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认知是未来的常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467895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认知是未来的常识

神策数据首席人才官,创始人&CEO

认知这个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很难统一定义,这篇文章主要来自于我零星发的朋友圈,谈谈我自己对认知的理解。

1、认知与常识

我理解的认知,是未来的常识。它不是现在的常识,但在未来会成为常识。常识是大众共识。常识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几百年前天圆地方,或者太阳绕着地球转。再比如有些地域歧视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基本条件变了,就不成立了。Peter Thiel 在《从 0 到 1》中讲: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就是大众觉得对,而你是另外一种观点。这其实就是在寻找那些超出常识的认知。认知本身不一定对的,或者说认知和常识都是基于时间的相对概念。不懂常识会吃亏,有了打破常识的新认知会带来额外回报。

认知都是陈述句。比如 Elon Musk 认为电动车和无人驾驶是未来,马云二十年前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会是门大生意。对于电动车,许多人觉得“清洁能源”是其主要卖点,而特斯拉却将其定位在“时尚”,开始先打高端人群。Salesforce 的创始人认为未来“No Software”,SaaS 会大行其道。当然,这里举的都是一些成功的例子,这些人的认知都演化成了常识,可能还有些认知目前还没有常识化,这里就蕴含着商机,Peter Thiel 把它们成为“Secrets(秘密)”。这些秘密即不是简单的常识,也不是不可能的荒诞想象,而是困难但可行的事。

不懂常识会吃亏。所以对常识的掌握水平,也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认知底线水平。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就会看到大部分探讨都是关于常识的,如何避免犯一些弱智错误,如何能够更加正常的生活。而掌握常识,就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保持开放。这本书之所以叫《穷查理宝典》,是因为美国国父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出的一份报纸里,有专门的栏目叫“穷查理宝典”,就是教人生活智慧的。半年前读《富兰克林传》时,就能感觉到富兰克林活的很充满人生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富兰克林到查理芒格,都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创业者掉到坑里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认知不够,可能只是行业常识不够。

2、认知的体现

认知决定了提出的问题水平。客户如果认知水平不够,提出的问题水平就不够。基于这种认知水平的问题打造产品,那产品层次就不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项目外包公司,很难打造出卓越的产品,因为他们只是按照客户的认知水平交付项目。先要有超越客户的认知,才能打造更卓越的产品。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会决定一个人的“问题集”。一段时间内,你会关心若干个问题,会在你脑里不断的思考。如果两个人所思考的问题有交集,就会有共同语言。否则,就会觉得没啥可聊的。通过分析一个人的问题集,就大致判断一个人的现状和认知水平。

前一段看《不拘一格》,Netflix 围绕高人才密度产生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让人很是佩服。如果没有高人才密度,许多策略都是行不通的,比如其中的“情境管理而非控制”。结合讲美军如何运作的《赋能》,让我联想到几个小的管理动作和其对人的认知的依赖。2019年初时我读了《赋能》,惊叹于美军的牛逼,在我看来,其核心就是两个点,一是信息透明,二是权力下放。我们公司信息透明做的还不错,于是我在公司开始尝试权力下放。当时正好有个产品优先级的决策,在管理会上确定了一个顺序,有总监提出可以再听听一线同学的意见,于是开始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决策讨论,结果是推翻了之前的结论。按照新的决策执行两个月后发现不对劲,索性又调回了之前的优先级。这让我认识到虽然一线同学的需求敏感度更强,但是如果认知水平不到位的话,也不能保证做出好的决策来,还是要决策的事情要和认知水平相匹配,而不能只看谁掌握了更多的细节信息。

第二个管理动作是关于复盘方法的。2016 年的时候我上联想之星,学习了联想的复盘方法论,觉得这方法好,于是开始在公司落地,我感觉方法好,谁都能用好,结果用了一段后,我合伙人提醒我说复盘还是需要高阶人员的介入,否则复盘的认知深度不够,后来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第三个管理动作是关于共创方法论。在湖畔大学学习了近两年,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阿里的共创方法论,于是也在公司管理层内部推广,开始我又是觉得好的方法应该每个员工都掌握,起码每个主管都要掌握。为了推广共创方法,我去请教湖畔老师一些细节问题。结果老师告诉我了两个点,一是能不共创就不共创,毕竟成本比较高,二是要看和谁共创,共创者的水平不够,也很难保证好的效果。结合这三个事情,我自己的感受就是管理动作还是需要和人的认知相匹配的,或者和人的能力水平匹配的,否则有时起副作用。方法很重要,匹配更重要。

认知产生力量。不能产生力量的就不是认知,就只是知识。正确的认知产生动力,错误的认知产生阻力。网上有个段子说:学了那么多的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把学到的道理只是当作文件存放到了本地,并没有当作升级包 update 大脑,没有成为大脑操作系统的指令。有人看到滴滴的成功,就说当年自己也想到做个手机打车 APP,只是没有付诸行动。既没有投资,又没有付诸行动,只能说是认知还不够。

3、个人认知升级

前段时间读过一本书叫《帝国的崩溃》,讲鸦片战争的。其中的细节描述,引用了大量中国和英国的文献材料,真是详实。看的过程中,会有三个词不断的冒出来:认知、信息、开放。结合着鸦片战争的史实,可以进一步思考三者的关系。道光帝以及众大臣对英国的认知肯定是很有局限的。再加上有限的信息获取,会让这种认知继续延续下去,对于那些违背认知的信息,也会被选择性忽略或者进行错误的调用。如果信息足够的充分和及时,那么这种认知的落后会被不断的验证错误,那么就会促进升级。但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就可能导致一些新信息被拒之门外,如书中提到的英国想要和中国建立通信关系而不可得。同样,也导致英国对清政府有了许多错误的判断。我们其实很难保证自己的认知一直是领先的,唯一可做的是保持心态的开放,并主动获取新信息,从而不断的促进认知升级。

认知差通常来自于信息差,但同样的信息水平也会产生认知差。张朝阳、李彦宏、马云这些是比别人更早接触了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进而会产生不一样的认知。但同时也有许多人接触了互联网,并没有形成新认知的。一个人很难在没有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产生许多不同的认知的。刘慈欣能够写出《三体》这样的巨著,也是在了解曲率引擎、光帆、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假说的基础之上创作的。要让他凭空去领悟去构造整个虚拟世界,那也是不现实的。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站在前人的信息之上。所以还是要保持开放,接收不同的信息。

4、组织认知升级

其实组织也有认知,组织的认知往往不等于创始人的认知。许多时候创始人觉得想的很清楚了,只要干就是了,结果感受到团队执行不下去。有时候不是执行不行,是认知都没有对齐。经常会有人说一家企业的天花板就是创始人的认知天花板,这也没错。许多时候如果创始人的认知还没改变,下面的人做什么事,也会被他拍回去。只有创始人的认知提升了,才会调动资源付诸行动。

创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靠创始人自己的认知提升,那整个组织就是有局限的。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开动整个组织的认知提升,至少是核心管理层。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华为和阿里都掌握了比较好的方法。华为基于 IBM 的咨询所形成的“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导力模型)”就非常的牛,更早的版本叫“五看三定”。我刚开始学习,已经比较有收获了。阿里比较牛的方法就是共创,这我在前面也简单提到过。共创就是面对未来开放、不确定性问题,一群人来共同探讨,形成共识。我觉得共创有两个价值,一是让先进的认知脱颖而出,二是让先进的认知形成共识。其实思想统一,就是将少数人的认知变成组织的共识。

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把认知写下来,这样隔段时间就可以复盘,来进行验证迭代。否则,认知在脑袋里就是一笔糊涂账,许多时候回顾起来,像似当初也想到了,但好像也没怎么在意。 有些朋友会把自己的部分认知发到朋友圈,一段时间过后截图出来重新复盘,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以上是我对认知的一些阶段性认识,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啥想法,欢迎探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