算需求至各個 P-Core 與 E-Core 核心。

現階段的 Thread Director Technology 就像倉庫管理,得考量先進先出、熱門程度、重量等因素,把貨物安排到最合適位置去。這一切都在背景自動化執行,我們無法看到工作負載如何被安排,它也猜不到我們目前的使用行為、理想情境,會是希望運算性能火力全開,或者盡可能省電連帶降低溫度。

Windows 11 工作管理員內 CPU 狀態的顯示方式依舊,無從察覺 P-Core 與 E-Core 運作是如何。

Intel 另外也重新規劃快取記憶體架構,L2 Cache 依系列而定配置 9.5MB、12MB、14MB 不等容量,其規則是 P-Core 每個核心 1.25MB,而 E-Core 每個群組有 2MB。以 Core i7 系列為例,8 個 P-Core 那就是  10MB(8 x 1.25MB),再加上 1 個 E-Core 群組那 2MB 總和等於 12MB(10MB + 2MB)。

Intel-Alder-Lake-S-Review-5.jpg

L3 Smart Cache 設計上依然全體共享,Core i9 系列配備 30MB、Core i7 系列 25MB、Core i5 系列 20MB,容量都高於 Rocket Lake-S 世代。在這設計架構之下,Alder Lake-S 還是具備超頻可玩性,除了 P-Core 連同 E-Core 也可以進行調整,從主機板 UEFI BIOS 到使用 XTU 軟體皆可進行。

Intel-Alder-Lake-S-Review-10.jpg
XTU 內保留 Intel Speed Optimizer 懶人超頻功能。XTU 啟用 Intel Speed Optimizer 之後 E-Core 倍頻也能一併拉高。

Intel 7nm 製程作為新架構的後盾

Alder Lake 統一採用 Intel 7nm 製程生產,原本命名 10nm Enhanced SuperFin 但是在 7 月份大轉彎,改採用和競爭對手技術相對應的數字來代表。實際製作 Alder Lake-S 時,Intel 還打出 Thin Die + Thin STIM 這張牌,透過減少處理器裸晶圓與 STIM(焊接熱介面材料)的厚度,達到提散熱傳導效率等目的。

Intel-Alder-Lake-S-Review-8.jpg

此外,Alder Lake-S 功率需求限制經過調整,同時也不再以 TDP 來表示。K、KF 版基礎功率 125W,最大加速功率分別是 Core i9 系列 241W、Core i7 系列 190W、Core i5 系列 150W。儘管看起來改善不大,但 Intel 舉 Core i9-12900K 當例子,指出 65W 功耗的性能表現足以和 Core i9-11900K 相比,也就是說效能功耗比提升許多。

Intel-Alder-Lake-S-Review-20.jpg
Intel-Alder-Lake-S-Review-19.jpg

DDR5 記憶體、UHD Graphics 內顯

圖上:DDR5 記憶體模組、圖下:DDR4 記憶體模組。

接著再聊點 DDR5 記憶體,Alder Lake-S 記憶體控制器支援 JEDEC DDR5 與 XMP 3.0 兩種標準,Intel 在評測指南內提到如下圖資訊,表示模組類型、安裝數量與時脈限制的關係式。SPC 是指 4 個記憶體模組插槽,DPC 為每個通道安裝模組數量,Alder Lake-S 依然是 2 通道設計、最多可配置 4 組插槽。

Intel-Alder-Lake-S-Review-14.png

有趣的點在於,多數主機板都是配置 4 組插槽,只安裝 2 支模組的人大概也佔多數,假如時脈會被卡在 DDR4-4400 情何以堪。實際簡單試驗 XMP DDR5-5200(1 Rank)與 JEDEC DDR5-4800(1 Rank)模組,個別安裝 2 支都能自動以 DDR5-4800 時脈組態運作,前者另外開啟 XMP 功能也是無礙上到 DDR5-5200。

XMP 3.0 DDR5 16GB x 2 Kit 記憶體模組啟用 XMP 功能之前,正常以 DDR5-4800 時脈組態運作。

當安裝 4 支 DDR5-4800(1 Rank)模組,試驗組合開機後降至 DDR5-4000 時脈組態,此時與 Intel 提供的參考資訊符合。只要這不是牽動到複雜的硬體層因素,日後隨著 UEFI BIOS、Intel MEI 韌體更新,也許就會陸續解鎖了。再者主機板廠通常也會下些功夫,讓自家產品受到限制的影響降至最低,所以應該毋需多慮。

JEDEC DDR5-4800 記憶體模組安裝 4 支,時脈組態自動降至 DDR5-4000。

說到 DDR5 記憶體,大家另一個念頭就是貴,這其實可能沒有那麼絕對。如果以電腦能開機使用就好當作前提,那麼 DDR5-4800、DDR4-3200 原生模組兩相比較,DDR5 價格確實動輒翻倍。可是也別因此忽略了本質差異,畢竟 DDR5-4800 等效時脈比 DDR4-3200 高了很多階,本該存在一定幅度的價差。

JEDEC 標準 DDR5 記憶體模組圖例:Crucial DDR5-4800 8GB(CT8G48C40U5)。

XMP 超頻模組同理,達 DDR4-4000 及其以上時脈產品也不便宜,與 DDR5-4800 模組的差距會縮小不少。另外呢,DDR5 記憶體顆粒還原生內建 ECC,其實 DDR4 ECC 模組的價格簡直和 DDR5 有得拚。也因此,DDR5 模組的單價無可否認比較高,但是考量諸如此類因素之後,差距也許沒想像中那樣多。

Intel-Alder-Lake-S-Review-12.jpg
XMP 3.0 記憶體模組的 SPD 允許自訂 2 組運作組態,設定途徑視產品而定。

在 Rocket Lake-S 世代,Intel 將內顯大改成 UHD Graphics 750,骨子裡是植基於 Xe 架構。Alder Lake-S 大致上維持不變,當前的 K / KF 不鎖頻版小升級成 UHD Graphics 770,執行單位數量等硬體規格大同小異,關鍵或許只是動態時脈拉高 150~255MHz 不等幅度,還能借助 DDR5 記憶體來為性能加分。

圖左:UHD Graphics 770、圖右:UHD Graphics 750。UHD Graphics 770(Core i9-12900K)。UHD Graphics 750(Core i9-11900K)。

基於這些種種設計而誕生的 Alder Lake-S,Intel 表示可以帶來全面性進化體驗,在不同測試項目中甚至能超越競爭者達 30%,而這個混合架構也會是未來幾年內新產品的根基。由於我們先前已經有些彙整介紹,所以其他零零總總細節就不再重複,如下圖平台等部分可以另外參考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想擁抱 Alder Lake-S?關於 Intel 第 12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的那些事
Intel Innovation 2021:Alder Lake 處理器遊戲、內容創作、生產力性能表現大躍進

Intel-Alder-Lake-S-Review-7.jpg
Intel-Alder-Lake-S-Review-16.jpg
Intel-Alder-Lake-S-Review-36.png

這應該是你期待已久的進化

Alder Lake-S 性能實測體驗階段,僅就 Intel 所提供新舊兩代 Core i9 和 Core i5,總計 4 款 K 版處理器作為主軸。洩題般來說,其實也無須過多的比較組,甚至是再多說些什麼話,一切就是那麼清楚、明確。

Intel-Alder-Lake-S-Review-17.jpg
Intel-Alder-Lake-S-Review-18.jpg

測試平台

作為各式運算性能參考基準的 Sandra,在多執行緒模式下 Core i9-12900K 動輒超越 Core i9-11900K 達 50% 以上,即便是 Core i5-12600K 也有出現勝過 Core i9-11900K 的時候。相對的,Core i5-12600K 自然也拉開與 Core i5-11600K 之間的距離,Alder Lake-S 運算性能提升幅度十分顯著。

不過細看下來,影像處理、的科學分析、處理器神經網路等局部性能,Rocket Lake-S 表現反而較好,此外所有單線程測試同樣如此,甚至是 Core i5-12600K 表現還在 Core i9-12900K 之上。另外可以留意的是,Alder Lake-S 在預設組態下並未支援 AVX512,然而 Sandra 使用量占比卻是不小。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5)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7)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4)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6)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40)

換言之,直接兩相比較並不大合適、難以當絕對值,至於那些現象是否包含軟體相容性、硬體層最佳化等因素,我們暫時無法置評。好在,Geekbench 同樣可以作為參考,它測試分成整數、浮點數、加密類型。Alder Lake-S 尤其在多核心組態,能拉開相當大幅度差距,Core i5-12600K 甚至是超越了 Core i9-11900K。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9)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2)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8)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0)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1)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3)

再來這麼一大堆數據,大致分類成運算、繪圖渲染、遊戲,以及日常應用、影音處理等幾個群組。以下 6~12% / 11~12% 這樣的敘述,依序分別代表 Core i9 / Core i5 各自新、舊相較的結果,這樣能夠快速看出性能大致傾向。

Alder Lake-S 在運算類型測試軟體裡,提升幅度大約是 3DPM 1~16% / 7~16%、7-Zip 50~69% / 35~50%、Dolphin 22 / 28%、Y-Cruncher 69% / 38%、WinRAR 30% / 18% 不等,連同後續的一些數據看來是 Core i9-12900K 提升幅度較多,畢竟它比 Core i5-12600K 多了個 E-Core 群組。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5)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4)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9)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6)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7)

至於繪圖渲染相關方面,分別是 Blender 43~61% / 33~66%、Cinebench 19~68% / 22~54%、Corona 51% / 38%、POV-Ray 21~54% / 25~47%、V-Ray 4~49% / 5~43% 左右。其中部分項目如 Y-Cruncher 單線程,Alder Lake-S 表現反而不如 Rocket Lake-S,也許就像 Sandra 那樣有待更多驗證。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8)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19)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0)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1)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2)

系統綜合、真實應用模擬類,所得結果為 Basemark Web 10% / 16%、Octane 23% / 19%、Speedometer 22% / 18%,其中 PCMark 10 就總評而言 15% / 11%,所有細項在 9~23% / 7~24% 附近,至於 WebXPRT 總評分 18% / 15%,各種應用運算情境分別落在 7~30% / 4~21% 左右。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4)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6)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8)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3)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5)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7)

CrossMark 和 PCMark 10 有點相像,標榜透過真實軟體的一些執行模式 / 程序,來試驗創造力等面向應用的表現。所得結果總評 13% / 14%,各細項表現分別落在 3~27% / 4~28%,也恰好是 Creativity 這個項目提升幅度最大。不過真的要說內容創作,現在相對更貼近現實的測試軟體,莫過於 UL Procyon。

UL Procyon 並無法單獨使用,還得事先安裝 Adob​​e Lightroom / Premiere Pro 等軟體,透過其測試腳本所獲得總和結果為照片14% / 14%、影音 14% / 13%,其中照片的批次處理差距拉開至 28% / 24% 之譜。UL Procyon 現在也支援 Microsoft Office,總評表現為 28% / 29%,細項最低差距也有 15%。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29)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0)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1)

那麼 Alder Lake-S 在遊戲應用面向,3DMark 測試比較突顯的是處理器相關項目,可拉開 33% 以上差距,這在新增的 CPU Profile 測試模式下更明顯,最大線程測試差異落至少 26%。連同 PCIe 匯流排介面也有點意思,儘管顯示卡只支援到 PCIe 4.0,Alder Lake-S 平台測得頻寬就是略高些許。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5)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3)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2)
Intel Alder Lake-S Review - Benchmark (34)

這部分延續至遊戲,簡單列舉幾款真實遊戲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80,設置在 2560 x 1440 解析度、最高貼圖品質、關閉 V-Sync 進行。Alder Lake-S 對於畫面平均幀數、分數,少則能提高 1~4% 多則 10% 以上,其中的 DIRT 5、Gears Tactics 就像 Intel 自己所提到,在少部分遊戲的表現可能反而略低不等。

Intel-Alder-Lake-S-Review-Benchmark-36.png

最後來看溫度與功耗表現,測試平台主機板設置在預設值,只啟用 XMP 功能並未再添油加醋,散熱器是搭配 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一體式水冷。同樣直接破題,只看啟用 AVX 之後的結果,Core i9-12900K 最高溫度得以控制在 100°C 以內,耗電量峰值較 Core i9-11900K 少了 41~55W / 17~26% 不等。

至於閒置待機時,由於浮動偏差值略大一些,所以就沒有一併繪製成圖表。就記錄檔的內容資訊概略來說,受測 2 款 Alder Lake-S 處理器可以低至 4.x~7.xW,前代同級產品則是落在 12.x~14.xW 附近。Alder Lake-S 能有這般表現,基本上都歸功於前述種種架構設計,尤其是那 E-Core 所具備效益與其用意。

Intel-Alder-Lake-S-Review-Benchmark-38.png
Intel-Alder-Lake-S-Review-Benchmark-37.png

乍看之下,Core i5-12600K 耗電量比 Core i5-11600K 少 24~27W 左右,兩者差距不如 Core i9 那樣大,但是概略算下來 22~23% 其實也不少。就結果來說,Alder Lake-S 比起 Rocket Lake-S 甚至是再之前的產品,每瓦效能獲得顯著的提升改善,這也意味 K / KF 版會有更多超頻把玩彈性空間。

搶回頭香帶來 HEDT 等級平台體驗

Intel-Alder-Lake-S-Review-37.jpg

環顧 Alder Lake-S 所帶來性能增益,是高於先前幾代之間常見 5~15%(不甚精確的印象),意即中間值大約 10% 左右這樣的幅度。過去幾年只有在導入新指令集之類時機點,相關測試項目性能會拉開比較大幅度差距,然而並非每一代產品都有這樣的改變,通俗印象還是以平均 10% 上下居多吧。

除了歸功於 Performance Hybrid 與新的快取架構,導入 DDR5 記憶體也該記上一筆,至於 Intel 7 製程是耗電量與功耗改善的後盾。這些進化並未折損可玩性,Intel 盡可能提供同樣的超頻機能,像處理器、記憶體 / XMP 3.0 與 XTU 軟體支援等俱在,也沒有半調子的限制住 E-Core 不讓玩家進行挑戰。

其餘如 PCIe 匯流排介面規格提升、通道數量增加等,雖然是比較末梢枝節部分,不至於對性能產生關鍵性影響,但是讓整個平台也達到 HEDT 般等級。總而言之,Alder Lake-S 性能躍進、耗電量與功耗有所改善,可以激起眾人久違的心動指數。倒是你對 Alder Lake-S 滿意嗎,還想要更多些什麼呢?!

MSI-has-five-ways-to-buy.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