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每周分享第121期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eizhaojun.com/?p=313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每周分享第121期

分类: 每周分享作者: mukti  时间: 2021-08-06 08:00:07 (星期五)

image
2018年9月23日 天津·盘山

每周五网站公众号同时发布,
过去一周值得分享的所见所得。

  • 音乐:Stop! – Sam Brown

这是一首来自33年前的歌曲,1988年,由英国女歌手Sam Brown演唱的《Stop!》。它的最好成绩是英国单曲榜单第4,也曾成为挪威、荷兰、冰岛、比利时等地的音乐榜单榜首。

Sam Brown 在十几年前就已隐退,她可能确实不是顶级的流行歌手,几乎没有中国人关注她。百度百科没有她的词条,维基百科关于她的词条也没有中文。

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罗曼·波兰斯基在他1992年的电影《苦月亮》当中使用了这首歌作为插曲。当时女主角看到男友和其他女人说笑,因为醋意拉起旁边的黑人小哥跳了一支舞,这首《Stop!》响起,场景洋溢着暧昧和性感。我看到这个镜头,立马就想要去搜一搜这首歌的名字。

或许因为这个镜头,又或许不是,很多网友评论说这首歌“性感”。我们对于不同音符组合起来却毫无画面的音乐作品有了“性感”的评价,足以证明音乐可以被寄托舒缓、高亢、轻快……等等等等之外,更为复杂的情感。

世界的问题不在于人们所知甚少, 而是人们知道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马克·吐温

每次你离开,我都想拨开人海去见你。春天也想见你,秋天也想见你,冬天也想见你。有一天,我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死去,和每一个循环往复却飞快终焉的夏天。

据说是出自《萤火之森》的台词,但是原漫画和电影中,其实只有上文第一句。

最好是从未活过,从未呼吸过,从未直视过白昼的眼睛;次好是愉快地说声晚安,然后迅速离世。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我最近读了斯科特·塞缪尔森《关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这个书名看起来像本鸡汤,其实不是。它讲的不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

它的英文是“Seven ways of looking at pointless suffering”,七种看待无意义痛苦的观点。有些“痛苦”在我们看来是“有意义”的,比如爬山的时候,你要遭受劳累和疲惫,但是能够换来山顶的风景,又比如忍受枯燥和无聊读一本书,可以获得认知和视野。有些痛苦似乎毫无意义,比如新冠肺炎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完全是毫无必要的。

另外,这里“痛苦”的英文是“suffering”而不是“pain”,指的是更宽泛意义上的痛苦。如果你对哲学有所了解,或许会知道古往今来众多哲人思想家都在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幸福?这个世界上哪些东西是好的(善)哪些东西是坏的(恶)。哲学界有个著名论点叫做“罪恶问题”,无神论者驳斥那些信仰上帝的人,既然上帝是这么完美而且万能,为什么会创造出我们这样一个充满恶(死亡、疾病、不公)的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7个章节,讲解了史上哲学家对于人类痛苦的几种主要的观点。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如果让我来谈论读书的心得,可能做10期分享也讲不完。毫不客气地说,这本书或许会重组你的三观,让你换一个角度审视这个世界。

活着的意义

我在每周分享第61期说“唐朝有多远”,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和我们之间也只不过是隔了15个人。斯科特·塞缪尔森在《关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中也提到了作者曾有与此几乎一样的脑洞。

据说在1800年左右,人的平均寿命还只有37岁,但在1900年,已经提高到61岁。2000年的时候大概是65岁,目前约70岁。

近现代人类的寿命有了大幅提高,从上帝的角度来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长生不老呢?

物种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是繁衍,如果人类没有死亡,新生儿不断诞生,人类的数量势必会无穷大。我接受把物种繁衍当做一个“十分”正确的前提来讨论,是“绝对真理”。

我在之前的分享提到,有人曾跟我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死亡”,因为有了死亡这条大限,人才会珍惜有限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规划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要和谁在一起等等。

这个世界上所有生物皆如此,给予每个个体有限的生命,才能激发个体“珍惜”活着这件事本身,有足够的动力去繁衍下一代并且推动整个的“物种文明”往前走,而不至于止步不前。所以,猫狗的寿命有十几年,知了的寿命是一个夏天,人类的寿命是70年,又或是170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限的”。许多生物在交配后就立马走到了生命的末尾,而人类(尤其是计划生育)还能够过几十年“不生孩子的性生活”,一方面,说明人类物种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帝要留给人类足够的时间来教育下一代,或为人类文明演进贡献力量。

有些人看来,人类在生命中有大段的时间没有参与繁衍带来了明显的问题。“躺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躺平”是刚刚流行起来的词,但哲学家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对这种现象做了研究。

尼采提出来“最后的人(the last man)”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宗教信仰被一点点瓦解,人类在汲取极大的文明成果的同时,突然不知道活着该干什么。

最近有人讨论游戏是精神鸦片,也有人说短视频是精神鸦片,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令人不思进取。知乎有个回答说的很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258652/answer/1233634623),在那些短视频、游戏尚未被发明出来的年代,大家把时间花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了吗?

我们常常因为上班、被内卷而感到痛苦。1936年,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便向观众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主人公是一个在工厂中拧螺丝的车间工人,他不断地螺丝,甚至不知道工厂是生产什么的。这像极了在公司被定好KPI量化工作的我们,每个职员只关心自己的KPI,从来不问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就像螺丝钉,像车间工人,像一个机器人,人格被彻底地剥夺。

image《摩登时代》 美国 1936

我在每周分享第105期说过,我们应该更尊重对方的人格而不是对方的面子。后来我在《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当中找到了一个更专业的表达: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一个词“诞生性(natality)”,一个人类生命的“诞生”开始,这个人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我们所要做的是“工作(job)”而不是简单的“劳动(labour)”。

其实卓别林的处境,在中国上世纪的后几十年里比比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大量的车间工人一头扎进工厂。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对中国工人阶级“机械式”的劳动产生质疑,因为那时候我们给工人阶级极高的精神地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总体上也能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收获。21世纪初开始,情况已经不同了,中国从一定程度上说已经“足够富裕”,工厂工人的这种夜以继日的体力劳动就开始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思考。

对于农民工的歧视和反歧视,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流媒体都在歌颂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农民工能付出的仅仅是这种重复而单调的劳动,有什么好被尊敬的呢?如果这种劳动的付出换来的只是被强行唤起的歌颂,而没有实质的回报,这种尊重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下去,对其的尊重只是一种怜悯,当你看到苦难的工人,一身臭气,凭借什么能得到民众源自内心的尊敬呢?我大胆地说句实话,就算我们所有人都假装对农民工没有歧视,农民工自己都没有办法不歧视自己。

当我们明白,我们应该作为人被尊重,去收获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乐趣,而不是每天醒来上班然后下班回家睡觉,这种“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无趣的生活,我们便开始寻求我们活着的意义。

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上班。我们的工作换来薪水然后我们通过薪水去消费,消费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我们在无聊的工作中所失去的“人格”。我们通过买喜欢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来获得满足,提高我们的幸福感。我觉得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理论”从低到高,都是人类天生的需求,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被尊重、审美、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越高层次的需求,才越能提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诞生性”,让生命活着更有意义。

我们一生为存在的意义而所做的事概括起来,一方面是极尽可能地向别人看齐,怕自己落伍,更害怕自己成为“另类”。另一方面又努力地想做到与众不同,担心自己落入平庸之辈。

我的每周分享第98起中说,仪式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撑。仪式感其实就是马斯洛需求在形式上的体现,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作为人的体验,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被上帝驱使着实现不断繁衍、为统治者劳作的工具。仪式感做得够足,我们内心才有所寄托,觉得先这样再那样有事可做了,普普通通的日子就被赋予了重大的意义,从而我们沧海一粟的生命体就会显得更具价值。

每周分享第28期我还聊到了自杀,法国诺贝尔奖作家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你为什么不会自杀,你怕死的原因大概就是你人生的意义所在。其实并不是生命有多美好,只是它给了我们唯一一次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如果你放弃了,那就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科普和冷知识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

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100km/h。两车相距200km时,一只苍蝇以120km/h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不得不承认这只苍蝇可能是超级苍蝇)。

苍蝇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200km,每辆车的时速都是100km/h。这说明每辆车行驶100km,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

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当中,苍蝇一直以每小时120km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120km。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型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和火车相向而行有一个类似的问题,两个运动员在操场上从同一地点背道而驰,以同样的速度匀速向相反的方向跑。另外第三个人以自己的速度匀速分别给两个人送水,碰到A就返回取水点再朝向B直线跑去,无需沿着跑道。问当两个运动员各跑半圈相遇时第三人跑了多少米?第三人的跑步路线是复杂的,但是时间和速度是恒定的,我们就无需关心他的路线是怎样的。

1983年松下电池广告

这个广告比我的年纪都要大,却比我还要萌。

相约在零点37分

2019年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跟拍了一对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相爱的故事,被称作是史上最感人的新闻联播。

软件应用及资源

Crash Course

一个“通识教育”网站,上面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可惜都是英文,不过很多课程都可以在B站或其他地方找到翻译。

台词、字幕截图拼接

在线工具,把视频的多个字幕截图拼接起来。

  • https://join-screenshots.zhanghai.me
  • https://yoo.la

image
《萤火之森》 日本 2011

英国官方排行榜

英国音乐官方排行榜网站,可以查询历年来每周的音乐榜单,以及某一首歌、某个歌手的上榜时间。

Origin 绘图示例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qrQ0ICRmJExuPYDzFWJsg
提取码:
4gdd
B站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386697953

Origin 是一个图表制作软件。

image

谁都有自己不舍得离开的东西。

image
《夏目友人帐》 日本 2008

image

插播一个征婚广告~~

也是受朋友之托。

>_<

女,运营妹,23岁,未婚,身高167cm,体重48KG,山东青岛。

目前在阿里巴巴工作,负责支付宝相关业务,工号 519720401 支付宝搜索工号可见照片。

漂亮大方,爱好读书、健身、游泳、吃鸡。

青岛有房一套,有车。

父母退休,家庭不拜金、人务实,一直没有合适的男朋友。

她本人要求不高,只要对她真心好就行。

您的赞助将会鼓励作者技术文章创作以及支持本站运维。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post with its comments RSS feed. You can post a comment or trackback from your blo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