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里腾讯开放生态,谁占便宜谁吃亏?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echug.com/post/alibaba-tencent-open-ecology-who-take-advantage-who-suffer.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阿里腾讯开放生态,谁占便宜谁吃亏?

2

  来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决裂八年后,阿里巴巴与腾讯近日被传出即将互相开放生态系统。

  7 月 14 日,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阿里腾讯正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

  初步措施可能包括:阿里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腾讯降低在微信中分享阿里系商品的难度,或是允许一部分阿里系服务开通微信小程序。

  字母榜分别向两家公司求证,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积极回应。

  倘若传言为真,阿里的流量焦虑显然会得到缓解。

  在中国互联网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阿里电商正面临着不小的流量获取压力。如果腾讯能够开放生态,阿里将有机会从微信社交流量池中,切走一大块蛋糕。

  早在 2013 年,阿里与腾讯互相封锁,淘系电商链接被微信屏蔽,用户只能通过复制火星文跳转,体验极差。如果这道高墙被拆除,淘系电商将有机会触及微信生态的用户私域流量,流量饥渴将得到缓解。

  此外,微信小程序能够衔接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九宫格也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对阿里而言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和阿里正相反,对于开放生态,腾讯缺乏足够动力。

  腾讯的基本盘是社交和游戏。在这两条赛道,腾讯尚未遇到有力挑战:微信 MAU(月活跃用户量)已经达到 12.5 亿;QQ 也有 6 亿 MAU;《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等游戏 IP 略显老化,但仍有很强的吸金能力。

  在这两块业务上,阿里的商流、物流并无用武之地;淘系电商和支付宝的用户流量具有很强的购物目的性,即使开放给腾讯,也很难被引导至游戏之类的泛娱乐场景。

  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接入阿里电商系统的好处,恐怕并不像外界想象中那样诱人,反而可能暗藏陷阱。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市场份额,目前存在争议,但总体来看在伯仲之间。假如传言为真,微信支付能够切进阿里的后院,可能从庞大的交易规模中获得不小增量。但在阿里体系内,商户和消费者的用户习惯已经成型;即使多一个微信支付,由于体验和功能重叠度很高,用户也不可能马上迁移。

  必须指出的是,在目前互联网反垄断的敏感时刻,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监管风险陡升。微信支付发展的态度一贯比较克制,目前来看,继续让支付宝站在前面、自己闷声发财的战略,并没有改变的必要。

  总体而言,相互开放系统未必是两家公司的内在需求,但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乃是因为顺应了外部大环境的强烈呼唤。

  去年下半年以来,阿里和腾讯相继遭遇反垄断调查。

  今年 4 月,阿里因“二选一”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被处以 182 亿元罚款,并进行全面整改。

  另据路透社报道,由于以前的收购和投资未按正常申报程序进行反垄断审批,腾讯有可能被罚款 100 亿元。酝酿半年多的虎牙、斗鱼合并案也在近期被叫停。

  当外部环境不可改变,企业只能顺应要求,因势利导。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反垄断是必须遵守、服从的政治正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反垄断也可能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如今超级 App 大行其道,巨头之间纷纷竖起高墙,对于渴望进入对方领域的公司来说,还有什么破墙锤比反垄断更加犀利呢?

  A

  在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传言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微信有可能放开淘系电商外链跳转。但这部分言论恰恰动摇了整个传言的可信性,微信绝不可能对淘宝外链解禁,因为禁止外链是微信的普适性规则,不可能只对淘宝网开一面。

  微信无法打开淘系电商外链,源于八年前的一场纷争。

  2013 年底,阿里腾讯竞争全面激化,在互相指责中纷纷屏蔽对方服务,竖起数字栅栏。此后八年间,用户只能通过复制文字内容等笨办法,手动在两大生态的产品丛林中辗转。

  但阿里彼时已经认识到,社交流量对于电商具有巨大价值。

  最近几年,国内网民数量接近天花板,拼多多又从下沉市场崛起,阿里的增长压力变大,打通微信流量的需求开始凸显。

  财报显示,截至 2020 年底,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年度活跃买家为 7.79 亿;今年第一季度增长至 8.11 亿,环比增幅只有4%。

  此外,阿里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根据财报,过去多个季度阿里的获客成本均超过 1000 元,为行业最高水平。 

  阿里要想从微信流量池中取水,最佳方式是恢复电商外链,让用户能够分享和点击跳转。

  这样做的好处是,阿里并不需要为之向腾讯支付费用,就能直接切入用户聊天、群聊、朋友圈等私域流量;而社交驱动下的链接转化效率也有保证。

  但从腾讯过往操作来看,电商外链是最不可能被撬动的。

  微信是腾讯最核心的资产。为了拿好这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张小龙在产品功能、交互设计等方面格外审慎,从未让商业化占据最高优先级,更不可能容忍第三方为了赚钱,任意设计游戏规则、改变微信生态。

  一个典型案例是,2019 年 10 月,腾讯公布升级版《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遭到封杀的包括拼多多、京东、美团等腾讯系公司,甚至包括微视、腾讯新闻等自家产品。

  被《规范》直接点名的运营玩法包括砍价、违规拼团、好友助力等,几乎是为拼多多“量身定制”。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并不认为腾讯扶持了拼多多,我们也被封过很多次。”

  微信对拼多多、京东等腾讯嫡系毫不留情,根本原因是过多的电商外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交裂变等玩法,将不可避免地会对用户体验造成破坏,导致用户停留时长和打开次数的减少。

  此外,通过分享等行为,电商外链会直接侵入用户私域。而平台无法做到在极小颗粒度上的实时管控,只能从规则层面上加以禁止,选择“一刀切”。

  腾讯投资的电商尚且无法通融,淘系电商的处境自然可想而知。

  退一万步讲,即使这条规则会放松,也肯定先给自己人开绿灯,不可能一上来就轮到阿里。除非阿里开出令腾讯无法拒绝的交换条件。但目前来看,阿里能够打出的筹码并不多,重量级也一般。

  和放开外链相比,如果双方果真开放生态,淘系电商更加现实的选项是开通微信小程序。

  去年,盒马、菜鸟相继开设微信小程序。今年3、4 月份,淘宝特价版、闲鱼也向腾讯提交了开通申请。如果淘宝、天猫也能入驻,那么淘系电商其实变相吃到了微信流量的蛋糕。

  此外,小程序能够通过二维码,紧密连接线上线下场景,能够帮助阿里继续征战本地生活。对于刚刚接手本地生活一号位、重新回到阿里中心舞台的俞永福而言,这显然是值得争取的一件新武器。

  相比之下,九宫格——微信支付页面推荐位——流量倾斜的力度更大,聚集了京东、美团、拼多多、贝壳找房等腾讯投资的企业。如果要挤进九宫格,支付高昂费用在其次,淘宝天猫可能先得让腾讯入股。

  B

  假如互相开放生态,阿里即使无法恢复微信平台的外链跳转,也有机会从小程序获得收益,缓解流量焦虑。而腾讯除了有机会将微信支付打入淘系电商,还可以在反垄断等监管问题上站对立场。

  但对于两大阵营的其他玩家而言,阿里腾讯如果和解,很可能弊大于利。

  阿里系受影响最大的是支付宝。

  支付宝曾经是阿里进军本地生活的主攻手。2020 年 3 月,支付宝将 slogan 从“支付就用支付宝”改为“生活好,支付宝”,聚焦服务业数字化,希望打造一个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突破工具型产品的天花板。

  但随后一年间,蚂蚁集团遭遇空前严厉的监管措施,进入漫长的整改期。阿里本地生活的重心也被转移到高德,支付宝在经历瘦身后又回归了支付工具的定位。

  这也意味着,支付宝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微信支付。

  如今,倘若微信支付在互相开放的旗号下,被放进支付宝的后院,即使短期内伤害不大,却也会对于蚂蚁的士气也会造成打击。而腾讯并不亲自做电商,麾下的拼多多和京东未必会投桃报李、接纳支付宝,支付宝吃亏不小。

  腾讯方面,拼多多和京东未必愿意看到阿里腾讯的和解。

  微信一直是两家电商的重要流量来源,尤其是在淘系电商相对薄弱的下沉市场。

  以京东针对下沉市场推出的“京喜”为例,2019 年 11 月京喜接入微信一级入口,用户在发现页点击“购物”即可进入。一年后,京喜3~6 线城市用户占比达到 7 成,日订单量最高超 1000 万单。

  为了换去微信的扶持,拼多多、京东除了接受腾讯入股外,在经营层面上也有动作。例如,拼多多在支付环节一直把微信支付放在首位,多多钱包第二、支付宝第三;京东则是一直不支持支付宝付款。两家公司已经在腾讯系押下重注。

  这也意味着,如果淘系电商在微信生态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无论是最直接的链接跳转,还是开通小程序、九宫格等,客观上都会分流拼多多、京东的潜在订单。

  更大的问题是,假如淘系电商可以进来,那么抖音和快手电商也有可能获得同等机会。拼多多、京东作为嫡系的优待,很容易就消失于无形。

  资本市场已经做出反应。互相开放消息传出后的首个交易日,阿里和腾讯股价均以微涨报收,而拼多多下跌 2.79%,京东下跌 1.40%。

  C

  无论互相开放是否为真、成色几何,中国互联网的“巨头时代”正在面临严峻考验。

  阿里和腾讯作为两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过去二十多年里,带来了无数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量。但两家公司共分天下的市场格局,也让中国互联网形成了两座巨型孤岛。其他巨头也纷纷效仿,百度、字节跳动……都在向通往超级 App 的路上狂飙突进。

  但在世界互联网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反而相对少见。

  比如美国互联网,本质上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王国组成:谷歌、微软做搜索,Facebook、Twitter 做社交,亚马逊做电商,TikTok、YouTube、Netflix 做视频,诸如此类。

  尽管在核心业务之外,各大公司的业务也有交叉,但用户绝不可能在一个公司内找到所有服务。王国之间也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在竞争中共生。这种生态必然会留在许多市场缝隙,从而为更小公司的生长创造空间。

  相比之下,超级 App 的势力越强大,中国互联网的创新缝隙就越小,创业者就越不容易独立发展。

  在接受采访时,香港大学法学副教授张湖月表示,如果不解决中国互联网的割裂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

  无论是用户、从业者还是监管层,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互联网反垄断浪潮,表明监管希望自上而下梳理问题,扫除人为障碍,再度激活创新热度。

  阿里腾讯随后在多次表态中,也都表达了对于监管要求的尊重与配合。

  反垄断大势不可逆,阿里和腾讯已经在拆除壁垒。但两家公司的生态开放最终能够走到哪一步,仍然有待博弈。双方仍将在政策认可的弹性范围内,寻求在合规与商业利益的最佳平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