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聚焦IPO | 冰峰饮料经营上有过多“依赖” ,产品特色缺乏明确“护城河”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4393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聚焦IPO | 冰峰饮料经营上有过多“依赖” ,产品特色缺乏明确“护城河”

冰峰饮料扩张的路上还有很多“桎梏”需要打破,比如产品生产季节性、过度依赖委外厂商,以及销售数据的不合理性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上市进程。

近年来,许多被“尘封”多年的国产“老汽水”品牌一一复苏,这些承载着童年回忆的饮料,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一如当初的除了儿时的味道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依旧有明显地域特点:比如北冰洋汽水仍然专属北京人儿时的味道,山海关汽水则还是代表着天津人的回忆。此外,还有沈阳的八王寺汽水、青岛的崂山可乐、重庆的天府可乐等等。

“三秦套餐”之一的冰峰饮料同样是陕西人的心头好,在持续扩张打下陕西阵地后,近期又拟上市募资向全国市场扩展。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若仔细分析冰峰饮料招股书,可发现其除了《国产“老汽水”冰峰饮料欲募资上市,成本疑云密布,业绩有“注水”嫌疑》文章中提到疑点外,其扩张路上还有很多“桎梏”需要打破,比如产品生产季节性、过度依赖委外厂商,以及销售数据的不合理性等,而这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上市进程。

经营上有过多的“依赖”

根据冰峰饮料在招股书中的介绍,其产品品类包括碳酸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和茶饮料等,主要产品有“冰峰”玻璃瓶橙味汽水、罐装橙味汽水、玻璃瓶酸梅汤、罐装酸梅汤等。报告期内,第一大类产品橙味汽水(玻璃瓶和罐装)的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八成以上,而第二类产品酸梅汤(玻璃瓶和罐装)的收入贡献只不过是一成多点,其他饮料收入的占比相对更低。

此外,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区域销售数据,整个报告期内,陕西省分别贡献了2.49亿元、2.45亿元和2.66亿元,占冰峰饮料总营收的87.44%、81.73%和80.23%,这一数据说明陕西市场是冰峰饮料的主战场。

对单一产品和单一市场的依赖,对初创公司来说是有利的,但对进入到成熟阶段的冰峰饮料来说可能是不利的,因为随着当地市场的需求饱和,企业很难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此外,面对区域市场需求变化和其他新进入的竞品带来的冲击,产品的单一只会让自己的市场份额出现萎缩。

其实,相对上述两方面依赖的影响,对冰峰饮料来说,其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其自身产能利用效率的问题。

众所周知,西北五省之一的陕西省四季分明,夏秋两季气候炎热,冬春两季则寒冷,冰峰饮料的橙味汽水和酸梅汤均属于冷饮,这就导致其产品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六至七成的收入来自夏秋两季,而冬春两季的收入仅有两至三成。冰峰饮料也表示,公司避免淡季生产囤积于旺季销售。言下之意,其淡季的产能存在无法充分利用,而旺季产能利用率又存在偏高的现实:旺季的产能利用率均在8成以上,特别是2020年甚至达到了101.26%。报告期内,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仅在五至六成。淡季产能的空置,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冰峰饮料本次上市募资的目的来看,披露的第一个募投项目便是“玻璃瓶装生产线改扩建项目”,一旦此次募资成功,产能无疑会进一步扩大,但风险在于,若新增产能同样在淡季出现大量空置,则其生产成本自然也会大量增加,而介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步伐不会因为产能闲置而停止,成本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拉低自己的毛利率。事实上,冰峰饮料毛利率也确实从2019年的50.67%下降到了2020年的46.73%。

生产依赖委外厂商,产品缺乏“护城河”

招股书披露,冰峰饮料自身的生产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其实行的是自产与委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其中玻璃瓶装产品由公司自产,罐装产品由委外生产。从公司收入构成不难发现,其罐装橙味汽水的收入在报告期内占比始终在五成以上,而罐装酸梅汤的收入也超过一成,也就是说,公司有价值超过六成以上的产品竟然并非企业自主生产,而是靠委外厂商加工而来的。

对委外厂商生产的依赖,一方面导致公司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加工费给厂商,提升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因生产环节如果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委外生产的饮料产品安全性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委外厂商产品质量

把控不严,则风险还得冰峰饮料承担。

在销售渠道方面,冰峰饮料九成以上的销售都依赖经销商来实现,而直销和电商方面则并不给力,报告期内实现的收入尚不足一成。然而,从毛利率角度来看,直销和电商模式下的毛利率无疑是要高于经销商的,毕竟经销商要拿走大量的差价。以2020年为例,其当年经销毛利率为48.56%,而直销和电商渠道的毛利率则分别达66.31%和75.41%。很显然,过于对经销商的依赖,也影响了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冰峰饮料的经销商数量近年来是越来越多的,可有意思的是,其新增的多为一些规模较小的经销商,而大经销商的数量则变化不明显。或正因小经销商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其平均销售额出现逐年递减,从2018年的107.72万元减少到2019年的99.93万元, 2020年时,进一步减少到81.63万元。若考虑到报告期内营收规模的变化,一方面说明经销商渠道的经营效率是越来越低的,而另一方面也因经销商数量的增加,公司的管理费用有明显提升,管理费用已经从2019年的1080万元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4505万元。

冰峰饮料的产品主要为碳酸饮料,生产难度并不大,口味也易于被模仿,如果说其产品本身具有相关专利技术保护,则会相对安全一些,可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截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竟没有一项是发明专利,而其实用新型专利也多是与生产设备、饮料瓶相关的,与汽水品质本身的专利则甚少,显然其在经营上是缺乏“护城河”的。

近1/4销量有搭赠嫌疑

在此前刊发的《国产“老汽水”冰峰饮料欲募资上市,成本疑云密布,业绩有“注水”嫌疑》一文中,《红周刊》记者根据冰峰饮料披露的数据判断,其成本存在很大疑点,实际上,有迹象表明,除了成本之外,其产品销量也有疑点。

冰峰饮料八成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橙味汽水,而其橙味汽水按包装又分为自产的瓶装和委外生产的罐装两种,根据招股书披露的销量数据和价格情况,我们来看看冰峰饮料营业收入数据是否正常。

以2020年为例,根据公司披露的产销数据,当年其瓶装橙味汽水的销售量为1.34亿瓶,罐装橙味汽水的销量则为1.17亿瓶。出厂价方面,前者包装规格为24*200ml产品当年的售价为每箱19元,后者包装规格为24*330ml的产品,其当年每箱的售价为50元。因此,按照其相应产品的销量、包装规格和售价计算,2020年瓶装橙味汽水的理论销售收入应为1.06亿元,罐装橙味汽水的理论销售收入应为2.44亿元,可实际上这两类产品销售多少了呢?

按照公司招股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环节披露的信息,2020年其瓶装橙味汽水的销售金额为9202.50万元,罐装橙味汽水的销售额则为1.78亿元,两项金额均比上述理论销售收入低了不少,尤其罐装橙味汽水的收入相比理论收入少了6660.14万元,两类包装产品销售合计相比理论收入少了8000多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4左右。

事实上,除了2020年外,根据冰峰饮料2018年和2019年的销量和出厂价算出的理论金额,每年均比其招股书披露的收入要少8000多万元(见附表)。这就很令人不解了,如此巨额的差额到底如何产生的呢?

一般来说,饮料产品出厂价格相对比较透明,作假的可能性不大,而作为IPO企业,不存在对主要产品营业收入进行虚减的动机,如此情况下,销量数据含有“水分”的可能性就相对更高了。

《红周刊》记者发现,冰峰饮料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给予经销商返利和搭赠、促销等支持”,而其应支付给经销商的销售返利在 “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项下列报,不过其“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的合计金额在报告期中分别仅为59万元、1045.72万元和772.58万元,显然上述差额相差甚远。

难道剩余的这价值数千万元的差额,全部是因搭赠给经销商所致?如果其将全部销量中1/4的产品免费搭赠给经销商的话,那着实令人吃惊了,因为这意味着其成本可能比想象中会更高。而涉及到巨额搭赠,又严重影响成本,如此重要问题是需要在招股书中进行详细披露才对,可遗憾的是,招股书中却未见其披露相关内容。如此情况令人,怀疑公司到底是虚构了主要产品的销量,还是存在信息披露违规可能?

相关阅读:国产“老汽水”冰峰饮料欲募资上市,成本疑云密布,业绩有“注水”嫌疑

(本文已刊发于8月14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