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觉性智慧:觉悟就是临在当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11015-6204bfb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觉性智慧:觉悟就是临在当下

 陈辞令 • 2021-10-15 19:40:18 来源:陈辞令 E735G0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陈后圣  来源|陈辞令(ID:CCL2019-00)

这篇文章,是我对觉性智慧的思考。

坦白说,在了解这个领域之前,我对类似于“觉性”、“觉悟”、“开悟”这类词,是存在些许鄙夷心理的,认为这只是在故弄玄虚,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解决几个现实问题。

但随着我对这个领域了解的加深,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无知。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免感慨:被“达克效应”支配是何其恐怖的一件事情。

—  1 —

人生的

两套操作模式

剥离具体的形式,我们处理人生事务,其实只有两套模式,一套是我们的脑,另一套是我们的心。

用“脑”比较好理解,造一艘飞船、解决一道数学问题、解决一项工作难题,都需要用到我们大脑储备的知识。

我重点说下用“心”。

回想下我们的学生时代,当我们因为审题不严谨(比如要求选错误的,我们看成了选正确的),一道本该拿下的题目,结果丢了分。这个时候老师会教导我们:“你下次要再用心、细心一点”。

那个时候,我们多半是不能理解什么是“用心”的,认为用心就是在下一次做题的时候,逐句逐字理解题目的意思。这其实并不是在“用心”,还是在“用脑”。

到底什么是用心呢?

我举个例子。

比如,你管理的一个下属,最近一周迟到了3次,你正在琢磨该怎么处理。

如果只是用脑,很简单,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迟到就是迟到,违规的行为自然有违规的惩罚。

也有的人会说,我会试图搞清楚他为什么迟到,是不是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或者是不是去面试了?

这总该算很“用心”了吧?

这其实还是在用脑,我们在用我们的大脑推理,不是吗?

那到底什么才是用心呢?

用心不是对别人用心,而是理顺自己的心,在心上下功夫,去除私欲,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有针对性、因地制宜的各种行为。

你也许发现了,这其实就是王阳明的“心即理”:存天理,去人欲。

在王阳明先生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本自具足的天理之心,但是被后天的私欲所遮蔽了,我们只需要每天去注意自己的这些私欲,去除掉它,自然而然的就是天理的心。这个天理的心就是发乎于心的爱和包容,你只有发乎于心才是至诚,你学来的只是模仿,模仿不等同于发乎于心。

因此,你需要现实中当下去留意自己的心念,这个心念有好色好利好名嫉妒嗔恨等等的时候,观照它,去除它,你剩下的自然而然就是天理的心。

这才是真正的“用心”。

—  2 —

心与脑的边界

既然“心”蕴含着如此巨大的力量,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是不是要“弃脑用心”呢?

要真正过好这一生,这两套操作模式就得并驾齐驱,该用脑的时候用脑,该用心的时候用心。

什么时候该用脑,什么时候该用心呢?或者说,这两者的边界在哪呢?

这里要介绍一本书,书名叫做《解惑》。

作者舒马赫在书中,将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汇聚性问题,一类是发散性问题。

简言之,一个问题最终有一致的结论就是汇聚性问题;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思路,越讨论意见越不一致,就是发散性问题。

比如,桌子。东方、西方,包括中东、非洲各种不同的地方的人都在发明桌子。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有不同的风格,但是桌子基本就这样。所有用科学的手段能够解决的,化学、物理学能够解决的,都是汇聚性问题。

再比如,教育孩子,对孩子是严格一点好还是自由一点好?没法解决,没法掌握这个度。一个社会是公平更重要,还是效率更重要?不知道。

我们不能为了得到答案而强行把发散性问题变成汇聚性问题。对于发散性问题,如果我们总想定一个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越做越错。

那么,发散性问题怎么解决呢?

用我们的心去超越这些问题。

作者在这本书里举了一个例子。

法国大革命时候的口号叫“自由、平等、博爱”。但是请注意,自由和平等这两件事是矛盾的。

比如说,你家里边有个老大,有个老二,哥哥比弟弟大三岁,哥哥欺负弟弟就特自由。如果你让这个哥哥自由——好,我现在自由了——你还怎么能平等?没法平等,因为自由不可能带来平等。如果要完全平等呢?完全平等就不自由。所以自由和平等这两个词是矛盾的。

但当你加入“博爱”这个词以后,自由和平等可以和谐相处了,为什么?因为哥哥心中有爱,弟弟心中有爱,所以这时候你发现他们不会打架了,他们俩可以和谐地相处了。

你也许发现了,对于不同类别的问题,尽管我们使用的解决方法不一样,但我们要追求的是心与脑的契合,契合程度越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就越真实。

—  3 —

觉悟就是临在当下

当我们能持续用“心”去感知外界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将更加真实,就有可能实现生命的觉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时时刻刻都“用心”呢?

已有的研究给了我们现成的答案——临在当下。

1、什么是当下

想象一条横向的时间轴,左边是过去,右边是将来,中心的那个小点,就是当下。

但一旦你看到了这个点或只是凭大脑想到的这个点,这个点就不再是当下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当下,又时时刻刻不处于当下。

当下,就是生命,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一切。

我们的生命既不存在在过去,也不存在在将来,只有在当下才是真实存在的,生命只有在当下是有内容的。无数个当下构成了我们的完整生命。

当下是生命本身与现实的唯一连接点,生命的觉醒和觉悟,只会发生在当下。一旦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2、临在当下是什么状态

我想用两个词形容这种状态,分别是宁静和喜悦。

先说宁静。

寺庙里有两个和尚打坐,师傅为了考察他们的入定程度,拿着戒尺,悄悄地走到他们身后。

来到第一位和尚的身后,师傅举起戒尺,轻轻地敲在了和尚的脑瓜上,和尚不为所动,继续念经,师傅摇摇头。

来到第二位和尚的身后,师傅刚准备敲下去,和尚一把抓住了戒尺,师傅满意地点点头。

临在当下的状态,一定是内心极度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观外界嘈杂,才能时时刻刻感知当下正在发生什么。

其次是喜悦。

这里说的喜悦,不同于遇到一件高兴的事,令我们感到心情愉悦,这种愉悦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正是有这种愉悦,我们才会有痛苦。

临在当下是实现我们与本体的连接,本体的喜悦是稳定的、长久的,不需要在外在事物上构建,而是基于生命本身蕴含的蓬勃生机。一旦你感知到了自己的本体,你一定是喜悦的,本自具足,无须外求。

3、为什么临在当下那么难

真正的临在当下,是一个“自然流淌”的状态,而非“刻意为之”。但要做到“自然流淌”,往往需要经历一段长“刻意为之”的练习。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我们的基因预设。

人类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无论在身体机能、还是智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进化,但有一点永恒不变,那就是寻求基因的传播。

我们的大脑对感官输入冲击的反应差不多是反射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脑的设计就是要它受输入信息的控制。而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伴随输入信息产生的感觉。不同的感觉决定了我们不同的想法和行动。

那么,这些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女就喜欢、看到小偷就憎恶呢?

正是受基因的操纵。我们的基因本质上是自私和保守的,一切进化都是为了生存和传播。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了人类特有的两种价值取向:赋予意义和给予评判。

赋予意义:人是“本质主义者”,总是喜欢给事物赋予意义,倾向于在几乎所有类型的事物上附着积极或消极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上去认识事物。

比如,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主宰,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从而发展出“地心说”,并把其它学说认为是邪端异说。

给予评判: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我们基因要获得传播的机会,就需要不断识别外界哪些是对我有利、哪些对我有害,我们生命体会给感知的信息贴上正面或负面的标签。

不带评判地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但很明显,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智力形式,我们总是带着评论这副“有色眼镜”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人。

这两种“副作用”,无一不会迷惑我们的感知,与现实产生偏差,让我们无法感知到当下,更无法临在当下。

—  4 —

临在当下的

两个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临在当下呢?

两个途径:冥想练习、保持正念,这两个途径相互交融、交相辉映。

上文说到,控制大脑的关键,是伴随输入信息产生的感觉。冥想练习和保持正念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它们给了我们除了“打和逃”以外的处理感觉的方法——观察感觉。

如果你以贪爱处理这些感觉—自然、 反射性地渴望令人愉悦的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抵触令人不悦的感觉——你将继续被周围的世界控制。

但是,如果你能以正念审视这些感觉,而不是简单地响应,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控制。你可以抵抗平常塑造行为的因,从而接近“无为法”的境界。

冥想时,我们或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呼吸上,或将注意力放在某一种声音上,用我们的身体去感知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当我们的注意力从“当下”溜走时,马上把它拉回来。

保持正念,则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走路的时候走路、工作的时候工作,将注意力时刻附着上当下的每一刻。

篇幅所限,如果你对冥想和正念感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推荐的书有《当下的力量》、《臣服实验》、《次第花开》等。

写在最后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59年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果这段影片千年后被发现,你会对后人留下怎样的感悟?”

罗素停顿片刻,说到:“很简单,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道德”。

他接着说:“关于智慧,永远只问自己,事实是什么”。

智慧=认清事实,多么震撼!

问题是:我们能认清事实吗?

我觉得很难,因为基因对生存的需求高于一切,人类最大的隐含假设是生存,或者说活得更久。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认知内,从某种更客观、更超常、更普世的“真实”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尽我们所能去认清事实。

这个过程,我们能依靠的正是我们的觉性智慧。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作者:陈后圣

本文来源陈辞令,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