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1超级体育大年,赛事成短视频新宠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49627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超级体育大年,赛事成短视频新宠

2021-07-30
0 评论 1046 浏览 0 收藏 18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短视频媒介的发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容传播,各平台也在寻找合适的内容作为发力点。其中,体育赛事成为各平台的关注焦点。一方面,体育赛事内容为短视频平台带来了更多流量红利;不过另一方面,后续各视频平台要如何把握手中的体育版权?本文作者做了相应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ipVtJVQX1OSQHCk201VO.jpg

短视频平台的到来,在内容层面及传播层面给体育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变量。

2021年下半年,美洲杯足球赛、欧洲足球锦标赛、日本东京奥运会、全运会等多项顶级赛事相继开打,不少视频巨头纷纷加码体育赛事版权,意欲在体育大年之中收割一波流量红利,尤其是短视频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快手已拿下CBA联赛版权,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北京冬奥会持权转播商,获得2021年美洲杯全场次(28场比赛)直播及短视频版权,成为体育媒体界的一匹“黑马”。

抖音则在3月4日宣布成为本届欧洲杯赛事官方合作伙伴,欧洲杯官方抖音账号“UEFA欧洲杯”也入驻抖音,分享幕后故事、球星球队动态以及欧洲杯相关精彩视频等。

另外,腾讯作为2020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奥运会的持权转播商,通过腾讯体育、微信、QQ等数字产品矩阵,为用户带来奥运点播与短视频内容。

与传统电视、视频平台的赛事转播相比,短视频平台究竟有何不同?

快手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常规体育赛事拥有时间长、间隔远、内容密度高等特征,传统呈现形式倾向于完整、全面的内容奉送。而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灵活、浓缩更简练的内容呈现。

前者对于专业体育迷和观众更有吸引力,后者除了可以提供精彩赛事内容之外,还有利于扩大体育赛事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她强调道:“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去完整看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

短视频平台的到来,在内容层面及传播层面给体育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变量。

一、短视频带来哪些变量?

短视频的上一次出圈,还是在2018年的世界杯。

当时,腾讯微视携手梅西、卡洛斯、贝利、孙杨等体坛巨星拍摄独家短视频,另外101团体、NBA主播、企鹅号与短视频网红们也生产了大量赛事相关内容。优酷体育则联动内容平台UC,提供赛场精彩短视频内容,PP体育在世界杯期间,制作了10000+的各类球星短视频,网罗世界杯32强的全部736名球员……

当年这一新颖的赛事观看模式,给整个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不一样的「温度」,也让短视频这一全新媒介真正深入人心。

“体育短视频拥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恐怕还在于它往往聚焦于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比如足球、篮球场上的一记绝杀球,配合短视频博主高燃的解说词,让这一瞬间更具‘荷尔蒙’气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往往喜欢这类燃爆的内容,尤其是适逢顶级赛事,这类短视频内容更容易出圈。”一位商业观察者告诉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注意到,随着短视频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足球先生C罗、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现役女排队员朱婷等体育巨星们纷纷入驻进来,分享生活点滴,这对于体育迷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如今翻看短视频,体育明星在热搜榜上的存在感相当强,今年3月,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UFC 248站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卫冕战,“张伟丽卫冕”一跃成为当日抖音热搜榜第一,后续张伟丽在与罗斯的对阵中被KO也登上热搜话题榜。

这与不断激增的体育内容及受众不无关系,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快手体育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有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体育粉丝受众超过1.5亿。”钛媒体App注意到,抖音体育负责人叶觉明也在去年年底分享过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抖音体育类内容的投稿量增长了92%,而内容的累计播放量增加了110%。」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随着存量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体育资源或成为破局的关键。尤其2021年作为体育大年,多个顶级赛事的加持,能够为平台带来的用户规模不可小觑。更何况,体育短视频也带火了很多小众运动,比如冰球、马术、跳伞等,不仅延伸了体育内容的丰富性,也进一步扩大了增量用户群体。

事实上,优质的体育内容带来的红利正在显现,据快手最新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4月底,相较CBA直播推出前,快手体育垂类观看人数增长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体育内容在短视频平台更加多样化,比如一场赛事可以分拆成多个短视频来挖掘,观众可以了解到比赛花絮、赛事集锦、战术解析等,这些优质内容也将起到客户留存的作用。

当然,也不必过于夸大短视频平台的「魅力」,毕竟体育迷们在电视媒体、视频网站上观看赛事直播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短视频与电视媒体、视频网站还是共生、互补的关系,谁也无法取代谁。

能够预见的是,随着各大赛事的临近,短视频巨头将比三年前的世界杯拥有更多的内容玩法,体育迷们可以期待一个更有趣、更燃爆的赛季。

二、国内体育版权市场新格局落定

短视频巨头的入局,也带来了体育版权格局的重构。

据钛媒体App了解,一直以来,在全球体育版权领域中,腾讯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5年,腾讯耗资5亿美金,拿下NBA在中国区5年期的新媒体播放权益,2019年又豪掷15亿美元拿下2020至2025年的NBA中国数字媒体版权,四年间砸下20亿美金,奠定了腾讯在NBA赛事版权上的江湖地位。

正是借助NBA的全球影响力,腾讯体育获得了更多国外赛事举办组织、机构的关注,拿下了多个国际顶级赛事的独家新媒体版权。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目前腾讯体育持有NBA、英超、中超、F1、NCAA、NHL、MLB等众多国际顶级赛事内容,依靠多年来强大的社交基因和社群运营能力,成为海外顶级赛事首选的数字媒体机构。

而腾讯旗下的视频平台,成为体育版权运营的重要载体。

钛媒体App注意到,今年4月腾讯进行PGC调整,其中视频相关业务线开启架构整合,腾讯视频、微视、腾讯体育、应用宝、WeTV几大产品线,整合为腾讯在线视频事业部,在体育运营层面,长、短视频平台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同样,在长视频平台中,爱奇艺、优酷很早就展开了体育版权布局。

2018年,爱奇艺与新英体育成立传媒公司,统一运营爱奇艺体育平台,后者覆盖了足球、网球、高尔夫等顶级体育赛事。优酷则与PP体育联合打造“优酷PP体育”联运频道,囊括中超、亚冠、欧冠等近30项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版权。

不过,时移事迁,近年来PP体育陷入资金短缺困境,去年9月因无力支付英超版权被单方面终止合作,今年2月初,意甲联赛和英格兰足总杯相继停播,同时因拖欠版权费用与中超的合作也告终结,这也让优酷的体育之路走得愈发艰难。

中国移动旗下平台咪咕视频的入局,则让体育版权赛道更显拥挤。据钛媒体App了解,咪咕视频在获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新媒体版权之后,在体育赛道上一路狂飙,目前所拿下的赛事权益,包括2020东京奥运会、2020欧洲杯、2022北京冬奥会以及2022卡达尔世界杯,合作权益包含全部直播和点播内容。

也正是在2018年,短视频平台的入局,让既有的体育版权格为之一变。

2018年11月,NBA宣布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合作期为2019-2020赛季,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都可以获取与NBA相关的短视频权益。

彼时,字节跳动旗下中视频平台「西瓜视频」,也引入了WWE、世乒赛、UFC等赛事版权,并与中网、北马、上马、昆仑决等体育赛事机构达成了合作,包括NBA联盟和30支球队也在西瓜视频开设了官方账号。

快手也在不断加深内容护城河,包括与NFL职业橄榄球大联盟达成深度内容合作、买下CBA版权,获得2021年美洲杯全场次(28场比赛)直播及短视频版权,以及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北京冬奥会持权转播商等,走的是一条版权引进之路。

“目前快手体育内容覆盖足球、篮球、搏击、斯诺克、赛车、极限、户外等多个类目,以及数百名海内外体育明星、行业名人入驻。截至2020年底,快手体育优质体育创作者近5万。”快手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腾讯体育动辄数十亿美元的版权费用,短视频平台的「门槛」更低。据《懒熊体育》报道,字节跳动每年支付给NBA的整体保底版权费为千万美元级,且NBA中国还将自己的赞助商客户带至字节跳动平台,双方再根据约定进行分成。

经过数年间的「权力」更替,如今国内体育版权市场新格局落定:拥有众多头部赛事版权的腾讯体育一家独大,爱奇艺体育平台手中的不少优质版权让它不至于掉队,而“优酷PP体育”光环逐渐暗淡或退出赛道,字节跳动、快手、咪咕视频则将存量市场分而食之。

之后摆在各大平台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玩转」手中的体育版权了。

三、体育版权运营之「难」

版权并不是视频平台体育业务的「万金油」,需要更精细化的内容运营,在这方面乐视体育就是前车之鉴。

据钛媒体App了解,早间年乐视体育旗下的版权接近300多项,过度沉迷于收购天价版权、羸弱的盈利能力让它的现金流变得异常紧张最终轰然倒塌,孙宏斌曾在公开场合怒斥:“乐视体育2016年为中超版权花费了13.5亿,一共才收回5000多万,整整亏了13亿。”

乐视体育给其他平台敲响了警钟,像腾讯体育在签下NBA、FIBA等篮球独家版权之后,都没有再斥巨资跟进天价版权,而是选择深耕IP运营,去年NBA版权成本中心改设到腾讯视频旗下,就被认为是依托更强大的视频内容生态来进行业务深耕。

据钛媒体App了解,腾讯体育的「护城河」极为稳固,拥有图文平台腾讯网和腾讯新闻、视频平台腾讯视频和微视以及社交平台微信和QQ,多平台、多业务的联动让它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内容需求,这也是备受海外顶级赛事机构青睐的原因。

快手在拿下体育版权之后,也是围绕赛事内容做IP运营,比如推出“快手篮球光合计划”,在一年内为篮球领域的优质创作者和内容,提供50亿曝光流量扶持,大量草根篮球手也借助快手的平台效应被更多人所熟知。

快手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在体育赛事内容方面,版权变现并非快手最先考虑的问题,对平台来说,UGC内容生态和长视频、电视台等模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现阶段快手体育在内容侧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丰富的内容选择、吸引头部IP,以此来丰富快手的内容社区,而繁荣的内容生态本身就会给短视频、直播平台带来一定收益。

“例如,在刚刚过去的CBA联赛中,快手通过版权内容帮助平台达人参与商业化内容变现,服务了多家客户。此外,平台也会探索其他方式来发挥这部分流量价值。这与传统赛事版权方,通过整体售卖或者付费观看的变现逻辑是不同的。”她表示。

抖音也有类似的打法,据《2020抖音体育生态白皮书》,抖音一方面集聚内容、作者和用户的创作社群,带来更强的用户黏性,另一方面打通短视频产业链条,通过与俱乐部机构、组织结构的合作,汇聚多方体育资源,拓宽体育IP的变现渠道。

即便短视频平台都持着「长期主义」的态度来供养体育内容生态,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商业化抱有悲观态度,认为赛事版权跟影视版权差不多,优爱腾十几年都没有实现盈利,作为「后辈」的抖音、快手想要解决体育商业化难题,路漫漫而修远。

据钛媒体App观察,作为「超级App」,其实抖音、快手在体育业务上变现的途径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正在风口上的直播带货,就是很好的变现途径,据媒体报道,中国羽坛名宿鲍春来一场3小时的直播,引来154万消费者围观的同时销售额突破百万。除此之外,基于抖音、快手对电商、本地生活业务的愈发重视,平台上的体育消费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届时电商分成、品牌商广告赞助或将撑起变现重任。

另外,根据优爱腾自制剧、综艺节目的经验,抖音和西瓜视频、快手也可以通过自制「体育文娱」内容,来构建更多体育内容消费场景,从这些层面来看,其商业化变现倒也不至于那么悲观。

从现阶段来看,腾讯仍是核心玩家,体育资源和运营资源都属顶级,占牢桥头堡位置,而字节跳动、快手等平台正依托精品内容迎头赶上,未来市场格局能否洗牌,也值得从业者跟进关注。

作者:柳牧宗;公众号:钛媒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EV7vhBUhCm92rwQzst9iQ

本文由@钛媒体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