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单身的原因分析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rbenwang.github.io/post/2021/20210628-analysis-single-reason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9年中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到2.4亿,这个数字超过了俄罗斯与英国的总人口之和,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第二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

看到上面这则新闻的时候,我也是震惊的。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多单身人群,我怎么都没有感觉呢?是幸存者偏差的原因吗?我尝试分析一下原因,结合自身给出一些解决方法。

问题的拆分

为了尽可能全面,不遗漏,把单身这个问题做了简单的拆分。首先,把问题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一、外部环境因素;二、个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把它大致分为:

  • 按时间来划分,分为信息革命前和信息革命后;反映为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 按文化来区分,分为中华文化圈和欧美文化圈;由于对欧美文化了解不多,假定对单身人群影响不大;
  • 按人口聚集度,分为城市和农村;人口密度越大,机会越多;

个人内在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提取出可量化的共同点:

  • 受教育年限。最直观体现在学历,文化素养;
  • 个人资产状况。分为已有资产(车房、有价证券),预期资产(收入情况);
  • 生物属性。主要是指年龄、外貌、健康状态等;
  • 其他因素,性格、经历等差异太大,不易量化,不做讨论。

通过对上面拆分出来的因素分析,等到以下几点原因:选择太多、不够耐心、社会风气影响、自我认识不足、心理状态。下面就逐个来分析。

回想二三十年前,互联网尚未普及,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有限。整个社会处于熟人社会阶段,个人的择偶范围也仅限于熟人(同事、同学、熟人介绍)。可选择的对象可能只有,同村的张三或者隔壁村的小花,这个时候做出选择就很容易。

自从信息革命以后,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当各种各样的交友对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推送到每个人面前的时候。选择越多,就越不容易抉择。
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到底是选择A,还是选择B,或者再看看C,就很像是苏格拉底的麦穗这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于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要求是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麦穗理论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一种“最优停止问题”。解决最优停止问题的37%法则:即将决策过程分为两段:第一段的37%用于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段的63%,选择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的第一个方案。
其中的37%,来自于 1/e (e为自然常数2.71828),数学给出的最优解,适用于生活中非常多的决策场景,选配偶,找工作,买房等等;

麦穗理论应用的前提条件:

  1. 需要准确的预估样本总数。预估过高容易错失所有;预估过低大概率会选不到最优;由于人生本身就是多变的动态的,准确预估基本不可能;
  2. 人要绝对理性。不论前37%之中的选择多么好,多么完美,也必须放弃;

选择太多这个因素,很容易推导出,不够耐心这个结论。这点并不是主观因素,而是人体大脑的限制。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邓巴数字。它是指,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也同时被称为150定律(Rule Of 150)。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你有成千上万的朋友,真正对生活起到推动作用的,只有寥寥150人。

当一个人的交际人数超过150人时,其社交行为是趋于松散的,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只认得对方的长相和名字,比如企业大老板对其数百名下属,是单方向的人际关系。

而社交圈架构则是以同心圆的方式呈现,我们每人平均有5个最亲密的人、15个密友、45个稍远一层的好友……依次类推。内圈的人数虽少,但彼此往来互动品质较高;外圈的人数多,但互动品质也较低。

既然这些都是客观限制,那为什么还要再提“不够耐心”这一点呢?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非常浅层的交流,即使后续接触逐渐增多,也会因为某个非原则性的小问题,而放弃掉对方。

万事万物都需要新陈代谢,社交圈同样也需要新城代谢。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花在有限的人身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情,打造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网络社交不是社交

在加拿大分析了一项对5000人开展的社会调查后发现,朋友的数目多一倍,幸福感的增加程度与收入增长50%相同。然而,把社交网络搬到网上,更多的朋友则对幸福感毫无帮助。

网络的发达为我们建立社交圈子提供了便利,但无论使用哪种社交网络,若想真正建立起可信的深层次的牢不可破的圈子,还是必须定时定量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否则,总是会有一种陌生感盘桓在圈子的上空。我认为原因可能有:

  • 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在网络上更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而面对面交流,则会有一段专属的时间和注意力。
  • 网络沟通,会丢失掉很多的肢体语言,即使通过网络视频。而面对面沟通中,肢体语言占比超过一半;
  • 未知和不确定性。在现实的接触中,会共同面对未知的突发情况,而这些会引发情绪共振。比如,水杯倒了,救护车从旁边经过,鸟屎落在头上。

随着各种各样的毒鸡汤,成功学,速成班的流行。由于它们极具煽动情绪的能力,会严重的影响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女拳师的两性对立捧杀

制造“两性对立”这个话题点,是不良媒体最有力的营销手段。还记得前两年的咪蒙吗?拥有千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唯流量是图,贩卖焦虑,制造两性对立,靠一己之力拉高了中国的离婚率。最终逃不过被封杀的命运。

虽然不良媒体可以被封杀,但是无处不在的女拳师,才是制造两性对立的真正主角。男女平权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平权的同时也需要平等义务。但是女拳师大多数都是“中华田园女权”,一种“单边、利己”的女权主义。要求男女平等的同时,却要求男性承担主要责任,以女权为借口追求女性收益最大化。

两性之间应该是互补的,男性理性刚毅,灾难发生时,直面第一波最猛烈的冲击;女性感性柔韧,最擅长抵御持久缓慢的冲击;这种分工应该是自然种群,发展出来最稳定抵御风险的方式。

《风俗通义》东汉学者·应劭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就是说有位官吏的马非常肥壮,看到的人都说这是一匹良驹,肯定跑的很快。
马的主人对这些赞誉很是得意,便让马不停地奔跑,不给它歇息,最后导致马因为过度疲劳而死。

这便是“捧杀”这个概念的出处。对于夸赞和赞美,人往往是无力抵抗的。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夸赞,更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被捧杀所毁的原因了。忠言逆耳,谗言顺耳

最经典的捧杀就是,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捧杀。马伊琍经济在一个采访中说到,“大龄女嫁不出去被剩下是因为女性太优秀,男性跟不上步伐。”这一捧又让多少大龄女青年认不清自己了,他们会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小部分当中的一员。未婚且优秀的人,不仅少之又少,还是非常稀缺的;根本就不适用于广大普通基层女性。

捧杀就是一把无形的刀,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让被吹捧者沉醉在赞美声中无法自拔,把其捧得高高的,等到得意忘形的时候,自己无人支撑时重重的摔下来。

作家桐华曾说过:“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的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的坏。”

受教育和收入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越发达,单身人口占比越多、生育率越低,这是共性。

随着人的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对自身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对配偶的标准也就会越高。标准高,可选择范围就大幅缩小,同时个人意识崛起,反而更加谨慎,容易丢掉机会。

受教育程度增加,就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经济越加独立,就越不会依赖他人。婚姻就不再是必要选项,单身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在《家庭经济学》中,在二十世纪以前,婚姻家庭是降低生活成本的最好方式;反观现在,随着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家庭带来的降低生活成本的效应,边际效益大幅递减。

自我认知不足

最近网上突然普信男这个词火了,普通且自信,我起初认为这是一个褒义词,是鼓励大家要自信。随后在网上找到这个词的出处后,我才明白,它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与自信无关,更多的是自大,不懂得尊重他人。

大部分的普通人,都会存在的一种情况。过分高看自己,过分贬低他人。而这种病态心理,很容易得到治疗,只需要接受社会的毒打即可。当然想要接受社会毒打,必须出来,不能天天宅在家里。只是这种毒打,有时候太痛了。

很多时候,在你眼里最重要,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其他大多数人的眼中,可能非常普通,甚至一文不值。你没有错,大众也没有错,错的可能只是方式不对,时间不对罢了。怀才不遇,遇人不淑,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不是与主流对抗。而是要改变自己,用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适应主流

我认为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童年经历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成年后遭受的重大挫折所致:

  • 过分相信缘分。受小说,影视剧的影响较大;
  • 不会主动争取,勇气不足。女性天然被动,可以理解;但是一些男性,就有恨铁不成钢了。宁做渣男,不做怂B,美好的事物,从来不是等来的
  • 容易得到的不珍惜;明显的假命题。得到东西的价值衡量不同,不同的期望导致难易度不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心理价值决定的,和是否轻易得到并无关系;
  • 两性对立心态;上文有详细描述;
  • 只索取不付出,或索取和付出严重不等对;一个段正常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对等的;在严重不对等的关系中,对方要么是有所求,要么就是骗子;
  • 猜疑,患得患失,优柔寡断;不仅折磨自己,还折磨对方;

在婚恋市场中,男性体现的是养育价值,女性体现的是生育价值。不得不承认,男性比女性更占优势。在相亲市场中,衡量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个人资产,而资产则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变化的。而女性在相亲市场中,最被人看重的则是年龄,而年龄则只会逐渐增加,并且还受自然界生育年龄上限的限制。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女人在婚恋市场中的价值,就像是期权一样,只要没有进入到价内的话,时间价值会不断的流逝,直至变为零。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假设一个人有100个选择,刚开始的时候,他很难认真对待每个选项,只有当他突然意识到,所剩下的选择不多的时候,他才会认真起来,但往往这个时候,他又会非常容易陷入到急躁和焦虑中。

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这句话本身是自我安慰,激励人心的话,放在这里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只分原因,不给出解决办法,都是耍流氓。针对上面分析,结合自身,尝试给一些解决单身的办法:

  1.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不回避自己的不足;强化优势,做到出彩;在完整的下午,排除掉所有干扰,用纸和笔尽可能多的列出自己优势和不足,直到再也写不出来为止;同时还可以列出所希望的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2. 积极参加线下的社交活动;目的扩展社交圈,增加脱单概率;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若时间不允许,则改为随机搭讪两位异性;
  3. 主动出击,遇到心仪的对象,主动“say hi”,表达意图,即使被拒;幸福从来都是主动争取到的
  4. 不要花大精力在网上沟通,减少微信使用,尽可能引导到面对面沟通交流
  5. 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自己说话的时候,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挑漏洞找bug,容易针锋相对;
  6. 不打断对方说话。自己在他人表达的时候,容易因为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而打断对方;
  7. 语速太快;降低语速,吐字清晰,提高音量;目的降低对方接收信息难度;
  8. 啰嗦,没用重点;跟语速太快有关,改变出风头的心态,精简言语;
  9. 谦逊;学生时代喜欢抢答,出风头;在任何场合,控制发言的次数和频率;社交的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比下去,而是交朋友;
  10. 情绪控制;自己容易一惊一乍,避免过度表达情绪,与人友善为主;
  11. 培养耐心,我的性格急躁,说话容易脱口而出;每次预估五分钟以上的交流前,需要默念一遍“友善、不打断、语速慢”;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最复杂,也是最有魅力的。饲养宠物,或许可以满足部分单向的情感需求,但始终无法满足社交和被尊重的需求。
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情感经历,这些不同必定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发现共同点保持差异性。正是这些不同差异,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罗翔老师的话
真正的爱并非一种感觉,瞬间的感动,它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彼此牺牲彼此成就彼此尊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