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万亿特斯拉,谁的阴影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11101-36524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万亿特斯拉,谁的阴影

资本市场判断,特斯拉未来将要赚的利润要超过几乎所有知名车企的总和。站在2021年的当口,这是难以想象,却又在真实地在发生着的事情。

特斯拉再次成了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经过为期五个月、114根K线组成的、86%以上的上涨之后,特斯拉(NASDAQ:TSLA)的总市值达到了1.08万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如果它仍然能够用汽车公司来定义的话。

就像一个身材无比庞大的巨人,或是高耸入云的红杉树。特斯拉在汽车行业里,成了那个遮挡太阳的角色。在它之下,全球整车厂都成了树影下的青草:2020年3月以来,美股市场上老牌车企福特汽车股价持续大涨超过3倍,但市值竟然“仅有”670亿美元;

中国最成功的高端国产新能源品牌蔚来(NYSE:NIO),自2021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下跌超过15%,最深跌幅超过了50%。小鹏、理想的遭遇也是类似,在美股市场里先是遭遇了50%的下跌,然后又在特斯拉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基本“保持沉默”;

更多的燃油车企在资本市场中表现更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汽集团(SH:600104),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车企目前市值仅有2000亿元出头,市盈率不足10倍,但是每年经营现金流入6000亿元以上,账上现金1600亿元以上,股东权益合计3200亿元。

也就是说,上汽集团目前的市值总额,甚至低于其股东权益。其市净率已经逼近2020年6月底创下的历史最低值。

图片

按照目前的数据,特斯拉在中国、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在1%左右,在美国加拿大市场高一些,超过了1.5%。但就是以这小小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却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整个产业链)大部分的资本关注度。

市值是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利润总额的判断。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资本市场判断,特斯拉未来将要赚的利润要超过几乎所有知名车企的总和。站在2021年的当口,这是难以想象,却又在真实地在发生着的事情。

供应链的逆向选择

芯片企业对车企的供货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下注。

2021年的资本市场中,车企表现陷入了极端的分化行情之中。

严格来说并非完全是由于特斯拉一家独大造成的,这种分化行情有着非常复杂的形成原因。芯片“断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芯片不足的车企,就无法充分放量匹配市场需求。

全球汽车咨询机构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芯片短缺已经导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962.5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184.6万辆,占比19.2%。

小鹏和蔚来汽车的两位创始人,都表达过对供应链特别是芯片供应的担忧。就连马斯克也曾在8月份坦白,“在一些标准化的汽车芯片方面,特斯拉受到了供应链的极大制约。”

但特斯拉却并没有受到类似小鹏、蔚来那么明显的影响。特斯拉官网的数据显示,过去几个季度其产量一直平稳提升,尤其是中国上海的工厂明显放量,已经能够做到向全球释放产能。

图片

其背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整体上看,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特斯拉向芯片厂商进行预付款,进行了成功的芯片抢购,以及通过介入芯片设计和生产,实现了部分芯片的自给。

蔚来、小鹏、理想甚至是传统燃油车企们,同样在抢购汽车芯片,但实际的效果却远比特斯拉要差。另外,早在2016年之前,特斯拉就已经在做各种自产芯片的筹划,目前已经能够在包括视觉芯片等方面实现部分自给。

对于大多数汽车厂商来说,虽然难以实现芯片的自给,但也可以像特斯拉一样去砸钱给芯片企业付预付款,但为何鲜有成功者?

这是因为芯片企业对车企的供货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下注。

相比传统车企的大规模采购,新能源车企整体的采购规模不算大。特斯拉在采购数量规模上对于芯片企业来说属于适中,不多也不少。相比之下蔚来、小鹏等车企的采购规模太小,与芯片厂商的谈判更加艰难;

芯片厂商在选择向车企供货的时候,会综合评判其未来的长期发展,优先绑定最有可能成功的车企,这是一种对合作伙伴的筛选机制。显然有部分“新势力”不属于优先保障的客户群体。

另外,传统车企们采购量虽然巨大,但是在芯片厂看来属于“过去式”,因此会选择性地放弃掉一部分,去供给特斯拉。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过去一段时间里燃油车企的缺芯情况同样严重。特斯拉被供应链们所认可和选择,让特斯拉得以更加平稳地度过缺芯危机。而这一切也被资本市场看在眼里。

被资本冷遇的蔚小理

三家企业虽然也有漂亮的增长数据,但规模效应对比特斯拉、比亚迪都处于弱势。

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势能,再加上中美欧三地市场的滋养,让特斯拉的产能与销量飞轮快速旋转。2020年,特斯拉全年销售50万辆,2021年前三季度,其销售量同比2020年已经翻倍,达到627350辆。

相比之下,蔚来2020年总销量4.37万辆,仅有特斯拉的不足十分之一;理想2020年靠一款车卖了3.26万辆,小鹏2.7万辆的总销量规模更小。

比亚迪是国内品牌中在产量、销售规模上最接近于特斯拉的。2021年前三季度总销量33.76万辆。并且和特斯拉一样,比亚迪也在一些关键的配件——包括电池和部分类型的芯片上拥有自己的产能。

因此,如果不考虑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有限、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日、德汽车品牌的话,会发现特斯拉、比亚迪是最具规模优势的两家新能源车企。

“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也是目前市场上股价涨幅最好的两家新能源车企。

庞大的产销量可以帮助特斯拉和比亚迪获得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各类配件采购价格。但“新势力”们在这方面却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是蔚来汽车,其创始人李斌曾经明确表示蔚来对标的并非是特斯拉,而是将自己的竞争对手锁定在了奔驰、宝马,也就是新能源的豪车定位。

蔚来的产品有匹配豪车的高价格(和随之而来较高的毛利率),但高价格劝退了大量潜在的购车者,现阶段有相当多的品牌价值无法转化为销量和产能。

2021年,蔚来没有新车上市。根据李斌的规划,其2021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2022年底到达60万辆——但2021年股价表现在新势力中是最弱的;

理想的情况更加直接:至今仍然只靠ONE一个车款来打天下,虽然卖得非常好,但相当于是把自己限定在了特定的市场中,产品线急需扩张——理想内部显然对此也会有明确的认识,但车辆从设计到下线的时间漫长;

小鹏是新势力中最接近特斯拉战略和定位的,在车款、定价、产能扩张上都有一定的“侵略性”,到2022年上半年将会有肇庆、广州等工厂完工,其整体年产量将达到30万辆。这样的战略更容易与特斯拉形成对照,其2021年的股价表现,在新势力中最具弹性。

整体上看,三家企业虽然也有漂亮的增长数据,但规模效应对比特斯拉、比亚迪都处于弱势。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产能争夺白热化的阶段,没有占据有利地位。被资本市场阶段性看淡,是合乎产业发展逻辑的。

战场纵深仍然巨大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产销量的鸿沟,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巨大得多。

随着特斯拉的市值正式突破万亿美元,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想象被再度打开了。

新能源汽车仍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仅从市值上看,可能很多人会以为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是“巨型企业”了,但实际上,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2021年全球产量的总和,尚不如一汽大众一年的产量。

2020年,一汽大众国内产量突破200万辆,是中国产能最大的车企。如果再与丰田、大众集团对比,这仍然是一个算不上大的数字:2021年丰田汽车的全球产量达到历史新高,预计将累计生产920万辆,到2022年预计将生产1000万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产销量的鸿沟,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巨大得多。

但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的是,汽车行业存在着非常明确的替换趋势:

政策方面,包括中国、欧洲都有相对明确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中国更是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市场方面,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促使中立的潜在购车人倾向于新能源车;技术方面,有稳定电力供应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让汽车实现彻底的智能化。 

在这种局面下,跑马圈地的速度和规模至关重要,这也成了资本市场评判行业内企业非常关键的指标。

蔚小理们并非不知道规模优势的重要性。自美国上市以来,几家公司积极通过各种方式融资,放弃一部分股权,以扩容资本储备,以加速占领市场。

但因为产品、战略、发展时间等多种问题,新势力仍然无法实现快速放量,与特斯拉在产能上的差距甚至有放大趋势。

图片

西部证券预测,预计特斯拉2021年整车产能将超过95万辆。2022年随着美国德州、德国超级工厂投产,整车产能将接近180万辆。相比之下,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在非常乐观的预期下,规划产能与特斯拉相比也有巨大的差距。

这意味着在产能和规模优势上,国内新势力车企在特斯拉面前始终将处于劣势。

更何况在特斯拉之外,还有传统能源车企虎视眈眈——财大气粗且品牌价值巨大的大众、丰田、奔驰宝马,都在规划百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不仅在德国和日本市场,这些品牌在全球都有着深厚沉淀。

至少到现在为止,在竞争对手与潜在的竞争对手面前,蔚小理们仍不够强势。

写在最后

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在其所著的《规模——复杂社会的简单法则》一书中举了关于轮船的例子:

与一艘小轮船相比,一艘大轮船运输每吨货物所需的燃料会成比例地减少。因此,大轮船比小轮船更节能高效,这是规模经济的一个绝佳例子,而且给全球贸易和商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规模效应在制造业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几乎所有的制造领域都需要庞大的采购规模,才能实现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一个巨大的“规模飞轮”,能够让企业完成对竞争对手的多方面超越——更低的价格、更有保障的产品质量、更稳定的性能。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人们也许不明白规模优势的具体因果,但对于最终产品性价比上的差异,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