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味精大王”大败局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679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822字)

7小时前 “味精大王”大败局

又一个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没落了。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华商韬略,作者:周瑞华。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多年后回头看,在上交所敲钟上市,竟已经是它最好的时代。

不久前,24枚“莲花系”商标悄然出现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这些商标的持有方,均为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味精大王卖不动味精卖商标”的消息不胫而走。

尽管莲花健康紧急出面辟谣:莲花商标所有人为公司前股东,拍卖与公司无关联。但在网上搜索“莲花健康”,与之关联的消息也大多是负面的:

今年5月28日,同样在阿里拍卖网上,莲花味精创始人李怀清车牌号为豫P88888的劳斯莱斯古思特,以250万元的价格被人拍下。

今年1月,莲花健康前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夏建统,因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被批准逮捕。此前,他已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悬赏30万元通缉。

再往前的2019年,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莲花健康债权人国厚资本向法院递交重整申请,公司面临破产或易主……

这个没落的“味精大王”,也只有在一次次负面新闻中,才偶尔唤起大众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必需品,也是河南“四大工业名片”之一。

看看莲花味精的风光时刻:

1994年,年产量达到1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1997年,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22.3亿元,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4%;

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味精第一股”,市值7亿。

上市不到三年,莲花味精仅出口量就达到了10万吨,不仅在国内是名副其实的“味精大王”,在国外也是响当当的国产品牌骄傲。

据说当时其所在的偏僻小县城——项城,因为沾了莲花味精的光,一跃撤县设市,1993年正式升级为项城市。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项城人的骄傲,全国乃至全世界味精市场的霸主,会在上市之后的短短几年间,迅速走向衰落,并且一落千丈。

20世纪80年代,我国味精生产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成为世界味精生产大国。

莲花味精便是在这一时期创立并迅速崛起。

莲花味精厂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周口味精厂。成立之初,味精厂技术落后、资金紧张,年产量也不过区区400吨。

时任项城饴糖厂厂长的李怀清被调来担任味精厂厂长,他在破旧的厂房里立下“三最”计划:在全国同行范围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带着这个“痴人梦话”,李怀清发动职工自筹资金62万,扩建厂房改造设备,又北上京津、南下江浙,从全国科研院校请来发酵专家、生物专家,组成味精厂的“智囊团”。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革,莲花味精走上了巅峰。

90年代的项城,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气味。项城人都知道,那是莲花味精厂的味道。作为河南省的工业名片,莲花味精成了项城的经济支柱。

李怀清一时风头无两,他当选全国劳模,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县里的会议上,他可以轻易地打断县委书记的讲话,诙谐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当地人眼中,这个身材微胖、皮肤白皙的中年男人,是项城呼风唤雨的王者——从项城东南走到西北,都是带着“莲花”标记的产业,“莲花”系已经渗透到项城人的生活中。

随着莲花味精集团业务的壮大,农田变成了厂房,不少人因此从农民摇身一变成城里人,实现了生活品质的跃迁。

鼎盛时期,莲花味精有2.2万员工,走在项城市的大街上,迎面走来三个人,就有一个是莲花味精厂的员工。

进莲花味精厂工作,也是项城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据项城人董明明回忆,1992年,莲花味精厂一个招工指标卖到15000元的天价,家里东拼西凑,最后一狠心卖了猪羊,才给他母亲买了一个指标,成为味精厂发酵部门的一名技术员。此后每逢过年走亲戚,母亲总会高声说:“我在莲花味精厂的发酵车间工作。”

据说,莲花味精的工人每个月能拿到80-90元的工资,快赶上当时县长的工资了。

带着无限的荣光,1998年6月15日,莲花味精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味精第一股”。

当时整个项城都轰动了。

1992年接父亲的班,进莲花味精厂工作的李金堂(化名),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激动万分:

“感觉莲花味精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那时候,他每天快乐地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想着靠这份工作,以后可以养老了。

然而仅仅几年后,“李金堂”们的养老梦就破碎了。

2003年起,厂里开始拖欠工资,有时一拖就是几个月。工人们每天看着晶莹剔透的味精打包成袋,被卡车和火车运到全国各地,私下里都在嘀咕:

卖那么多味精,钱都去哪儿了?

钱都去哪儿了?要从莲花味精上市开始说起。

1998年的上市,和后来的股票定增,给莲花味精注入14亿的资金。

手里有钱之后,莲花味精也开始大搞多元化发展。

2000年前后,一间间带有“莲花”标识的工厂在项城拔地而起,那是莲花味精投建的服装厂、方便面厂、矿泉水厂、面粉厂、复合肥厂。

这些多元化产业,没有一个复制莲花味精的成功,最后都打水漂了。

再看主业味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味精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分水岭:

味精是一种化工原料提取物,工艺简单,行业门槛低,到2000年前后,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味精品牌,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味精分会2003年公布的一组数据,1992年-2001年的十年间,我国味精产量从34万吨增长到91.29万吨,翻了将近3倍。

而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随着产量翻倍而增加。相反,坊间一直流传着“味精致癌”的传闻,家庭对味精的需求量逐渐减少,转而选择他们认为更健康、更有营养的“升级版”味精——鸡精、蘑菇精。

面对一个趋于成熟的行业,莲花味精没有升级、创新产品,而是选择在味精这个细分行业一条道走到黑——投入重金提升产能,采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2000年-2003年,莲花味精先后投入7亿元,引进新设备,研发“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味精原料”的新技术。

在一个采访中,李怀清兴致勃勃地介绍用小麦代替玉米的好处:不仅味精质量明显提高,每吨成本还能下降20%。

但人算不如天算,项目运行初期,由于未能及时解决淀粉利用问题,2003年,用玉米作原料的味精生产线已经停工,而用小麦生产味精的设备未能达产,造成当年产量急剧下滑。

这直接反映在营收上,2003年莲花味精净利润-1.52亿元,是1998年上市5年来的首次亏损。

由此,莲花味精债务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

被“抛弃”的玉米供应商、银行追在味精厂后面要债,控股股东莲花集团占用味精厂10.57亿的事这下也瞒不住了,愤怒的流通股股东李凯还一纸状书,把莲花味精和莲花味精集团告上法庭。

一地鸡毛的“三角债”,加之国家信贷收紧,导致莲花味精资金紧张。2004年上半年,两条小麦加工和味精生产线,只有一条开工,还不能满负荷运转。

明星企业债务缠身,市政府不能坐视不管。

2004年,项城市成立莲花国资监管、清欠、改制三个领导小组,进驻莲花味精,翻开了莲花味精的一本烂账。

调查组发现,莲花味精不仅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管理上也颇为混乱。

当初莲花扩张占用周边农田时,在给予相应补偿的同时,每家还分配一到两个进厂的名额。这导致莲花味精厂人员冗杂,既有高学历的大学生,也有不少文盲。

这种用人上的缺憾,在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时,导致中高管理层在年龄和知识结构搭配上的问题尤为突出。

不仅如此,调查组还发现,莲花味精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多年来,项城一些人通过关系薅羊毛,免费使用莲花集团水、电、气,集团每年为此增加成本3000万元。

这番调查的结果是,原来的领导班子大换血,30位高管通过“赛马制”被精简到15位,又从50多位竞选者中,选出18位充实到中层管理的关键岗位,200多名年龄偏大的管理人员“内部退养”。

66岁的“末路英雄”李怀清,也因此黯然隐退。

自2004年起,持股58.82%的大股东莲花味精集团就因债务等原因,不断转让股份,到2013年3月彻底清空股权,退出莲花味精。

随着股权变更,自2009年12月起,莲花味精的实控人变成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省属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机构——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农开”)。

河南农开也没能挽回莲花味精的颓势。

从2010年起,莲花味精的利润呈现出有趣的规律性变动:小赚一年,大亏一年。亏损动辄三五亿,而盈利一般两三千万。从财报也能看出,扭亏的年份,政府大额补贴和债务重组利得发挥关键作用。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莲花味精的“保壳”游戏。

味精行业经历2007年和2013年两轮大洗牌后,马太效应越发明显。2015年东北证券报告显示,阜丰、梅花和伊品三足鼎立,占据90%的市场份额,莲花味精市占率已不到9%。

2014年,莲花味精实控人变更为由夏建统控制的睿康投资。

14岁考上大学,24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设计学博士……话题性人物夏建统的到来,让外界对莲花味精的未来又恢复了期待。

夏建统也不负众望,他给莲花味精开出的“方子”,是当时很时髦的大健康概念,莲花味精也顺势改名为“莲花健康”。

按照他的规划,莲花健康包含了“健康产品源、土地植物营养、综合智慧农业、创新金融、食品安全和营养检测管理体系、现代C2B、健康服务解决方案”“七朵莲花”。在这个规划之下,莲花健康还出资7400万参与设立了4家智慧农业相关的公司。

然而,人们没有等到七朵莲花绽放,等来的却是夏建统的通缉令:2019年10月18日,北京市三中院悬赏30万元通缉夏建统。

而早在一年前的2018年3月,夏建统就将莲花健康的全部股份抵押给国厚资产,以获得2.5亿元借款。借完钱2个月后,他就辞去了莲花健康董事长职务。

2019年10月,莲花健康公告称,公司负债18.5亿元资不抵债,存在重整失败而破产的风险,夏建统却直接失踪了,这才有了法院的重金悬赏。2021年1月,夏建统被批准逮捕。

莲花健康视夏建统为救星,夏建统却把莲花健康当“资本玩物”。

2015年以来,味精厂生产车间就全部停工,现在走在项城,再也闻不到玉米发酵后散发出来的刺鼻气味。

如今,项城的每一条街上,都可以找到一名从莲花味精厂下岗的员工。这个人口100万的小城曾一度因为莲花味精的衰落受到冲击,大量人员因此离乡背井,去外地谋生。

味精总厂偌大的厂房里,杂草丛生,生产设备锈迹斑斑。只有一处包装车间依然运行,工人在这里把从阜丰、梅花等公司采购来的味精重新包装,贴上“莲花牌”对外销售。

莲花健康的业绩也每况日下。从2015-2018年,莲花健康净利分别为-5.08亿元、6524.74万元、-1.03亿元、-3.3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连续16年为负。

2019年4月29日,莲花健康公司股票变更为“*ST莲花”。

凭借资产重整和处置闲置土地的收益,莲花健康2019年成功扭亏为盈,2020年成功摘帽。

保壳成功后的莲花健康,重新聚焦调味品行业,向氨基酸调味品升级,在巩固原有味精市场的前提下,开发年轻化产品。从2020年财报来看,莲花健康全年销售收入16.55亿元,净利润7428.61万元,它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但现在的调味品市场格局,已发生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和口味体验的升级,味精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另一方面,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如海天味业、李锦记等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和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先发优势明显,莲花味精想从中分一杯羹,难上加难。

如今看来,被自己人玩坏,错失了行业发展机会的莲花味精,恐怕很难再掀起大风浪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