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可行性建议怎么提?一个案例看清楚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data/6963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导语:本文从具体的场景出发,系统拆解了解题的四个步骤:确认事实、区分经验与测试、事前论证、时候论证,提供了“如何从数据中提出可行性建议”的思路。推荐各位读者共同阅读,共同学习。

OBbEP5r1QrDQWTQuX663.png

很多同学都讨厌当工具人,然鹅每次遇到要提建议的时候就怂了,除了“指标降了,要搞高”,不知道还能说啥。今天拿个具体问题,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如何从数据得出可行的建议。

问题场景:某互联网垂直电商企业,运营的老板表示:A商品最近销量挺好,想提高一下价格,以提升该类产品的整体利润。现在作为数据分析师,你接到了这个需求,问:该如何做?

01 问题解析

首先,同学们要注意:这里有几个问题?

思考一分钟。

如果是业务部门听到这种命令,本能反应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老板想提价,我要怎么提价。”但数据分析师收到这种需求,就不是这么解读的。因为数据分析师首先要保证的是:领导决策建立在正确的事实之上,其次才是保证决策建议的可行性。

对数据分析师而言,这里有两个问题:

  1. 老板口中的“最近销量挺好”,到底是不是个事实。
  2. 在问题一成立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落地。

1. 解题第一步:确认事实

在现实中,很多商业感觉并非建立在事实之上。此时、此刻,销量是不是真的很好,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

并且这个任务最适合数据分析来做,业务部门捕捉商机,可能依赖的是自己的经验、判断、嗅觉,而数据分析捕捉商机,一定是靠数据说话。

要验证问题一,需要排除的假设是:

  • 不是真的好(仅仅比其他品类多了一点点)
  • 是真的好,但不是现在好(这个信息过时了)
  • 是现在好,但是暂时/季节性/偶然性好(预计不持久)
  • 是现在好,稳定的好,但已有资源投入(没有涨价空间)

整个逻辑用MECE法归纳如下图:

w0WohxCAi7Wr2DeGK9on.jpg

很多新手数据分析师会忽略这一步。实际上,这一步非常体现数据分析师的价值。老板只是随口一说,数据分析师就把各种可能性一一排除,对老板来说体验非常好。显得数据分析的工作做得很深入。

实际上,何时涨价是有固定套路的,一般参照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

5PB69KnToPL6lup18G06.jpg

  • 如果A品类生命周期走势明显优于过往同款,可涨
  • 如果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上市期、成长期)可涨
  • 如果A品类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库存周转快、销量好)可涨

反之,如果A处于生命周期后期、库存仍有富余、表现平平,则不应考虑涨价。可考虑搭售、满减等手段。

2. 解题第二步:区分经验与测试

如果确认了第一步,可以做第二步工作:确定分析方向。

第二步要先确认一点:过往有没有做过类似调价?

如果有,则基于上次类似调价场景,分析本次调价预计影响与可行性。

如果没有,就没有历史数据参考,则需要设计一个数据实验,验证方案可行性。

这一点很能体现数据分析与业务的思路区别。如果换了业务,可能通过与客户沟通、对用户的洞察、对商品的理解,能直接作出判断。但数据分析思考问题,一定是从数据出发。如果有历史数据,就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如果没有,就先做测试,收集数据再分析。

当然,实际落地的时候,两者可以结合。比如业务先提一个涨价方案,数据分析分两步论证:

事前论证:这个方案没有致命伤

事后论证:这个方案可以通过XX实验验证

这样就能推动方案落地了。

3. 解题第三步:事前论证

事前论证分两种情况:

  1. 在有做过调价情况下,总结历史经验,给出建议
  2. 在没有做过调价情况下,给出可以调价的范畴,避免踩雷。

方案要落地,需要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齐全。因此在复盘历史经验的时候,要做细一点,上次调价的六要素,要分析齐全(如下图)。

PRM927lVqd0h7v5jqcxP.jpg

在避免踩雷的时候,主要是利用数据剔除一些明显不合理的设想。

理论上,消费者都不傻。

  • 调价会导致销量下降;
  • 销量下降又会导致库存增加,周转时间变长;
  • 周转时间变长,又会增加商品过气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影响销量。

虽然没有数据证明,但业务方在做方案的时候,得思考到这些点。

典型的不合理设想,比如:

  • 涨价设定太高,甚至达到了更高档商品价位
  • 销量没有调整,默认涨价不会影响销量
  • 销量预计太多,没有考虑销量下降导致库存增加

这些明显BUG,大部分来自无经验情况下,业务方过于乐观地拍脑袋。作为数据分析师,理应对这种乐观的YY提预警,至少让他们意识到问题。

4. 解题第四步:事后论证

如果没有历史数据积累,则要设计数据实验,验证效果。注意:数据实验的设计,一定需要业务方的参与。因为涨价本身是个业务动作,有明涨/暗涨两种基本方式。

  • 明涨:直接调价
  • 暗涨:通过推升级版、plus版、减少优惠券投放等形式,暗中调价

这些手段可能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是明涨,则可以直接测试所有用户对价格敏感度。如果是暗涨,意味着只有一部分用户会响应涨价,需要做用户分群,观察部分用户的反应(如下图):

NUCZ4boZuYbrm9FaTJtn.jpg

理论上讲,暗涨更容易让用户感情上接受,毕竟明涨显得太割韭菜了,颇有囤积居奇之感。但实际操作上,暗涨需要做新的营销方案,很有可能新方案做砸了,导致涨价策略失败,业务方会承担责任。

所以业务方会倾向于明涨,并且要求数据分析师给出预测:到底涨多少,ROI最大化。

这里一定要给业务方讲清楚:没有历史数据,则无法分析,一定要做测试。不要试图用拍脑袋/其他拐弯抹角的方法回避这个问题。价格弹性一定是测试出来的,没有测试就下结论,策略失败的风险就是数据分析师自己背……

综上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涨价,需要大量的、细致的分析,具体到各种场景。很多新手不考虑这么多场景,只是拿一个近一周/一个月销量,然后开始拍脑袋:“可能涨价以后会减少销量吧……”

这么粗糙地工作,很容易被领导各种diss,诸如:

  • “考虑和其他品类差异没有?”
  • “会不会只是短期效果?”
  • “有没有证据证明真的能涨价?”

数据分析师会很委屈地说:“那你也没提呀”

此刻领导再怼一句:“你就不多想想!”

这么一来一回,信任就荡然无存了。

我们常说:数据分析师就是企业的军师,你看小说里,主公问军师意见,军师都有上中下三策,上策里还要分上上策、上中策、上下策。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场景思考得很全面,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军师应达到的标准,以上,与大家共勉。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

本文由 @【接地气的陈老师】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