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海底捞广告从不强调“服务”?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brand/67816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海底捞广告从不强调“服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11:23

众所周知,海底捞向来以“服务”出圈,但是海底捞的广告中却从不强调“服务”二字。本篇文章中,作者从海底捞的定位出发,探讨了硬广和软广在营销中的不同之处。

XcVGx4L7NHZ9rVAqYtEQ.jpg

做广告的都知道,一句好的广告语,讲求的是“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

它不仅要求口语化,还要顺应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正所谓“消费者认为你是什么,那你就是什么”。

比如青花郎的“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其实这句话就是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以前自己在酒桌上,就是用这句话来介绍青花郎的。

又比如兰州的广告语“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句话对于真正的旅游爱好者而言,其实是句废话,因为他们如果要去西北旅游,基本都会选择先去兰州。

再比如厨邦酱油的“晒足180天”,消费者在真实的消费场景中,也确实会说这句话。

为什么海底捞广告从不强调“服务”?

然而,海底捞(的硬广)却不是这样。

至少在我的经历中,绝大部分人只要一说到海底捞,提及的第一个关键词基本都是“服务”。

而它的广告语,不管是早期的“来自四川的火锅,好火锅自己会说话”,还是目前的“一起嗨海底捞”,却从未提过“服务”二字。

为什么海底捞广告从不强调“服务”?

当然,海底捞在软广(包括公关)上对“服务”二字的投资确实很大,不管是早期的微博段子,还是后来的公号文章,或者是现在的抖音视频。

那么,为什么海底捞不把自己最大的特点直接写在硬广上,而要通过软广的形式去传播呢?

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硬广提供动机,软广提供话题

一般来说,硬广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极短时间内(比如15秒),向受众强行灌输一个购买的理由或动机。

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就是在告诉你:如果你想送礼给长辈,那就来买脑白金吧!

再比如“爱干净住汉庭”就是在告诉你:如果你想住干净点的酒店,那就来汉庭吧!

而软广呢,它并不是一上来就介绍产品,而是先从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然后再想办法植入产品。

比如之前华为Mate7的一篇软文——《千万不要用猫设置手机解锁密码》

光看标题就已经觉得非常有趣,其内容更是意趣盎然。作者以轻松通俗的口吻,记述了自己某天突发奇想用猫咪设置手机密码的缘由、经过、意外和结果,还附上了手机和猫的照片。

在当时,作者是如何用猫给手机设置密码的呢?

原来他用的手机是华为Mate7,其自带的指纹解锁功能让作者产生了奇妙的想法——用猫爪设置指纹密码。而后引发的一系列趣事,也让受众很难不注意到这款手机以及它的特点。

说回海底捞,为什么它不在硬广上强调自己的服务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享受优质服务”并不是吃火锅的主流动机。

谁会因为服务员会在桌子旁放一个洋娃娃,就自己一个人去吃火锅呢?又有多少人会因为服务员会送你发卡、会做美甲、会送你零食,就想去吃一顿火锅呢?(虽然的确有人就是冲着这些去的,但这更多是慕名尝鲜,不可持续)

人们为什么要吃火锅?其实最主要的动机就两个:解馋,社交。

所以在硬广上,海底捞将宣传的重点无论是放在“好火锅”上还是“好氛围”上,都是相对正确的选择。

而软广就不一样了,由于服务的确非常到位,甚至都到了出乎意料的程度,所以它的确能成为有趣的话题,成功引起受众兴趣,并让他们在这些话题和故事中,了解和喜爱海底捞这个品牌。(甚至还会产生“既然服务这么好,那其他方面也一定好”的晕轮效应)

是的,一个品牌可能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点都适合放在硬广上说。

就像《打造峰值体验》里“冰棒热线”的案例一样:

一家名叫魔术城堡的酒店在服务上也做的非常出色,尤其是它还在游泳池边安装了固定电话——当顾客拿起这个电话时,电话对面立即就会回应:“你好!冰棒热线”。

随后,一位戴着白色手套的工作人员便会将樱桃、橙子或是葡萄口味的冰棒用银色托盘盛着,来到游泳池边,免费送到你手中。

虽然这个“冰棒热线”超出绝大部分人对酒店的预期,他们也很可能会回去做口碑推荐:“我们住在一家叫作魔术城堡的酒店里,你肯定想不到,泳池边居然有一部电话……”

但你能想象这家酒店在广告上说“住魔术城堡酒店,享泳池冰棒热线”吗?

很显然,基本没人会根据一根冰棒来决定,到底要住哪家酒店…

二、硬广适合喊口号,软广适合讲故事

一般来说,硬广由于很受时间(15秒以内)和空间(平面广告)的限制,要求内容必须非常精简,因此它们大部分都是以「短小的口号」为核心。

而短小的口号很难具备超强的自传播力(即使是被网友玩坏的“XX五分钟,OO一小时”,其实也是通过后续的软文来带动的),所以硬广必须要能传得快,才会有甲方愿意付钱。

什么叫传得快?就是我今天给钱,你明天就要保证曝光量。然后通过多次重复,让受众记住这个口号,这就算达成目标了。

不过呢,“服务”天然就不太适合用来做硬广——要么理解太抽象,要么场景太单一。

什么意思?

假如海底捞广告语改成“海底捞,服务好”,这里的“服务”就是个非常抽象,且非常同质化的概念——什么叫服务好?不知道,太不具体了!这就跟“创意改变生活”一样,没啥意义。

那假如把它变具体呢?比如“吃一次火锅,享百次服务”,或者更过分的“一个人吃火锅,也不怕寂寞”。这就又加剧了之前说的那个问题——很少会有人因为想体验服务(尤其是某一项服务),所以想去吃火锅。

另一方面,将“服务”直接说在硬广上,还会造成“刻意服务”的嫌疑,让顾客觉得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套路,从而脱离了服务的核心——真诚。

但软广就不一样。

因为软广一般都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去讲故事,所以就不太会有“刻意服务”的嫌疑,反而会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硬广要求高频率

火锅品类不适合

刚才我们说“服务”不适合海底捞用来做硬广。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另一个现象:与肯德基、麦当劳、蒸功夫等不同,海底捞其实本身就很少在大众媒体做硬广。

它的硬广基本只存在于一个地方,那就是门店附近的实体广告牌,或者有时就只靠自己的店招。

为什么海底捞很少在其他地方做硬广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火锅品类的消费频率天然较低,而高频集中的硬广对其生意的影响并不会很大。

快餐品牌就不一样了,它的消费频率是很高的,很多人天天都要吃快餐,这种就很适合通过硬广去不断地刺激消费。

上文提到:硬广的特点是“传得快”。

其实它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消得也快”——假如停止投放广告,品牌很容易被消费者遗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即使已经做到市场第1的位置,也要不断打广告。

而软广呢,它最大的特点是“传得久”——也许今天发个软广只有1万人看,但因为它好玩有趣,是个谈资,人们自己就会对它进行二三四五六次传播。几个月后,了解这个软广的总人数很可能超过百万。(前提是内容好)

所以对海底捞来说,选择这种相对“细水长流”的宣传方式,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说到这,你也许会问:

你说火锅消费频率低,所以不适合做硬广,那汽车的购买频率更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汽车广告呢?

这里的不同之处是在于:首先是车企更有钱(世界500强中,最大的车企能排第8位,而最大的餐企只排到420位)。另外,汽车广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销售,而一般是新品发布通告,或者是纯粹的品牌广告。

是的,打广告的目的其实可以有很多,并不是每一个广告都要为销量负责。

说个极端案例:之前有家公司为了能继续融资,就专门在投资人每天必经的路线投广告,至于广告的内容,当然是投资人爱看什么就写什么…

如何评价海底捞现有广告语?

海底捞目前的广告语是:一起嗨,海底捞。

这到底是不是一句好的广告语呢?

单从文案的角度来看,其实它并不算好,因为当人们在生活中提到海底捞的时候,基本没人会说这句话。

而一个好的广告语,要么是直接来自消费者,要么是设计出一句话,能让消费者自己去说。

虽然文案的创作者是希望营造出吃火锅很嗨的感觉,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所谓的“一起嗨”其实只是“自己嗨”——当人们想“嗨”的时候,没人会先想到火锅店。

什么样的场所更适合说“一起嗨”?我想KTV和酒吧可能更合适…

其实,以海底捞目前的规模,以及火锅品类大概的发展来看,其广告语的作用可能更应该是:不断强化领导地位。

毕竟,除了业内人士,还真没多少人明确知道:原来海底捞就是排名第1的火锅品牌。(同时也是排名第1的中餐品牌)

而这个领导地位,无论是对于其实体门店,还是它的快消品业务来说,都是一个可以共用的、绝佳的认知优势。

作者:小云兄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牌圈圈”

本文由@品牌圈圈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