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都2021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断章取义”?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478150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导语:在过去传播技术匮乏的时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现象时有发生。如今,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风靡让沟通更加迅捷、直接,人们离真实的客观世界更近了一步。然而,后真相时代的一些传播案例仍在不断提醒,网络空间里不少看似完整的信息仍有可能是片面的。

KyiNR74cRkHxYc5kQIue.jpg

本期全媒派试图讨论,新媒体环境下的断章取义具有什么新的特征?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明明看似更有利于事实的完整呈现,为什么断章取义的事情仍然会频繁发生?

一、网络生活里的断章取义

信息传播中的断章取义现象自古有之,然而不同时代“断章取义”现象的产生却有着不同的背景。

“捎个口信”是古人常用的信息传递手段,信息从传者到达受者一端时,口口相传的过程容易使信息“面目全非”。有些时候即便完整信息中的核心部分得以保留下来,但由于背景性、说明性内容的缺失,双方很容易曲解原意。

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印刷、电报、摄影等先进的传播技术让人们离真实完整的信息更进了一步。然而,由于技术掌握于少数媒介组织手中,其生产出的新闻看似完整详实,但作为受众的普通读者无法对信息的完整性展开有效核查,对于新闻报道是否断章取义便无从得知。

于是,大众传播时代能否避免生产断章取义的新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机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是否遵循“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性地改变了大众传播格局。生存于互联网时代,人们不仅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传播工具,还能在公共空间主动对信息提出质疑,参与到对完整事实真相的拼接劳动中。

然而,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发展至今,情况却并不是全然乐观。断章取义的现象仍未销声匿迹,围绕它的讨论,仍然是公共空间中的热门议题。

就在前不久,雪糕品牌“钟薛高”因为其创始人林盛的一段访谈视频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林盛提到“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成本就40”,以及一句“你爱要不要”让网友们十分愤怒。

6月16日,钟薛高官方微博发布了该视频的完整版,指出视频的内容被恶意剪辑。所谓的“爱要不要”,是指制作雪糕的原材料柚子的价格很贵,生产方“爱要不要”。

都2021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断章取义”?

林盛接受采访截图。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钟薛高

无独有偶,南京大学前段时间因为一则招生宣传陷入了舆论漩涡。争议的焦点在于宣传图片中女生举着的“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等宣传标语。有“大V”和自媒体帐号转发了相关图片,质疑学校的宣传是“物化女性”,南京大学因此受到不少批评。

都2021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断章取义”?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官方微信

几天后,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发布文章《南大被断章取义了》,分析了南大的招生宣传全文,表明宣传标语中的“我”并非指女生而是指南大本身,为南大辩护。文章中还罗列了近来发生的同类现象,明确表达了对此类事件的隐忧。

钟薛高的定价和南大这篇招生推文中的部分图片的确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但仅就上述两个案例而言,无论是视频报道中的人物发言还是招生宣传中的文案图片,的确都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了。

这类事件其实并不少见,以名人的纠纷为例,稍加检索便会发现,娱乐圈的大瓜经常是以几张聊天截图或一段录音的形式爆出的,而作为回应,相关的公众人物经常以“对方断章取义”来为自己辩护。

二、新媒体环境下,断章取义为何依然多见?

1. 多元行动者的介入

互联网媒介不单从速度上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从广度上容纳了更多元的传播者。这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也导致了一个后果,即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将要经历更为复杂的“口口相传”,继而增加了断章取义的可能性。

社会学家拉图尔曾提出著名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指出任何的社会事实都是一系列复杂关系互动的产物,身处该关系网络的多元行动者都将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影响着社会事实的形成过程。[1]

互联网的出现为行动者网络理论阐述的观点提供了现实的模型。当多元的互联网用户介入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不同主体因为有着不同的行动意愿,自然也就有着不同信息处理方式。

这种用户的能动性可以用文化研究学者费斯克著名的“生产性受众”理论加以进一步阐释:普通用户在互联网的赋权下成为主动的“生产性受众”,因而他们在面对接受到的信息时总会基于自身的行动意愿再加工后传播。[2]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盘互交错的传播网络在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催生很多断章取义的现象。

例如,当多数人在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时,哪能始终做到百分百严谨、客观、公正地参与信息的传受呢?甚至可以说,某些断章取义的行为已经不是特定个体有意为之的结果,它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客观困境。

2. 流量逻辑的侵扰

如果像上文那样单方面分析网络传播的格局,似乎断章取义的现象在复杂的“口口相传”网络中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常态。多元传播者的行动意愿固然有所不同,但难道就无法建构起推动完整事实逐渐呈现的“行动者网络”吗?

现实并非是全然悲观的。当面对一些重大的、触及到社会底线的公共事件时,传播网络中的多元行动者很可能会基于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相对一致的行动意愿,进而推动公共事务的良性发展。

当然,这期间可能需要一个从断章取义到信息弥合、从舆论撕裂到达成共识、从谣言纷飞到新闻反转的漫长过程。

那为什么信息传播容易“误入歧途”呢?除了不同人之间的不同情绪、立场在碰撞以外,一种更现实的因素是对信息流量的追求。例如一些造谣的营销号围绕只言片语借题发挥,以获取更高的关注。

因此,公共空间中的断章取义现象能否得到消解,关键在于行动者网络中的大多数行动者遵循着何种行事的逻辑。在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看到的是流量逻辑与公共逻辑这两大力量的角力。

当公共逻辑占据主导时,断章取义现象充其量只是真相逐渐澄清过程中的插曲。而当流量逻辑成为行动者的主导逻辑时,断章取义则会被视为有利可图的事情。

3. 平台推荐规则被有心人利用

在社交媒体上,断章取义现象的发生也可能来自于一个与该事件相伴而生的“沉默的螺旋”——趋同的意见占据主导,其他意见则渐渐消失。

这一“沉默螺旋”的形成速度远快于人们对事件的认识过程,以至于一些吃瓜群众对该事件的讨论,一开始就在一个偏颇的框架中展开。而算法机制在这种“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背后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在前文中,我们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将社交媒体的传播格局视为一个由不同传播主体连接而成的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精髓在于,它提醒我们时刻关注网络中那些“非人的行动者”,恰恰“非人的行动者”最容易被忽略。

算法技术就是这样的“非人行动者”。它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形塑出一个“沉默的螺旋”,原因就在于算法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化偏向的技术。

它被赋予效率至上的使命,通过简单直接的量化逻辑持续地筛选着多元行动者中的“优胜者”,哪怕后者仅仅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其他主体,它也可能会被算法优先选择和推荐出来。

代表着“优胜者”的主导陈述或意见在“流量为王”的原则下,将有机会被推送给更大量级的用户以收获更多的热度。结合此前的流量逻辑来看,如果一些人深谙此道,他们也就明白怎么样断章取义更能突出爆点,吸引注意力,激发讨论热情,进而掌握所谓的“流量密码”。

4. 当事方的“委婉”应对

在一些涉及特定主体的“断章取义”事件中,流言传得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行动者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当事主体的沉默所导致的。这里的“沉默”不仅指当事主体滞后性地参与到舆论讨论中来,也指涉一种被动的应对姿态,以及传播技巧层面的欠缺。

以南大招生宣传一事为例,面对来自网友的质疑,南大官微采取的行动不是及时回应,而是索性删除了官微的推送原文。

都2021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断章取义”?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官方微信

这种回避的姿态实际上是舍弃了原本存在的讨论空间,反而像是变相承认了网上的质疑,因误解而导致的负面的声音便可能在这种情形下更加难以控制。因此,当事方一味的沉默往往导致舆论越吵越混乱,主动发声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无端的猜疑。

首先,被断章取义的当事主体要敢于面对舆论,展现出真诚的沟通姿态并注重传播技巧。

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但纵观那些因当事主体沉默而愈演愈烈的断章取义现象,可以发现当事主体普遍抱持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侥幸心理。当自己的某次表达被曲解或被断章取义后,最好的应对方式不是三缄其口,而是开诚布公。身正不怕影子斜的理念,在网络时代似乎已经不够用了。

其次,对于明显存在争议的事件,平台应尽量避免过于碎片化的呈现。比如用两三个吸睛的关键词拼接成一个话题,取代用一句完整的话。碎片化的话题看似没有倾向性,但在用户快速浏览信息时,容易产生类似于断章取义的误导作用。

最后,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经历过诸多因断章取义而造成的“反转事件”后,能做的或许是有意识地“慢一些”:慢一些去给一件事情定性,慢一些去发表情绪过激的评论,慢一些去扩散那些仍有待完善和核实的信息。

参考链接:

  1. (法)布鲁诺·拉图尔著;刘鹏,安涅思译.我们从未现代过 对称性人类学论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2. (美)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王潇然;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