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产业互联网正驶向深蓝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0199.html?s=0&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产业互联网正驶向深蓝

摘要:深水区里,产业互联网的新可能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将产业看成是改造对象的存在,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于消费互联网而言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理解为改造对象的转移,而忽略了产业互联网的新内涵与意义,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的消费互联网而已,说到底,依然是流量的买卖。这是产业互联网提出多年,却始终都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当数字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开始从简单意义上的改造对象的转变,转移到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角度。深入分析产业互联网发生这样一种转变的基本原因,我们就会发现,新技术的成熟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的嬗变,才是导致这一切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我看来,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重点转移到流量之外的领域,它的发展便开始进入到了深水区。以此为开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真正决定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将不再是流量本身,而是流量之外的其他要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真正开始来临。

流量之外,产业互联网正驶向蓝海

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的代名词而已,虽然产业互联网的名称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产业互联网依然是消费互联网的逻辑。人们之所以会对产业互联网有这样的看法并不是无法理解,因为早先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仅仅只是将它看成是获取B端流量的工具和手段而已,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新的内涵和意义。

从早期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落地实践来看,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发展端倪。无论是头部的玩家,还是新入局的产业互联网玩家,几乎都将获取B端流量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线。于是,无论是资本投入,还是日常运营,他们几乎都将流量看成是终极使命与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当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一知半解的时候,这种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做法的的确确是有一定市场的,那些拥有了海量B端流量的玩家的的确确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肯定。

然而,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只是有了流量,而没有对流量进行改造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所谓的流量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这是早期的产业互联网之所以快速火爆,又快速沉寂的根本原因所在。可见,仅仅只是将流量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生命线,而缺少了对流量之外的领域进行关注,甚至改造的方式和方法,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充其量仅仅只是产业互联网的代名词而已。

当以流量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告一段落,人们开始反思,产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究竟在哪?慢慢地,人们开始意识到,所谓的产业互联网,重点并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产业”。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互联网”只会把产业互联网再度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欲要改变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窘境,必然需要跳出“互联网”的陷阱,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它。

以“产业”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仅仅只是把“产业”看成是终极追求,而是把“改造产业”看成是终极追求,通过“改造产业”来让产业发生根本性地嬗变,从而让产业上下游的供给与需求实现对接。我们看到的以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为代表的诸多新物种的产生便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诞生的。仔细分析这些新概念,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新概念的重点并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产业本身。

当产业互联网的玩家告别了流量的牵绊和束缚,真正以产业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的时候,一个全新的蓝海开始打开。在这样一片新蓝海里,玩家们所看到的不再仅仅只是有限的流量,而是在这有限的流量之下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一个产业都需要一场深度而又全面的改变,每一场深度而又全面的改变都有这样那样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玩家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像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穷尽一切方式和方法来找到获取流量的方式和方法,而是要在有限的流量里去挖掘无尽的需求潜能。当产业的需求潜能被挖掘之后,玩家们再通过给产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带来的是产业本身的深刻改变,最后,实现的是产业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深度对接。

很显然,这是一片尚未被开垦的蓝海。只要产业互联网的玩家扎得足够深,它所能获得的发展潜能就足够多,足够大。如果仅仅只是像消费互联网那样,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不断建构自身的生态体系,而缺少对产业本身的深度介入与改造,那么,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长久且富有现象力的增长的。只有不断深度参与到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深度改造产业本身,玩家们才能发现更多有关产业互联网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从而开启一个流量之外的全新发展模式。

深水区里,产业互联网的新可能

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清晰而又明确地看到,仅仅只是做平台和中心,仅仅只是做撮合与中介,是无法获得持续且长久的发展的。因此,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可能性一:新基础设施。阿里将自身定义为“石油和发动机”,腾讯将自身定义为“新基础设施”,拼多多将自身定义为“扶农助农者”……无论是称谓如何,他们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他们都在试图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基础设施。

所谓的新基础设施,就是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水、电、煤、铁路、公路一样,说白了,就是要为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服务。透过这些巨头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在产业互联网的深水区里,最有可能的一种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新基础设施就是要为产业的改造和变革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然后,让产业本身能够发生深度而又全面的深度改变,从而开启新的发展新机会。玩家们的盈利方式将不再是建立在规模和效率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产业的新功能和新属性身上。

这种盈利模式可能没有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简单、直接,但是,它所带来的增长潜能,远远要比消费互联网多得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长期主义”更多地反映的正式这一方面的内涵与意义。

可能性二:新供给对象。在产业互联网的深水区里,除了有像阿里、腾讯、拼多多这样的头部巨头充当新基础设施的角色之外,还有很多玩家充当的是新供给对象的角色和定位。所谓的新供给对象,其实就是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这里所说的新供给对象,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是新消费的玩家。所谓的新消费玩家,其实就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度而又全面改造的玩家,他们拥有传统产业的内核,但是,却用新的元素和新的概念来讲传统产业的内核进行再度表达,最终赋予了传统产业以新的生命力。

虽然这些玩家并不具备给不同行业,不同场景进行深度赋能的能力,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某个行业或者是某个产品上进行深耕,最终实现的是产品的深刻变化。如果玩家们能够对某个产品抑或是行业进行深入而又全面地改变,并且能够有新产品的产生,那么,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一股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力量。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新消费是这一方向上最为突出的代表。

可能性三:新技术聚合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元宇宙的概念很火爆,并且很多玩家都加入到了有关元宇宙的布局当中。笔者认为,元宇宙之所以火爆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将原本独立的、分裂的新技术整合到了一起,最终让元宇宙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互联网的角色和意义。

其实,这同样可以划归到产业互联网的范畴。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有些玩家充当这样一种角色和定位。通过将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聚合到一起,并且形成一个新概念,从而可以将人们从互联网时代带入到元宇宙时代。

对于有志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参与到新技术的聚合过程当中,通过充当下一个技术时代的定义者与塑造者来实现新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充当新技术聚合体的角色,同样是深水区里的产业互联网玩家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当产业互联网开始告别流量,它的发展才算是真正走向了正轨。这时,产业互联网才算是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深水区。寻找深水区里的产业互联网玩家的新机会,并且以此来开启新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