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随想集】0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xiang578.com/post/thinking-0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随想集】0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发表于

2021-06-05 分类于 随想集

阅读次数: 6
本文字数: 2.5k

本期的标题取自《圣经》,当然大部分人可能更熟悉这个名字是 Educated:A Memoir 中文版的书名。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大山女孩克服各种困难成为一名博士的故事,虽然我还没有看过,但还是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如果没有记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一个神奇的现象,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考差了。几年前我的想法是,高考前有无限的可能,高考后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当然这些也只是我的牢骚,说回来,至少高考提供意义上的公平。借这个机会写一写教育。

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

中国版罗森塔尔实验,十几年前,几个老师在北京务工人员的子女中挑选出一批差不多上小学的孩子组成青云班,参考类似八中少年班的方式,希望能培养成「品行高尚、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人文与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

不知道在户籍更加宽松的地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第一届青云班最终的成绩就是这样了:有北京户口的孩子顺利地上了北大或出了国,剩下的一部分去了西澳大学,还有几位磕磕绊绊,最终在国内上了本科或专科,极少的人只读到高中或没了下落。

优质教育是一个昂贵的商品。这个项目坚持十多年,最后的投入资金远超 5000 万。

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后,孙文华与几位第一届青云班的同学吃饭,喝了一些酒,才讲出了平时他不该说的话。他说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不再像最开始那样希望他们出人头地,对社会做很大贡献,他的要求在逐渐降低,希望他们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积极的人,然后还能过得幸福快乐,就足够了——项目逐渐往前走,他发现教育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花钱、耗时间,而且也许并不会有一个让别人很满意的结果。

罗森塔尔在 1966 年得出结论: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态度,会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很高兴,我在初三也体会过这种感觉。

孩子们高中毕业时,刘正奎告诉了他们故事的另一个真相——当年选拔他们时的智商测试并不严格,是「矮子里拔高个儿」。青云班孩子们的智商大概在120左右,比普通人稍高,但与北京八中少儿班人均130的智商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哪里有那么多超常的孩子?」但他接着说,让人欣慰的是,当被告知有天分时,孩子们就真的可以做到很不错的程度。而学生们听了这话,并不真正感到失望,而是开起了玩笑:「校长你忽悠我们!」 实际上,他们早已在漫长过程里修正了对自我的认识。他们确实度过过一个「被选中」的阶段,觉得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伟大的、和别人都不一样的人。但后来慢慢发现,大家本来都是不一样的,伟大和成功也没有确切标准,而且——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

这是其中一个孩子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我也挺喜欢这种人生突然被某样东西改变的故事。

从外界看,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投资,是一个不太成功的教育案例。但我觉得它是成功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向上的人、一个正直的人。

Inspire a generation

这个是 2012 年伦敦奥运会的口号,中文是「激励一代人」。之前读过一篇文章 为何我要辞职读研 | cf020031308.github.io,其中写到两段:

写这文章时,女儿一岁半,预计她小学时会参加我的毕业礼。我希望用包括这几年在内的自己的行动,教会她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的道理。我很遗憾相比我继续工作,她这些年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一定更差,但我仍认为将这股精神给到她会是更加宝贵的。 前面提到我生自县城,也提到我曾经的没志气、没见识、没规划,很遗憾这可能是大多数小城青年的通病。三十岁了还去读书,虽然只是为了自己与自己的小家,但终究会在家族中树立起一个标杆,拓宽后辈的眼界,动摇长辈的成见,多多少少算是对我们既定命运的一点反抗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教育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几代人的希望。我可能无法激励其他人,但是能给家族里面年轻一代一些关于求学路上的思考。不过从目前来看,每次回家看见几个表弟在疯狂打「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我都无动于衷。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像 教育对人的改变有多大? 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那样帮助弟弟考上大学吧。

最后,其实有空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同事。

就拿互联网公司来说,外部看到的一些粉丝很多的人顶多是中层级别的,然后这些人离顶端的扎克伯克,马云之间有着大量的资深总监,vp之类的人物,他们不算出名,但是却有着极高的身价,大量时间投入在解决实在问题,这些人的经验基本上只会在熟人圈子里传播,亲戚的孩子之类的。

小径分岔的花园,间谍小说,剧情很巧妙。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小径分岔的花园,每到一个岔入口,你走上不同的路,就失去走进其他未来的可能。

彗星来的那一夜,低成本科幻片。如果多个平行世界之间相互干涉,似乎找不到完美解,不可避免落入黑森林法则?

笛卡尔的哲学中有一句,我们的世界是众多可能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个。

职场人如何系统做好知识管理

少楠老师的一个讲座,是他一直以来关于知识管理的里面。这个讲座很好的提供实例,产品总监关于这个话题应该有怎么样的认知。

  •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是⽤于⽣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知识的过程。
  • 知识管理四个过程:
    • 获取:明确自己的母题(关注什么领域),形成知识的复利。
      • 这一点自己其实做的挺差的。之前有人和我说,感觉你什么都懂。可能后面半句「但是什么东西都只懂一些」顾及我的面子没有明说。
    • 记录:保持一定的输入难度。也推崇 Zettelkasten 的理念,每天练习写原子化的卡片。
    • 整理: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分类,让知识进行生长。然后建立索引(Zettelkasten 中的大纲笔记)让知识结构涌现出来。
    • 输出:输出是做出正确的决策。输出不是为了关注,而是为了得到反馈。
  • 需要通过自己的尝试形成一套知识管理的系统。

最后少楠老师答疑时,抛出一个问题:离开一家公司你带走的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看 MSI 的比赛,下面这段话挺有画面感的:

那一年的决赛,是SSG对阵SKT,最终比分3-0。当时我看见FAKER颓坐在椅子上泣不成声,这个画面我永生难忘。 那一刻我在想,如果我能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我一定要赢下所有。如今奖杯就在眼前,我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 我相信LCK能有过去的霸主地位,FAKER功不可没。重铸LCK的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