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如何看待2021年申请考核博士生难度增大?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037494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看待2021年申请考核博士生难度增大?

现在已经是2021年博士生申请的高潮阶段,面对国外留学形势严峻、国内内卷成团的情况,相比2020年博士生申请,2021年博士生申请是否会更加困难?竞争…
457
280,013

50 个回答

匿名用户

先看一个北航的今年申博结果:

v2-c8591c6e2e57a977170876c9f64ff87c_720w.jpg?source=1940ef5c

硕士就是北航的淘汰了仨,甚至包括一个本科就是北航的。

很久以前成电有个邵振海事件,其中一个污点是强制学生读博。后面几年,别说通信,就是考研物理院的凝聚态这些专业都收不满。更别说考博。

然而今年河畔却有人说,申博凝聚态是1:2复试。“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这句话在当时背景下大差不差。考博大概率比考研简单。直到2021年...

一个非常明显的拐点是疫情后很多国内硕无法出国。加上硕士大量扩招,学历贬值,2021年的外校申请考核异常困难。

博士其实也扩招,但是扩招以后申博更难,因为硕士太多,加上无法出国,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大学全球排名普遍升高,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今年的申博和去年相比,难度上完全是两个档次。

所以今年考博难度真的非常非常大(985与强势211)。今年考博上岸的,不少人入学成果几乎可以博士毕业了。申请博士的有人硕士期间就六篇一作sci(而且还不全是四区),有研究所工作两三年并参与过重大项目,手握n多专利论文的双9大佬,甚至还有在校的硕导(据说高校评估双一流,教职人员的博士比例也是个参考依据)。

当然,也有学生同时报6-8个学校,最终上岸了一个。但是读博也要看导师看团队,不能为了只想有书读一股脑跳进火坑。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诺桑比亚大学 计算机科学博士在读

我19年申请的时候还是较为容易的,基本上除了那几个顶尖的高校,都能去试试,且都有一定几率的成功率(不算很低),但是从去年开始就听闻申请考核已经哀鸿遍野了。

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人多坑少

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当然博士也扩招,但是前两者的数量级后者根本没法比,就算想要读博的比例不变,但绝对值还是增加了。往年1:2,以后可能1:3,1:5。

还是上面的那些,每年的本科和硕士生毕业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再加上上一年剩下的未就业的本科硕士生,这就是一笔庞大的待业人员,博士也算是一个就业方向,自然会越来越难。

3 疫情影响

昨天的话题,500余名理工科学生被美帝拒签,其中不乏有博士申请者。不仅仅是政策原因,还有疫情的影响,很多原本出国的大佬都转战国内,那可不厮杀到飞起?

门槛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现在科研大水漫灌,水王一个接一下。三年几十篇论文的硕士,三位数文章的”学神“,知乎上出现很多次了。你老老实实没啥论文,跟这些卷王一起申请博士,哪凉快哪待着吧。

现在已经没有绝对蓝海,只有相对红海。在人口红利的余威下,一切位置的bar都会无限制的抬高。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努力前行的普通人/科研新人/不断学习

本人本硕双非,硕士专硕,天坑专业,有文章,有项目经历,有会议经历。

目前已被2021级厦门大学拟录取,前几天刚从微博上看到厦大的录取通知书样板,现在正满怀期待的等着哈哈~

现将自己准备国内申请考核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欢迎探讨。

先说结论,从我个人申请的角度,难度较大。

第一,选学校(3-6月,报考了解期)

通过上学校、学院的招生网查找,并列表汇总了拟报考985、211学校的相关招生信息(部分信息图供参考),由于自身本科硕士学校的限制,能够申请的心仪学校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学校直接对出身有着硬性要求。

基础硬性条件主要看:

建议在3-5月能够确定好符合自身条件自己的目标院校,参考前几年的发文时间了解好申请考核初试、复试的时间点,避免到时候出现时间冲突,建议最终申请报考3个院校为宜。

第二,选导师(7-10月,“套磁”期)

接下来是影响你未来博士生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选导师!

未来博导的确定有3种办法:

  • 上策,自己的硕导或者是硕导愿意帮你推荐
  • 中策,找本校的博导
  • 下策,海投

由于各方因素,我的硕导没有在推荐博导上起到较大的帮助。而由于地域、学校氛围等原因,我不想留在本校读博。

因此我选择了下策,海投,这也是我认为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我一共发邮件联系了约10个不同985、211院校的52名老师,其中回复25人,拒绝20人,5人欢迎报考,没有绝对正面的回复,都说还需要竞争,当时的打击实在是很大,发现我是真的菜 T T

我联系的时间还算是比较晚的,如果可以,越早越好,在博导还没有正式确定候选人的时候去跟老师进行presentation,让老师多多了解你,刷新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会在后面申请考核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在5个老师中我跟3个老师进行了presentation,主要内容为

  • 技能掌握程度
  • 硕士科研情况(发表论文、参与项目)
  • 博士期间的规划

我认为老师第一面确定候选人,主要考察点为

  • 语言沟通是否顺畅
  • 逻辑是否清晰
  • 英文口语及书写能力是否OK
  • 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否较快

选导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在沟通中感觉到导师对你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把你拉到他们课题组的群、给你他的私人微信、给你他学生的联系方式等,同时也愿意让你报考,那就勇敢的去报考他吧!毕竟海投阶段能找到这样态度的导师不容易哈哈~

Ps:选导师要考察研究方向是否匹配、是否跟学生抢一作、导师风评、博士毕业时长等与自身未来博士生活满意度切实相关的信息~

第三,申请考核(11-次年1月,初审期)

11月份左右会高校陆续公布博士招生简章,请认真记录好报名、提交材料、邮寄材料的各个时间点,并给表格填写、签字、盖章留好时间,我大概花了半个月时间准备了3间目标院校的所有材料。

其中材料都大同小异,我们专业能否通过初审主要看

  • 发表论文情况

英语水平不多说,如果确定要申请博士,英语一定要提前好好准备。天坑专业一般是要发表英文论文,如果想要报考好的985、211博士,六级通过是基础门槛,460以上更好,会有更多的选择。

发表论文,要写清发表X篇SCI、Y篇EI,参与多少了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如果能有纸质版证明就更好了。

研究计划,这个是评审老师看你是否具有科研潜力和考博态度的重要依据,要打分的!要打分的!要打分的!需与拟报考导师进行讨论,建议写自己熟悉的领域,字数多一点,体现你的态度,按照开题报告或者是中期考核的格式来写,参考文献要有,还可以画几张好看的具有科研审美的示意图、流程图,说不定有奇效~

Ps:我在看经验贴时,常发现有同学总在问“我文章很好,1区好几篇,但英语水平只有四级、甚至没通过要申请博士怎么办?”好兄弟,招生简章硬性条件写的那么清楚,你说怎么办。如果我是导师,我还会怀疑你的SCI论文是不是自己写的。另外,凭什么高校非要为了你把“原则上”给删掉?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非要在博士上死磕呢?

第四,申请考核(12-次年5月,复试期)

面试一般从12月正式开始,专业课笔试、复试ppt、专业英语应用都需认真准备。

专业课笔试各个学校并不相同,按照学院招生简章的要求准备即可。

复试ppt主要内容为个人简介、硕士期间工作、科研成果、博士研究计划,一定一定要对你的硕士工作熟悉熟悉再熟悉,你ppt上放的每一点考核老师都有可能会提出问题,可能问的很大,可能问的很专业,最好多花点时间提前演练。

专业英语我考核的以口译为主,读一遍abstract或者是introduction,然后当场翻译,无准备时间,这个也是我比较欠缺的,所以表现一般般,又感慨我是真的菜 T T

当时硕士期间口语的锻炼比较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方面的锻炼!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准备申请考核一点思路,要是能够给到帮助就更好啦哈哈~

希望大家都能申请上自己心仪的博士,希望我们高处相见~


2021.7.5更新

有同学在询问第一次和博导发邮件需要发些什么内容。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向博导推销你自己”(狗头保命),就跟找工作面试一样,告诉博导,我能给你带来什么?

我的个人建议如下:

内容方面:

  • 自我介绍。姓名,学校,硕士导师,是否应届
  • 科研学习。研究方向,英文成绩,发表论文情况,参与项目情况,科研技能
  • 与报考导师的课题契合度。
  • 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个人简历与发表论文(电子版)

注意事项:

  • 基本的书信格式要有,不要有错别字。
  • 态度真诚、礼貌,位置放低。
  • 言简意赅。博导每天收到的邮件一堆一堆的,没有时间看长篇大论。
  • 目的明确。最终确定老师的意向,可以用“是否能够在XX年申请考核博士招生计划内给我一次机会”来询问。
  • 记得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微信等。
  • 不能群发邮件!老师的姓氏不要打错!一个老师对应一封邮件!

模板现在搜索引擎上有很多,就不放出来了,希望大家能形成自己风格的邮件~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匿名用户

本人英本英硕,学校qs前100名的尾巴上。学术成果可以说基本上很水了,一年制的硕士,0成果。申请考核的学校基本全部阵亡。分别试了:

1.人大:结果是材料差1.5分没进复试(1分差出8个人,可见今年报的多少)

2.北师大:导师明确说有意向学生了,材料关也没过,差了10几分…

3.复旦:今年复旦材料只要差不多符合要求就让去考,但是笔试拉垮了,玩完

4.南开:材料过了,但是是第二名,复试时间和外经贸重了,因为外经贸笔试是第一,所以把握更大,最终没去。

除了上面申请审核的外,还报了公开招考的社科院和外经贸,其中外经贸今年侥幸上岸了,可以说也是运气好,我也不是导师的第一选择,导师人很好明确说了我是备胎。但是最后,因为公开招考,今年英语特别难,导师的第一选择没考上…也估计是我的执着打动了导师,或者是复试时其他备胎是双非出身的原因,在其他备胎比我成果多的情况下还是给了我机会。

社科院笔试也感觉很简单,应该可以进复试,但是社科院判卷效率有些低,外经贸这边马上就要决定了,估计我是等不到社科院了。

总之,我感觉真的如果没成果的话,放弃幻想,踏实准备公开招考的吧…申请考核的就算进了复试没有成果也是陪跑的,不如把分刷高了,在公开招考时卷赢了剩下的人…

最后也非常感激能够遇到我的导师,从一开始联系时便真诚的告知所有信息,并且在了解到我的意愿后,也愿意给我一次尝试的机会,而没有直接拒绝,甚至推荐了自己正在带的学生给毫不了解国内情况的我答疑。也祝愿所有有着考博梦想的人都能早日上岸。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南开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

目前,考博,无论是申请考核还是普通招考,其难度都在变大。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所说的难度增大不是由于招考单位加强了考博要求、提升了考博标准,而仅仅在于考博人数的增多。其次,申请考核的难度变大,对应的解决的科学方法就是,加强面试时学术思想之提高和表达、大力提升撰写博士研究计划的学术思想水平。因为,考博,归根到底,还是考察学术思想之高低;任何的考博专业,概莫能外。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匿名用户

这个学期一边考博,一边考选调,有点心累。因为是专硕,拿得出手的学术成绩也不多,记录一下考博各种被拒的历程。

答主本科是山大(2017学科评估A-),研究生是法大的。因为我这个学科比较特殊,算是个复合学科,只能找找邻近学科的导师,也是很难了。我寻思着我本人出身也不错,研究方向也比较朝阳,应该能抵消一些科研劣势,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不想离家太远,所以山海关外,钱塘以南,太行以西的大学都没考虑。

申请了南开大学,南开算是申请考核开的最早的一批,仅次于八月底开始的清华。11月10号交材料,20号之前出复试名额。本来是想至少混进复试,哪怕录取不上,就当个复试模拟考也行。结果名单一出来,好家伙,考核分垫底,捞的淌口水。从南开的名单来看,今年的考博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麻了

壮着big胆,又申请了北京大学。为了"儿北梦",还是腆着脸皮申请了一下,1月出名单,估计也是没什么希望。北大这个专业比较特殊,第一年不分导师,所以我也没联系导师,铁头硬报了。

(2021.2更新,果不其然,北大申请考核没过,儿北梦碎了一地)

报了对外经贸大学。贸大是少有的,此专业还保留着统考的,也是最小程度缩合专硕学硕差距的,值得一冲。

联系了一下复旦的老师,老师人不错,直接跟我说,我学术功底不行,而且也另有人选了。没吊着我,也给我节省了200+报考费用。不过复旦的报考系统也是挺萌的:

我没法报啦,jojo!

目前在好好准备人大的材料,毕竟人大有一个很符合我这个方向的导师,不过也没抱太大希望 毕竟今年国内土博是真的香,竞争太大了。

基本就是报这几个学校了,其他的一些学校虽然也很优秀,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报。比如北外(条件太高,被学长学姐们劝退了),上外(个人因素),上交(本来我导师的同学在,结果连续两年都不收博士,我又麻了 ),北师(往年这个方向的教授,今年突然不招收了)。

不过好在选调上岸了,心里有点底,下面也算无压力申博了。只能说,今年申博难度突然猛增,跟运势配合的不是很到位。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刚结束某985高校申请考核的笔试和面试,总体来说感觉今年竞争的确比较激烈,相较于前几年感觉有以下的变化:

首先是名额上,虽然说是今年扩招,但是下放到每个学院的指标感觉跟往年类似,而且申请硕博连读的学生更多了,导致留给申请审核的名额变少,而且相同条件下导师会更偏向于本校学生。

其次是报考人数,今年报考人数是真的多,而且生源都很好,好多是工作几年之后重新申请读博的,也有比较多的往届生因为疫情原因找工作或者出国困难就留在国内继续读博,这些往届生成果相对于应届生要多,导致竞争压力变大。

最后是今年学校增加了笔试,大部分学院都是专业课加英语,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学生不太友好。

虽然感觉难度的确比较大,但是感觉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好导师,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最好多申请几个学校,不然处境真的比较尴尬。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先说结论:博士申请难度在接下来会逐年递增

  1. 2020-2021年的时间节点因为疫情的原因,较为特殊。“外忧内卷”,由于国外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以及常态化的趋势,出国攻博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导致国内博士竞争激烈
  2. 国内个别行业与企业由于疫情的直接影响与环境的间接影响下,发展迟缓或停滞。加之大部分行业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应届研究生与往届生读博意愿增加,博士竞争程度明显增加。
  3. 与每年增加的研究生学位数量以及疯狂增长的考研大军来说,博士名额的增长杯水车薪,显然肉没增加多少,狼的数量却大大增加。
  4. 就申博来说,目前的优先级是直博>硕博>申请-考核>普通招考直博与硕博将消耗掉大部分博士名额,TOP级学校或专业比例会更高(留给校外的名额不多了)。这个比例在不同高校中不一样,但越好的学校竞争必然越激烈。举个例子,某东部985,工科专业,在三年前硕士申请转博名额基本是等额,意味着只要申请就可以转博,而21年申请转博比例大概在2:1左右。
  5. 对于大部分非本校生源来说,申请-考核是主流方式,目前来看92高校的热门专业中,申请-考核的难度也在逐年递增,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SCI EI SSCI,要求学生一作或导师一作学生二作等等,专利 竞赛 科研项目等额外加分)以及英语(四六级 雅思 托福 GRE)要求等方面。如果以前是3个人争一个名额,那么目前六个人去争一个名额,必然要考硬性的指标去卡掉多余的人选,那么自身的硬件条件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先考核的指标。未来几年,申请-考核将覆盖大部分院校,占据主导地位
  6. 选择与联系导师。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人际关系的牵引,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学校主页查找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邮件联系。对于发邮件来说,一些老教授以及领域内的大牛会比较有名气,大概每年会收到十几到几十份不等的报考简历。这里拿我们组的年轻导师来说,作为年轻老师可能不像老教授名声在外,每年大概会收到十到十几份报考简历,收到之后会过滤掉一些老师说看起来“不靠谱”的简历(个人觉得,可能是说邮件写得太过随意,读博意愿不明确或者没有相关简历和介绍之类的吧),在剩下的学生当中老师会有选择的挑选中意的去回复,之后再从这几位当中选择部分参加复试(比例估计在1:2或1:3左右,当然这个比例就因人而异了,大体看了下前年的复试录取比例,学院整体大概在1:2左右)。
  7. 导师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导师而言,博士的成果是硬指标,但对于博士的培养,除研究成果外,老师同样会在意其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个人能力、人际关系等等综合很多方面。简而言之就是科研成果并不是老师选择你的唯一指标,但会是充分条件。在这里说几条联系导师的途径,常规的可以在学院官网查找导师信息。除此之外,以下几个方法优先级递减,首先你可以通过你的硕导或其他有利关系与意向的博导建立联系,不仅可以增加博导与你之间的了解,也会极大提升你被录取的成功率。第二,如果没有合适的导师推荐,往届毕业的学长学姐也是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可以从他们口中探听到很多导师官方主页体现不出来的信息,加深对导师的了解。第三,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意向导师课题组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比如通过在目标院校的同学去联系,或者可以查看课题组已发表的论文,在作者信息里找到学生邮箱去联系,作为接触和了解最频繁的人,通过在读/已毕业学生对导师的评价更为直接。第四,在贴吧、论坛等网站查找导师信息以及课题组招生信息,但是这种网站上的信息要辩证去看待。
  8. 在申请-考核的大背景下,导师拥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选择权和话语权,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关系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能否被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态度。从这点来说,对于出身一般的同学会相对不太友好,这里的出身指本硕院校、科研成果以及社会资源。辩证来看,这既可以是制约你的弊端,也可以是你的优势。对于那种科研成果突出,社会资源又丰富的同学,真的是人生赢家。如果在科研和社会资源其中一个方面很突出,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同样也有很大概率被成功录取。而对于成果刚刚达标,又没有过硬的关系,想要逆袭就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了。举个例子来说,曾经有个同学申博时成果刚过要求,导师已经提前通知定了其他人,本来打算签了工作,幸运的是毕业前由于学院名额调整被擦线补录,但这种还是个例。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对学生,在工作中、社会上都很常见,对于老师申请基金和项目等等而言也是如此。

目前来看,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实行或部分优势学院试行申请-考核方式,因此申请-考核制将作为面向大多数考生的主要选拔方式,如果想了解申请-考核更多细节,可以参看我下面这篇回答。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匿名用户

本人专硕,还是西北地区双非院校(还是女生),虽然顺利上岸西南985,但是在看了三年师门师兄师姐的考博经历之后,还是要感叹:考博越来越难了(针对985院校)。主要有三大原因:

1.院校的门槛越来越高。对理工科来说,越来越多的人硕士生都在发SCI或者SSCI,核心或者是国内领域内的top期刊影响力变弱。今年很多院校在招生简章上就会写需要SCI,详细的还有说必须是几区。如果你没有英文文章,那也可以,你的英文托福/雅思成绩要高(这种可能不多,看到的是北京的某两个985学校)。两三年前师兄们考博还是有两篇中文核心申请985院校就差不多了,慢慢水涨船高,中文top或者核心只是起步,要想脱颖而出至少要一个质量好一点的SCI。

2.应届生名额有限。这个定义可能不准确,主要针对的是校外考生。越来越多的好学校都会通过直博生,硕转博留住自己学校的学生,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减缓就业压力。这就导致对校外考生而言,名额挤压的很厉害。亲身经历了报考导师“出尔反尔”,早前联系的时候,来回发了好几封邮件,还觉得十拿九稳了。结果没高兴几个月,导师发了邮件告知有一个自己的直博生,把今年的名额占了,如果对他的研究真的有兴趣可以明年再报╯﹏╰。之前看到有答主再讲申请考核最重要的是需要人脉,这个话在我看来只说了一半。你有人脉,也只是间接推荐(除非你有大牛的导师推荐,或者报考导师是你家亲戚),一般普通的推荐也就只是硕导找找自己熟悉的博导,能力范围内推荐下 但这样的推荐往往抵不过导师的学生。

3.性别差异。很客观的来说,大多理工科的老师都喜欢要男生,特别是男博士。就我们专业来说,由于需要经常出差加班,可能还面临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男生就更方便了。讲个插曲,亲师兄18年考博的时候,在老师面试时问他有没有什么个人优点的时候,他顺嘴讲了一句我能喝酒,就被该老师收了。当然前提得是你的科研成果也要很好,这种事情就会成为锦上添花的一部分。女生如果要走申请考核的博士,那你至少要比同样报考的男生努力20%,才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考博上岸的研究生

备考的时候感觉难得不行,后悔过无数次没有硕博连读,但考上以后觉得也还挺顺利。

首先,难度是相对的。现在申请考核广泛推行,对于本硕学校不错,有科研成果的人来说,不用初试就进复试,难度是相对低些,但对本硕一般或没啥成果或两个都不沾边的人来说,难度就upupup。

其次,如果觉得难度大了,一方面可以多手准备,多报几所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写论文,出成果,复习专业课,再不行,也可以考虑一边找工作,多条腿走路。

最后,扩招的话,不同学校院系和专业情况不同,经济类我没感觉扩招,名额还是挺紧的,不能抱希望于扩招。

如果是国外的硕士回国读博,加上没有成果,困难其实也比较大。如果真的想回国读博士,先联系目标院校方向相关的博导,说明一下参考意愿,问问博士的情况。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