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外反垄断对中国音乐市场的启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513970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海外反垄断对中国音乐市场的启示

2021-09-18
2 评论 3566 浏览 0 收藏 19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海外反垄断,这是保持数字音乐出版竞争态势、确保消费者选择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选择。本篇作者就从海外的反垄断中得到启示,结合中国音乐市场现象进行了思考后的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7viRFJCmpYQFeZClmOmJ.jpg

为什么说中国音乐市场仍然扭曲?

国内音乐反垄断随着腾讯被责令解除独家版权暂告一段落,而全球音乐反垄断风波再起。

9月7日,英国反垄断机构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发布公告,宣布索尼音乐娱乐公司收购伦敦独立唱片公司 AWAL引发了竞争担忧,索尼或将面临第二阶段的深入调查。

作为一家飞速发展的新兴唱片公司,AWAL的发行模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艺术家对歌曲的所有权和收入,并且不会将艺术家“囚禁在”长期独家专属合同中。CMA担心,索尼收购AWAL后,失去像AWAL这样有力的创新竞争对手,会减少行业竞争,可能会导致音乐艺术家的交易条件恶化,以及音乐行业的创新减少。

反垄断作为规制音乐巨头无序扩张的手段,历来是欧美政府市场监管的重点工作领域。早在2012年,欧盟批准索尼、环球分别收购百代版权业务和唱片业务的条件,就是索尼承诺出售旗下4个畅销音乐目录及12位知名歌手作品全球发行权,以及环球承诺剥离掉百代唱片三分之一的全球业务。欧盟官员称,这是保持数字音乐出版竞争态势、确保消费者选择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选择。

世纪初,受数字音乐冲击,实体唱片份额下滑严重,曾经由唱片公司主导的产业格局松动,一度有“唱片公司将边缘化”的说法。

然而过去二十年伴随着流媒体的兴起,在线音乐正版化和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原先的六大唱片公司进一步横向兼并为三大音乐集团,音乐产业最核心的版权资源集中度进一步抬升。虾米创始人王皓曾表示,这让唱片公司成为了“贸易公司”。

wvMWcaCacHvS55TmZl3B.jpg

(唱片公司兼并过程,中金公司)

和其他内容行业不同,音乐行业尤其依赖存量优质内容,而版权集中意味着版权方的议价地位得以大大提高。“2016年我们去谈‘三大’的时候,报价是800万;到了2017年,直接翻到了1.3亿。”一位音乐行业创业者曾对媒体透露。

在这种背景下,版权成为了流媒体平台排除竞争对手的商业武器。

上述人士表示,腾讯的抢先入局哄抬了版权价格,把其他竞争者挡在了门外。2017年,国内各大音乐平台与环球展开版权谈判。有行业人士透露,环球的授权费最初价值不过三四千万美元,而为了拿下环球音乐独家版权,腾讯付出了3.5亿美元外加1亿美元股权的代价,是最初报价的十倍。

而在2010年,四大唱片公司(含百代唱片)在国内的版权总价一年也不超过100万,仅仅在七年时间国内版权费用上涨近千倍(南方周末)。

整个音乐行业的版权转授费用由此再次跳涨,在今年年初虾米音乐关停之际,王皓直言“版权方完全控制了整个市场。”

有趣的是,在腾讯天价签下环球独家版权不久前,环球才刚刚施压Spotify,与之签订了版权分销协议,此前环球就独家版权一直不愿松口。独家版权作为中国音乐市场的一种特色,究竟给谁带来了利好?

2017年,按交易份额计,中国跃升全球第十大音乐市场,另一面则是每年近百亿版权费用流入境外唱片公司。然而在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下载和流媒体及电信音乐增值业务的产业总值才不过129.2亿元。

如果在线音乐不是一个好生意,唱片公司还能值多少钱?现状却是,三大唱片公司均从流媒体中获得过半且仍在逐年增长的收入,“躺着收钱”的生意令三大唱片估值同样节节攀升,当前估值合计已近千亿美元。

中国音乐产值增长的同时,扭曲市场的价值差距也被不断拉大。

一、版税收益畸形化的两个脉络

唱片时代,消费者用购买实体唱片的形式为音乐作品直接付费,流媒体时代按理应以播放量、购买及付费给音乐作品付费。

但由于版权方与流媒体音乐平台形成了“机构对机构”的巨额交易采购,音乐采购与大众市场消费脱节。为作品直接付费的通道被捆绑独家、高额预付金的模式所阻隔。

虽然前因是由于早期国内在线音乐付费率不高,但其后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就是版权费的过度头部化:头部版权机构、头部艺人拿走了音乐产业越来越多的收益。

这种版税收益的畸形化主要有两个发展脉络:一是流媒体时代存量作品价值被放大,而版权法与利益分配机制失灵;二是单一市场主体垄断地位的行业代价,即头部音乐平台主导的独家版权模式加剧了这一情况。

前一个是在全球音乐范围内都有体现,后一个现象在国内尤为突出。随着流媒体的发展,针对流媒体平台的行业矛盾始终聚焦在音乐人版税不足上,而这一问题的实质随着音乐产业复苏已经发生了转移,即流媒体实际为版税付出了极高成本,但这笔支出的绝大部分被版权方截流。

rqhQsvlZ6eAHUnNcJPvZ.png

(流媒体平台承担了极高版权成本)

世纪之交,数字音乐作为新兴技术产生了对实体唱片无可逆转的替代作用,此时数字音乐主要由盗版传播为主,持续了上百年的唱片行业兼并进一步加快,六大唱片到五大唱片再到三大音乐集团,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以正版、付费为基础的流媒体平台出现,首当其冲面临的就是上游版权采购,市场形成的“版权机构—音乐平台”采购形态替代了用户直接为音乐作品付费,随着音乐作品资源进一步集中,以及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日重视,版权方完全逆转了世纪初的窘境,议价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全球数字音乐版权费用上涨的主因。

这里的问题在于,资源的集中向来是一个极易导致垄断的过程,因此音乐产业相对发达的美欧日韩市场,一般均通过专门机构监督集体管理组织(第三方非营利性机构)的许可费标准,版权价格公开透明。

u272qtVwoLU1AVxvVQ02.png

即使如此,各国反垄断机构也对行业兼并高度重视,这也是百代的版权和唱片业务被拆分出售的考虑,甚至于,唱片公司在世纪初的弱势地位,正是内部兼并得以艰难但仍能通过反垄断审查的原因之一。

版权法案的出现,就是出版商为维护自身利益推动的。华中科技大学熊琦教授指出,将著作权视为私权,是处心积虑地为了让创作者将著作权“自由转让”给出版商。而著作权法的功能之一,就在于解决著作权交易中,权利人与使用者交易成本过高而出现的不理性情形。

而独家版权这一由海洋音乐首创、腾讯收官的合作模式,则是中国音乐版权费用暴涨的主因。

这也就造成了,起步较晚的中国音乐市场,承担着远超全球任何一个音乐市场的版权成本。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音乐版权市场近60%的营收掌握在三大唱片公司手中。

二、付费为何难以解救中国音乐

实际上,中国市场的版税外流严重不是一个短期阵痛,这种商业现状更严重的后果是对中国原创音乐生存土壤的挤压。

IFPI的数据显示, 2019年中国录制音乐收入93%来自流媒体,在线音乐对中国音乐产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线音乐平台已经成为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导角色——如果没有被版权成本绑架的话。

高额的版权成本意味着,在线音乐平台需要更多开发采购回来的版权,以求“采购内容”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难免走向平台资源的过度倾斜。

版权大战导致的结果是QQ、酷狗等音乐平台完全是按照曲库优先级、人气值来推荐歌曲,数字专辑走向打榜、粉丝经济泛化都是这种“版权价值开发”的产物。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年报显示,2020年音著协涉及版权许可收入金额约2.24亿元——这个数据甚至不如头部音乐平台、头部音乐人几张专辑的销售额高。近期,蔡徐坤“贷款发歌”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曾指出,以前的唱片公司基本都是一个个厂牌,他们自己制作音乐,是有审美取向的。但现在,比如三大唱片公司,他们在全世界各地采购音乐,然后卖到世界各地去,已经不介入音乐生产的本身了。

在过去,唱片公司还兼着“卖唱片”的零售商的活,而数字音乐时代,唱片公司仅仅需要给予授权流媒体文件即可,人员开支、资产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唱片公司在打包授权版权时,则会借着头部艺人和作品将自家整个曲库价格一起抬高。

当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钱都被头部版权拿走了,剩下能给到原创、新生代音乐人的收益能有多少?

B3Zih0jkMLSScVTcnask.png

(流媒体单次播放歌手获得的版税收入,中金公司研究部2019 )

这种现状下,中国华语音乐在世纪初头十年的黄金十年后,走入了长期的低迷期。然而大众对优质音乐的需求永远存在,这也是后来很多用户分流到豆瓣、虾米,乃至后来的网易云音乐快速发展的关键。

到2018年后,国内版权费用上涨有所放缓,一方面因为价格已经很高,更现实的情况则是由于买家的“迅速消亡”——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国内音乐网站从400家锐减至16家,到2021年2月虾米停服,则只剩下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两家主要的在线音乐服务商——虽然在2018年,针对腾讯音乐的反垄断调查就已经启动了。

三、反垄断的海外参照

回看英国音乐发展、产业政策,或许能有一番借鉴。

工业时代,英国音乐文化曾领先全球音乐,但在数字音乐时代,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后来居上的美国逐渐将英国市场侵蚀:数字广告市场90%被谷歌、脸书占据,数字音乐产业则是亚马逊、苹果、Spotify、谷歌的天下,曾经辉煌的百代唱片被索尼和环球瓜分。

数据上则更加直观,2018年英国唱片公司的整体流媒体收入达5.164亿英镑(约合6.78亿美元),仅Spotify、亚马逊音乐和苹果音乐运营的订阅流媒体平台就取得了其中的4.68亿英镑(约合6.14亿美元),算上来自YouTube音乐剪辑的广告收入分成和来自Spotify免费服务的广告收入,外国公司在英国音乐产业收入份额逐年增加。

因此,近年来英国政府试图在音乐市场反垄断、政策法规修订上做出改变,以试图在后工业时代实现文化复兴。

LccjyUXrjlqWnAig4Pd2.png

(美国版权保护期不断延长,新时代证券)

在版权商的推动下(如迪士尼),版权保护期一直在被延长。国际上现有的版权法权益基本都是70年、50年的定期,因此音乐行业长期都有音乐人相关的版权纠纷。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打了几十年官司,仍未从索尼手中拿回属于其自己的披头士歌曲版权。

1976年美国曾修订版权法规定,在1978年之后出版的音乐作品,词曲作者有权在35年后收回其作品的权利。而近期英国正在尝试推动立法赋予音乐人20年后收回版权的权利。

今年4月,英国还成立数字市场部(DigitalMarket Unit),以防止数字科技巨头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来扼杀竞争和创新。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 (DCMS)。

委员会甚至直指三大唱片与流媒体服务的许可谈判缺乏透明度,建议政府将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的所谓“主导权“交还给英国市场管理监督总局(CMA)。

今年中国的音乐反垄断迈出重要一步,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处罚令下,腾讯音乐被责令放弃独家版权、取消高额预付金模式。

今年7月,Midia Research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音乐流媒体订阅市场规模的最新预估报告,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进入全球前六大音乐付费平台。

kNzCzdFCW25j8zrBHk7A.png

但中国在线付费收入远远难以覆盖版权成本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国音乐市场所支付的高额音乐版税,根本上是一个由流媒体音乐巨头主导的市场竞价结果,而与版税所代表的应支付给创作者或版权方的使用授权费所相背。

在国家监管总局的处罚令中,明确指出需要按照实际使用支付版权授权费,但版权方能否愿意放弃巨额利益、腾讯音乐执行处罚的落地情况如何实际上并不乐观。

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在过去数年间,版权相关主体已经充分尝到了资本竞合的好处,行业投资并购动作频仍。

仅2021年的前四个月,全球音乐收购和曲库投资就达到70亿美元,热门歌曲价格翻了20到35倍,印度和中国市场是其中的重点。

版权运营,放在商业模式上,是创新行业发展;而落在买断式竞争上,只能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并将高企的成本转嫁给社会。

音乐作品将更多被用价格衡量,而非真正的价值。

作者:向阳,编辑:明非

本文由 @新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