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从银行到BAT,为何云才是数字金融的未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dbaplus.cn/news-149-4076-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从银行到BAT,为何云才是数字金融的未来?

周文文周 2021-10-16 11:24:00
一、开篇忆往事:往事并非云烟

2010年云计算的概念火起来。

当年的中国IT领袖峰会上,BAT大佬华山论剑,对于云计算诸位如是说。

技术出身的李彦宏讲:“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产品出身的马化腾讲:“云计算这个话题比较技术性,它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时代,那确实有可能。但现在还是过于早了。”

不懂技术的马云讲:“我的理解,云计算最后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并分享的机制。我们对云计算是充满信心和希望,觉得这又找到一个新的矿产,阿里拥有大量消费数据、支付宝交易数据,这些数据对我们有用,对社会更有用。”

世事往往如此,不懂的人往往破局。

天龙八部中不懂对弈的虚竹,破了珍珑棋局。

图片

一年后,2011年的双十一,马云把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

潮水般的用户,零点涌入后台,程序崩溃。技术负责人南天把自己和同事关在小黑屋内,张勇都不敢敲门询问。

系统濒临崩溃4秒前,危机解除。

后来,南天说,那晚要是修复不了,跳楼的心都有。

银行同样疲于奔命。几家主要网银,在那一夜轮流挂掉、抢修、再挂、再修。

当年,刚进阿里时,工程师胡喜设计订单号,数字上限9999万。他以为这远超国人购买力顶峰,在支付宝的有生之年,是不会用完的。

然而,2012年双十一的订单数便超1亿。世界末日没到来,但数据的潘多拉魔盒已打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3年,双十一全天成交额350亿,2014年571亿。2015年,双十一成交额开始按秒计算。

2018年,双十一成交额定格在2135亿元。

没有任何卡顿宕机,一切云淡风轻。背后强大的阿里云计算能力,依靠自研的飞天,驯服了全世界“剁手党”的疯狂。

这一年,阿里云用了三年时间从季度营收4.85亿到突破50亿,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付费用户数从50万突破100万。

这一年,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问世间,云为何物?

支撑双十一惊人交易量的云架构给出了答案。

19世纪80年代,电的发明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步入电气时代,数字化时代的种种奇迹底色依然是电。

十八世纪末,前往英国中部的记者称,那里的棉纺厂深夜不休,铸造厂灯火通明,巨大烟柱直冲夜空。

马克思说:工业革命后,昼夜的概念,已变得模糊不清。

云计算是数字时代的算力。

云计算是这个时代的电力。

二、云,是技术,是文化

问世间,云计算究竟为何物?

专业人士会专业地告诉你,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分布式计算,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处理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如今的云服务已不仅是分布式计算,而是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计算、网络存储、热备份冗杂和虚拟化等计算机技术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专业人士会通俗地告诉你,“云”实质上就是一种提供资源的网络,云服务商将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上出售,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无限扩展,按量付费。“云”就像电力和自来水一样,我们可以随时用,不限量,按照使用量付费给电厂和自来水厂即可。 

如此看来,云是技术。

佛利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技术平台每隔5至7年就要发生一次颠覆性改变,但很多人却需要用10至15年才能适应。

颠覆世界的从非技术,而是人适应技术变化的过程。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合理布局云计算,统筹规划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成为当下中国金融科技的题中应有之义。

上云之路,是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IT架构的“成长”之路。因为历史的必然,国内银行普遍基于国外核心基础软硬件,构建起了集中式IT架构。这种架构下“竖井式”开发模式自然而生,造成大量单系统、紧耦合,不仅业务响应不够敏捷,而且资源利用率不高、运维复杂、投入居高不下。

这场IT架构的云化之路,技术只是手段,事关的是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更深层次关乎的是传统金融机构能不能摆脱复杂架构的束缚,以更加敏捷的身姿、更有效率的行动专注于创新。

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是一场关于效率的革命。

云,一项跨时代的技术,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赋能敏捷与效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而化之。

云是技术,更是文化。

三、银行数字化转型,云知道

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

复杂的根源诉诸于客户的个性化、产品的复合化、场景的多元化等等因素。

一个世纪前,福特说“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我生产的汽车都是黑色”。2019年“双11”,欧莱雅中国总裁说“22年前进入中国时,美妆行业千人一面,现在是一人千面”。

这是当下客户的变化,对汽车与美妆行业如此,对银行亦如此。

过去十年和看得见的未来,商业银行最大的不确性是客户的变化。“九五之尊”与“千禧一代”的崛起,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家庭财富管理的渴求;个人金融需要在衣食住行中更加有效感知、更加实时智能;公司金融,特别是挖掘中小微的数字化蓝海,不仅是流程产品的数字化,更要步入工业互联网和产业生态圈……

在充满不确定的变化中转型,变中有变,何其难也。

作为中国最早开启信息化大幕的行业,中国银行业使用计算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银行引入了第一套理光-8(RIOCH-8)型主机系统。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业从算盘到键盘、到网络,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化,从单机到联网,从分散式架构到集中式架构,从面向流程设计到面向服务设计螺旋式上长的过程。

这是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

时至今日,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依然在百行百业中名列翘楚。

这段岁月中沉淀的那些顺应大势、超越时代的眼光与勇敢,值得永远铭记,是今日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坚定的底气。

但是,过去是你骄傲,也是你的束缚。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银行传统的集中式IT架构解决的是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的问题,即使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构建起一套封闭的技术体系,并在无形中支撑着业务的竖立井与壁垒。

何谓架构?架构是解决复杂问题、把握不确定的方法论。

所以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当下的数字化转型是在变中求变。

从表面上看,这套集中架构以及其所形成的解决之道,包括响应周期、成本、效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根据《2019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显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比例仅为9%,平均成绩只有45分。其中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是,作为数据这一数字化关键生产要素的产生、加工和价值挖掘的主要承载工具,IT基础设施的生产力是否强大直接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陈旧的IT架构无力支撑上层应用、或者说客户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最为底层瓶颈。

从深层次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上是在原有的组织、流程、制度、文化框架下,生长出一个更具生机的经营范式。这个生长的过程需要根植于更具生产力的新型IT架构,始于资源禀赋与专业能力,寓于市场、客户与监管,固化为流程、机制与体制,最终沉淀为文化与价值观,在制度无法触及的地方,成为最底层的柔性生产力。

这一次,云计算与传统IT架构截然不同。

云提供的不是硬件加软件的IT解决方案,而是构建起一套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带来经济、敏捷、生态、创新四大关键价值:

1、经济价值

云计算在经济学上更加经济。作为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模式,抽象、虚拟、可扩展和可被管理的计算能力、计算存储、计算平台和计算服务汇聚成资源池,按需交付给使用者。构建云计算之初,无论是基础设施、平台还是软件,的确需要较高的初始固定投入,但是一旦建成,就可以反复共用而极少耗损,在不断的使用扩展中边际投入将持续降低。个性化的每项增值业务,只要进行一个较低的边际投入,就可以展开广泛的服务,无须从头开发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换而言之云计算具备规模化所带来的经济性。

2、敏捷价值

万物互联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到临界点。如果说过去十年,银行的经营之道是“物理网点+在线渠道+集中式架构”,那么未来十年,“云+端+生态+场景云”才是新的生存之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这个重塑的过程中,敏捷至关重要。

云因为天然的基因带来三种敏捷,首先是场景敏捷,客户需要的因我而变的一人千面场景,云因为解决事务一致性问题的特性,以及未来“金融云+行业云”的布局,可以提供快速组合形成方案;其次是处理敏捷,即通过对业务功能进行拆分解耦,使业务系统更加灵活,同时每部分多实例运行,大幅提升系统可用性及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及访问,提升大数据量表的访问能力;再次是体验敏捷,包括手机银行在内诸多面向客户的渠道上线时间将从“周”到“天”,响应客户需求的时间从秒级到毫秒级,更为重要的是上云确保与消费者永续连接,让互动更频繁、摩擦更少和充分定制化, 实质上是一种高频次随时、随地、随心的数据按需服务方式。

3、生态价值

《BANK4.0》中“银行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里”的金句,预示着场景生态在未来银行的作用。云天生具备生态基因。随着全社会、全要素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制造、能源、医疗、教育、娱乐等不同行业,都将形成各类云化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的金融服务,将伴随开放共享的金融上云的步伐,形成“金融云+行业云”的态势。银行与不同行业互为平台,互为流量,价值共享,相互赋能、协同共生。其后的技术逻辑在于基于云平台下建立起的企业间数据、技术和产品连接,极大简化系统架构和业务接口的复杂性,要远比在封闭技术体系上更加简单迅速。

假以时日,“金融云+行业云”将是数字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创新价值

创新很贵,因为必然包含试错,云能够让创新“便宜”。从技术侧看,IT技术发展从非线性,需要一定的成熟度周期,其速度远超一般企业IT基础设施迭代的速度,这意味着在下一个更新周期到来之前,创新需要持续为性能、效率和可用性逐渐落后的IT基础设施付费,而竞争对手很可能在通过云上的技术红利获得更优质的IT资源和IT技术。从业务侧看,以云计算、云架构为基础,数字化转型创新可以更加聚焦业务和客户,例如如何面向全局优化,实现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数据集成,构建面向全局乃至全产业链优化的开放技术体系,或是利用数字技术结合数据洞察,加速生产、提高效率或是改善成本。

【一个栗子:以AI领域当前炙手可热的GPU算力为例,从2018年9月到2020年5月,GPU单卡算力提升了大约7倍,在特定场景下提升了11倍,8块GPU卡的AI超算系统的峰值算力可达10 PetaOPS。如果一家企业在2019年初投入1000万用于采购GPU算力,那么现在这些算力的价格可能只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四、数字金融,大风起兮云飞扬

当下国内银行正处于从集中式向云分布式架构演进的关键时期。

预计未来几年,无论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会积极探索将其核心系统和分布式架构采用云技术来构建。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云计算已经从增长之道转变为生存之道。

较为典型的有四个案例:

图片

1、渐进式变革的宇宙行

工商银行分布式云计算转型主要由两个因素驱动:一是外部因素,加大在核心系统和关键技术研发创新,研究开源技术在银行重要信息系统的应用;二是内部因素,业务创新需要具有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面对客户互联网化、移动化发展趋势,工商银行在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互通、客户体验等战术层面积极应对。

工商银行已建成九大企业级分布式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分布式服务、软负载均衡、分布式消息、分布式事务、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批量、分布式对象存储、分布式文件共享存储和分布式数据。日均服务调用量和缓存日均访问量均达到数十亿级别,消息发送峰值每秒超过百万笔。目前,已基本形成主机 + 开放平台的双核心架构,经过大规模的生产考验,有相当多的应用通过服务化完成分布式转型。

图片

2、几分“亚马逊味”的建设银行

建行于2013年投产私有云,历经5年锤炼,支持了新一代核心系统运转。2018年建行引入业界成熟的公有云技术栈,有效支持了敏态自营业务和外部客户托管业务的部署投产,并逐步形成了融合私有云和公有云技术栈的“建行云”品牌。建行分布式架构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由点向面逐步推广,2014年首先在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中使用SOA架构,2019年分布式架构转型上升为全行业务系统的重点战略方向。云计算和分布式“灵活、弹性、敏捷、共享”等特性为支撑建行三大战略和“第二发展曲线”的落地,满足业务迅猛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数据中心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当然也迎来了转型的机遇。

大型商业银行中,“建行云”品牌是唯一对外输出的云服务,本质上输出的是基于公有云的SAAS场景生态服务,这种模式最为成功的典范是亚马逊。

图片

上图:建行云网页

建行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早再2017年,招商银行旗下招银云创宣布,建设国内首个基于IBM System i的金融行业云,并开始对外输出。

图片

上图:招银云创网页

场景生态建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行云和招银云创的云,比别的云上玩家更具外向性。

图片

图片

3、在核心重构中“云化”的邮储和民生

2021年4月18日,中国邮储银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平台成功投产上线并同步启动旁路验证。邮储银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是国内乃至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中率先基于X86服务器云架构、支持海量交易处理的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该系统上线之初预计可具备日均20亿笔的交易处理能力,未来可随业务量增长按需动态扩展。

该系统的亮点之一就是分布式技术平台作为全行级技术底座,自下而上划分为微服务框架、技术中台、业务中台三层,结构稳定灵活,具备多活容灾切换、单元水平在线扩容、微服务治理、故障感知转移、业务强一致性、灰度发布等能力。采用单元化微服务架构,根据业务组件把复杂系统按照业务组件进行微服务化拆分,按照服务特性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单元,不同单元均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动态延伸、弹性扩展。

2021年6月3日,民生银行宣布已实现分布式核心“亿级客户联机无感迁移”。按照民生“仿生金融服务(BioFaaS,即Bionic Finance as a Service)”的愿景,这次生机旨在为客户提供深度场景融合、个性化服务触达,智能化交互的金融服务,并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平台建设和架构转型工作,分布式体系、云原生应用平台、AI中台建设是数字化基座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中云原生的建设思路抽象为按照微服务、容器化的架构设计应用、兼顾DevOps标准,满足持续交付基本诉求,即:云原生 = 微服务 + DevOps + 持续交付 + 容器化,数据中台是民生云原生的重要实践。升级后的分布式核心系统能满足10亿级用户,5万TPS处理速度和30毫秒以内响应时间的技术要求,可有效支撑该行未来5-10年的业务增长。

图片

上图:民生银行云原生系统示意

图片

4、云上“原住民”的网商银行

网商银行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是银监会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也是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没有线下网点的科技银行。阿里系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购该行总股本30%股份。

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研发的银行核心系统,网商银行拥有了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网商银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310模式——三分钟申请贷款,一秒钟到账和零人工干预,全流程线上信用贷款模式,满足了小微企业“小、急、频”的碎片化贷款需求。

五年之前就已经率先“吃到螃蟹”的网商银行, 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净利润为1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截至2019年末,网商银行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2087万户,同比去年增长70%。

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构建起支持整个“数字中国”的技术底座,这就是数字基础设施,如同工业时代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也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企业制胜未来的关键能力。

未来十年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安装期。除了原住民的网商银行,回首传统银行上云之路的起点,都有着类似的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共同目标,可以概括为 “三化”:

1)云上化。实现IT基础设施的端到端的云化,就像当年工厂自主发电转变成完整的电网电力供应的电力变革一样,让业务条线或行业伙伴大不需要自己去构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在共享的云端获得可靠的IT资源、可靠的算力,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2)数据化。银行一直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数据的挑战。通过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加上高效算法,能够构建全局智能的大数据,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最大化数据效率,再通过清晰、直接的方式展现给管理者和运营者,形成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向循环。

3)是AIoT化(人工智能物联网)=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智能物联网化)。AIoT连接起物理世界的数据,各种不同维度、越来越细的颗粒度,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反馈去控制这个世界。与简单的连接物理设备为主的IoT不同,AIoT把原来离散的设备变成数据的输入端的同时,也让它们变成了在线的智能设备,像停车位、窨井盖、路灯、滴灌系统、生产设备全部在线化,能够自动连接到云上,形成云-端一体的数据流动、智能协同、高效管理、安全管控和全局资源调度。无处不在的金融,最终将随着AIoT,进入无界的空间。

图片

银行在全面上云旅程中,用云逐步替代传统的IT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弹性计算、分布式处理、大规模存储计算、构筑起更加强大的安全能力;用云上数据中台、大数据平台等帮助数据治理,让银行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清洗和归档,实现数据在感知、分析与预测方面的能力建设;云上的AIoT能力借助IoT设备和AI能力服务于银行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的提升。

其实,云化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长期的痛点,传统银行的IT需要从成本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

长期以来,银行IT被认为是成本中心。在以计量和控制为导向的成本中心的角色定位下,为支持重点业务,唯有不断增加IT投入,这种投入有时会超额配置,造成资源浪费;IT资源紧张,导致无法敏捷支撑业务增速;IT建设以单个部门或业务为导向,“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T必须快速向服务中心转型,逐渐从支持转变为服务角色,逐渐从以技术为核心转变为以服务为核心,逐渐从费用分摊的成本中心模式转变为按服务级别收费的利润中心模式。这一转变过程如与上云同行,将实现服务成本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将推动IT治理、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五、结尾碎碎念:回到1831

1815年4月5日,位于在平洋和印度洋交界处的坦博拉火骤然爆发。600亿吨火山灰遮盖阳光,严寒持续到1816年,这一年西方史称“无夏之年”。

消失的夏天,让道光年间的中国云南陷入饥荒,辽东爆发冻灾,江南陷入洪水。天灾激起造反的血光,王朝的余晖日渐消沉。

无夏之年,在英国伦敦,一个名叫法拉第的年轻人痴迷于电和磁,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科学论文。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

1882年,爱迪生在曼哈顿建成了第一个集中供电照明系统,将黑夜从上帝手中抢回。

在法拉第发现电磁原理126年后,1957年“美国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在今日的硅谷,彼时他的故乡圣克拉拉,创建了一个半导体实验室。

八位30岁以下的天才科学家问讯慕名加入实验室。

也许是科学家不善管理吧,一年后实验室成果聊聊。

八位青年科学家就此出走,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一年后,仙童发明了集成电路,世界就此进入了前所有未有的加速新赛道。

1964年,八位中的戈登摩尔,发表了一个定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摩尔定律隐喻着,当人类的肉身进化停滞之际,在已知和未知之处,另一种模式的进化从未停歇。

摩尔定律从此成为时代的法则。

图片

1831年至今,190年间,法拉第关于电与磁的思考,开启了一个璀璨的时代。

2010年至今,10余年间,云计算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气息中日渐清晰,并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时至今日,每个人都感受着“上云、用数、赋智”中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股力量裹挟着前行的我们,共同构成当下的变局,共同汇聚成数字化浪潮中点点波光。

我们已听见潮水的声音,却也焦虑看不清未来的模样。

未来有多远?

奔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乌卡时代,也许我们只需记住一个世纪以来,电气时代的启示

——适应巨浪的速度,决定未来的高度。

作者丨周文文周 来源丨公众号:Fintech的八宝粥(ID:zhouqiwenzhou) dbaplus社群欢迎广大技术人员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