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上海机场可以抄底了吗?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67467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上海机场可以抄底了吗?

微信公众号:君临财富。全球投资大趋势。

2003年非典的时候,作为上海机场集团核心资产的虹桥机场,业务量下滑。压力之下,刚建成不久的浦东机场得到宠幸,被置换到上市公司内。

2020年,一场疫情打乱了生意蒸蒸日上的浦东机场经营节奏。

十几年的时间,上海机场从一个基建股变成交运股,再变成“商业地产股”。背后反映的是大国航空带来的行业红利,更是消费的强劲动力。

今年,上海机场从高点88元,一路下跌,几近腰斩。一个浓眉大眼的白马被捧上云端,又摔在地上。

有资本的无情,更有机场的无奈。

随着疫苗接种覆盖面的扩大,航空业务复苏成为不可忽略关注的话题。上海机场是怎样炼成的,是否具备抄底价值,值得聊一聊。

1、上海机场的虹桥时代

很多人对机场的印象,除了票价稍贵以外,候机、排队、出站等一系列操作,恐怕与高铁等没有什么区别。

机场,也就是一个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而已。

实际上,机场与高铁站还真是不一样的。

2019年,资本市场明星,易方达的张坤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6年我在研究互联网,一下就想明白它的商业模式了。当时,大家还觉得它是一个公用事业股。但我认为,它本质就是一个微信,把所有的基础设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广告。

这番谈话实际上就揭示了机场的核心商业逻辑——流量变现

只不过,微信的母公司腾讯流量变现,靠的游戏和广告,上海机场流量变现的方法,是后来把它捧上云端,又摔在地上的免税业务。

上海机场1998年上市在A股上市的时候,拥有的核心资产是虹桥机场。

查阅当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飞往上海虹桥机场经营航线的国内外航空公司,以及过港旅客提供的各种服务而收取的航空运输服务费。

也就是说,候机楼业务收入是上海机场的主要财源。

作为盛名已久的国际化大都市,虹桥机场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建成。1950年的时候重建,1971年改为民航专用机场。

在上海机场上市的1998年,虹桥机场实际上只有一条跑道。

虹桥机场鸟瞰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10年,虹桥机场启用2号航站楼及第二跑道,并在2014年底对1号航站楼进行综合改造。

至此,机场级别达到4E级,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是一类的对外开放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成为国内复合枢纽之一。2017年的时候旅客量就突破了4000多万人次。

机场的标准划分是国际通行的。通常,是由数字和字母组合标定一个机场的规模和等级。

1、2、3、4四个等级的数字表示为跑道的长度;A、B、C、D、E、F六个字母等级,标定飞行区可容纳的最大飞机的翼展,以及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

民航机场等级划分

图片来源:国家民航局官网

4F为最高等级,4E次之。就目前我国来说,也有多达14个4F级民航机场。

依靠虹桥机场想玩起超级流量的游戏,力量是不够的。

上海滩这样的超级明星城市,一个机场还是有点小家子气的。就是上海机场上市不久的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是一个4F级民用机场,无论从规模还是流量,浦东机场肩负起上海第一次机场重任。2002年开始,上海就把大量航班向浦东机场转移。

上海航空枢纽港的转移,再加上与去年的新冠疫情类似,2003年的非典,也给了虹桥机场一记重拳,盈利能力锐减。

2003年底的时候,上海机场的母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把上市公司名下的虹桥机场置换成了国际客流多、发展限制少、盈利前景更广阔的浦东国际机场,并附赠了航空油料公司40%的股权。

至此,上海机场由虹桥时代升级为浦东时代。

2、不负众望的浦东时代

1999年投入运营的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一样,也只有一个航站楼和一条跑道。要想做商业的生意,进一步“跑马圈地”是必须的。

我们知道,进入到2000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提速,对机场的承载能力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2000年—2019年,浦东国际机场运营的20年,规模抑制在扩大。总体上来说,扩容是分四次完成的

2005年完成第一次扩容:第2跑道启用。

2008年完成第二次扩容:T2航站楼及第3跑道启用。

2015年第完成三次扩容:第4跑道正式启用。

2019年第完成四次扩容:S1、S2卫星厅启用。

新设施建成,面临新增大量折旧和摊销,业绩必然迎来低谷,而之后随着航班架次旅客数量增长,收入才会逐步增长。

比如2008-2009年期间,第三跑道刚投入使用,又恰逢金融危机叠加,净利润从2007年的17亿下滑到2008年-2009年的10亿以下。上海机场也迎来了阶段性的至暗时刻。

2000—2020年上海机场营收变化

图片来源:投资数据网

应该说,2004年-2015年这个阶段,以浦东机场为核心资产的上海机场,商业模式上基本算是一个基建股

一个牛气的城市,当然值得拥有一个牛气的机场。

2015年之后,随着第二航站楼以及四条跑道的布局完成。一个超级航空枢纽港诞生在大家面前。

通过多年的持续投入,目前,浦东国际机场已有5条跑道(全国最多)、2个航站楼、2个卫星厅(全球最大)、累计资本支出超过400亿,而规模更大的T3航站楼已在建设之中。

浦东国际机场鸟瞰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浦东国际机场内部场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20年之前,浦东机场设计吞吐能力为8000万人次。仅仅是2019年,实际的吞吐量达到7600多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363.56万吨,年起降航班511846架次。仅次于首都国际机场,屈居第二名。

当然,如果把虹桥机场也合并进去计算,上海机场的流量在国内完全称雄。

航空业务中,附加值最高的当属国际航线业务。

2004年以来,浦东机场在国际业务板块方面,一直维持在40%以上。而且当中有众多消费力强的欧美旅客。

相比之下,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客流仅有2成。

2004年—2018年浦东国际机场国内外旅客吞吐量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

另外,近两年来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长三角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区域经济空间,在实践过程中,上海也一直是领头雁。

而纵观东部地区主要的4F机场,首都机场有大兴机场的分流,广州白云机场有深圳宝安机场的分流。

纵观整个长三角区域,上海机场绝对是妥妥的C位霸主。

可以说,2015年到疫情之前,无论是流量的爆棚,还是气度的“颜值”,都让上海机场成为众多机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就像微信一样,拥有这么多的流量,而且还有相当的国际流量,我还愁赚钱?

而上海机场的赚钱利器,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免税业务。

3、机场与机场的不同

目前,A股共有四家机场上市公司,分别是: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

这些机场普遍的收入来源,由航空收入非航空收入两大块构成。了解这些收入的构成,才能进一步理解机场的商业模式。

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航空性收入是机场的常规性收入来源,与旅客和货运的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都有关系。

但是机场与车站类似,毕竟有着较强的公益属性,在定价上往往受到管制,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

自选动作的非航空性收入就自由的多,由于机场不同于高铁站,机场特别是国际航班的旅客滞留时间较长。巨大的流量,也让各种商业业态充斥其中,变着法的引发旅客的消费欲望。

疫情之前的上海机场收入,免税以及其他商业性非航空收入始终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8年上海机场收入结构

图片来源:君临

丰富机场的商业形态,提高非航空性收入是全世界机场的梦想。

尽管机场的商业模式是多样性的,但大家或许不知道的是。诺大一个美国,没有一家机场上市公司。

要知道,算上私人机场等各类机场,美国是全世界机场分布最多的国家,大大小小2万个左右。

世界5家最大的航空公司,前4大都位于美国。

以疫情之前的2019年为例,位于美国东西城市群重要位置的亚特兰大机场,是世界旅客转乘量最大、最繁忙的机场。

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万人次,起降架次90.4101万架次,货邮吞吐量63.9276万吨。客流量稳居世界第一。

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图片来源:百度

但是,这个世界最繁忙的亚特兰大机场,疫情之前的年收入也就30亿元左右,主要依赖航空性收入。

不可思议的是,非航空性收入中,最大的一块是停车场收费

当然,亚特兰大机场缺乏商业运作,与美国机场的产权结构和定位有关系,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熟悉,机场方面缺乏商业运营的动机。

同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希思罗机场,变着花样让机场成为全世界旅客花费最多的机场。

旅客从通过安检开始,需要绕过大片的免税店区域,才能到达登机口。在时间安排上,也可谓费尽心机,航班在起飞前的一个小时左右才会发布具体信息。

再比如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内部放置了大量的休闲观光设施,如星空花园、天悬桥等。游客在里面拍照打卡,流连忘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增加了休闲消费的时间。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另外,与之前的“大数据杀熟”类似,樟宜机场也玩起了“杀熟”游戏。会根据信息把一些购买力高的旅客,安排在距离免税店、餐饮店集中区的登机口。

一系列心机婊的操作下来,都是为了聚焦机场这个相对封闭的流量池,通过商业业态的设置,诱惑旅客买买买。

原本只是一个航空港,竟做成了Mall的商业地产。客流量—商业—变现。成了机场运营的核心商业逻辑。

机场虽聚集大量乘客,但毕竟客流量是短暂的,不可能像购物中心一样,在里面吃喝玩乐一天不用出来。

正因为如此,机场是一个天然适合做免税生意的地方。当然,对于旅客来说是免税,对于机场来说,则是收租和抽成。

我们知道,所谓的免税店,是免去进口商品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三个大头税种。价格自然具有诱惑力。

国内的免税店类型主要有三种:机场、海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其中机场和海南是目前最主要的免税购物渠道。

免税生意,浦东机场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引进的是日上免税

浦东机场日上免税店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这是一家外商企业,在首都国际机场(T2和T3航站楼)和上海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和虹桥机场国际区域)开设有出境和进境免税店。

进入到2000年以后,外商投资的免税店不再审批。日免也就成了外商免税店的香饽饽。当然,目前,日免已被中国中免收入旗下。

日免在2018年与上海机场签署的免税店场地租用协议约定:

在2019年—2025年,7年期间,采取共缴纳410亿元的保底租金,以及月销售额抽成42.5%二者孰高的方式,支付场地费。

这么高的保底租金和扣点率,上海机场俨然变成了稳赚不赔的“包租婆”,日免辛辛苦苦干了半天,等于为上海机场打工。

2019年度,经营首都免税店的日上免税(中国)收入为74.77亿元,净利润为3.44亿元;

经营浦东机场免税店的日上免税(上海)收入为151.49亿元,净利润8.81亿元。

可以看出,打工的永远是没有出路滴。

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的浦东国际机场一直在扩大免税店商铺面积。

免税经营总面积一度达到了1.69万平方米,超过了首都机场的1.5万平方米。

而另一大机场巨头,白云机场仅有不到6000平方米的免税经营面积。

国内外部分机场免税店经营面积

图片来源:民生证券

如前文所述,2015年之前,作为上海机场核心资产的浦东机场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之后,以免税店抽成为核心的非航空性收入,逐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016年—2020年上海主营收入结构变化

图片来源:君临

也就是说,2015年之后的上海机场,免税抽成这一项业务的收入就占据了非航空性收入的近80%,占据公司总净利润的90%.

如此规模的利润和毛利,还能把上海机场当成一个普通的交运股吗?

必然不是,疫情之前的上海机场,俨然成了一个坐地收租的商业地产股。

正是这种商业模式驱动的投资逻辑,让资本市场给上海机场打上了“消费白马”的标签。

我们看2015—2019年的股价,5年的时间,股价飙涨了近5倍。

2015年—2019年上海机场股价走势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4、人设的崩塌与重建

进入到2020年,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疫情对机场的影响,特别是像上海机场这样国际航班较多的机场,冲击是巨大的。

近几年上海机场吞吐量变化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

实际上,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上海机场虽然业务量骤降。但是股价并没有怎么下跌,去年上半年跌去一点,下半年又补偿了回来。

因为大家都明白,疫情只是暂时的,疫情终将过去。毕竟,上海机场的投资逻辑还在。硬着头皮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上海机场人设的崩塌,开始于2021年1月份。

2021年1月29日,声称基于不可抗力因素,日上免税与上海机场就免税场地出租协议进行了变更,协议的内容较为复杂,大概意思是:

未来5年,因为发生了疫情,就按照2019年国际客流量的80%为基准。低于这个数,按照实际销售额的比例计算,但是这个比例是低于之前的42.5%的,而且没有保底租金的说法。如果大于这个数,按照每月保底销售额的比例计算。

总的来说,在免税收入方面,不再设置所谓的保底租金霸王条款。如果疫情好转,客流量上来了,还设置了一个封顶的收入约定。

也就是说,旱涝保收的兜底条款没了。

公告一出,市场毫不客气的赏了两个跌停。在2020年疫情期间,张坤并没有减持上海机场,此协议签署,张毫不犹豫的清仓走人。

用现在资本市场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

投资逻辑变了,Double Kill是必然的。

眼下,随着全民接种疫苗进度的加快,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关键阵地,上海机场的客流量有望超预期回升。

那么,投资的关键点还是落在了这个补充协议产生的后续影响。

最近几年,上海机场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晋升为浓眉大眼的价值白马优等生,关键是免税收入业绩的确定性,公司的现金流估值很容易得出来。

补充协议签署以后,上海机场遭到资本市场的抛弃。主要原因就是,在国际客流回升的未知数当中,至少近2年的收入是大幅降低的。

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理解。

在疫情对航空业影响的大前提下,免税店处于半关门状态,再要求日上免税缴纳一年几十亿元的保底租金,做法上多少有点落井下石。

毕竟,遇到疫情这种事情,房东给租客打一定折扣是正常的。

我们再次回到1月份签署的那份补充协议。只要疫情好转,国际客流量上来了,尽管签署了短期内降低话语权的补充协议,总体上的收入是差不多的。

根据协议规定,当年度的国际客流量如果大于2019国际客流80%,免税收入预计如下:

图片来源:上海机场公告

由此可见,把协议变更理解为甲方上海机场短期话语权的降低是不够客观的。

而什么时候上海机场的国际客流量可以回到2019年80%以上,是关注上海机场的核心投资逻辑。

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从上海机场刚发布不久的上半年业绩看,商业餐饮收入(主要为免税店租金)只有3个多亿。2021全年估计也就10个亿左右。与原合同约定的45亿元差距还是很大的。

2021年1-6月份上海机场收入构成

图片来源:上海机场半年报

从国际旅客的吞吐量看,浦东机场上半年只有35万人次。要知道,疫情之前的2019年度,浦东机场一个月的国际旅客吞吐量就有300万之多。

2021年1—6月份浦东机场业务情况

图片来源:上海机场半年报

至于上海机场的客流量什么时候可以回升,具体时间是不好判断的。至少目前来看,已经是最糟糕的境况,静心等待拐点的到来即可。

浦东机场国际及地区客流量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

目前,全国疫苗接种率在快速推进,到年底有望实现80%的全民接种,部分地方在8月底已经突破80%的接种率,年底至明年3月份,有望完成第二、三针。

疫苗接种范围的扩大对于恢复机场业务量,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虹桥机场已并入上海机场集团,从此以后,上海的机场真正成了上海机场。对于提升上市业绩也具有一定拉动效应。

换句话说,在我们人类战胜一切困难过程中,疫情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困难再大,终将过去。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会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