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做了一场技术演讲,学到了这些东西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kaito-kidd.com/2021/08/16/technical-presentation-taught-m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大家好,我是 Kaito。

最近事情比较多,一直没发技术文章,大家见谅(新文章已经在写了)。

因为最近参加了一场技术演讲,所以这段时间花了比较多的精力在这上面。不过就在昨天,这件事终于结束了。

这里正好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分享一下我的这段经历,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从我是如何接到演讲邀请,到怎样准备一个技术演讲,以及在这整个过程中,我的心路历程和一些思考,希望对你也有所帮助。

01 收到邀请

这事说来也比较巧,之前因为某些原因,我认识了极客时间的内容负责人,因为之前接触过几次,他对我的技术情况大概也有所了解。

因为最近他们在做一个技术演讲的产品,但是呢,他们比较缺讲师,所以就想让我过去做一次技术分享。

收到这个邀请时,我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我觉得自己写写文章还行,要当众演讲,这个难度有点太高了,而且自己也没有演讲经验,万一搞砸了可咋整,就想要把这事拒了。

后来经过沟通得知,并不是技术大会那种演讲,而是一个小范围的技术分享,会有少数观众,然后演讲过程会录制成「视频」,剪辑后上架到他们的平台上(当然,是收费观看的)。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就在想,小范围的技术演讲,这个好像可以尝试一下,毕竟之前除了在公司做过技术分享之外,并没有在外面做过这种形式的演讲。

但讲什么好呢?而且还要做 PPT,梳理内容,这一圈下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不少,思来想去,还是想拒绝。

但后来我就想到,我公众号不是写了很多篇文章么,自认为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从中挑选一篇文章出来,优化一下应该也可以拿出来讲一下。

经过沟通后告知可以,这时感觉难度好像没那么高了,那剩下的问题就是做成 PPT + 练习,这些困难感觉应该可以克服。

经过思考后,觉得这种机会本来也不多,这次正好赶上了,试试又何妨呢?

于是,便接下了这个邀请。

答应过后,那就要开始准备了。

虽然主体内容已确定,不过要把内容写成 PPT,还要流畅地讲出来,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首先第一步要克服的问题是做 PPT。

这时又犯难了,之前演讲经验少之又少,做好一个 PPT 更没经验,而且,对外演讲和公司内部演讲还是有差别的。内部演讲 PPT 做得稍微随性一点,也无大碍,但外部演讲就不能这样了,更何况这次演讲是要打包成产品售卖的,更不能太草率。

而且,对方给的 PPT 模板也提到了几点注意事项,例如,演讲时要有「金句」,要讲究「峰终效应」,这样整体演讲效果才会更好。

也就是说,写好一个 PPT,还要带着「产品思维」去写,看来确实没之前想的那么简单。这怎么办呢?

没办法,不会那就去学。

从网上搜索,如何做好一个 PPT,经过学习后发现,一个好的 PPT 一般会包括以下 5 个部分:

  1. Who,自我介绍——让观众了解你
  2. What,概要介绍——主要内容讲什么
  3. Why,讲述背景——为什么要讲这个
  4. How,核心内容——具体是怎么做的
  5. Recap,回顾重点——带观众回顾核心内容

好,有了框架之后,剩下的就好办了,往里面填充内容即可。

这里最核心的是 How:正文部分。因为大量篇幅的内容都集中在这,这部分的内容,还要更细致地打磨才行。

随后,我又找了各种技术大会上的演讲 PPT,研究这些 PPT 有什么特点,最后总结这 2 点:

  • 简洁、风格统一
  • 图比文字重要

确实,如果你看过很多演讲就会发现,一个好的演讲文稿,都具备这些特质。

有了这些原则之后,就按照这些规则去填充、优化内容。

PPT 上不能像写文章那样,放一大堆文字,观众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肯定吸收不了,所以 PPT 一般只写最核心的「关键词」。

当然,如果能用「图」来表意的,绝对不写文字,就算写,文字也只是起辅助作用,重点还是在图上,这些技巧都是在做 PPT 时学到的。

就这样,经过两三版的迭代,终于把 PPT 做好了。

准备好 PPT 之后,然后就是试讲了。

试讲的形式是线上试讲,在这之前呢,他们给我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对接人,之后由这个对接人全程跟进我的情况,包括 PPT 迭代、试讲跟进、正式演讲跟进等等。

试讲当天,除了这个对接人之外,他们还会邀请这个技术专题的出品人一起旁听。

旁听的技术出品人主要负责对我的内容把关。例如,有没有技术漏洞?哪里讲的可以再深入一些?哪些技术细节可以再补充等等。

对接人主要关注我的演讲时长、节奏等。例如,提醒我不要太陷入技术细节,要把握整体进度,还会针对我演讲时的精神状态、语气节奏给出一些建议,总之就是对于表达上的技巧提供一些帮助。

试讲前,我的心态还是比较紧张的,毕竟准备这么久的东西,终于要迈出第一步了。

但开始讲了之后,感觉状态比我想象中的要放松一些,也可能是抱着「豁出去」的心态,真正做到这一步时,反而负担变小了很多。

渐渐地,试讲进入了状态…

讲完之后听反馈,说整体节奏把控得很好,状态也很到位,就是时长有些超了。

哈哈。他们希望一场演讲控制在 40 分钟以内,因为我的内容比较多,这一下子讲了快 1 个小时。

所以,他们建议我正式讲的时可以加快下节奏,让我在下面多加练习一下。

04 正式演讲

终于,正式演讲的这一天来了。

因为之前试讲后,得到了正向反馈,所以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升,所以正式讲的这天,心态还算比较放松。

而且,在正式演讲之前得到消息,因为疫情的原因,正式演讲没有招募观众,现场只有参与录制的工作人员。

得知这个消息后,又进一步地降低了紧张感,心想,这次肯定没问题了,之前试讲效果都还可以,正式讲问题应该也不大。

正式演讲和录制,是安排在一个五星级酒店里,到了约定地点之后,需要先给我简单化妆,也是,毕竟要上镜么,多少还是要收拾一下的。给我捯饬完之后,我自己也拍了张照片,嘿嘿。

然后就是候场了,因为一天内除了我之外,还有其它讲师也要参与录制,我到这里之后,需要等前面的讲师录完之后才轮到我。

在候场期间,工作人员给我一份演讲注意事项,上面写了演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例如:开场、结尾的话术怎么讲,演讲过程中哪些话不要说,重点内容要加重语气等等。

我边看注意事项,边回顾自己的 PPT,候场等待。

终于该轮到我上台了,收拾心情,准备上场。

现场工作人员给我戴上麦,之后现场导演又给我讲一些录制相关的注意事项,提醒我要看中间的摄像机镜头,不要前后晃动,演讲时放松,要有手势,表情要自然等等。

这么一整,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了,毕竟站在舞台正中央,面对多台摄像机和现场工作人员,这么多人只为你一个人服务,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压力。

之后,导演让我先试讲一小段,找下感觉,然后我讲了 2 分钟,虽然紧张,不过讲得也还算流畅。

然后,导演通知各组准备,正式开录!

好家伙,结果没讲几分钟,在念大纲时却翻车了,哈哈。

NG 后重新来,现场工作人员安慰我慢慢来,如果遇到不好组织语言的内容,可以选择长话短说,简单带过就好。

这块我还学到一个小技巧,就是如果确实不知道下一句要怎么讲,那就先「停顿」一两秒,给自己些思考时间,然后再慢慢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至少不会出现语无伦次发生错误的情况发生,学到了!

慢慢地,逐渐进入状态,找到了之前试讲时的节奏,保持,直到结束。

结束后看时间,这次时长控制在了 40 分钟以内,符合预期。因为之前试讲时严重超时,所以这次自己有意加快了节奏,没有拖泥带水。不过也有一些技术细节没有展开,有些一笔带过了。

终于结束了,这 40 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这样沉浸在其中,把这件小事完成了!

讲完之后,没想到还给发了个证书。

讲完之后,正值中午,负责统筹这次演讲的负责人,还单独请我吃了个饭,嘿嘿。聊的过程也比较投机,有关于认知方面的,也有关注个人成长的,这块内容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聊。

如果给这次的演讲打分的话,满分 100 分,我觉得只能给自己打 70 分,也就及格稍好一点的成绩。我认为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应该会比这次更好,这次比我预期的结果,要稍微差一些。

复盘原因还是在于,正式演讲时过于紧张了,没有试讲时心态那么放松。不过也确实,正式演讲的环境压力,肯定多少会对心态有些影响,这个问题只能靠多讲、多练来解决。

当然,经过这次经历,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不会做 PPT 到做出一个有产品思维的 PPT,从不注重演讲节奏到能自由把控演讲氛围等等,对我提升还是很大的。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有兴趣再尝试一下的,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我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好了,以上就是我这次演讲的全过程了,大家感觉如何呢?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当然,如果没有最初的决定,也就没有后面的这些经历,这一切都要感谢最初的一个承诺。

但当时做这个决策,其实也是犹豫不决的,思前想后才下定决心试一试,​当时我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就和你聊一聊,我当时是如何做「决策」的。

06 我当时是如何决策的?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面临选择问题,面对一个选择,到底是选择「做」,还是「不做」?

这里分享一下分析问题的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面对这次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之前曾经看到的一种问题思考模型,叫做「九宫格思考法」。​

这个方法非常好理解,就是把一个问题,划分成不同的「维度」来向自己提问。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容易把很多想法混淆在一起,这就会导致整个思考过程会变得愈发混乱。

如果能把一个问题,拆分多个维度来分析,这样整个思考过程就会清晰很多。

按照这个九宫格思考法,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步骤就是这样的,「要不要去做这场技术演讲?」,从多个维度向自己提问:

1)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最直接的好处是锻炼表达能力。之前只是写文章来表达,但演讲又是另外一种更难的形式,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如果做得好的话,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影响力。

2) 这么做的坏处是什么?

需要付出额外时间、精力。因为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演讲,而且这次的演讲要远比公司内部演讲的要求高,不确定自己能否完成,如果达不到要求,而且还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有点得不偿失。

3) 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演讲这种形式,心底还是想尝试一下,看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因为我自认为平时的表达能力还算可以,但不确定用演讲的方式去表达,又是怎样的效果。另外,在准备过程中,我应该也可以学到有关演讲的很多东西。

4) 我的期望是什么?

肯定是演讲效果很出彩,符合自己预期。另外也想看一下,自己在演讲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再针对性地去学习。

5) 有没有其它的结果?

太高估自己,效果不及预期,对自己心态也是一个打击,认为自己不适合演讲。

6) 长期来看会有什么后果?

我认为因为至少经历过,也投入过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应该更重要。提升表达能力是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试探自己的「边界」。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总觉得自己不行,自己搞不定,其实不是真的做不到,而是因为自己不敢想、不敢真正迈出这一步而已。

如果这时能找一个外界的「力」(例如承诺别人一件事情),那自己就会有压力感,这时就会很投入地去学习,就好像有人在 push 你一样,推着你向前走。

​等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件事好像也没想象的那么难,有可能你会发现做得还挺好,如果能达到这种效果,那这个决策就赚了。

7) 如果不做的话会怎么样?

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只不过会失去一次历练的机会而已。有可能多年以后会有些许后悔,为什么当时不敢去尝试一下呢?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就有试错的机会,如果每次面临选择都选择放弃,等年龄越大,那选择的成本就会更高。

8) 有没有其它方法,能达成同样的结果?

好像目前为止,还没有像演讲这种形式,能去多方面地表达自己,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尝试一下比较好。

​所以,综合以上信息,我认为接受这个邀请,整体的收益是利大于弊的,就算结果不符合预期,自己至少经历过,成长也会非常大。

所以你看,通过这种方式去分析问题,我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我自己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做决策并不难,更多时是「问题」定义得不够清晰,问题清晰了,心中自然就有了答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