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粮食危机?吃饱了撑的!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47224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粮食危机?吃饱了撑的!

原创 昨天 12:39

14,788

治不好的“富贵病”

25万年前,智人从树上爬下来,开始了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形态。而那个资源匮乏的时代,却是离“粮食危机”最远的时代。

但人类的DNA是这样编程的:要追求更多。朝不保夕、生死未卜,这些是贬义词。当人们开始将更多谷物、果树的种子据为己有,开始占领更多土地进行耕种,侵略更多草原放牧,“Civilization”——文明的篇章才正式开启。

文明让人类更富有,却也让人类患上了一种富贵病——粮食危机

这是萦绕在全球文明左右的“诅咒”,从中国到埃及古王朝,从印加帝国再到近现代欧洲,都不曾避免。正如天下大势如周期般循环往复,分分合合总是留下一地鸡毛。每逢和平时代,人们吃饱了撑的,于是人口开始激增,土地承载能力上限遭到突破,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这时“诅咒”就会跳出来,用战乱、瘟疫等各种方式削减人口,然后经济活动萎缩甚至走向崩溃,男女老少为混口饭吃投军从戎、落草为寇,至少比饿死来得积极和体面。

681e3-2a197d12-8e41-4d85-b9c5-5e0528be908a.png

而当人口数量减少到了一个底部,又是下一轮太平盛世。

千百年来,人类总是试图走出这种历史循环,但是很可惜,一次次无功而返,到底是人类能力太弱,还是周期律实在太强大?

几尺红薯,撑起一代盛世

历史书里,关于明朝的倾覆,标准答案是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

但深入历史长河,你会发现真相远比那些结论复杂——曾将百米大船派往印度洋的强盛朝代,被一粒米从内部攻破。

明万历年间,一艘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焦虑,从菲律宾吕宋岛诡谲多变的海域出发,驶向中华母国。船主陈振龙,对船只进行了一点改造,他把几尺名叫红薯的高产作物,绞在吸水绳中企图“走私”回中国。

这次“走私”,旨在挽救大明王朝。

此时的大明王朝正面临“粮食危机”,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

明朝初期,没有重大政治变故和军事冲突,对北部蒙古人的战争势如破竹,社会增长预期稳定,人口随之快速增长。从明初洪武14年到明末万历年间,全国人口从6000万增加到近2亿。

37e0f-0d5a0832-01d6-48f2-8b18-69a216454522.png

可是,粮食增长空间很快耗尽,难以负荷庞大人口。明初粮食亩产大概在220~240市斤,而明末仅增长到256市斤左右。加之小冰河时期的连年干旱、鼠疫横行,粮食供应雪上加霜。

要知道,粮食是那个时代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人们没有饭吃就会揭竿而起。陈振龙曾经2次“走私”番薯回国,可惜都失败了。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以“国家安全”为由,完全禁止番薯出口。

而这第3次,陈振龙终于将番薯带到了福州,并且在当地试种成功。只可惜,救国大业还是晚了一步。没有等到番薯全国推广,李自成杀入北京,崇祯全家自杀殉国。

判将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其部队骨干也以陕北军人为主,西北明军饿肚子的事早已天下通闻。起义骨干来自职业军人,军队窝里反,明朝焉有不亡之道路?

c5df3-369240d3-b3ea-4cfe-8839-3482379224eb.png

到了清朝,爱新觉罗后人深谙外粮食供应之重要,番薯、花生、土豆迅速遍植中国,也由此带了人口的激增。自西汉末到明末从未超过2亿人口的中国,在康乾盛世的时候,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2.9亿,在清末达到了4亿。

粮食多了,就高枕无忧?也未必,因为人口也会激增,粮食和人口的矛盾,始终萦绕,要不然,清末也不至于外国大炮一击就散了。

一个名叫马尔萨斯的人,看穿了这个上演了千百年的周期循环。

他提出,人口增长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终将导致危机,且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因为资源开发速度永远比不上人口增速。

2c96d-9170ca87-c0dc-4093-8883-3a1ea8e4d91a.png

于是我们看到,从唐代到明代,再到清代,人口上限虽因农业技术进步而缓慢爬升,可怎么也逃不开“合久必分”的周期律。

不合理繁荣,资源的错配

封建生产关系中,“诅咒”的应验可归结于技术进步缓慢;可即便在工业革命后,“诅咒”也并没有消失。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电气化技术红利,“文明世界”欣欣向荣。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工具解放了农业部门生产力,例如机械化的农业,跨国集团大农场的盛行;交通、通信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小;由粮食增产和殖民主义推动的全球化,也让人们对“粮食自由”充满信心。

f9ddd-3a8ad454-6960-4c61-8a49-840b4451e3cf.jpg

但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技术红利逐渐消失,创新脚步开始放慢。没有新的底层技术革命,这个世界的商业格局也就从增量竞争时代,过渡到了存量竞争时代,激化殖民国家间矛盾。

在全球殖民进程中崛起的德意志,一跃成为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国。这威胁到当时老牌殖民国家英法——殖民地就这么多,蛋糕不能被摊薄。后来,萨拉热窝事件点燃导火索,“列强”内卷,世界大战一打就是4年。

021a9-c4715cf6-2670-4249-be16-e5395e13c2b0.jpg

而一战结束仅是大衰退的开端。

为确保德国无法东山再起,同盟国对其进行极限“制裁”,德国大量发行货币以支付巨额赔偿,使20世纪20年代该国恶性通货膨胀;欧洲其他参战国家也大量举债来重建家园。

在大西洋彼岸,“49年加入共军”的美国吃到了欧洲重建红利,其“经济泡沫”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受青睐。这段时间史称“疯狂20年代”。

这一繁荣,潜伏着深刻矛盾。

a6b2f-20f06b2a-9479-4048-85a7-591e418c3869.png

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16家财阀控制了GDP的53%,全国1/3国民收入被占5%人口占有;约60%美国家庭挣扎在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仅够温饱;21%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购买力严重不足,社会剪刀差扩大,居民消费受抑制。此时,美联储失策和银行业持续危机,导致通货紧缩陷入失控,M2在1929~1933年间缩减了1/3。

1522d-f6fe2704-f2a5-496a-85df-8a4a77be905c.png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际贸易逐渐坍塌,将经济衰退推向大萧条。欧洲恶性通胀冲击国际贸易秩序,美国出口由1929~1933年,从52亿美元降至17亿,产品价格随之下跌,最大打击对象是美国农业部门。美国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农业长期不景气,农村购买力不足,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面对贸易崩塌,农业部门的对策,无异于给通缩火上浇油。资本家维护农产品价格,而他们的做法,是销毁农产品减少供应,维护产品价格。

99bc6-cafbeced-4e9f-4f0d-8728-bc75ed278225.jpg

终于,奇妙的画面出现了。一边食品的大量积压,另一边人们买不起食物饿肚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恐慌很快裹挟整个西方。银行大规模挤兑,资本家套现保护资产;普通人也加入挤兑,将钱取出以免忍饥挨饿。为转移矛盾,别有用心之人开始贩卖民粹,甩锅犹太人、苏联、“其他人”。

于是马尔萨斯“诅咒”再次应验。愤怒带来怨恨、贪婪带来投机,秩序再次崩溃。二战爆发,男女老少为混口饭吃投军从戎,互相残杀,人口再次来到一个底部。

此时的马尔萨斯“诅咒”,其实已经脱离了粮食和人口的范围,而是更大范围的资源和人口的周期律。

历史还会重演吗?

二战结束后,更完善的粮食供应体系建立。

一方面,农业技术更先进。

杂交水稻自1976年起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如今已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菲律宾、美国以及巴西等国大面积种植;得益于大农业规模效应的低廉价格,以及节约农药和除草剂成本的特性,转基因作物得到农民青睐,迅速扩散;物联网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在农业生产,提高了种植效率。

27662-141b596b-127d-4c39-bbb4-26bb7bdceec5.jpg

另一方面,供应链安排更加高效,降低流通成本。

跨国公司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生产基地,促进当地农业实现集约化、机械化,通过规模降低粮食边际成本;粮食商品和期货交易中心,极大方便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可马尔萨斯“诅咒”真的摆脱了吗?

也许不是巧合:底层技术革命恰好70~90年左右一次,技术红利期约40~50年。二战后,西方迎来20年“黄金时代”,重建家园再次催生增长浪潮,货币供应带来繁荣,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让世界充满信心。

b3470-5c7f89e4-5218-486f-9b0d-43b1617188c8.jpg

也许不是巧合:21世纪初,底层技术革命边际效益挖掘,驶出快车道。二次能源逃不开“烧开水”的条条框框;基础物理研究陷入停滞;电子产品创新速度放缓,最尖端技术创新开始聚焦于突破摩尔定律,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始聚焦于场景之间的“互联互通”——存量技术之间相互融合。

更可怕的是,大萧条之后第75年,粮食危机再次出现。

2020年10月,尼日利亚近1/3的州政府粮食物资遭到民众抢劫。民众声称疫情期间没有收到任何援助,不抢夺就要继续饿肚子。

40c78-49991153-7ccd-44a8-b8f1-b8d4739f462a.png

而另一边,粮食急速涨价。2020年6月份开始,不到4个月,每蒲式耳美国小麦期货从473美元涨到665美元,涨幅40%;伦敦小麦从157英镑涨到189英镑,涨幅20%;美国大豆涨价超25%;瘦猪肉涨超70%;牛肉涨近20%。

bdb58-95beaa28-3829-43a1-af67-ed0db30a3681.png

不仅在尼日利亚,俄罗斯、土耳其和印度都受到了冲击。俄罗斯为控制粮价,对小麦出口征收关税和实施配额;2021年1月,土耳其食品价格同比涨18%,里拉贬值;印度人口众多,叠加蝗灾和新冠,新一轮动荡近在眼前。

供需失衡预期下,资本伺机而动,美联储“核动力印钞机”进一步火上浇油。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飙升至2020年的7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4月,美国M2货币供应量达到20.26万亿美元;而3月份货币流通速度仅为1.12,政府大规模刺激和美联储无限量QE,没有为经济带来应有促进作用。

c0a7f-31702adc-49ee-4afc-a372-650da5753af7.png

增发的钞票除了炒股、炒金属、炒比特币,还炒农产品。

热钱涌入,粮价上涨,至于导致资源错配、让部分人吃不上饭,对不起,华尔街不care。

大势像股市,具有波动性。左边力量强大时,资本家收割人民“韭菜”,资本集中度提升,经济迅速增长,蛋糕不断做大;右边力量强大时,阶层固化、社会分裂,经济停滞,货币超发……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资本家。近年来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仅仅是体现。

只要继续粉饰阶级矛盾,将仇恨转嫁到其他族裔、其他性别、其他意识形态身上,华尔街就是安全的;这场资本狂欢,就能够接着奏乐、接着舞。

230e1-7eeae54f-ed9d-4392-9a24-c7028c7d184c.jpg

尾声:大人,世界没有变

“大人,时代变了。”

一场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类思想;一场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生产力。技术、思想的前进,确实在不断提升开发、调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当下科技昌明,通过农产品育种、转基因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完善农产品交易体系,降低生产、流通成本,能够养活70亿人类,当低价农产品向世界倾销时,传统农业几乎不值一提,瞬间瓦解。

cca61-7697a11f-8767-49be-8fbc-702fd7cfb059.jpg

但我们为科技带来“粮食自由”欢呼时,忽视了许多“看不见的手”正在错配资源。也就是在最近十年里,每一场战争、每一次经济崩溃、每一轮社会动荡,都能够在某个角落制造无数饥荒和流民,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卷进去。

周期律似乎很强大。尽管马尔萨斯“人口诅咒”建立在人口野蛮生长前提上,但时代却在用道法自然丰富“人口诅咒”内涵。25万年前智人出现,科技进步到21世纪,我们却一直在吃饱饭这个简单问题上挣扎。

f1713-29ebe522-fe4b-4fa7-bfa5-2cc058f0ad76.png

也许跨过这道坎将是光明,一个技术红利造福所有人的天府之国。又或者,无论再怎么解决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物质总量有限,而文明永远需要扩张。

而现阶段,我们亲临时代浪潮,唯有直面问题本身。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