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个文科生眼中的技术本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nfoq.cn/article/NwLcxF6FwccQxCs4y7pg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个文科生眼中的技术本质



2021 年 9 月 15 日

一个文科生眼中的技术本质

纸上谈兵,博君一笑。

我人生的前 20 多年,所有跟计算机相关的记忆都是游戏,而非代码。

因缘际会进入开发者社区工作以后,倒是在没有代码基础的情况下,接触了很多技术的上层建筑。

我参与采访过很多称得上大神的技术人:

  • Ruby 之父松本行弘;

  • 阿里 CTO 鲁肃;

  • 蚂蚁的褚霸;

  • 20 多年操作系统研发经验的老兵;

  • 开源基金会的 PMC 们;

  • 各个大厂的首席架构师、技术 VP;

也参与撰写过很多技术领域的年度总结和开年预测:架构、云计算、大前端、数据库……

在过去的六年中,我发现技术的价值愈发受到资本的追捧,由开源项目所成立的初创企业往往仅凭一个故事就能拿到不错的天使投资。而代表着技术趋势的开源企业,其估值的膨胀更是不可抑止,比如云原生数据仓库的代表——Snowflake 创纪录的 IPO,比如 PingCAP 估值 30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从软件开发的层次上看,技术的发展变化不可谓不快:

  • 云计算从虚拟机到容器再到云原生,十年时间已经迎来送往了多个时代;

  • 数据库从关系型到 NoSQL 再到 NewSQL,商业型数据库、开源数据库互相印证一路前行;

  • 运维们也从“人肉运维”到 DevOps、AIOps、DevSecOps,引发了行业性的被替代危机。

但与此截然相反的,却是底层架构的发展缓慢,其更迭往往以十年为单位。正如开源软件诞生以前,办公套件的更新周期。

Gartner 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新兴技术炒作周期的报告,这个报告或许可以称得上是科技圈的风向标,每次推出都会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维度拉长到以 10 年、20 年为单位,会发现这里面的很多所谓新兴技术,有的在不知不觉间消亡,有的在沉寂多年以后又再重启。这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技术的创新速度其实没那么快;二,技术的价值有时候没有得到有效印证。

回顾过去几年聚光灯下的技术名词,你能想到哪些?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从区块链到云原生,然后是最近大热的低代码。

这几项技术,有的其实并不新,比如人工智能就是个老伙计了。有的其实也很新,比如区块链,但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区块链是一个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让我们去总结一下这些技术发展、变化的脉络,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核心标准,很多软件研发领域内的定律都是围绕其在做文章。但再往后,大家发现需求越复杂,反而要求软件变得简单、快捷。所以屠龙之术固然看上去牛逼,但大家却更发现简单的反而是最难的,KISS 原则也没那么简单。

于是我们发现,不论是云原生也好,低代码也好,Serverless 也好,大的趋势就是技术的下沉,新兴技术的本质都是在这个趋势下去降低门槛,一方面降低应用开发者的门槛,另一方面也是降低使用者的门槛。这样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技术的本质,其实说穿了就是那四个字——降本增效。

在消费互联网进入瓶颈的当下,产业互联网的 B 端红海,更加凸显了这个本质的价值。

所以,从我的角度看,不管是所谓前端的「别更新了,学不动了」,还是其他的奇技淫巧,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降本增效。这才是技术的本质,也是技术最大的价值,也会是未来受到更多关注的关键点所在之处。

这就是我,一个文科生眼中的,技术的本质。

划线
评论
复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