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政:确定经营领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11031-54a84ece.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包政:确定经营领域

 包子管理学堂 • 2021-10-31 16:30:02 来源:包子管理学堂 E187G0

作者|包政   来源|包子管理学堂(ID:bosstanwx)

与顾客建立联系,只是打通了企业生产与市场消费之间的“隔墙”,使企业有可能面对市场,进行开放系统管理。

市场营销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于企业自身的内功,在于企业能否按顾客的需求,有效地确立起事业基础,确立起对应的“经营领域”,并依靠经营领域的确立,维持技术、市场与文化上的统一性。以便集聚经营资源,形成内在的力量。

一、确立事业基础

企业不可能祈求一次弄清楚顾客的需求,以为弄清需求就能“按需生产”,万事大吉了。这是谬误,是投机行为。企业即使一次可以弄清顾客需求内涵,也不可能可靠地拥有目标顾客。

从弄清顾客需求,到满足顾客需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支撑企业产品最终进入消费,需要足够的“推力”,而这推动产品进入消费的动力,源于企业的经营领域。

正因为企业不能一次弄清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致力于建立长期生存的结构,即“事业基础”,去不断接近顾客,深化与顾客的内在依存关系。这才是企业以小做大,逐步建立事业帝国的正道。

1、“投机”不是事业

传统上人们把单纯做销售的人,称作商人,并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如今,很少有人把“经商者”或“商业单位”,看作是“投机者”,只是把确实从事投机买卖的人,称作“投机商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依靠什么做生意,有无事业基盘。

正如美国宝硷公司主席摩根斯所说:“世上绝没有单独存在的市场发展技巧。若说一家公司在市场获得了很大发展,那必然是其他方面也一样出色。”

提起美国西尔斯公司无人不晓,它几乎是“零售业”的代名词。在美国本土从业人员达30万,店铺数近3000家,纯利过3亿美元,可谓零售业王国。可是它的创始人,理查德•西尔斯却是一个精明的投机商。

早年他在明尼苏达州铁路上从事货物代理业务,兼做被拒收物资的通信销售生意,即所谓邮售业务。于1886年创办西尔斯公司,经营邮售业务,低价买进被法院没收与拍卖的成批物资,通过邮递广告推销出去。后来与罗贝克合作,于1893年改名为西尔斯-罗贝克公司。

100年前,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很低时,他已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商,年收入达38万美元。但他命中注定只能是个“投机家”,不能成为“企业家”。他只知道如何进一批便宜货,再如何加价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只知道做完一笔交易,然后结账,再做另外一笔。

从来不知如何按建立事业基盘的要求从事经营,也不知道如何在每笔交易之间建立联系,如何围绕着商品交易业务,把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事业。他永远也建立不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把各项业务活动组织起来,在组织形态上确保交易业务的持续发展。

随着利润收入的增加,西尔斯从事交易的每笔业务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缺乏有组织的经营,即缺乏经营领域的支撑,西尔斯的麻烦开始了,经常发生“有订单无存货”、“有存货无订单”、“订单处理不及时”或“发货失误与差错”。

邮售邮购经营方式,并不需要高度的组织管理,然而,无组织经营,必然造成混乱、无序与失效,最终对顾客失去信誉,导致货物积压,周转无力,资金过量占用。1895年,也就是西尔斯与罗贝克合伙后的第三年,公司濒临破产,西尔斯公司移主芝加哥的一位衣料商罗森华德。

罗森华德改变了西尔斯的“投机经营”性质,把西尔斯改造成为一个工商企业。他先是选择美国的农民作为顾客,即所谓“市场定位”。

他认为美国农民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现有的商业分销渠道都到不了那里,在保证商品供应方面,农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尽管农民普遍购买力水平不高,但总体市场潜力很大。而这正是西尔斯邮售业务的用武之地,也是西尔斯的机会所在。

进而,他对农民认定的“价值”进行分析,认识到农民注重价格,讲究实用,对口味。尤其是农民与商品的供应者西尔斯公司天隔一方,隔山买牛,必须有信誉上的保证等等,从而把握了农民内在需求的价值倾向。

投机行为与事业行为,一开始就很不相同,投机者并不在乎谁来买,卖给谁,只要能有足够的中间差价,能脱手,有赚头即可。而干事业者,必须找到能够引导企业成长的顾客群,并弄清楚他们的需求与价值倾向,按照他们的具体要求去组织经营,进而与他们建立内在的依存关系,这就是自然界的“共生”法则。

针对目标顾客的要求,针对与美国农民建立联系的要求,罗森华德采取了一系列组织管理上的系统举措。

一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商品计划”,依靠这套计划,寻求在质量、价格与数量上合乎美国农民需求与价值倾向的商品。在这以前,厂商仍差不多都是按城市居民的要求与口味制作产品,农民一直被排斥在消费主流之外。因此,有计划地去寻找农民喜欢的商品,是十分重要的经营业务。

二是定期出版与邮寄《邮售商品目录》,并且严格把握宣传品分寸,不夸大其词,力求客观与实际。以便与农民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誉”关系。

三是制定“无条件退款”的经商原则,一改过去商家“货物出门,概不负责”的做法,强调“包你满意,否则退货”,取信于农民,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对邮购的种种担心,从根本上克服企业经营邮售业务的弱点。

四是建立西尔斯自己的“邮售工厂”,按农民的口味与具体订单要求,进行“包装改制”。诸如分包装(小包装)、重组、调整、装修、配制与发运等等。整个过程都是按工厂化的要求进行。尤其是进货、拆装、重组、分装、打包、发运过程,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据说亨利•福特也是受西尔斯的邮售工厂方式的启发,5年后,创立了汽车固定流水生产线的。

五是按分工协作的要求,建立职工队伍,包括揽货的采购队伍;控制存货的会计队伍;编制目录的美编与技术设计队伍;处理订单的事务员队伍;等等。并赋予各类人员以责任,对各类活动的成果负责,对各类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最终依靠有组织的努力,强化邮售业务的整体功能,在高层次、高水平与高效率上满足既定“目标顾客”的要求。

罗森华德在完成上述过程及其他配套举措后,西尔斯公司终于脱胎换骨。五年后(1900年)营业额达1100万美元;10年后(1910年)达6100万美元;20年后(1920年)达24500万美元。这是公司创始人精明能干的投机商理査德•西尔斯难以想象且无法企及的。

2、利润导向与事业导向

罗森华德依据顾客要求(包括商业竞争格局),建立事业基础,贏得市场。投机商则根据商品可能的利差,套购商品,低进高出,贏得利润。前者为“事业导向”的企业行为;后者是“利润导向”的投机行为。

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组织,最终都以“不能盈利”而告终。企业不能以盈利为最高目标,利润是事业成功的自然结果。利润充其量只是一个结果或预期的“衡量标准”,只能衡量企业以往的经营如何,衡量未来的某项投资或投入是否必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利润水平决定一项事业成败,或该不该进行一项事业投资的“最低标准”。换言之,平均利润率只是企业经营的制约因素。利润导向的危险性,就在于不能有效地引导一个经营组织把各分事业统一起来,并建立内在的有机联系,深化内在的结构。

相反,这种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组织,很容易失去统一的事业目标,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各分事业作出“投资回报”上的安排,即规定由一些分事业(主要指子公司或分项经营业务)提供长期利润;另一些分事业提供中期或短期利润。管理当局的主要管理职能是“投资分配与投资收益”的调控,以及相应的人事调控。

然而,随着各相对独立的分事业的展开,在各分事业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有好有坏,苦乐不均,导致在一个公司或经营组织内部出现了一个个“利益小主体”,有了你我的“利益边界”。

整体的公司行为,在“平调”与“抗拒平调”的过程中逐渐弱化,而利益小主体间围绕着资源的分配与占有,会展开激烈的内部竞争,一种瓦解组织的力量,逐渐强盛起来。管理当局在资金上的调控能力随之弱化,整个公司资金不能确保整体循环运作,不时沉淀在各分事业的账目上。

只要某个经营环节或分事业遇到经营上的不测事件,出现资金上的窟窿,整个公司将受到牵连,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在公司内部进行“头寸调剂”,引发资金运作上的“恶性循环”,使现金拮据、窟窿越补越大。

至此,整个公司就无利润、无发展可言。许多公司因此走上向外举债,用各种金融方式套取现金,以及变卖经营项目或项目变现之途。

强调“事业导向”,则注重各项事业与各项经营活动间的内在联系,互相支撑,互相作贡献,谋求有组织的“节约”与“集约”上的好处。避免资源的分散与力量的分散;避免在分散状态下,过量使用或占有资源;避免组织的功能在低层次上重复与浪费。

日本人常说:“技术的日立,买卖的松下”,讲的是日立公司如何把技术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大型实验室”,为各分事业部提供深厚的技术科研基础,提供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提供各类产品与零部件的检测技术等等,使各事业与分经营项目,共享大型实验室的研究与开发成果。

从而,有效地拥有目标顾客,并不断推动竞争格局的演变,从而有利于日立公司。松下公司则是把分销系统集中起来,形成庞大无比且富有强大功能的全球分销体系,使各产品事业部都能分享同了个“销售平台”,通过销售网络有力地把各种产品,如电视机、电冰箱、厨房用家电产品、传真机与高档音响等等,推销给世界各国的消费者。

如果不能有效地按事业发展的要求,把各事业与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资源就不能有效地集中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局面,必然导致组织上的“肥胖症”,使组织在任何意义上的“发展”,只是一种体积外观上的“增长”,只是规模或者模样上的简单叠加,“肥胖而不是强壮”。缺少机能或体力上的支撑,气喘吁吁、力不从心。

只能是凭运气去做那些毫无把握,或者一无所获的事情,逐渐丧失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最终在不测事件的意外打击下,迅速走向衰败。这就是“利润导向”最终没有利润的真正原因。

3、开放系统的事业基础

一个经济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初始条件或最初拥有的经营资源,诸如人员素质与价值观倾向,技术专利或资金来源的约束等等,构建初始的事业框架或基础,进而根据事业上的实力与能耐,去寻求中意的市场或产业链,确立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价值与地位。

也可以按罗森华德的做法,权衡内外条件与状况,先确立目标市场,然后建立相对应的事业基础。但无论如何,最终都必须按开放系统的要求,按外部市场环境的要求,建立对应的事业基础。

只有当企业与外部环境、市场顾客建立联系之后,企业才有相应的“事情”可做,企业才知道该干些什么,该怎么去干。企业就有条件按外部竞争与市场需求的要求,把自由状态或分散的经营资源集中起来,把彼此游离的经营功能、活动与条件统一起来,形成初始的事业基础。

这就如同物体的结晶过程一样,先得要有结晶核,要有事物的重心,然后才能聚集起物质能量,按一定的方向形成有一定功效的结晶体。

一旦确立内在的力量,企业就能够产生对外的影响力与支配力。尽管一开始这种支配外部的力量并不很强,但是,只要企业有一定的力量,就有相应的存在价值,就会吸引所联系的顾客,完成初始的“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换”;就能与相关企业结成联系,让相关企业按一定的条件提供原材料与零部件,提供生产与技术上的合作,完成初始的“条件交换”,实现“能量交换”。

银行或金融机构也有兴趣或信心,依据企业的实力、能力与事业基础进行放贷与投资,企业就能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事业基础,壮大自身的实力,尽享开放系统的好处。

这一点对于正在转向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尤为重要。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真正的困难不是“产品卖不出去”,也不是“找不到市场或顾客”,而是缺乏长期占有与维系顾客的“再生产”条件与能力,缺乏独立经营的事业基础。

长期计划经济以及条块分割的宏观体制,留给企业的是一些难以按功能与结构进行整合的“资源要素”,即需要支付工资的人力资源,需要折旧的物力资源与需要缴纳租金的土地资源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唯一的选择是依靠内在有限的“管理力”,无中生有,从小到大,把分散的经营资源,逐渐统一于市场,统一于顾客需求,重构事业基盘。而不是屈于“养家糊口”的生存压力,借助于分层承包经营的方式,化整为零,驱使职工在“个体经营”的状态下进入市场。

开放系统事业基础能够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深层原因是:

第一,由于外部竞争与市场需求是客观的,这就有可能据此形成高层次概念性认识,确立客观的使命与目标,这是事业上的观念基础。

第二,使命与目标的客观性,规定了企业的总体任务与基本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基本的组织功能与政策。这就有可能在客观的基础上,统一全体职工的观念,让每一个职工认同企业的使命与目标,并按基本功能与政策的要求行事,这是事业上的文化基础。

第三,把组织的基本任务落实到部门,进而落实到每个人的职务工作,形成广泛的分工协作体系,并按客观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按每项职务工作对企业使命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客观贡献)进行排序,形成企业内“等级结构条件下的秩序”,这是事业成功的组织基础。

这样,企业就能把每个职工的精神境界,提高到单个自然人状态通常达不到的水准;使每个职工在分散状态下,能够有效地按照同一方向作出努力;并使这种努力的结果,包括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经验,能在组织形态上积累起来,并形成企业极富个性的“观念一文化一结构”上的风格,形成企业一支独特的同心同德的职工队伍。

这种独特的个性,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不可替代地位的根据,是企业超越未来不确定性的保障。一个企业没有顾客、没有市场与没有未来的真正原因,是不能确立这种事业上的“根据”与“保障”。

以“利润导向”的投机经营者,致命的弱点是不能形成内在的事业基础,无法依据‘’共同的事业”,培育“同一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使经营组织失去命脉而不能长久。 

二、经营领域的定义

与产品定义相一致,必须弄清楚企业经营的是什么事业,弄清楚企业立足于什么事业从事经营,即对经营领域进行定义。企业只有弄清经营领域的含义,才能找到内在的统一事业的基础,坚守本行,保持经营领域的统一性,使企业能够维持内在的成长结构,避免组织的瓦解。

1、明确经营领域

很多企业只知道“经营范围”,知道工商执照上允许企业经营什么生意,诸如经营日用百货;从事工程咨询;或生产机械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等等。更有甚者,一些企业除了法律不允许经营的生意,什么都经营。

如此举措的根本动机是: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在这些企业看来,经营范围是随心所欲的事,取决于外部机会,能否“投机”等等。

明确经营领域的意思是,要明确企业经营的是什么事业,而不是“经营范围”或“经营业务的名称”。早在1904年,美国的第一位管理顾问,玛丽•派克•弗莱特就向“窗罩公司”的老板建议进入“光线控制领域”;认为这家公司经营的不是“窗罩”,而是“光线控制的事业”。这一建议使该公司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领域,不受产品的品种系列限制,也不受所在的产业限制,而与市场需求相联系。“照明”的需求,带来了企业“光明”的事业。早期照明的产品是蜡烛、煤油灯,与此相联系的是蜂蜡与石油提炼业,以及器具制作业。如今普遍采用电灯照明,与电力、电器产业结缘,使蜡烛遁入空门。

同样的“纳凉”事业,经历了蒲扇、纸扇、电扇与空调等阶段;“影像”事业,经历了绘画、剪影、摄影、电影、电视、磁记录与光记录阶段等等。人们的需求被完全不同的产品所满足,原有产品被不同的产业所替代。

美国铁路公司的没落,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认定自己从事的是“铁路运输”,结果是高速公路与汽车的发展,以及后来航空事业的发展,使“铁路运输”陷入困境。

汽车运输公司起初在铁路各站的“端点”上开展业务,并随着公路网的发展,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以其灵活、快捷、方便、准确与“门对门运送”,使铁路公司失去往日的光辉。

倘若铁路公司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自己的经营领域是“运输”,如现在的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所定义的那样:“我们是人与货物的运送者。”那么,境况就有可能改善。正确的定义,可以指引美国铁路公司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或进入汽车运输行列,或调整铁路运输的站距与运价,或铺设有价值的铁路,防止汽车运输直接替代铁路运输。

营销学者莱维特在《营销近视》一书中指出,企业经营必须被看成是一个“顾客满足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产品是短暂的,而基本需要和顾客群是永恒的。

因此,许多公司都给出了企业经营领域的定义,诸如施乐复印机公司是在从事“提高办公效率”的事业;不列颠大百科公司则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事业;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认为是“经营娱乐”事业等等,以便使企业能在“永恒的主题”上从事经营。

科特勒认为,在进行经营领域定义时,管理当局要避免两种倾向: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例如铅笔公司,如果定义为“小型书写器材”,则可以把经营业务扩展到生产钢笔与简易书写器材;如果定义为“书写工具”,则可以考虑生产打字机与文字处理机;但如果定义为“信息传递工具”,对一家铅笔生产企业来说,也许定义过宽,不着边际。

经营领域定义过宽与过窄,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过宽,如某连锁假日旅馆,拥有世界范围内30万间房间,希望从“旅馆事业”扩展为“旅行事业”,并收买了公共汽车与轮船公司,结果无力对收买的公司进行有效管理,不得不重新定义为“款待事业”。但这又过窄,则可能无法有效地引导企业全体职工奋发向上,并统一全体职工的意志,引导事业的成长。

2、经营领域的重组

许多企业,由于没有统一而明确的“经营领域”,企业内各分事业在“利润目标”的牵引下,各自为政、分头发展,造成各事业相互背离,呈离散趋势。其结果不仅使整个企业所联系的顾客,变得越来越模糊,看不清企业究竟为谁或靠什么市场谋求长期发展;而且,各分事业都倾向于凭借各自在企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瓜分企业的经营资源,威胁着企业整体合理配置资源的机制。

还有一些企业,尽管一开始有过经营领域的定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各分事业的发展,出现偏差与背离,使经营领域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内在的统一性。凡此种种,企业都必须对经营领域中各分事业进行调整与重组。

调整与重组经营领域的基本要点是,重新审视外部市场,明确企业所联系的顾客,弄清各分事业的轻重缓急,明确事业的主体部分,然后寻求内在的联系,最终引导各分事业结成“相互支撑、相互贡献”的协同关系,达到资源共享,强化整体功能的目的。

某一新兴的国内企业,从商贸业务起家,积累起一定的资本金,进入房地产业;并随着股份上市,建立起证券交易功能,积极参与金融证券的交易;与此同时,又通过吸纳专门技术人才,从事工业投资与生产。结果在统一的企业名称下,形成了四个分事业主体,即商贸、房地产、证券与工业。

对这个企业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股份公司”的方式进行改造,即成立总公司,依靠控股、参股与投资分配,以及人事任命手段,调控下属四大分公司,按“利润导向”,把各分事业统一起来。另一种就是对各分事业进行重组,统一于企业的经营领域。

这样做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哪部分事业可以成为主体;二是各分事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毫无疑问,在中国同心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两个“关键问题”作出回答是十分困难的。哪个分事业的主管,都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自己是重要的,自己不应该成为其他事业的配角等等。

很多企业管理当局往往会屈从于内部方方面面的压力,不能有效地对各分事业作出统一的安排,弄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予以掩饰,诸如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工业为基础,以商贸为支柱,以证券为核心等等,说与没说差不多。

经营领域的重组,就是要把各分事业口袋中的“大豆”,统统都拿出来,统一浸泡,磨成豆浆,再制成豆制品,加工成上档次的美味佳肴。如果确认整个企业可以依靠“房地产”事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则应围绕房地产事业,对各分事业作出安排,建立内在的相互支撑、相互贡献的关系。

再如把商贸作为“房地产”沉淀或闲置物业的“出路”,即赋予闲置物业以“商贸”的经营含义,通过商贸分事业的运作,避免更多物业闲置与贬值。或者,把商贸分事业作为房地产主业的“资金来源”,一旦房地产出现资金短缺,立即可以依靠商贸分事业中有价值的经营项目的抵押、担保与变现,获得必要的贷款与现金,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房地产”主业的投资力度与强度。

相应的证券与工业分事业,也可以按主体事业的要求运作。诸如放弃单纯投机性证券交易,集中精力盘活存量,筹措资金,支持房地产事业,并有效控制资金运作的风险。

工业不妨可以生产一些瓷砖、卫生陶器与装饰材料,把一些与房地产无关的生产线与技术,以子公司的名义分离出去,或依靠产权交易方式转让出去,使主体经营事业更加清晰。使企业的使命与目标市场更加明确,进而与顾客建立更牢靠的。

三、经营领域的统一性

应该强调,经营领域的价值,就在于内在的统一性;失去了统一性,势必杂乱无章,失去内在的力量,无法有效地维系与顾客的联系。经营多样化只是一种外在“现象”,任何违反统一性的多样化,都是低效的,难以持久的。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多样化之后衰败了;另一些企业多样化之后成功了。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表明,有效性与多样化无关,但与统一性有关。凡是能够保持经营领域在技术上、市场上与文化上统一性的企业,无论是多样化,还是集中化经营,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1、技术上的统一性

经营领域的扩展,哪怕这种扩展是由内在技术演进所推动的,也必须维持技术基础的统一性。企业各分事业,一旦背离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背离企业具有特长的专门技术,就很难取得成果。

某制笔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生产铅笔、钢笔与圆珠笔,利润很薄。为了摆脱困境,引进了笔杆与笔套的注塑机,并招聘了工艺美术造型方面的设计人才,开发生产水彩笔,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水彩笔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企业人士的热情与欲望,开始大量收集各先进国生产的各类笔,着手开发研制宝珠笔、签字笔、白版笔、荧光笔、夜光笔、能在热钢材上写字的笔、能在水中写字的笔等等。

其结果却是惨败,所有投资化为乌有,而招纳的大量有关人才也不得不闲置起来。

其实,该公司“水彩笔”的成功,只是一种侥幸。水彩笔的使用者是儿童,而水彩笔的决策购买者是家长。家长只是把水彩笔当哄孩子高兴的“礼品”;孩子则把它当作“玩具”,并不在乎水彩笔好不好使用,能不能写字绘画,也不会有意识地向家长表达这种笔的质量与功效。五彩缤纷的笔杆,足以令孩子陶醉与倾心。水彩笔的成功,只是“礼品与玩具”的成功,而不是“笔”本身的成功。

水彩笔作为“书写用笔”,要想获得成功,在于“油墨”技术;同样,宝珠笔、白板笔与荧光笔生产的技术基础也是“油墨”。长期以来,油墨的技术力量,一直集中在化工系统。而在化工技术系统中,油墨技术一直是“小兄弟”,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制笔公司所擅长的技术,只是笔杆与笔帽的外观造型。进入特殊用笔领域,则背离了原有的技术基础。只有当制笔公司真正建立了书写“油墨”的技术系统,才有可能向该领域渗透。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在发展多样化经营分事业时,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企业技术基础的发展。

日本诸多照相机企业,如佳能、美能达、奥林巴斯与理光公司,在50年代以前,都只拥有“机械”或“光学”方面单一的技术专长,技术基础很薄弱,相应的经营领域很狭窄。如今,这些企业都已成为超一流的强手,拥有广阔的经营领域,其摄影器材覆盖所有有利可图的市场。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能够不断地吸纳与企业技术基础有关的“相关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去深化原有技术系统的结构,扬弃原有技术系统中的旧技术。并且,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技术的吸纳与引进,与开发有价值的事业领域或产品项目结合起来。

这样,既满足了利润回报上的要求,又满足了新技术移植上的要求,有效地推动整个技术系统,连续向更高层次跃进,形成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确保企业的多样化发展,不会背离技术上的统一性。

对比之下,中国的许多企业,在技术系统、进而经营领域上的发展,是“离散型”与“间歇式”的。中国企业在产值与利税指标的牵引下,把引进技术简单地当作一种“抢占热点”市场的手段,加上全额举债,还贷压力过大,往往引进的是“产品组装”手段,美其名曰:“从后道工序搞起”。

这种引进的事实是,从彩电、汽车、电脑到通讯设备,哪家企业都不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哪家企业都不能自始至终按照企业技术系统发展的需要,慎重地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引进那些对企业核心技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技术;并依靠技术系统的进步,谋求经营领域的发展。

其结果,只能不断地再引进换代产品的零部件、元器件与组装设备,再去抢占失去的市场热点。使顾客需求一产品一经营领域一技术系统呈“离散趋势”;使技术引进呈“间歇状态”。

2、市场上的统一性

企业必须从经营领域所对应的“共同市场”出发,选择多种经营,确定多样化方向,使经营领域的发展具有外在“市场的统一性”。违背这个原则,将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使多样化的好处付之东流。

某面粉加工企业,为了阻止销售收入的下降,进入多样化发展的轨道。面粉销售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市场面相对狭窄,以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初级食品消费上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小。

该企业多样化的方式是“向后一体化”,俗称“深度加工”。即把加工面粉产生的麸皮,作为调味品、鸡饲料的基本原料进行深加工;进而发展养鸡事业,以及鸡肉加工事业。另外,在面粉加工基础上,生产面包与各种速食面类食品。

这样做理论上的好处是:深度利用面粉资源,提高原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用加工出来的饲料养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尤其从面粉与面包的关系看,理论上的好处更加明显,即加工出来的面粉,不必进入仓储,不需要进行包装与运送,直接以管道的方式,打入面包的生产加工车间;甚至可以按加工面包的要求,从质量、营养成分、配比、数量与时间上,安排面粉加工的产出,产生更高的效率。另外面粉不再是产成品,而是面包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就可以节省税金的支出等等。从总体上说,产品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抑制销售收入的下降。

然而,这一切的好处,只是理论上的,能否真正获得实际上的好处,取决于“市场的统一性”,而最终取决于内在的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面粉、面包与新鲜鸡肉,以及调味品、速食品,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面粉是主食,在粮店销售;面包是点心,一般与速食品放在副食商店或方便零售店销售;新鲜鸡肉是副食,与调味品在一起,放在副食商店销售。

尽管如今有了超级市场与超级百货商店,都同时经营这些不同的产品。但是,面粉、面包与鸡肉,还有调味品、速食品,在顾客心目中不是同一类或同等档次的东西。某一群顾客可能会首选该公司的面粉、调味品与速食品;而另一些产品,如鸡肉或面包,可能被另一群顾客所接受。

尽管公司可以打上同一种商标与牌号,在同一群顾客看来,该公司只有面粉是一流的,调味品与速食品马马虎虎,而面包与鸡肉只是给民工或穷学生准备的。

不同的顾客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购买方式与价值偏好,这会增加顾客管理上的难度,增加销售费用。加上产品本身的性质不同,面粉不易搬运,面包不易保鲜,而鸡肉需要足够的分销网点等等,在销售的物品管理、转运储装技术、人员的组织、促销方式、计划安排与市场策划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都会最终影响到销售利润的水平。

进一步说,多样化之后,伸向外部的触角增多,其总体上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增加,如果面包滞销,有可能连累面粉的生产,使面粉生产陷入困境;而维持原有面粉生产量,势必需要重新增加面粉的包装、储存与运输量;减少面粉产出量,必然影响总体销售收入水平,进而影响饲料的产出量,影响成鸡的产出量等等。

同样,鸡肉市场饱和,会引起饲料、面粉的积压;小麦市场的波动,会影响相关产品生产成本的波动;小麦紧缺,会引发后续产品停工待料的连锁反应等等。

为此,必须增强管理层次与管理环节,以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需要协调的关系成“级数”增加,内耗、扯皮、摩擦、推倭、失效与浪费就不可避免。一旦这种管理上的复杂性,超出了一个企业实际拥有的管理能力,经营多样化的好处便随之消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多样化战略也破坏了技术上的统一性,面粉、面包与饲料的核心技术差异很大,其结果必然造成技术领域管理上的难度,以及技术领域发展方向上的分岐。

因此,有许多企业把“多样化”视为畏途,担心经营领域失去内在的统一性后,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互相拖累;相反,可依靠“消肿”与“减肥”,使经营领域的宽度与管理能力达到平衡。

如美国一家糖果企业,原生产800个品种,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后来淘汰了其中的796个品种,一跃成为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另一家企业在拓宽经营领域之后濒临倒闭,不得不淘汰16个品种,结果三年利润增加了20倍。

市场的统一性,与经营领域的定义一样,很难简单予以把握,取决于顾客的认定,需要在深化与顾客的联系中予以把握。西尔斯公司在后向联系中,从零售商店扩展到了意外灾害保险、互助基金会、读书俱乐部、旅行社与汽车维修中心等等,均获得成功。

其原因是这些多样化的事业,都面向同一个顾客群,即中产阶级家庭正常预算开支所对应的“需求”。当然,西尔斯公司多样化的成功,与其事业上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

3、文化上的统一性

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分事业间的“协同性”有关。协同性强调的是,组织在共同文化的牵引下,朝着一个目标与方向,展开内部分工协作。经营领域的多样化,必须保持“文化个性”上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削弱内在的协同性或管理能力。

有许多企业为了从不挣钱的分事业上撤出,把人员与资金转入到“易于挣钱”的领域,诸如酒吧、旅馆、商店、房地产、餐馆、卡拉OK,甚至成立证券交易部,从事证券与股票交易。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见利见效的安排,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它破坏了企业经营领域在文化上统一性的要求。

俗话说,干酒吧、跑地产、做股票的人,都带有各自的职业习性或价值观,这些人弄不到一起。富有成效的公司,其职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跑供销或搞行政的,都能准确地使用同一套概念,遵守同一套规则;其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显示出同一种风格与气质。

因经营多样化而破坏了文化的统一性,一个组织将难以统一管理,其结果只有一个,以分公司的方式,肢解经营领域,让分事业自立门户。

还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联合”、“集团化”与“股份合作”等方式,把拥有“优势”与“特长”的各方联合起来,谋求“优势互补”的好处,拓宽经营领域。然而,经营联合搞不下去,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究其原因,联合各方都带着各自的“个性文化”,进入共同的经营领域,难以确立内在文化上的统一力量。一种肢解联合体的力量,伴随着一系列经济权力的再分配而逐渐强化,使互补的优势难以发挥,表现为制造矛盾、讨价还价与推卸责任等等。

纵观产业联合史,从经营协会,到利益共同体中的合作;从辛迪加、卡特尔、保护合作协定、康采恩,到完全放弃经营独立与经济自治的托拉斯,任何意义上的经营联合,都取决于联合体某一方企的组织管理能力,取决于一方企业有无强盛的文化渗透力,去重建联合体内共同的文化基础。

在一个企业还不懂得如何进行有组织的努力之前,不懂得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去支配和影响另一个企业之前,任何有意的联合即使发生也不会成功。联合的过程,是企业内在管理力,进而公司文化向外自然延伸与渗透的过程,否则,经营联合就不能在“协同”基础上,有效地配置与利用扩大了的经营资源与优势条件;相反,还会成为彼此的包袱与负担。

4、共同文化的基础

共同文化的基础是对共同追求的事业与目标的承诺,是一种连带责任与共同的精神境界。

按日本京都陶瓷公司总裁稻盛和夫的见解:“何谓经营?”在大街小巷,经营类书籍比比皆是,书中所介绍的经营技巧逐年翻新。但是,经营是随着环境变化而相应改变的吗?如果经营者迎合每年流行的经营技巧而予以改变的话,那么在他手下工作的职员相信什么好呢?

的确,经营者应该事先了解市场新动向和经营方面的知识。但是,彻底掌握经营上更加本质的东西尤为重要。经营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恰恰是忽略了经营之本质的缘故。

京都陶瓷当年顺应通讯民营化趋势,创办第二电报电话公司(DDI)并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创办西塞尔勒公司,可以说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四无经验,可是居然成功了,并且,成功得令人难以置信。其股价上升,使所有当年相信稻盛和夫的投资者都获得巨额利润;其事业兴旺,使所有跟着稻盛和夫干事业的人都功成名就;其顾客得利,10年时间,使日间国内长途话费以每3分钟400日元下降到170日元。

事后有人请教稻盛和夫,是如何改变DDI不利处境的。稻盛先生的回答是:“只是经营动机不同使然。因为我们是以纯粹之心来从事这项电讯事业的。”在稻盛先生看来,经营上本质的东西更为重要,干一番事业,应明确动机与目标,并且,必须使目标光明正大,立意高尚。只有这样,才能使从基层到高层人员,真正从心底里接受与认同,甚至使职工家属也引以为豪。因为任何企业,任何员工都不会为经营者的私欲而发奋工作。

同样,立意不高,追求个人私欲,很快中饱私囊,便意志衰退,人心思散,事业瓦解。这些都是经营上本质的东西。只有抓住本质,才能理直气壮地驱使职工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工作。

对稻盛和夫来说,激励员工的办法并不复杂,只须告诉他们:这是在做一件体现人生价值真正意义的工作,这是百年不遇的机会,应该感谢上帝,使我们获得了平时难以获得的机会,好好干吧!

如此而已,非常简单又非常不易。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只能在共同认定的文化或价值观水平的限度内成长。“领导就是把一个人的眼界提到更高的水平,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使一个人的个性超越他平常的限制条件。而要为这样一种领导打下基础,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出一种管理精神。”

维持并统一企业共同的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本质条件;企业事业的发展,经营领域的扩张,必须有利于文化上的统一性,有利于企业统一文化的提升。

四、本章提要

与顾客建立联系,只是营销的开始。如何拥有顾客并依靠市场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实力与内功,取决于企业能否确立相应的经营领域。

诸多企业不能维系顾客,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甚至在获取暴利之后又迅速瓦解的真正原因是,不能有效地确立事业基础,或者说确立经营领域。

这些企业不能确立事业基础的真正原因是: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简单看作是“交易过程”,在市场的供求表层联系上下功夫,依靠偶然的机遇挣钱,即所谓“投机”。投机生意的必然结果是:难以在组织形态上积累运用更多资源的能力,在内部混乱失效与外部不满或竞争压力的交互作用下,迅速破产与衰退。西尔斯公司创始人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与此类似,那些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同样不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内各分事业形成有机的整体,深化内在的结构;并不能依靠有效的结构去调动更多的资源抗拒竞争,贏得顾客持久的忠诚,结果是以不能盈利而告终。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实质是社会财富创造与实现的共生关系。实现产品价值,实现企业利润,终究是企业运用资源并创造财富的一种结果。

企业能否超越竞争对手,并长期拥有不断成长的顾客,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提高不断积累创造财富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形成坚实的事业基础或稳定的经营领域。

确立经营领域的必要条件就是,对企业的事业基础进行定义,弄清楚企业从事的是一种什么事业,并且这种定义必须从社会财富创造的角度,从企业对顾客与社会作何种贡献的角度进行。

经营领域定义的适当和明确与否,将引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内部分事业的有效协同;并约束企业在既定的经营领域中展开市场争夺。集中资源,深化结构,形成特长,从而超越对手,贏得顾客。

随着企业事业的发展,企业的实力与能力的提高,以及外部竞争格局的变化,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将随之相应地扩张与调整。企业经营领域将由单一走向综合,呈现出一体化、多样化与多角经营的趋势。

然而,决定这种走势成败的内在依据,依然同确立经营领域必要性的依据一样,即避免资源配置的分散,从而因分散而失效与混乱;因分散而丧失内在力量与协同方向。

因此,企业经营领域的发展,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维持技术上的统一性、市场上的统一性与文化上的统一性。而经营领域统一性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努力中所积累起来的管理能力。超越内在管理能力的多样化或经营领域的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经营领域丧失统一性,使多样化所能带来的好处化为乌有。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包子管理学堂(ID:bosstanwx), 作者:包政,包子堂创始人,人民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导,清华大学EMBA营销讲席教授,《华为基本法》主要起草者之一,深度分销和社区商务理论的开创者,中国德鲁克思想研究的权威。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