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最懂人性的黄峥走后,拼多多面临突围之战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37987351956595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最懂人性的黄峥走后,拼多多面临突围之战

三节课7小时前
上半场关乎人性,下半场关乎价值。

拼多多,可以看作最懂人性的企业。

当年一首“拼得多,省得多”广告,效果堪比脑白金,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朋友圈砍价套路,让它凭借社交电商的模式,直取“规模最大电商平台”称号;

百亿补贴一出,曾对其爱答不理的中产客群,也直呼“真香”。

把控人性所在,释放增长红利,一度成为拼多多的“流量密码”。

对于拼多多而言,让商业的归商业,即是一种本分。

但另一方面,人们对这种过度聚焦人性开垦的商业行为,又表现得颇有微词。

拼多多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销费用罕见降低了30亿元。直接结果就是,拼多多运营利润超预期地达到了20亿元。

与此同时,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在拼多多利润大涨之际,却不谈营销谈公益,低调地设立了一个“100亿的农业科技专项”。

这到底是回归商业初心,还是股价持续走低下的应变之举?

巨头之下,拼多多高调崛起

2016年,作为顺丰等快递企业上市元年,也成为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节点。

这一年,阿里巴巴集团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即将超过沃尔玛,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平台。

在同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正式提及“新零售”概念,显示出引领下阶段零售风潮的自信。

与此同时,京东收购1号店,并和沃尔玛宣布在华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同样雄心勃勃地准备与阿里进行长期对峙,争夺电商头把交椅。

一时间,大家都认为未来的电商趋势,即将进入“二龙戏珠”时代了。

但事实证明,中国很大。两家电商平台,完全吃不下这个市场。

v2_3c7fea7bf5534bbdb160c6c6bb63b13f_img_000

创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在此刻悄然进场。

从宏观层面看,当时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渗透,衍生出诸多未经淘宝、京东等电商教育的新用户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我国农村网民达2.09 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7.4%逐年提升至2017年的36.1%。

低线城市用户触及网络,为拼多多这种主打低价的电商平台带来巨大流量,很多三四线城市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通过社交电商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网购。

在行业层面,淘宝和京东的战略对峙,都在朝着争夺品牌卖家和一二线市场的方向进发。

大量受到冷落的中小卖家、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爆发与低线城市人群的线上购物需求集中,三重要素叠加,给了拼多多极好的崛起时机。

黄峥在2018年谈到拼多多爆炸式增长时,就直言“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很努力很拼搏就能完成的,70%靠的是运气好。”

不过在时代趋势与运气的包裹下,五环外静悄悄的生长,并不能让拼多多感到满足。

为了打造品牌心智,拼多多选择了经典的“脑白金式投放”。其营销逻辑与《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一书中提到的,简直别无二致。

首先是在渠道上,重金投放央视、赞助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等高人气节目,并在电铁、地铁站等场景集中铺设广告。

其次,广告旋律改编自《好想你》,犹如当下的《蜜雪冰城甜蜜蜜》一样,具有魔音绕梁的潜质。

“投放广告要集中投放,要在某一个时间段,充分地占领投放渠道,形成集中优势,要么没有,要么铺天盖地,消费者才能记住你。”

在广告词设计上,“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拼就要就要拼多多,每天随时随地拼多多......”,很符合史玉柱提到的“长期记忆”原则。

即一般广告大家看过,就很快忘记了。

但是留有逻辑缝隙的广告,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其逻辑错位会激活人们大脑的“纠错”机制,“只收”又会诱发观众抵触心理,从而不得不“牢记这个广告”。

同样的,“拼的多,省的多,我不拼不就更省钱了”、“拼为什么要用拼多多?我用其他的不行吗?”等容易引发联想的埋点,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由此,大江南北的中国人,迅速被普及了拼多多这个平台和在线“拼”团的新电商模式。

在广告上线不到半年后,拼多多的用户群,也顺势超过了2亿,翻了近一倍之多。

v2_34cfbb78a27b4e92aadca795f58ae6e6_img_000

不只是在广告营销上高调,其商业布局,同样不避锋芒。

作为想要在电商领域里分一杯羹的玩家,拼多多似乎一开始就表现出,既不需要到阿里那里“拜山头”,做一个小而美的垂类电商;也不去京东那里拉盟友,宣称不染指它的用户群。

拼多多笃定,在背靠腾讯资本及微信流量生态的前提下,自身将成为电商赛道里不可忽视的一极。

2018年,同为拼多多投资方的高榕资本创始人张震,接受36氪采访时说:“我讲一个细节,黄峥这个人,他在公司月GMV几十亿上百亿的时候还是很有危机感,还是创业者的心态,那说明他心中的盘子是万亿”。

为了更多地吸引淘宝溢出的中小商家,拼多多当时还制定了零入驻费用的策略,来大规模吸引店家入驻。

为了遏制拼多多的进一步崛起,2018年3月15日,阿里上线了淘宝特价版APP,主打低价拼团,正式和拼多多对垒;京东也早在2016年,就上线了低价拼团平台京东拼购。

但此刻,拼多多正躺在微信体系内,疯狂生长。

2018年后,拼多多通过“砍一刀领现金/商品”等病毒式营销套路,将消费者导流至拼多多APP,其APP月活显著增长。

对于微信而言,它一直比较注重内部生态,反对营销诱导类外链,比如2017年封杀了淘宝客链接。

v2_47ee31a9ff4e46868fad51b353aa30e9_img_000

拼多多同样未能幸免,“这对拼多多来说是小事情了,仅2017年拼多多就被微信封杀过1000多次”。

封杀了,但没有彻底封禁。

就这样,淘宝客在微信生态内每年产生的2000亿GMV和大量的新用户,都流入了拼多多的怀抱。

商业关乎人性,也关乎价值

黄峥似乎最坚信的,就是商业关乎人性。

黄峥在一篇写于2016年8月16日,名为《劣币驱逐良币,电影院现象及其它》的文章中,提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在黄峥看来:“这种现象侧面描述的是自私不团结的个体,无法对抗管理者的强制力的现象。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描述了通过利用个体自私的力量,来进行财富重新分配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一种现象。”

黄峥在采访中,也特别喜欢提到他对于人性复杂细节的观察。

比如人的消费需求的自我分层,“宝妈可能给孩子买最贵的纸尿裤,但会给老公买便宜的麦片。”

把基于人性的消费细分的场景集中起来,就获得了一个拼多多的体量。

v2_1dde87e5c1574b1da16b37464b1762c4_img_000

不想在拼多多买纸巾、农产品,没关系。拼多多上的耳机、iphone有百亿补贴,你要吗?买过之后,再看下纸巾、农产品,是不是觉得顺便在这里买,也不是不可以?

嘴上说不行,身体总是诚实的,这是人性逐利的真实写照。

拼单模式,则充分利用了人的从众心理。而且拼车等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是更划算、更值得投入的消费模式。

在产品设计上,拼单模式给到了一个不拼单的更高价格。这个价格让消费者会产生瞬间的市场价格定位,从而认定拼团会更划算、更便宜。

这是一种常见的沉锚效应,往往被应用在餐厅的菜单上。

并且,在看到更低的拼团价格时,消费者又会进入损失厌恶心理。即当拼单可以省钱时,不拼等于错过优惠。

如此一来,消费者的决策链路,被极大缩减了。并让消费者的决策焦点集中在价格,而非功能、品牌的多方面考察之上。

当然,这种拼团模式在低单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会更为有效。

无视对他人的干扰,聚焦于自己的利益,似乎也是人的天性。

在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模式里,试图将这种天性从家庭、朋友、同事等早已逐渐淡漠封存的情感网络中,彻底萃取和解脱出来,以驱动个体成为自发的既定市场动作完成者。

每个行为个体,被视为可以为了几块钱的红包优惠,而迫切地去反向激活自己的社交圈层。 

事实上,人们确实是这样做的。为了砍单、红包,而被吸引为拼多多平台的正式用户和储备用户的流量,日益增长。

v2_fc0d0b8551994a089cd9e84be3045d7b_img_000

拼多多借助对人性的精准把控,创造了现象级的流量增长。

8月24日晚,拼多多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年度活跃买家为8.499,成为某种意义上最大规模的电商平台。

但这种过度聚焦商业增长的策略,在其规模化、稳定化之后,忽略组织良性化建设、平台治理与用户服务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从年初到年后,拼多多的负面事件,开始接连爆发。搜索黑猫投诉,“拼多多”字段下的结果为310427条。

以马上得天下,难以马上治天下。

在人性释放中,获得巨大红利的拼多多,也很难避免在延续过往商业逻辑中,遭遇更大的风险和麻烦。

这一点,黄峥其实也有过思考,即任何供需调配的背后,不应该是完全的群体性自发决策。

在他看来,这极容易形成“电影院现象”的群体自我伤害,“即电影院里如果前排的人站起来了,那么后排的人也会站起来,结果本来大家可以坐着看的美事,变成了所有人都站着看的辛苦事。”

商业的巨大活力,只在于以什么样的组织形态和多大的强制性外部力量,来充分撬动更大的市场动向的杠杆转化。

为此,从新电商平台到重塑农业供应链,从“拼购”模式创新到深入最后一公里,拼多多的渠道与服务价值,愈发凸显。

但这一进程远未结束。

黄峥离开后,对于下个阶段的拼多多而言,如何爱惜羽毛,仍然是持续的商业挑战。

进入下半场,拼多多面临多重挑战

拼多多平台成立以来,不止是用户在快速增长,卖家数量也在高速扩张。

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拼多多的年度活跃商户为860万,同比增长69%,已经非常接近淘宝千万卖家的体量。

v2_179fb1efd47449168a634db20a2add55_img_000

这就带来了很现实的问题,即流量竞争愈加激烈,拼多多用户流量红利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

其次,注重交易性价比的平台环境,让商家倾向于思考如何用更低的流量成本获取更大的客群,如何用更低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而非切实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标准。

来到这里的消费者,首先考虑的也往往不是平台体验、服务体验本身,而是如何寻找到更低价、能用而不是好用的商品。

但是,这并不能减少交易冲突。

对比京东和天猫,其商家的机会空间已经被压缩,运营成本与平台扣点较高。而用户的同质化选择过多,导致体验感提升不够明显;

拼多多,则正相反。用户规模大,但能够在平台上付出的心理价格很低,并倾向于以性价比作为首要购买因素。

所以,拼多多的商家面临着做的多但利润薄的难题。且用户更忠诚于价格,导致对店铺平台的不敏感,从而进一步加剧商家的价格内卷。

拼多多一直想要做品牌化的转型升级,但用户留存与获得的成本,可能也会直线上升。这对于维护大量中小商家利益,同样是一个挑战。

同时,在品牌化方向上,二选一并不是唯一阻止品牌入驻的因素。

整个电商平台的消费环境、品牌影响及用户客群的客单价能力,都是更为重要的条件。

或许,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并非完全是为了获取中产用户。而是借着中产用户群体的声量与心智占据,向品牌方表明入驻的可行性。

但总体而言,其效果并不明显。

比如拼多多的品牌馆项目,入驻的大品牌不多,且最终无疾而终,意味着拼多多首次策略升级尝试的失败。

苹果、特斯拉戴森等大品牌,都曾经公开否认有授权拼多多销售产品的纠纷,更让拼多多的平台调性受到品牌市场质疑。

v2_e5a1743715254bef8c598d0c7f6209c2_img_000

在拼多多高速增长和百亿补贴的中产人群获客基础上,都没能吸引到足够的品牌入驻。那么,在补贴难以持续、增长触顶的形势下,其未来的3C、家电、汽车、奢侈品等类目的品牌化扩张,也并不会过于乐观。

况且,做电商的大平台,都开始加入百亿补贴大战。内卷的百亿补贴,其对于用户的心智占领,或将如同当年电器界的价格战一样,缺乏更具实质性的收益。

用金钱购买的心智,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这类中产客群,可能会成为拼多多低价生活用品的用户,但在品牌选择上,是否会将其排在天猫、京东之上,则是存疑的。

在流量方向上,拼多多也面临着后有追兵、前路漫漫的局面。

作为狙击拼多多的淘特,其年度活跃消费者近2亿,仅上半年就净增1亿用户,且其中有近80%的用户与拼多多重合。

据QuestMobile统计,淘特位居“2020年度APP用户规模增长TOP榜”榜首,为唯一上榜的综合电商平台。

人性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把控,但把控人性的套路,简单易学。

拼多多的固有用户,正在不断被淘特、聚划算及京喜这类低价电商学徒,抢夺份额和心智。

而拼多多下了重注的新增流量入口,多多买菜的社区团购项目,由于诸多要素制约,其市场发展也不及预期。

在外部环境中,抖音、快手乃至视频号等直播电商、短视频平台电商的崛起,也让处于狂奔状态的拼多多感到压力。

现任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我们能体会到越来越多的平台,的确是在进入这个领域。竞争也在加大,而且我们预期未来会持续加大。”

另外,在监管压力下,阿里与微信互通的可能,对于拼多多而言,同样不是一个利好消息。

可以说,在内外部多重挑战之下。下半场的拼多多该如何突围,已经成为亟需提上日程的命题。

v2_dfef12e2f1014deb81eeb647a9a5381a_img_000

拼多多目前的回答,是回归初心,寻求差异化竞争,并致力于运营能力提升。

以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在其盈利之际,准备投入的正是农业带。

陈磊提到:“拼多多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线价格平台,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100亿的农业科技专项。我会亲自来管理这个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耐心投入。”

同时,“我们策略是继续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核心地位,提升他们的体验和我们的服务”。

写在最后

增长故事结束,下半场开启。

精细化运营和供应链重构,都是实打实的苦功夫。

需要在物流、技术与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夯实基础的拼多多,可能更需要一段蛰伏期的低调修炼。

v2_c8d27a7700f74247a7655f7e85bee0ff_img_000

但资本,向来不太看好缺乏想象力的互联网商业。

进入2021年,拼多多股价表现不振,一度累跌超56%。

此次盈利之后,拼多多回归初心、抓住差异化战略的调整,引发股价大涨22%。

无疑,想要走得更远的拼多多,正在从聚焦人性,走向价值重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节课”(ID:sanjieke01),作者:遊人,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