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十年经验帖 | 敏捷转型6大误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y.oschina.net/u/5057806/blog/512920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改变,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对团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同理,敏捷转型带来的重大变革也会很艰难。甚至,有时候敏捷转型反而会带来短时间的产能下降。为了帮助更多研发团队顺利过渡到敏捷,我们以十余年的管理实践,整理了这份:敏捷转型之路的 6 大误区

01 从培训开始

在转型开始之前,让整个团队参加敏捷培训是一个很直观的选择。然而在团队真正做好准备前就去上课,也许会导致一些问题。

缺乏足够的心理认同或不能代入工作场景,可能让团队在培训后只能消化小部分敏捷知识;少部分团队成员甚至可能因为不认同敏捷概念而不断提出挑战, 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积极性。

任何转型,成功的最关键步骤都是了解为什么需要改变。 每个人都需要了解敏捷带来的好处。如果应用得当,敏捷能使团队更快地交付,立刻为客户提供部分价值和更早地获得客户反馈。在传统的瀑布式项目中,团队也会和客户定期沟通。但由于缺少客户的实时反馈,团队难以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最后交付的产品自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

当团队成员理解需要敏捷转型的原因及其对每个人工作的意义,并且产生认同感后,正式的培训就变得很重要。团队会在对敏捷的理解和沟通上保持一致,这是成功转型的基础。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敏捷转型成功的团队必需是一个自驱动的团队,而不是一个强管制的团队。

02 敏捷就是Scrum?

No! 敏捷是一种方法论,而Scrum是敏捷最主流的框架之一。

敏捷正式诞生在2001年,17位开发者一起发表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在这之前,很多大家今天熟知的框架如Scrum,XP,FDD等已经存在。这些框架和后来诞生的Kanban都大量借鉴了制造业的先进理念,并将其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在敏捷转型中,了解并选择适合您的框架至关重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https://www.systemsvalley.com/getting-better-at-agile-using-kanban-principles/

03 敏捷项目不需要计划…

对于传统的瀑布型项目,在项目开始前就有详细计划的任务分解甘特图。然而真实的项目过程中,需求总在不断地变化,甚至一些需求或潜在问题在项目开始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起初制定的详细计划就会显得鸡肋。

但这并不表明敏捷项目没有计划,其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且变化的过程。

在敏捷项目开始前,团队应制定项目的总体目标;之后,在每个迭代开始前制定迭代计划(细化到此迭代的需求和相应的工作任务)。随着迭代的持续交付和客户的反馈,敏捷项目的计划在不断地调整,一切以实现对客户交付价值的最大化为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帮助团队适应项目的不确定性及基于变化的计划,才能让团队更快地转型。

04 轻易地回退

很少有人喜欢变化,在面临压力时,人们往往会恢复到他们习惯的工作方式。在每次敏捷转型中,团队向敏捷转型的决心都会受到考验。当一个正在转型的项目遇到麻烦时,不要轻易地放弃,进而收回对一个自组织团队的控制权。

当程序和项目遇到困难时,请相信流程,并利用敏捷框架的持续改进机制来反思哪些需要调整,在下一次迭代中改进。这可能在短期内降低团队的产能,但会带来敏捷转型的长期成功。

麦肯锡曾经对许多世界500强公司的敏捷转型做过调研。其中就有一个亚洲电信巨头的例子。该公司的业绩是由上市时间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来衡量的。在公司高层决定采取敏捷工作法之后的3个月内,业绩有所下降。但三个月后,其业绩开始快速增长,最终远远超过了公司实践敏捷之前的水平。

05 敏捷适用于任何项目任何团队

团队的规模越大,灵活性就越差。按照康威定律的结论:“设计系统的组织受限于生产设计,这些设计是组织沟通结构的副本”。敏捷的最佳实践是:把较大的团队按照产品或项目划分为不同的敏捷小组,充分发挥沟通成本低的优势。

对于周期长,需求明确且不会变更的项目,在项目开始前能够清晰地定义出目标范围和工作任务,由于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团队高度聚焦,瀑布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从长远的考量出发,敏捷的团队能够得到更多的价值驱动,从而更好地完成交付。

06 敏捷≈更快地写代码?

如果一个团队把加快开发速度作为敏捷转型的目标,他们很可能会失望。让我们重读一下敏捷的12条原则,不难看出,敏捷关注的是更早地交付部分价值给客户,基于反馈快速调整并持续交付价值。

对于相同工作量的产品开发,由于敏捷项目会将开发工作分到多个迭代中,假设需求没有变更,开发速度甚至会比瀑布型慢。也许选择敏捷不一定等同于选择了高速度,究其本质,敏捷不一定能保证产品的交付速度,但它能让团队实时调整,创造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关注价值而不是速度,是敏捷转型的精髓。

直到今天,敏捷诞生已有20年,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更是有超过50年的历史。这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不同的团队,如何在高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才最重要。 最后附上敏捷的 12 条原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我们的最高优先级,就是尽早和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2.拥抱需求变更,即使在开发后期。敏捷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3.用数周到数月的周期,持续交付可工作的软件,交付周期越短越好。

4.在整个项目周期,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每天在一起工作。

5.围绕积极进取的个人建立项目,给他们需要的环境和支持,并相信他们会完成工作。

6.信息传递最有效的方式是面对面的沟通。

7.可工作的软件,是衡量进度的首要标准。

8.敏捷倡导可持续发展。赞助者、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一直保持恒定的速度。

9.对技术卓越的持续关注和良好的设计可以提升敏捷性。

10.简单,即最大程度减少不需要的工作,是敏捷的根本。

11.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来自自组织的团队。

12.团队定期反思如何提升效率,并相应地调整其行为。

期待大家在实践敏捷的过程中找到价值,也欢迎和我们沟通讨论。后续我们还将分享更多敏捷之道及研发管理实践,不要忘记关注我们哦~ 指路 LigaAI@OSChinaLigaAI-新一代智能研发管理平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